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容奮
摘要:經濟新常態下,市場經濟的成熟度提升,企業經營管理面臨的挑戰較多。為了實現長久發展,企業要加快數字化轉型,實現降本增效、精益管理目標。在企業經營發展、戰略實施中,預算管理屬于重點內容,有助于完善企業的管理體系,科學管控成本效益。文章基于數字化,探究企業的財務預算管理問題,為企業經營發展提供助推力,僅供參考。
關鍵詞:數字化;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實施策略
數字化時代下,學術層面開始應用互聯網大數據對信息時代產生的海量數據進行界定。各行業引入數字化技術,尤其表現在數據信息經濟的發展。數字化成為社會發展趨勢,對各行業的影響非常明顯。在數字化環境下,企業應當緊抓時代機遇,勇于挑戰各項難題,從而消除互聯網大數據的負面影響,獲得現代科技的支持,吸引大量專業人才,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信息依據。預算管理方法,成為企業優化配置資源的重要舉措,比如生產制造、營銷推廣、運營等。企業在建立智能系統、平臺時,也要獲得數字化技術的支持,為全面預算管理的監管、網絡資源分配提供創新思路。
一、預算管理與數字化工具的概念
(一)預算管理概念
對于企業來說,預算管理主要是分配財務、非財務資源,加大控制、考核力度的工具,有利于企業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制定經營管理目標。預算管理,基于企業戰略目標,著手于銷售預測,科學分析現金收支活動、生產成本,籌劃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財務結果。預算管理工作中,包含財務預算、決策預算、業務預算。企業預算過程中,業務預算重點在于采購、經營、銷售等。行業內的競爭,以銷售預算作為基礎,實現生產、銷售的平衡。利用生產預算獲得預測數據,掌握企業的采購需求。科學預測人工、制造費用,選擇不同的成本要素,將其集成到對應產品中,獲取成本預算。企業通過歷史數據、戰略分析,編制研發、銷售、管理的預算。優化各環節流程,能夠實現全過程預算,融入企業生產經營流程中。
(二)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第一,加強戰略管理能力。企業建立預算管理體系,戰略目標應當圍繞體系內容量化。所以預算執行過程,即戰略目標實現過程。通過預算管理的數據反饋,調整企業的戰略目標,提升突發應變能力。
第二,合理配置資源。編制預算書,可以充分反映出資源需求、使用效率,科學分配有限資源,發揮出資源的效用。
第三,實現精益化管理。預算管理具備約束作用,確保企業各部門、各生產環節,都可以履行崗位職責,遵循工作流程,提升成本管控效果。
第四,加強風險防范能力。實施預算管理,可以收集市場信息,使企業明確潛在風險。聯合外部環境、發展趨勢,積極規避和防范風險。
(三)數字化管理工具的概念
第一,大數據。在數據信息管理中,大數據屬于重要工具,能夠科學分析和處理大體量、多種類的數據集。大數據中包含非結構化數據,有效識別海量數據,精準提煉價值信息,已經成為大數據管理工具的要素。利用大數據管理工具,實現數據的可視化分析、深度挖掘與預測。
第二,人工智能。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要發揮出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技術的作用。機器設備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實現企業的智能化制造,提升生產經營水平。利用流程自動化,可以減少人工誤操作、人工成本問題,確保流程的控制效果。在生產過程中,智能制造成為未來趨勢,也是企業數字化轉型重點。
第三,移動互聯網。企業應用移動互聯網,涉及到智能手機、電腦等終端,安全軟件、操作系統、數據庫等軟件。合理應用移動互聯網,有助于企業建設物聯網體系,提升生產經營活動效率和質量。
第四,云計算。應用云計算,可以降低信息化建設費用,以低成本獲取供應商服務。企業應用云計算,能夠加強計算能力,減少前期成本支出。同時,挖掘和分析經營數據,為企業決策改善提供支持。
綜合上述分析可知, 企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夠形成完整的管理體系。在數字化轉型下,企業預算管理借助大數據工具,獲取豐富的數據資源。利用云計算挖掘、處理數據,為企業決策提供數據支持,完善預算計劃內容。在執行預算時,利用人工智能改進流程,降低失誤率,獲得高效預算控制效果。考核和分析預算時,借助海量大數據保障預算執行效果,以免財務評價預算業務的片面性。
二、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的問題分析
(一)前期調研不足
企業預算管理,必須立足于企業的實況,通過智能預算方式調研市場。企業在搭建預算管理體系時,不注重早期研究,導致市場信息掌握度不足,影響運營預算的準確性。為了獲得精確預算,要求企業合理使用市場調研結果。在基本建設流程中,會阻礙中后期的業務流程預算。
(二)未正確認知費用預算
多數企業在認知預算、成本控制時,多以管理層人員為主,未普及到基層員工層面,很難實現全面預算任務。對于預算管理而言,常常采用被動管理方法,錯誤理解支出預算,認為預算數字就是財務數據。
(三)預算管理結構的完整性不足
企業沒有充分認知成本預算,職能部門、責任中心也不關注成本預算重點,導致成本預算管理、預算編制的混亂。人力資源、費用預算管理報告,只是以零散數據為主,很難反映出企業的經營數據,對經營管理目標的影響大。各部門上報本年級預算管理數據,編制人員編制準確的預算報告。
(四)預算數據類型單一
預算管理方法的執行,以預算定編為主。多數企業參考歷史財務數據、未來業務流程,實現預算定編。財務部門按照不同方法,收集各部門數據信息,成為預算的基本根據。預算信息、數據信息的限制大,很難展示出供應鏈管理的實況,也不能考慮到企業融資需求、行業財務報表。數字化時代下,應當由企業發現、收集、梳理信息。比如,企業制定投資總目標時,既要關注計劃方案,還要關注融資需求、回報率等。聯合上述信息,確定利息保障倍數、籌集資金量、負債率等。在制定預算目標時,如果僅參考數據信息、現行政策,則無法滿足企業發展趨勢。業務流程的持續擴充,多數企業根據市場調節,改變了財務指標分析信息。企業在制定預算方案時,應當選擇價值信息。
(五)預算管理激勵、考核體系不完善
多數企業比較重視預算編制,但是卻忽略了預算執行。在業務考評過程中,只關注業務與預算規范的貼合度,不注重考核員工業務。在業務激勵、考核中,都應當圍繞預算管理開展,完善預算監管、鼓勵、評價體系。
(六)預算控制執行力不足
企業為了提升預算管理水平,既要編制預算,細化評價體系,還要改進預算管理。盡管常規預算可以反映企業的環境、財務主塔,然而企業發展的風險問題較多、當企業的預算控制、執行能力不足時,則很難開展預算管理活動,也不能按照項目成本核算,導致企業管理水平下降,很難獲取經濟效益。
三、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的思路與方法
(一)優化預算目標的制定
數字化時代下,企業應當基于戰略規劃,優化預算目標的制定,聯合大數據技術,深度挖掘行業政策、競爭對手、客戶需求、產品研發,結合自身條件,輔助計算各項決策,獲取數據支持。企業各部門發展中,按照歷史數據規劃部門職能,細化戰略發展規劃,使其成為經營管理目標。企業鞏固戰略規劃基礎后,科學制定預算目標,考量企業業績規劃、歷史數據,優化設計預算目標體系,為企業產品研發、生產制造、銷售等制定預算方向。經營預算資金,包括投資、現金流、資產負債表、利潤等目標。企業借助預算管理系統,可以準確傳達預算管理目標,為不同設備分配生產制造指令。制定預算目標之后,借助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收集數據、優化流程,提升制造的智能化水平,降低預算執行成本。在規劃預算目標時,數據分析、輔助決策、流程自動化,都要以數字化轉型作為基礎,建立預算管理系統平臺。優化預算目標的不同環節,可以確保預算目標的科學性,貼合企業戰略發展,精準傳達預算目標。
(二)優化預算編制
企業編制預算時,由各部門分別編制預算項目,整合之后作為企業預算。數字化時代下,要利用預算管理平臺編制預算,共享數據信息。提升數據傳輸效率之后,可以降低預算上傳審批、編制下發的時間。利用云平臺,可以消除不同部門的信息壁壘。利用預算管理軟件,可以開展智能化、移動化編制,與專業人員交流編制問題。同時,預算管理軟件具備自動化編制功能,可以減少編制失誤。基于人工智能,可以實現流程自動化,縮短預算編制時間,降低人工成本。
(三)優化預算執行與控制
在執行預算時,能夠實現預算經營目標,各部門履行預算申請、審批、執行責任。在數字化轉型下,獲得移動互聯網、先進管理系統的支持,實時申請預算額度,聯合定額管理,準確填寫、上報預算目的、金額、周期,確保企業預算控制、執行的準確性。預算管理系統的應用,可以引入不同的審批流程,劃分不同審批節點的責任、業務,確保審批人員獲得準確信息,優化工作流程,提升審批工作效率與質量。此外,業務、財務的融合,可以在業務過程中嵌入預算控制節點、風險點,全面收集和分析業務數據,準確識別和監督預算執行過程,提升管理與控制力度。按照預算執行的反饋信息,持續優化預算控制流程,全面落實預算定額管理,實現全過程管控。準確分析預算管控的重點,優化資源配置,降低預算控制成本。在執行預算時,往往產生大量數據信息,此時要建立數據資源,將其作為數字化競爭資產。開展預算執行與控制時,要收集和維護數據資源,建立信息監控機制,維護數據資產的準確性。針對不完整的數據信息,要避免傳輸至數據中心,導致數據混亂。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對企業數據安全維護的要求高,數據安全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所以要加強風險點的可控性。企業定期優化預算管理系統,建立長效化機制,從而檢查安全防護能力。
(四)優化預算分析與考核
數字化轉型下,大數據可以確保預算編制的科學性。當獲取信息技術支持后,也很難準確預測。為了處理預算執行問題,要減少不合理偏差,系統化分析差異,保證預算目標的可靠性,穩步管控經濟效益。結合大數據、云計算,利用預算分析獲取可視化報告,深入挖掘預算執行的偏差原因。在智能制造場景中,預算偏差原因包括業務流程、生產設備、人為判斷等。聯合業務信息,對預算、執行數據進行分析,準確定位問題成因,反饋至責任人,落實針對性的應對措施,維護精益化管理效果。在預算管理系統中,利用智能識別功能,把控預算執行、計劃偏差,提前預警差異環節,傳輸至責任部門,實現及時糾偏。利用預警,改善管理流程,盡早發現產業鏈的漏洞,深入挖掘價值增長點,高效治理企業各項事務。在開展實際工作時,向業務前端人員反饋預算執行情況,當發現外部環境干擾、偏離時,業務人員按照信息調整預算,實現全過程管理。開展預算管理工作,還要制定績效管理機制,融入戰略績效中,形成同步管控體系。數字化時代下,可以全面獲取數據,基于不同維度融合業務與財務。企業建立綜合預算考核、評價體系,包括生產制造、管理流程、專業職能、學習能力等維度。企業建立的數據體系,能夠為評價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歸集和共享內外部信息,確保預算評價貼合實際業務,建立預算管理評價機制,企業確保落實戰略發展。
四、基于數字化的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策略
(一)調整前期調研,提供數據保障
預算體系管理的基礎,在于企業預算管理的根本性建設。通過早期調研,獲取行業、市場數據,按照實況做好企業預算,確保預算管理運行的有序性。調整企業的前期討論,確保全面預算數據的充足性。企業在預算研究中,應當建立預算管理體系,深入研究預算內容與方法。從本年度預算中,撥出部分預算給市場調研單位,確保企業信息調研的科學性,包括市場前景、咨詢顧問、人才市場等,保證全面預算的合理性。同時,企業還要搭建科學的預算管理體系,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二)建立大數據中心
數字化時代下,網絡信息發展速度加快,數據來源、種類、方式的差異明顯。部分信息源于內部結構制造、營銷單位;部分信息源于地區政府、銷售市場、金融機構。不管哪種信息,都會影響企業的運營管理、業務拓展。企業在應對外部環境信息時,應當選擇具備關聯性的信息。所以,企業內部建立互聯網大數據,基于源頭處理信息,解決企業預算中的數據分散問題。通過建立互聯網大數據,有助于企業應用數據挖掘算法,確保預算管理的深刻性,同時為企業戰略管理提供依據。企業要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特點,開設數據庫管理,收集、處理和分析信息,按照研究結果、市場現狀,為企業制定全面發展戰略。完善預算定編與實施,根據環境變化調整預算,建立預算體系管理,為企業發展提供動力。
(三)建立信息化管理體制,順利獲取數據
市場存在的數據信息非常多,按照云計算服務,可以實現預算定編,確保要求的一致性。對接各單位,完成動態性目標。在全面預算中,銷售預測分析屬于基礎。在數字化時代下,通過云計算技術獲取顧客信息,保證銷售預測信息的準確性。此外,建設數據共享平臺,調整預算指標值,維護預算的精確性、應用性。
(四)強化預算管理創新意識
數字化時代下,企業創新應用技術措施,由于預算管理是企業發展的重點,要保證信息收集、優化速度,確保信息精確度滿足標準。從總體上看,為了確保預算管理的實效性,需要按照財會環境的發展趨勢,創新預算管理方法,明確企業的發展規劃。企業深入剖析歷史財務數據,借助大數據庫系統,對比分析數據信息,掌握歷史經營狀態,從而規避虧本問題。優化設計新的數據庫系統,管理人員按照數據庫系統,剖析、認證流程內的風險因素,做好財務數據信息的調節,保證財務計劃實施的順利性。
(五)完善預算管理的激勵、考核體系
企業搭建預算體系管理時,應當立足于實際情況,確保業務流程預算的高效率。在行業競爭中,預算機制能夠降低市場競爭壓力,維護企業的競爭實力。我國搭建預算體系管理時,不太關注激勵、評價體系的建設,限制了企業的升級發展,也很難提升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很難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企業開展預算管理工作時,建立系統的考核制度,并且以精益化管理為主,對職工業績考核進行考評,按照預算規范獎勵優秀員工。企業實行績效考評、激勵機制,可以增強發展活力,促進業績考核的增長。
(六)實行人才戰略,加大人才保障
企業實行預算管理工作,應當獲得人力資源的支持。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現已成為企業發展趨勢,培養混合型預算管理人才,可以保障企業實現全面預算管理。第一,預算管理人員,應當完善成本管理、財務理論、會計信息的知識。第二,具備較高的業務能力,豐富的社會經驗,掌握企業業務流程、生產制造經營狀態,合理應用互聯網大數據分析。從上述分析可知,數字化時代的預算管理人員,必須具備信息技術知識,且業務水平、技術判斷力、數據剖析能力強。在人才建設中,企業引入專業的預算管理人才,按照短期、長期目標的融合,不斷提升綜合能力。
五、數字化財務預算管理的未來發展
數字技術、網絡技術、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企業融合多種技術開展預算管理,所以財務預算管理將朝著自動化、數字化方向發展。智能化、數字化,將引導企業財務活動,建立一套完整的預算管理系,可以提升預算管理的智能化、自動化,用于分析業務、確定決策,加大業務過程的透明度。同時,優化調整資源配置,借助大數據技術,實現管理決策的適用性,促進企業的智能化轉型,為其增添發展動力。
現代數字化技術的成熟度高,能夠應用到網絡信息、人力資源、預算管理領域。在未來發展中,應當結合人工智能、數字技術、生物技術,充分展示出大數據的優勢,保證企業財務預算支出的精確度。當前,多數企業建立全面預算管理機制,實現預算管理的流程化、制度化,然而各部門缺乏互通機制,智能化能力、輔助決策能力不足,很難利用智能技術、信息技術處理問題。所以在未來發展中,企業要完善財務收支軟件,積累智能化管理經驗,將其作為財務預算改革發展的工具。結合智能技術、數字化技術,可以提升企業預算管理、經營決策的智能水平,同時提供經營預算編制標準。在采集、預測預算數據時,合理應用生物技術,依賴人工導出、加工數據,減少勞動力的投入,自動加工預算數據。信息平臺的數據分析,能夠按照可視化要求開發軟件,并且在預算執行、經營診斷、趨勢預測中,也可以實現數據的可視化分析,利用報表模板形成圖表,確保數據分析的準確性。此外,大數據技術具備普遍性、超前性特點,能夠強化財務管理、決策的預見性,隨著市場發展調整資源配置。
六、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重點分析預算管理的數字化轉型問題,基于技術研發、體系建設角度看,數字化預算管理還要加大研究深度與廣度。數字化時代下,區塊鏈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提升了自動化、智能化水平。關于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問題的分析,首先應當明確基礎概念與價值,深入分析經營管理中存在的預算管理問題,提出針對性的預算管理思路與方法,踐行數字化財務預算管理策略,積極調整前期市場調研,提供準確的數據保障,在企業內部建立大數據中心、信息化管理體制,確保數據獲取的便捷性。同時強化預算管理創新意識,完善預算管理的激勵、考核體系,實行人才戰略,加大人才保障,最大限度保障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的效果,獲取預期收益目標。
參考文獻:
[1]王雙峰,李艷,安國祥.預算管理一體化背景下水利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數字化轉型研究[J].財務管理研究,2022,19(12):125-130.
[2]吳山青,唐金星.數字化賦能“全員、全程、全級”式預算管理體系促進公司業財融合與價值創造的探索與實踐[J].交通財會,2022(11):15-27.
[3]吳山青,唐金星.數字賦能“全員、全程、全級”式預算管理體系促進企業業財融合與價值創造的探索與實踐[J].財會通訊,2022,13(22):169-176.
[4]廖聰玲,李曉宏,張曉健.數字經濟時代管理會計工具在公立醫院運營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商業會計,2022,35(17):87-91.
[5]李鈞.數字化轉型背景下金融機構業財融合實施路徑探究——以中國進出口銀行為例[J].金融會計,2022,24(08):7-11.
[6]易智敏,趙夏璐.內部控制信息一體化賦能高校預算管理的構建研究——以A高校為例[J].會計師,2022,11(14):107-109.
[7]浙江省交通運輸廳課題組,胡嘉臨,吳立軍,周文華,李媛媛.聚焦交通部門預算編制科學性、精準性、前瞻性、引導性目標? 改革創新預算管理新思路——浙江省交通部門預算編制專題研究報告[J].交通財會,2022,19(07):24-31.
[8]楊曉晨.國有企業預算編制存在的問題及建議——基于全面預算管理視角下[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2,23(02):45-47.
[9]賈鵬超.國資國企改革背景下企業集團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1,22(02):15-16.
[10]李昕一.人工智能時代下高等院校財務數字化轉型的實踐障礙及其優化路徑[J].中國總會計師,2022,25(02):114-116.
[11]呂桂萍,李杰,趙軍,蒯成.大型供電企業財務數字化轉型探索[A].《中國電力企業管理創新實踐(2020年)》編委會.中國電力企業管理創新實踐(2020年)[C].《中國電力企業管理》雜志社,2021:154-157.
[12]湯谷良.財務管理如何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基于國家電網財務部推出的十大數字化應用場景案例的思考[J].財務與會計,2021,17(20):7-12.
[13]劉興鋒,沈亮亮,繆銀昌,劉一晨.創新管理會計? 助推業財融合——以徐工集團A公司“5+2”數字化預算管理實踐為例[J].中國管理會計,2021,29(03):64-77.
[14]陳翔,王坤.基于數字化的精益管控體系構建——以長沙湘能農電服務有限公司財務轉型為例[J].管理會計研究,2021,4(Z1):64-72+103.
[15]祁慧聰,盧鍵明,梁淑華,盧艷芬,劉繼源.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國有企業預算管理智能化體系研究[J].價值工程,2020,39(03):16-19.
[16]梁宏林,許瓊方.新預算法實施背景下人民銀行財務風險防控機制研究[J].時代金融,2018,28(33):313-314.
(作者單位:廣州興森快捷電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