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是初中生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術和理論知識。根據《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應依托課程教學要求開展高效教學,推動初中生綜合發展。另一方面,初中生信息技術綜合水平的提高是他們信息素養、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高的核心。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打造,能夠切實豐富初中生的知識儲備,拓寬初中生的學習視野和信息技術視野,培養他們良好的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推動他們綜合學習能力的提高。因此,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打造就成為初中信息技術學科教育教學的關鍵。文章以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現狀作為切入點,立足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打造的意義,依托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實際情況分析了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打造路徑。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打造路徑
中圖分類號:G43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18-0042-03
引 ?言
初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工作涵蓋“信息技術理論知識”“信息技術技能應用”等內容,是初中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綜合學習階段。高效高質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能夠增強初中生的信息技術運用能力、信息技術理論領悟能力、綜合學習能力等,讓初中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和信息技術能力得到穩步提升,為他們以后的信息技術深度學習“賦能”。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改革背景和初中生信息技術素養亟待提升的大背景之下,初中信息技術學科教育教學工作也有了更高和更新的任務和目標[1]。廣大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應從根本上認識到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打造的意義,并采取切實有效的策略構建高效課堂,推動初中階段學生信息技術綜合能力的提高。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打造是推動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成效提升和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
一、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現狀
依托高效課堂的構建提升初中生的信息技術學習興趣和信息技術綜合能力是廣大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認可的措施。但是,在現階段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受制于傳統初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影響,大部分初中信息技術教師依舊沿用傳統的方式,即按照“知識+操作”的方式進行。甚至部分初中信息技術教師的課堂教學就是進行計算機操作任務布置和抽檢,幾乎沒有將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網絡信息素養等的培養考慮其中。此外,現階段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評價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教學評價無法真實客觀反饋學生通過課堂教學獲取的信息知識和學習成效。長此以往,初中生對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產生了畏懼情緒和厭學情緒。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不足,課堂教學質量也就無法得到提高。
根據《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和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的內容來看,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更注重對學生個性化、主體化、德育化、素養化的培養,也更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2]。但是,如今多數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忽視學生感受”“缺乏對學生基礎的認知”等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情況。盡管現階段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也在持續創新和改革,信息技術教師也明確了高效課堂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實際課堂教學依舊保持傳統“教師為主導”“學生為客體”的模式。且在整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教師往往還是按照“備課—講解—操作”的模式開展教學。
另一方面,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能為學生往后的信息技術深度學習、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學習活動奠定基礎。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應當是具有互動性的[3]。然而,
受到升學壓力等因素的影響,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不被重視。甚至部分學校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成了“休閑課”“上網課”等,初中生不僅沒有學到信息技術知識,
還沒有提升信息素養。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師生溝通、師生交流的環節缺乏,也嚴重阻礙了初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打造的意義
初中信息技術課程能為初中生往后發展、學習提供必備的技術支撐。因此,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打造與初中生信息技術素養的培養和學習品質的提升緊密聯系在一起,可以助力初中生全面發展。此外,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強調的是如何讓初中生進行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信息技術應用,關注的是如何營造提升初中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信息技術素養、綜合學習能力的環境。所以,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打造有利于推動初中生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最后,依托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打造,初中信息技術知識內容和技術應用內容實現了有效傳遞,初中生也能在這一過程中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和培養信息素養,進而推動初中信息技術學習質量的提高,也為今后更好地發展、適應社會奠定基礎[4]。
三、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打造路徑
(一)創設高效的課堂教學情境
創設高效課堂教學情境能夠確保初中生在信息技術學習中透徹掌握信息技術理論知識和信息技術應用方法,是高效課堂構建的可選擇路徑之一。具體而言,初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師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將初中生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規律作為高效教學情境的創設基準點[5]。其次,信息技術教師應透徹掌握初中信息技術教材內容和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目標,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和理論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此同時,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應充分調動和發揮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作用,全方位、多角度營造高效的學習氛圍,推動初中生信息技術學習能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提升,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以調動。
以初中信息技術“鍵盤和鼠標的應用”一課為例,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中可以通過營造視聽氛圍和提出學習問題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先播放一些和“鍵盤應用”“鼠標應用”相關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對“鍵盤和鼠標的應用”的理論知識和應用特征有基本的認知。接下來,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利用一些視
頻、PPT向學生提出諸如“鼠標和鍵盤對計算機的價值”“如果缺乏鼠標和鍵盤,計算機還有用嗎”等問題。學生在融入高效學習的教學情境之后,自然就能實現深度學習。在“信息技術理論”相關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可以運用與信息技術相關的信息技術應用場景呈現“信息技術的特征”“信息技術的發展”等內容,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通過情景化和視聽化的場景,直觀感受信息技術的起源、發展和應用,為高效學習做好準備。
(二)引導學生提升學習效率
在打造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過程中,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初中生的學習效率一旦提升,他們就能在教師引導下通過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方式展開學習,提高學習質量[6]。伴隨著學生的學習空間和學習時間的拓展以及合作學習的開展,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也能得到提升,推動高效課堂的打造。最重要的是,學生學習效率提升,推動高效課堂實現,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
以“圖像信息的采集和加工”為例,為了讓學生提升學習效率,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將與“圖像信息的采集和加工”相關的操作步驟、操作方法等歸納總結出來,并引導學生以合作學習、合作探究的方式制作公益宣傳畫。同時,教師可鼓勵學生分析、歸納和總結“圖像信息的采集和加工”中涵蓋的“圖像處理方法”“圖像處理步驟”等,幫助學生構建“圖像信息的采集和加工”相關內容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習效率。
(三)因材施教,實施差異化教育
因材施教是《論語》中體現的重要教育思想,也是我國教育教學改革和素質教育全面推進過程中的重要思想。因材施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的實際情況作為基準點,以學生學習質量提高為目標,提供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方式、學習模式。盡管因材施教屬于傳統教育理念,但是初中教學的創新思路也必然會涵蓋并遵循因材施教的理念。每個人都是相對獨立的生命個體,初中生也一樣。受性格特征、認知能力、心理素質、身體素質、行為習慣等不同的影響,初中生在信息技術學習過程中對信息技術知識的掌握情況和計算機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差異。因材施教要求教師必須認清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從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儲備、性格特征等方面出發,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7]。具體來說,初中信息技術因材施教提倡實施差異化教育,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習水平和不同計算機應用水平的學生,采取不一樣的教學手段。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需要達成的學習目標與自己的實際情況相符,極易找到適合自己的切入點。這樣一來,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過程中也能夠產生學習成就感和學習自信心,進而跟上教師的教學思路并完成學習任務。
(四)開展項目式學習,強化學生的信息技術運用能力
項目式學習是一種基于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在“項目”情境和“問題”情境中達成學習目標的動態教學方法。初中信息技術知識不是孤立的,而是系統性、連貫性的內容,教師通過開展項目式學習活動,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激發內驅力。同時,項目式學習將“情境”教學法、“學生主體”理論、問題導向教學法作為基礎,充分強調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技能習得和知識獲取,重點培養的是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和計算機操作能力。具體來說,項目式學習要求教師通過問題導入教學內容,并依托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啟發學生解決問題,強調學習的目標性、情境性、項目性、問題導向性。項目式學習打破了傳統教育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學生能夠通過項目式學習獲得知識和學習成就感,進而調動主觀能動性,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將初中信息技術的理論教學、基礎知識和實踐教學充分結合,能讓初中生在問題情境和項目驅動下獨立完成學習任務,明確自我需求和課程需求,確保自身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8]。
比如,初中信息技術中關于“辦公軟件”的相關內容涉及“PPT制作”“文字排版”“表格處理”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通過合作協同完成“PPT制作”“Word排版”“表格數據整理和匯總”等任務。在項目式學習過程中,學生分工明確且都圍繞項目目標進行,合作團結精神得到了培養,協同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高效課堂得以構建。
結 ?語
打造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不僅能活躍課堂氛圍,還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實現學生的個性化、快速化發展。所以,在打造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初中生的實際差異,通過積極創設教學情境、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實施差異化教學、開展項目式學習等方式助推教學質量提高,提升初中生信息技術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楊英嬌,徐莉萍.基于項目式學習的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建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2(10):67.
姚文娣.以導引學,構建初中信息高效課堂[J].學苑教育,2022(13):32-33.
史學銳.懸念創設:來自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課改經驗[J].基礎教育論壇,2022(12):105-106.
張統彪.摭談如何構建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J].安徽教育科研,2022(3):75-76.
許慶安.構建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2(3):180-181.
潘榮敏.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思
考[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2(2):94-96.
張啟東.情境教學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的運用[J].新課程,2022(6):124-125.
溫曉盈.構建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2(1):177-178.
作者簡介:莊錦清(1983.12-),女,福建晉江人,
任教于福建省泉州市第九中學,一級教師,曾獲2019年泉州市普通中學教師“教壇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