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春
摘 ?要:在生物學教學中,實驗是重要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實驗教學法的實踐操作性強,有助于增強學生對抽象生物學知識的認知與理解,促進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提高學科探究能力。文章對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應用實驗教學法的價值和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生物學;實驗教學法;應用策略
實驗教學法是以具體實驗為核心的操作性教學方法,它常被應用到邏輯性和抽象性較強的學科教學中,讓學生通過直觀的實驗內容,對不易理解的知識進行有效學習。對于初中生而言,生物學知識的學習存在一定難度。教師需要根據初中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需要,將實驗教學法融入生物學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實驗操作理解有關內容,降低生物學知識的學習難度,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的學習熱情,使其主動挖掘更深層的生物學知識,提高生物學學習效果。
一、實驗教學法應用于初中生物學教學的實際價值
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教師利用生物學實驗設備和材料開展實驗操作,將實驗操作過程直觀地呈現在學生眼前,化抽象的生物學知識為直觀的實驗操作,具有重要的教導作用。
1. 實現知識點之間的有機聯系
生物學實驗中會涉及許多生物學知識,它們都是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以往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時,只是進行碎片化的識記,很少有機會將生物學知識有機聯系起來。而實驗教學法的應用可以讓學生在觀察生物學實驗的過程中將與實驗相關的知識點有機聯系起來,建構一個完整的生物學知識結構。這一知識結構能夠反過來幫助學生系統地鞏固新知識,降低學生對知識的遺忘率,還便于學生在分析生物學問題時靈活地調取知識結構中的知識內容,進而快速、有效的解決問題。
2. 提高學生的知識解釋能力
實驗教學的內容具有較強的直觀性,學生可以根據實驗現象對抽象的生物學知識進行直觀的理解。同時,學生可以利用理論知識對實驗現象進行科學的解釋。因此,實驗教學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知識解釋能力,學生可以在此基礎上對更多的生物學知識進行透徹的認知與理解,有利于驅動學生自主學習和應用實驗中蘊含的知識,對知識內容進行有效的認知與掌握。
3. 培養學生的生物學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生物學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單一的演示性實驗方法展開實驗操作教學,這不利于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的積極性。應用實驗教學法進行生物學教學,能夠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率。
二、實驗教學法應用于初中生物學教學的有效策略
1. 將實驗示范與自主操作相結合
初中生的實驗操作經驗比較少,教師需要通過實驗操作示范的方式為學生講解實驗步驟及相關的注意事項,使學生能夠謹遵教師的提醒和指示,親身參與到自主操作的實驗活動中。這種實驗教學活動同時體現了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夠發揮師生之間的相互協助作用,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同時提高學生的自主操作能力。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生物學》(以下統稱“教材”)七年級上冊“練習使用顯微鏡”這節課時,教師可以應用實驗教學法,先向學生介紹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驟,再讓學生自主練習使用顯微鏡。教師可以觀察學生的自主操作流程,并及時指出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改正錯誤操作。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自主操作時間,讓學生牢固掌握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寫有“上”字的玻片標本,讓學生使用顯微鏡進行細致的觀察。為了加深學生對這一實驗操作的學習印象,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圍繞問題“在觀察玻片標本時,一般需要緩慢下降顯微鏡的鏡筒,為什么在下降鏡筒時眼睛要注視物鏡?當你清晰觀察到了玻片標本的‘上字時,光線在顯微鏡中會經過哪些路線?你在使用顯微鏡觀察時,發現了哪些規律?如果你在觀察玻片標本的過程中,顯微鏡視野里出現了一個污點,你能判斷這個污點在哪里嗎?是在目鏡上,還是在玻片上?”展開討論,學生通過解決這些問題可以更全面地掌握與這一實驗有關的知識內容。
2. 將小組合作學習與對照性實驗相結合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究新課的實驗內容。有些生物學實驗內容比較復雜,需要在一定的條件下展開實驗操作才能取得多樣化的、準確的實驗信息,進而對實驗內容進行更全面的認知與理解。對此,教師還需要通過對照實驗進一步拓展學生對實驗內容的認知。
例如,在教學教材七年級上冊“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查閱各種資料,在組內討論的過程中提出假設,探究種子萌發需要哪些環境條件。隨后,各小組可共同制訂探究這一問題的實驗計劃。在對照實驗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確自己所在的小組是實驗組還是對照組。實驗組的主要任務是檢驗自己提出的假設,如果實驗組提出的假設是“種子萌發需要低溫的環境條件”,則需要根據這一假設來具體安排實驗活動。對照組則需要觀察種子在室溫下是否會萌發。如此讓學生更容易發現實驗中的問題,并優化自己得出的實驗結論,保證實驗結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這一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的對照實驗活動可以收到較佳的實驗效果。學生可以沿用這一實驗方式進一步提出新的假設,開展新一輪的對照實驗,繼續探究種子的萌發需要的環境條件。
3. 通過自主探究強化生物學實驗教學
教師要為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有時間和能力對生物學實驗內容進行深入的自主探究,并從中挖掘豐富的生物學知識,進而結合這些生物學知識,對實驗內容進行深刻的認知與理解。
例如,在教學教材八年級上冊“社會行為”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圍繞“螞蟻的通訊”這部分內容展開實驗教學。在制訂自主實驗操作計劃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展開思考:螞蟻和螞蟻之間是如何通訊的呢?螞蟻在發現了食物之后,是否會先返回巢穴,通知其他伙伴一起來搬運食物呢?螞蟻不會發聲,是依靠什么進行通訊的?基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學生可以自主提出實驗假設,然后制訂合適的實驗計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搜索關于螞蟻的資料,了解它們喜歡吃哪些食物,然后準備好引誘螞蟻的食物,觀察它們在發現食物后,是如何與其他螞蟻進行通訊的。學生也可以捕捉一些螞蟻,建設一個簡易的螞蟻巢穴,并在與螞蟻巢穴有一定距離的地方放置一些引誘螞蟻的食物,然后觀察它們的通訊行為。為了保障實驗的有效性,學生還可以在螞蟻巢穴和食物之間建立不同的通道,觀察螞蟻在這種情況下會出現怎樣的通訊行為。學生要觀察、記錄這一實驗內容的信息,然后對所有的信息進行整合與分析,得出自己的實驗結論。通過自主探究的生物學實驗活動,學生可以提高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
三、結束語
實驗教學法是適用于初中生物學教學的重要教學方法,它在生物學教學中發揮著多方面的作用。教師可以根據生物學教材中的具體實驗內容采取不同的方式應用實驗教學法,指導學生通過不同途徑參與到實驗操作活動中,確保學生從實驗中獲取豐富的知識,提高生物學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閔金金. 開展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意義及其策略分析[J]. 才智(中旬刊),2020(4).
[2]劉淑寶. 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的優化策略[J]. 當代家庭教育,2021(19).
[3]彭國華. 注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效率[J]. 學周刊,2020(19).
[4]張鵬中. 提高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探究[J]. 中學課程輔導,2022(7).
[5]張玉前. 提高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探究[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