薛磊
【摘要】隨著新課標的全面落實和應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改革出現了新的指引方向,其中,生活化教學更貼合學生的認知基礎,更符合物理知識輸出的途徑,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愈發得到重視.本文從新課程標準的具體內容出發,結合魯科版五四學制的初中物理教材,從預習活動、教學情境、學科元素、實驗教學和學科作業這五個維度,進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深入研究,幫助學生搭建物理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關鍵詞】初中物理;新課標;生活化教學
本文的新課標,是指2022年版的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其中不僅提出了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還提出了要構建有效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切實凸顯物理課程的育人價值.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教師要想提升物理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果,就必須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科學引入實際生活中的案例和元素,在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拉近學生與物理教學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依托生活中的常識,對物理知識的學習進行奠基和鋪墊,以此來降低物理學習的難度,達到物理課堂教學的預期目標.
1初中物理開展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性
1.1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是一門非常有趣的學科,它從實際生活中來,又被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因此,在初中物理課堂上,進行生活化教學的應用研究,既能夠給學生構建更為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又能夠引導學生將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有效關聯,在探索和學習的過程中,既獲得物理知識的輸入,又能夠得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新課程標準的應用背景下,教師通過對生活化教學的研究,能夠給學生留出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用自己擅長的學習方法,對有趣的物理教學內容進行梳理和輸入.這樣的教學實踐探究,能夠真正貼合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且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學生更容易從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認知中,找到學習物理知識的方法和途徑,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熱情.
1.2有助于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
在系統學習物理之前,學生獲得的物理相關知識,多是來源于小學階段的科學課堂,但是這部分物理知識,是糅雜于生物、化學、天文和地理等多學科知識之中,并沒有較為清晰的認知.等到升入初中之后,物理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出現,既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又能完成物理知識的進一步探究.但是,物理是一門需要較強空間想象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的學科,對于部分學生來說,存在一定的學習難度.為此,在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進行物理生活化教學的研究,能夠幫助學生更快地找到物理知識和實際生活的連接點,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經驗或認知中,找到能夠理解物理知識的方法和技巧,并通過遷移的方法,幫助學生降低物理的學習難度.
1.3有助于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
初中物理知識內容,與實際生活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將生活化教學方法引入到物理課堂中,不僅能夠更為詳細和生動地講解物理知識中涉及到實際生活的教學案例,還能夠準確地觀察和分析生活中蘊含的物理知識和相關內容,為學生的物理素養提升提供更好的方法和途徑.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蘊含著非常多的物理知識和規律,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實際生活,并結合具體的教學活動和預期目標,科學地引入實際生活中的現象、變化等內容,有助于豐富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內容,達到拓寬學生學科文化視野的目的,能讓整個初中物理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充實.
2新課標背景下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應用方法
2.1構建生活化預習活動,奠定學習基礎
新課標提出,要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物理課程的最終教學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要從整個物理教學活動出發,進行各個環節的教學優化,提升物理教學水平.其中,課前的預習活動是整個物理課程教學活動的“排頭兵”,好的預習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新授內容的初期認知,為課堂教學的開展提供更為穩定的實施平臺,并更容易從新授內容中找到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同時也挖掘出自己的不足之處,有針對性地進行深度學習和探究,掌握學習過程中解決問題的方法,為查缺補漏提供條件.為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生活元素和案例,對課前預習活動進行構建,以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為學生提供更為高效的預習策略,從而奠定學生的學習基礎.
例如在魯科版五四制物理八上“運動和靜止”的預習活動中,為了提高學生的預習效果和效率,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學方法,提出更符合學生學習認知規律的導學案,以此來完成預習活動的引導.首先,教師可以選擇微課視頻的形式,羅列和串聯整節課的知識點,讓學生對新授內容有一個非常完整的認知.其次,針對具體的教學重點,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化教學方法,將實際生活中的現象與物理知識進行關聯,如“利用火車上的乘客觀察窗外大樹”的案例,來幫助學生有效掌握參照物的實用意義,并完成“靜止與運動是相對的”理論的分析.選取這樣的生活化案例,能夠更快地幫助學生了解運動相對論等知識點.最后,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案例,教師可以選取一些基礎性的物理習題,來引導學生對自己所學知識進行梳理,同時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為后續的課堂學習找到學習的重點.
2.2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在新版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要通過創設多元的教學情境,來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為后續的學習奠定良好的能動意識,也為培養終身學習做好鋪墊.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教師需要認真貫徹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和指導,要結合具體的物理教材內容和教學環節,進行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以期通過更貼合學生實際生活的案例和元素,調動學生的自主思考,激發出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以更快的速度投入到課堂教學的互動過程中,完成教學的引導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要選擇更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案例和元素,而不是教師自以為是的、看起來更風光的生活內容,否則創設出來的生活化情境,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毫無關聯,學生自然也會無法對其產生探究興趣,反而會影響物理課堂教學的后續開展.
例如在魯科版五四制物理八上“光的反射”的教學活動中,為了增加物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生活化教學情境,來吸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出學生的自主探究興趣.首先,選擇一個生活中常見的小鏡子,放在有陽光透射進來的窗戶下,調整小鏡子的方位和角度,在目標墻面上形成可以移動的光斑,這樣的操作能夠讓學生更為直觀地感受到光的反射的存在.然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播放生活中的光的反射的實際現象,進一步介紹光的反射的存在和所帶來的影響,如“高樓上安裝鏡面外墻所導致的‘光污染”“白天我們能夠看到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物體反射了太陽光”等.這些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激發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探索興趣,也為后續的學習做好了情緒鋪墊.
2.3應用生活化教學元素,豐富學習內容
物理學科和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將生活中的元素引入到初中物理教學中,不僅能夠有效豐富整個課堂的教學內容,還能夠更好地為學生奠定學習物理知識的基礎,完成常識認知和物理知識之間的有效遷移,以此來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整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質量.
例如在魯科版五四制物理八上“噪聲的危害和控制”的教學活動中,如果教師只是對著教材內容照本宣科,將所有的知識點進行口頭講授,不僅會讓整個物理課堂變得干癟、乏味,還會讓學生對噪音的認知不夠清晰.基于此,教師可以利用現代的信息技術來進行教學輔助,通過選取生活中的噪聲元素,來進行課堂教學的優化.首先,將生活中噪聲的存在現象,通過最為直觀的方式來進行展示,像高架橋上的車流涌動、金工中產生的刺耳切割聲、老舊吸塵器在工作時發動機的聲音等,直接播放給學生聽,讓學生真正地理解噪聲的由來和對人類的危害.然后,在探討噪聲強弱時,教師可以記錄一下不同噪音對應的分貝,讓學生通過觀看數字,來理解不同噪音的強弱.
2.4開展生活化實驗探究,提升學習質量
物理是一門構建于實驗基礎上的學科,實驗教學是物理學科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學生的物理素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物理實驗并不是脫離生活的“陽春白雪”,而是切實存在于日常的實際生活中.因此,教師在進行物理實驗教學時,要從實際生活中尋找物理實驗設計的靈感,在拉近學生和物理實驗之間距離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例如在魯科版五四制物理八上“觀察光的折射”的實驗教學活動中,為了帶領學生感知光在不同介質中的折射變化,教師可以從生活中選擇一些比較常見的材料和案例,來進行生活化的物理實驗探究.首先,利用在一個水槽里分別放入不同密度的液體,可以是自來水、煤油、大豆油、洗衣粉水等,等其完成沉淀后,準備開展光的折射的物理實驗.然后,準備一支激光筆,將背景用白紙板進行裝飾,同時調暗教室內的照明,便于讓光的折射顯示得更為清晰.這樣的物理實驗是構建在實踐生活基礎上的,是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密切關聯的,因此,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實驗探究興趣,還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切實提高學習的質量和效果.
2.5優化生活化學科作業,實現學習拓展
學科作業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延伸,是學生構建物理知識結構的平臺,也是理論實踐應用的載體.為此,教師在進行物理作業設計時,可以依托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的關系,將更多的生活案例和元素引入到習題設計當中,以更多元的習題類型、更多面的訓練活動,來實現物理學科知識的梳理和強化,并切實完成學習視野的拓展.
例如在魯科版五四制物理八上“眼睛和眼鏡”的課后作業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近視眼和遠視眼的形成與矯正,教師可以設計一項生活化的實踐作業.首先,任意選擇一名近視或遠視的同學作為研究對象,將其佩戴的眼鏡取下來進行觀察,明確分辨出凸透鏡和凹透鏡的類別.然后,利用模擬圖像,將平行光束、透鏡、眼球結構分別進行繪制,模擬出實際生活中透鏡矯正視力的過程,并用代表性光線來完成所有折射過程的模擬圖像,幫助學生對整個過程進行具體性的探究.這樣的學科作業,不同于傳統的書面習題,其更強調對實際生活現象的觀察和理解,有助于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學習視野.
3結語
總而言之,新課程標準的全面落實,給初中物理教學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滲透,讓物理課堂變得更加多彩、有趣.身為一名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師,要從實際的教學活動設計出發,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目標,有效應用生活化教學方法,讓物理知識的呈現和講解,更符合所教學生的學科基礎和認知能力,在完成教學內容、實施方法、學習能力的有效匹配后,切實提高整個初中物理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并完成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胡波.新課標背景下初中物理生活化課堂的構建[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3(02):56-58.
[2]李應蘭.新課標視域下生活化教學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運用[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05):80-82.
[3]劉志強.探究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0):46.
[4]羊自力.實施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構建卓越課堂的實踐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9(S2):63-64.
[5]鐘凌凌.融入生活化教學,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J].新課程(中學),2019(0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