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瓊玉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制造企業的數量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為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動力。但是,在市場經濟體制日益完善的背景下,制造企業面臨著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為提高經濟效益、擴大競爭優勢,制造企業必須強化成本控制,擴大企業的利潤空間,使企業的資源配置更加合理,促進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但是在實際經營過程中,許多制造企業并沒有意識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也沒有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導致成本控制方案流于形式,影響企業的生產效率,不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文章立足于制造企業的成本控制,探討成本控制的基本步驟,提出了有效的優化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制造企業;成本控制;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F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3)13-0079-03
企業的成本費用控制關系到企業的經濟效益。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需要立足于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成本費用目標,分析影響成本費用的諸多因素,有效調節、限制和規劃各類因素,及時糾正生產經營活動中的不合理現象,減少出現成本費用超支的行為,使成本費用控制結果能夠與成本費用目標保持一致,盡可能地降低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實際支出,保障企業的健康穩定運行[1]。
第一,制定成本費用控制的標準,構建相應的標準體系。標準的建立,能夠幫助企業明確在制造和經營過程中需要消耗的資源和費用開支限額,這樣就能夠為成本控制提供更加明確的參考依據,也能夠為成本控制考核的過程提供明確的指標,有利于分清不同部門在成本控制中的具體責任[2]。
成本費用控制往往有較多的標準種類,因此在制定標準時,要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同時結合成本控制的經驗和相關理論,有效完善和優化標準體系,從而使成本費用控制指標體系更加科學。這樣有利于成本控制方案的落實,也能提高成本控制的效果。
第二,需要構建成本費用控制的組織體系,完善責任體系。制造企業的財務部門應負責成本費用控制工作的有效推進,同時針對成本控制中的關鍵環節建立相應的責任制度,明確每一個崗位和每一個工作人員的具體職責,定期檢查成本控制方案的落實情況,嚴格監督成本控制方案落實過程中的實際成本消耗。如果出現嚴重的超支現象,應及時追究相關責任人,并分析超支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補救。
第三,需要構建成本費用控制的反饋體系,實時對比成本控制過程中的實際支出和成本費用控制目標,將對比的結果及時上報制造企業的決策層,以便制造企業的決策人員調整發展戰略和經營規劃,讓企業的財務活動更加科學合理,有效減少企業的成本消耗,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一)成本控制預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制造企業為實現長久的穩定運營,要確保生產經營過程中有充足的資金支持。加強成本預算管理工作,能夠優化企業的資金分配,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目前,許多企業在成本控制預算管理時存在諸多問題,導致企業的成本控制方案難以有效落實,使得企業在運營過程中出現成本超支的現象[3]。
首先,一些制造企業并不重視預算管理工作,在實際的制造過程中,存在大量的浪費行為,導致資金和資源浪費情況嚴重,企業的運營成本不斷增加,不利于企業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
其次,許多制造企業在成本控制預算管理的過程中沒有采取科學合理的預算編制方法,沒有結合市場的變化趨勢,也沒有立足于企業業務的發展情況,只是簡單修改上一年度的預算方案,導致預算編制和企業的發展需求并不匹配,出現實際支出超出預算的情況。
最后,許多制造企業在實施預算監督時并沒有構建完善的監督體系,導致預算管理方案未能得到真正落實,存在隨意篡改的現象,會導致大量資金浪費,還有可能出現徇私舞弊的問題,不僅壓縮利潤空間,而且導致企業價值下降,不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
(二)成本控制工作不夠完善
制造企業在實施成本控制的過程中,沒有完善工作內容,導致制造企業的成本控制未能達到應有的效果。一些企業并不注重原材料成本的控制,導致采購的原材料或設備不僅價格昂貴,未能達到應有的質量標準,導致制造企業的生產進度受到影響,影響制造企業的生產質量,而且造成大量資金的浪費,影響制造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除此之外,制造企業在控制成本的過程中,并沒有實現對成本控制的全過程管理,往往將控制內容集中在事后分析階段,沒有實現有效的事前預測和事中監督。這同樣會對成本控制造成不良影響,難以及時應對成本控制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三)成本控制信息化程度較低
目前,我國的信息技術已經獲得了飛躍式的發展,在各行各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各行各業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更多的支持。雖然許多制造企業在運營的過程中同樣引進了信息技術,但是這些信息技術大多運用在制造和銷售環節中,沒有應用在成本控制方面,導致制造企業的成本控制效率低下,無法真正發揮成本控制的作用[4]。
雖然也有一些制造企業在成本控制中使用了信息技術,但是使用的硬件和軟件相對落后,并不能滿足制造企業的實際需求,還容易出現人為操作失誤而影響成本控制的結果,不利于制造企業成本控制質量的提高。
(四)成本控制思想意識薄弱
許多制造企業并沒有樹立起成本控制的基本意識,領導層認為成本控制僅是財務部門的工作,只需要財務部門制訂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案就可以實現成本控制。但是,財務部門在制訂成本控制方案時,沒有深入到制造企業生產一線,不了解制造和銷售的實際情況,導致成本控制方案脫離實際,影響了成本控制方案的落實,加劇了不同部門之間的矛盾。
除此之外,由于成本控制意識薄弱,許多業務部門不了解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在生產運營過程中,不明確部門在成本控制中應該盡到的責任,同樣會導致成本控制的方案無法得到有效的落實,使得成本控制流于形式,在運營過程中出現超支等嚴重問題,給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帶來了阻礙。
(五)成本控制評價體系缺失
一些制造企業在成本控制過程中,沒有構建起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無法及時反饋成本控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不能了解成本控制方案在各業務部門中的落實情況,不能對員工起到激勵作用,同時也無法找到成本超支的客觀原因,使得企業在運營的過程中出現成本過度膨脹的現象,導致企業的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一)健全成本控制預算管理制度
首先,在進行成本控制預算管理的過程中,應加強對成本控制細節的分析,立足于制造企業的實際生產情況,結合制造業的行情變化,優化和調節原有的預算方案,提高預算管理的科學性。
其次,在預算編制過程中,應將合理、標準和嚴謹作為基本的原則,同時要求每一位員工積極參與到預算編制工作中,使預算編制工作能夠覆蓋制造企業發展的方方面面。在開展預算編制工作時,要按照從上到下的基本原則,仔細評估預算方案的內容,減少不合理的預算項目,盡可能減少資源浪費的現象。在執行預算時,應嚴格依照預算方案實施管理,擬定相應的預算監督計劃,確保各項經費能夠被科學合理地使用[5]。
再次,在預算編制過程中,財務會計應為預算編制工作提供更加真實可靠的財務數據,為相關管理人員提供科學的分析報告。這樣能夠幫助預算編制人員更加明確企業的實際運營情況,也有利于預算編制人員更好地了解企業的業務內容,保證預算編制方案和企業業務有效結合在一起。
最后,制造企業應加強管理會計的培養,將預算管理工作和企業的發展戰略有效結合,在企業生產經營的每一個環節中加強成本控制,促進企業成本控制質量的提高。
(二)完善成本控制工作內容
制造企業在控制成本的過程中,需要構建起更加完善的成本控制體系,不斷完善成本控制內容,這樣才能在企業內部實現更加全面的成本控制。制造企業在進行產品設計、原材料采購和制造生產的每一個環節中,都應有效落實成本控制。
首先,在研發和設計產品時,應立足于產品的實際價值,使設計的產品不僅具備較高的實用性,同時還具有較好的成本效益。制造企業要明確成本和產出之間的相互關系,以便在生產過程中合理控制成本。
其次,在原材料采購過程中,要樹立成本控制意識。企業應根據生產的進度和市場行情的變化,挑選市場中物美價廉的原材料,并與優質的原材料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明確材料采購的批次和數量,根據生產制造的效率制定最優庫存指標,這樣才能夠讓原材料的采購計劃更加科學合理。除此之外,企業在采購原材料時應盡量選擇具有循環利用價值的資源,提高企業資源回收利用的效率,降低企業的成本,幫助企業樹立起良好的社會形象。
(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統
制造企業在控制成本的過程中,應加強信息化建設,不斷提高成本控制信息化水平,為成本控制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企業可以借助信息化管理平臺,擴大成本信息的來源渠道,及時掌握市場行情的變動和相關的政策變化情況,與上游供應鏈、下游分銷商及客戶形成更加緊密的聯系,從而降低生產制造過程中的信息成本,以利于企業制訂更加科學的生產經營方案,為企業的決策提供支持。
同時,制造企業還可以充分發揮ERP系統的作用,ERP系統不僅能夠幫助企業實現對材料采購資金的有效控制,同時也能夠強化對人力、營銷、分銷和售后等成本的有效控制,幫助企業管理人員實時監管企業資金的變化情況,使管理人員能夠更加科學地分配企業的資源和資金,降低成本,提高企業成本控制的質量和效率。
(四)明確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首先,制造企業應鼓勵所有員工積極參與到成本控制工作中,明確成本控制中每一個崗位和每一個工作人員的具體職責,建立起更加完善的責任制度。這樣才能夠更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讓員工在工作過程中更加關注成本控制的落實情況,積極探討降低成本的有效方式,增強成本控制效果。
其次,制造企業應將成本控制的方案落實到制造和銷售的每一個環節中,確保成本控制意識能夠得到全方位落實,使不同部門之間的合作與溝通得到加強。這樣才能夠切實降低制造企業在生產銷售過程中的成本消耗,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最后,企業應重視成本控制理念的宣傳,讓成本控制成為企業的一種文化和精神,潛移默化地對所有員工產生積極的影響,這樣就能夠讓成本控制理念在企業的價值引導下發揮更大的作用,促進企業成本控制質量的不斷提高。
(五)完善成本控制評價體系
制造企業應完善成本控制評價體系,建立起更加科學的成本績效考核機制,明確成本控制中各部門的具體職責,通過科學的績效指標科學考察成本控制方案的落實情況,將考察結果與員工的績效結合起來,這樣能夠充分發揮激勵機制的作用,讓員工在工作的過程中更加專注地落實成本控制方案,提高成本控制質量。
對于工作過程中積極落實成本控制方案的員工,制造企業可以給予其精神或物質的獎勵,充分發揮榜樣作用督促其他員工積極學習;如果員工未能落實成本控制方案,存在成本浪費的現象,企業應采取相應的處罰措施,以對其他員工起到警示作用。這樣就能夠確保成本控制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讓成本控制方案能夠得到真正的落實。
制造企業在控制成本的過程中,應樹立良好的成本控制意識,制訂更加科學的預算管理方案,不斷完善成本控制內容,推動成本控制的信息化建設,完善成本控制考核評價體系,促進成本控制質量不斷提高。
[1]曾玉美.加強制造企業成本費用內部控制的建議[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16):173+182.
[2]王海娜.關于加強制造企業成本控制的幾點思考[J].納稅,2018(25):217.
[3]侯冬梅.芻議如何加強制造企業成本控制[J].現代經濟信息,2018(09):273.
[4]蔡玲.制造企業加強成本費用內部控制的有效措施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12):168-169.
[5]王坤.加強設備制造企業成本管理與控制的思考[J].財會學習,2019(17):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