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生
摘 要:針對我省當前“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課程與企業實際脫節較嚴重,培養的學生專業能力較弱、綜合素養不高”這一問題,按照現代職業教育中工學結合課程的目標要求,通過深入調研分析汽車售后行業情況,確定經常性工作任務,重新修訂人才培養方案,組建注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的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工學結合課程體系,撰寫工學一體化課程教材和工作任務單,設計并建造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場所,開發相關專業課程資源包,探索制定工學結合課程的教學評價與考核方式,培養適合企業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汽車運用與維修 工學結合 課程 研究
Automobil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Combined Course Research and Practice
Liu Dongsheng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urrent problem that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of automobil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are seriously disconnected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enterprises, and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students cultivated is weak and their comprehensive literacy is not high", according to the target requirements of the integrated engineering courses in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through in-dept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of the automobile after-sales industry, it is necessary to determine the regular work tasks, revise th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establish a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learning course system that focuses on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vocational ability, and write the textbooks and work task lists of the engineering-learning integration courses. The study designs and builds teaching places that integrate theory and practice, develops resource packages for related professional courses, explores and formulates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methods for engineering-learning courses, and cultivates high-quality talents suitable for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
Key words:automobil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engineering-study integration, courses, research
在我省中職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學中,由于受思想觀念、課程設計、師資水平、場地條件和學生基礎等原因的限制,還有部分學校按傳統教學體系模式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分開,并且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由不同的教師進行教學,加之課程也與企業實際脫節,從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學生專業能力較弱、綜合素養不高,不能滿足行業企業對人才質量的需求。那么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與改革,從而有效地培養汽車維修企業需要的中高級技術技能人才。
1 深入調研分析汽車售后行業情況
首先根據學校前幾年學生的就業數據分析學生分布企業的地區和企業類型,再經對學校與專業遠期發展的目標規劃,確定需要深入調研的地區、汽車維修企業名稱和調研企業的數量,其中在選取汽車維修企業時,既要有大型汽車維修企業,也要有中型和小型的汽車維修企業,既要有大型的汽車銷售與服務一體的4S店,也要有路邊的汽車修理店。確定好調研的目標后再根據需要把參與調研的專業骨干教師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2-3人,每小組負責約10-15家企業,調研的內容主要有:汽車售后服務崗位設置情況和每個崗位的要求情況;汽車機電、鈑金和噴漆等崗位維修比例;常見的維修項目與維修比例情況;還有經典的維修案例等。也還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常見維修項目的工時情況與收費情況等。通過全面深入細致的調研對本地區汽車售后行業有一個全面與系統的了解,為后面的課程開發與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打下堅實的基礎。
2 充分研討確定經常性工作任務
將前期各小組深入汽車維修企業調研得到的常見維修項目進行匯總與排序,將維修比例最高的工作任務排在最前面,并依次排列形成維修項目總表。將調研的汽車售后服務崗位設置情況和每個崗位的要求情況也進行匯總,分類羅列好不同類型的汽車維修企業的崗位設置情況與崗位要求情況,最后形成各工作崗位與崗位能力要求總表。在匯總調研后的數據后,再邀請若干名本地區較有名氣的汽車維修行業專家、畢業4-5年的本專業優秀畢業生和大型汽車4S店的人事經理或技術主管,組織開展企業專家座談會,主要討論對維修項目總表和工作崗位與崗位能力要求總表的意見及建議,還有對于人才培養與人才成長過程的看法,相關會議記錄人員要詳細記錄專家提出的意見與建議。在企業專家訪談會之后再召集相關專業骨干教師根據企業專家的意見與建議,得出汽車機電維修崗位中級工標準的工作任務清單與能力要求表,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再次召開企業專家訪談會,更進一步確認工作任務與能力要求的準確性。通過充分研討最終得出35個汽車維修經常性工作任務,如汽車維護與保養、汽車四輪定位、輪胎的更換與動平衡、底盤異響、離合器的更換、發動機故障指示燈常燈、汽車空調制冷不良、車窗玻璃升降不良、蓄電池的更換和起動機的更換等。
3 修訂人才培養方案
確定經常性工作任務之后,負責課程開發的骨干教師經過深入討論后,將各項任務按照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的學習規律和課程課時分配要求,組建成若干門課程或模塊,如汽車電氣課程模塊由蓄電池的檢修、充電系統的檢修、起動系統的檢修、汽車照明系統的檢修、汽車信號系統的檢修、汽車儀表系統的檢修、汽車報警系統的檢修、電動車窗的檢修、電動刮水器與噴水器的檢修等任務組成;汽車底盤課程模塊由離合器的檢修、手動變速器的檢查與保養、車橋的檢查與保養、車輪的檢查與保養、懸架的檢查、轉向系統的檢修和制動系統的檢修等任務組成。形成相對完成的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與專業拓展課的專業課程體系,其中專業基礎課包含汽車文化與概論、汽車機械基礎、汽車機械識圖和汽車電工電子基礎等幾門課程,一般在第一、二兩個學期內完成;專業核心課程主要包含汽車發動機構造與檢修、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檢修、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檢修、汽車底盤構造與檢修、汽車空調構造與檢修、汽車維護與保養等幾門課程,一般在第二、三、四3個學期內完成。專業拓展課程主要包含汽車營銷、汽車服務與接待、汽車保險與理賠等幾門課程,一般安排在第三、四兩個學期內完成。并且將每門專業核心課程都按照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方式做好教學安排,學時分配上理論與實踐各占百分之五十,教學實施時不能將理論與實踐完全割裂開,再以此為基準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并制訂新的人才培養方案。
4 編寫工學結合一體化教材
教材編寫中堅持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將崗位工作過程所必備的專業理論和實踐技能知識相融合,并遵照新的教學要求和利于新的職業教育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實施,將學習任務按照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符合循序漸進原則編寫工學結合一體化教材。教材中每個任務都包含任務引入、任務分析、相關知識、任務實施、知識拓展和課后練習等環節。每個任務引入由企業真實的維修案例驅動,使學習內容更有經對性,也能點燃學生學習的欲望。任務分析能引導學生利用以前學習的知識分析當前的故障,便于學生形成系統思維并初步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相關理論知識以“適用、夠用”為度,既考慮中職學生的求知特點,以不能遺漏重要知識點為準則,并將其科學地、合理地穿插在項目中,便于學生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任務實施按照汽車維修實際工作的步驟編寫,使學生不僅掌握操作技能,還能在學習過程中熟悉企業實際工作流程,為學生將來到企業實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知識拓展將一些較重要的知識點但在本次任務又無法較好體現的理論知識進行補充,方便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進行自學,滿足學習能力較強學生的學習需求。課后練習將重要知識點與技能要求變成試題,便于教師及時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利于學生課后復習。每門課程或模塊中的每個任務通過將以上環節有機融合,也可以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培養解決問題、適應工作崗位的能力,從而持續提高綜合職業能力。
5 制作教學工作任務單
開設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學校一般都會存在汽修專業學生多,專業教師不足,實訓場地小,實訓工位不足,教學設備損耗大等問題。想解決以上問題需要各個學校持續不斷的經費投入才會有所改善。但通過制作較為合理的教學工作任務單,也可以使以上問題得到一些改善。在實施工學一體化的教學中為了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在相關知識環節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在任務實施環節掌握操作完成情況,以及為課后評價考核提供依據,結合教學過程制作工作任務單,具體包含任務目標、任務準備工作、任務計劃、任務實施和結果評價等部分。其中,任務目標是指完成本次作業任務后期望學生能夠達成的目標,分為技能目標與素養目標;任務準備是指完成任務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任務計劃與實施做好準備。任務計劃與實施是工作任務單最主要的部分,它包括所要制定的工作計劃、實施過程與結果的記錄等;評價反饋是對任務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和總結。通過制作較完善的工作任務單,并在教學過程中靈活使用工作任務單,讓學生自主思考,獨立解決問題成為可控,還能保證正常教學秩序,這種教學手段目前非常適合中職學生的學習特征。
6 開發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資源
通過購買與自制相結合的原則開發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資源庫。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課程中通用性、技術性較強的結構與工作原理等圖片和視頻,可以從專業的課程資源制件公司處購買,而跟學校教學設備關聯性非常強的實踐操作視頻可以通過組織專業骨干教師自行錄制與制作,并將課程資源上傳到云平臺,還可以以二維碼的形式嵌入在教材相應位置,學生可以通過手機掃一掃功能即可很直觀地看操作步驟,通過模仿練習不僅可能提高學習效率,還可以降低實訓設備的損耗,也方便教師和學生在課前、課中和課后隨時、隨地獲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在課前將相關課程資源推送到微信、QQ群或班級課群中,方便學生提前預習和相互交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對學習的信心和興趣。教師在課堂中使用課程資源,可以通過其形象、生動的可視化視頻和精美的彩色圖片,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與興趣,還可以利用其形象、直觀、動態的可視化特點來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習效率,對于操作技能復雜的項目學生又可以重復看、重復模仿,使學生能較快地掌握操作技能。課后學生還可以通過重復觀看相關視頻資源來進行再學習,直到真正掌握相關技能。
7 建設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學環境
圍繞所開發的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按照“模擬企業真實工作環境”、“配套建設管理條例與硬件設施”、“兼顧設備的先進性與實用性”和 “校園專業文化與企業管理文化交融”等教學環境建設原則,建設相對應的工學結合一體化的教學環境。遵照以上原則,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建設了工學結合一體化實訓中心有汽車整車維護與故障診斷實訓中心、汽車拆裝實訓中心、汽車電氣與電控實訓中心、汽車機械實訓中心、汽車鈑噴實訓中心、汽車營銷實訓中心、汽車美容實訓中心、新能源汽車實訓中心、校企合作企業冠名實訓中心等。在實訓車輛配置上,涵蓋了市面上典型的德、美、日和國產4大系統的主流車型。在空間設計上,按照工學結合一體化的教學要求,各個教學場地規劃了理論教學區、分組實訓區、技術資料查找區、工量具存放區等區域。理論教學區面向班級所有學生,配備有多媒體設備與網絡、便于開展分組討論的課桌椅、還有與教材相配套的教學課件及視頻、零部件解剖件等,分組實訓區面向個體教學,每個工學一體化實訓室最少配置4個工位,每個工位根據需要配備有實訓教學車1輛或實訓教學臺架1臺、必備的工具儀器1套、工具車和工作臺各1個等;資料查找區配備參考書籍、原廠的維修手冊和課程教學資料包等多種教學資源,條件較好的工學一體化實訓室還配置有多臺可供學生查詢資料的電腦;工具和量具存放區集中存放各類所需的儀器、工量具和易損件等,為工學一體化教學提供了充分的硬件保障。
8 實施工學結合一體化評價考核
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學評價要區別于傳統的理論與實踐分開式的教學評價模式,評價的方式也應該多元化,評價的手段主要有組內互評、個人評價和教師總結性評價等多個部分。其中組內互評是通過組與組之間的學生在工作過程中相互監督與評價的方式,兩組或多組學生在進行實踐操作過程中,組與組之間的學生進行相互監督的考核,或該組學生監督另一組學生交替方式的考核,當然,要嚴格引導學生從客觀、公平的角度去評價,否則會引起學生內部不必要的矛盾。通過小組互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引導學生相互學習,還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氛圍。個人評價,主要根據各組的實施計劃,對目標任務與基礎知識的認知程度,還有對工作任務單的完成情況,在各組組長的監督下對自已的評價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合理的引導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能力、狀態和進步情況等進行反思。教師總結性評價,主要由教師巡回檢查各小組任務完成情況,工作過程中的紀律性和配合性進行綜合評價。因此,實施工學結合一體化評價考核應區別于傳統的考核,不再期末一張試卷決定學生的成績,而是基于以上過程評價,以能力考核為主。
建立以學生實現優質就業為導向,以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為主線,按照汽車維修企業經常性工作任務和崗位要求規劃教學的內容,以基礎理論知識“必須和夠用”為基準,按照實際的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和工作情景組織課程,形成圍繞工作需求的新型課程體系,再開發相關課程資源,建設好教學場地,打造好“雙師型”教學團隊。實現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內容與工作內容基本相符,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基本統一的工學結合課程,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學生有充分的學習自由度,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使學生專業能力與其它素質能力共同培養。
參考文獻:
[1]蔡偉聰. 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 現代職業教育,2018,(23):42-43.
[2]陳高路,劉建平,辜東蓮,巫興宏,武華,林志偉,邱志華,蔡北勤,劉付金文,龐柳軍,胡學蘭. 基于能力培養的中職汽修專業工學結合課程研究與實踐[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08):34-37.
[3]許釣理.汽車美容與裝潢課程工學一體化教學的開發與實踐[J.汽車與駕駛維修(維修版),2018(01).
[4]張云強,宋維超.工學一體化教學實踐分化原因淺析[J].中國新通信,2017,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