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國高等院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張,而財政收入增速放緩,為解決有限教育資源供給與高校辦學資金需求間的矛盾,對高校預算整體支出進行績效評價具有重要意義。文章以A高校為例,利用BSC法對整體支出績效評價體系進行設計,從四個維度選取KPI指標,并利用AHP法對預算績效評價體系進行應用,從預算績效評價的整個鏈條提出預算控制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高校 預算整體支出 預算績效評價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07-050-04
一、高校預算整體支出績效評價研究的重要意義
(一)向財政部門及教育主管部門提供資源配置的參考依據
高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加快高質量發展,內涵式發展,對于高等學校的財政撥款不斷增加,為高校的發展提供物質保障和發展基礎,從經費上支持高校突破發展瓶頸。財政資金投入到教育領域的總量是一定的,在不同學校和不同專業、學科,投入財政資金力量是不一樣的,如何將資金用在“刀刃上”,高校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向財政部門及教育主管部門進行有限教育資源配置提供決策的參考依據。
(二)服務于學校事業發展,促進投入產出的良性發展局面
支出不問績效,預算粗放式的管理模式逐漸改變,績效管理的理念,由一開始的僅有項目支出績效管理,后來意識到高校財政資金的支出中基本支出也對學校的基本運行和發展方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逐步將績效評價范圍擴大,預算績效評價從財政資金重點專項項目,到財政資金專項項目,到財政與自籌資金專項項目,再到部門預算績效評價,績效管理的模式不斷往深推進,預算與績效實現一體化管理,績效指標合理設置,績效指標值科學制定,投入產出效果明確凸顯,低投入高產出的項目將受到預算分配的傾斜,逐步形成良性循環的態勢,促進學校內涵式發展。
二、目前高校預算整體支出績效評價的現狀
(一)在制度建設中缺乏預算績效管理制度
多數高校僅僅根據教育部、財政部的相關文件或者要求進行預算績效管理,有的高校雖然在項目預算管理文件或有涉及績效管理的內容,但是尚未形成健全、專門、有效、可操作性強的高校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預算績效管理不能達到橫縱向可比,對決策沒有提供可行的依據。
(二)預算績效評價體系設計不健全
目前高校財政資金預算績效評價體系目標制定、指標選取、權重確定、預算績效自評等過程自主性強,各高校對于項目績效評價指標不一致,導致各項目的評價結果可比性差,不夠細化量化,無法實現對各高校橫向之間、高校中各學院之間、各職能部門之間以及各項目之間比對、衡量、考核。在預算績效自評時評價結果差距小,僅能從預算執行進度和預算執行合規上進行監督。而高校預算績效管理實質是為更好實現中心工作,長短期目標任務,提升治理能力,選取能發揮資金效益最大的項目,爭取達到同樣的目標用較少的資金。
(三)預算績效評價過程缺乏統一規范
在項目庫管理過程中,存在納入項目儲備庫時缺乏前瞻性、論證缺乏深度、實地考察調研等前置程序欠缺,造成項目入庫過程“重立項、輕論證”等問題,造成對項目的實效、預計的投入產出的估計有偏差。預算編制過程考慮不全面、不細致,不能真正反映對資金的需求量,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出現偏離,資金使用與預期目標不符。預算績效自評過程多采用由下而上的上報方式,對指標值的實現程度,缺乏深入調查分析。現階段的預算績效評價范圍參差不齊,多數已實現項目支出全覆蓋,但在基本支出、部門整體支出上實現程度不同,有的高校預算績效評價工作推動成效不高,預算績效評價覆蓋范圍缺乏全面性。
(四)預算績效評價結果應用不充分,未形成閉環管理模式
預算績效評價目前僅作為安排預算的參考依據,沒有真正將預算評價的結果應用于預算全過程。在信息公開中預算績效信息量較少,未充分利用社會廣泛的監督作用,對預算績效評價的過程及結果的應用進行有效的監督,同時績效管理缺少主體責任人,未將預算績效評價的結果納入人事績效考核的方案中,若直接影響到責任人的晉升及績效工資,部門主體責任意識更強,壓力傳導作用更大,從而預算績效評價的實效性更強,強化預算過程的績效導向。
三、高校預算整體支出績效評價體系設計流程
(一)績效評價體系指標設計的原則
1.主次清晰,重點突出。指標應對辦學方向和職能具有代表性,綜合運用定量和定性指標,相互獨立并相互補充,要按照KPI的思路,用20%的指標反映80%的績效為原則來選用指標。
2.橫縱向可比,可操作性強。同一對象不同時期,同類不同一對象之間評價結果都要具有可比性,數據口徑規范統一,具有可比性并且易獲取。
3.兼顧長遠,動態調整。注重當前利益的同時兼顧高校長遠發展的利益,在篩選指標時,注重選擇長期性、動態性指標,并根據學校的管理動向和外部環境變化進行調整,以便動態評價高校預算支出績效。
(二)績效評價指標的篩選
本文以基于平衡計分卡(BSC)模型為框架,充分考慮高校擔負的社會責任和在發展過程中的職能,從財務維度、客戶滿意維度、內部管理維度、成長發展維度構建了高校預算整體支出績效評價體系。
1.財務維度。普通高校具有公益性質,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但高校辦學服務成本是客觀存在的,為了清晰反映投入與產出的實際關系,衡量高校運營效率,分析高校的債務風險、資金來源情況及收入情況,實現高校的平穩發展,實現把資金用在“刀刃上”,從財務維度對高校的運行從效率和效果上進行評價,財務維度指標選取自籌收入占總收入比率、預算收入完成率、預算支出執行率、收入支出比率、資產負債率。
2.客戶滿意維度。高校的服務對象包括學生和用人單位,不同的服務對象內在需求不同,滿足的期望不同,要綜合考慮不同服務對象的期望點,力爭使學校的工作和服務被服務對象所認可。客戶滿意維度指標主要選取師生比、畢業生就業率、畢業生學生滿意度和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度。
3.內部管理維度。學生的培養主要是依托于教師的教學及科研活動,學校正常的運轉與高效的行政及后勤服務密切相關,內部運營管理流程主要看教師隊伍的科研水平、經費投入,內部管理維度指標主要選取教職工人均經費、教師中碩博學歷人數占比、生均事業支出、教師人均科研經費、生均圖書數。
4.成長發展維度。高校要有長遠的發展規劃與發展空間,學校才能有生機和活力。高校的發展與資金的支持、硬件的配套、教師素質的提高、科研能力的潛力密切相關。成長發展維度指標,選取收入增長率、固定資產年增長率、教師培訓費比率、科研經費增長率。
從四個維度,匯總18個具體指標,形成高等學校預算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四、A高校預算整體支出績效評價體系的設計
(一)A高校預算績效管理現狀
經過調研,查閱A高校的制度文件,咨詢財務工作人員以及參與預算編制、財務報銷的學院、職能部門的人員,分析A高校預算績效管理的情況。目前,A高校正在根據教育部、財政部、市教委的相關文件或者要求逐步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制度建設方面,在預算管理辦法中制定預算績效管理的條款,通過政策宣講不斷向師生宣傳預算績效管理的理念,預算績效評價范圍也逐步擴大,現已覆蓋到全口徑的預算資金,在項目入庫時有預算績效,預算執行對預算績效有監控,預算執行完對預算績效有自評。還未對部門整體支出進行預算績效評價,未制定完善的部門預算整體支出績效指標體系。預算管理信息化建設水平不高,未實現預算管理全流程線上流轉。
(二)確定預算整體支出績效評價體系指標權重
本文根據A高校的實際情況,將A高校預算整體支出績效確定為目標層,將財務、顧客滿意、內部管理、學習與成長四個維度確定為維度層,將所選取的18個指標確定為指標層。為了獲得各指標的權重,共向參與過項目績效目標編制、評審、評價等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老師,包括行政人員、科研人員、專任教師等發放300份問卷,運用AHP法確定預算整體支出績效評價體系指標權重。
在進行問卷調查過程中,利用AHP法時設計指標之間比較量化范圍標度如表1。
1.通過調研獲取目標層到各維度的判斷矩陣如表2。
運用AHP的計算原理,計算A高校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目標層到各維度的權重為:
X=(X1,X2,X3,X4)=(0.25,0.06,0.57,0.12)
λmax=4.1183
CI=(λmax-n)/(n-1)=0.0394
CR=CI/RI=0.0438<0.1
2.通過調研獲取財務維度到具體指標層的判斷矩陣如表3。
運用AHP的計算原理,計算A高校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財務維度到具體指標層的權重為:
A=(A1,A2,A3,A4,A5)=(0.32,0.07,0.15,0.15,0.31)
λmax=5.1408
CI=(λmax-n)/(n-1)=0.0352
CR=CI/RI=0.0314<0.1
3.通過調研獲取客戶滿意度到具體指標層的判斷矩陣如表4。
運用AHP的計算原理,計算A高校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客戶滿意維度到具體指標層的權重為:
B=(B1,B2,B3,B4,)=(0.04,0.28,0.13,0.55)
λmax=4.2396
CI=(λmax-n)/(n-1)=0.0799
CR=CI/RI=0.0887<0.1
4.通過調研獲取內部管理維度到具體指標層的判斷矩陣如表5。
運用AHP的計算原理,計算A高校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內部管理維度到具體指標層的權重為:
C=(C1,C2,C3,C4,C5)=(0.06,0.31,0.17,0.36,0.10)
λmax=5.4369
CI=(λmax-n)/(n-1)=0.1092
CR=CI/RI=0.0975<0.1
5.通過調研獲取成長發展維度到具體指標層的判斷矩陣如表6。
運用AHP的計算原理,計算A高校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成長發展維度到具體指標層的權重為:
D=(D1,D2,D3,D4)=(0.15,0.50,0.07,0.29)
λmax=4.1960
CI=(λmax-n)/(n-1)=0.0653
CR=CI/RI=0.0726<0.1
(三)統計具體指標值確定當量數據
通過對A高校信息公開中預決算數據進行整理,得出A高校2019—2021年預算整體支出績效指標值,本文以具體指標的數據為依據,為方便數據的對比,預算績效評價結果的可比,以A高校2019年作為基期數據,通過各項指標的數據和基期的對應指標數據相比,得出了2020和2021年的當量數據,具體內容如表7。
(四)計算A高校2019—2021年預算績效得分
通過將各指標的權重與A高校2019—2021年預算整體支出績效指標值相乘,計算A高校2019—2021年預算整體支出績效得分如表8。
五、對A高校預算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分析
通過A高校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目標層到各維度的權重可以看出內部管理維度和財務維度是評價預算整體支出績效的決定性因素,二者比重高達82%。
通過2019年至2021年縱向比較如表9,A高校預算績效評價得分穩步增長,分別為100、127.82、133.71。2021年較基期增長33.71%。具體分析來看,財務維度指標得分2021年較2019年增加了14.60%,客戶滿意維度得分下降7.17%,內部管理維度指標得分增加了9.12%,成長發展維度指標得分增加210.75%。四個維度中學習與成長維度近年來發展最快,說明A高校注重人才培養,科研經費有所增加,這依賴于科研制度的逐步完善,加速科研成果轉化,但學校仍需積極申報爭取財政科研項目,同時加強產學研聯合,加大橫縱向科研資金入賬增長率,以良性的循環促進學校的創新和發展。客戶滿意維度是唯一得分下降的維度,主要是由于畢業生學生滿意度下降,這是由于近年來疫情原因,招聘過程大多是線上招聘,會遇到雙向交流不便,信息不對稱等困難,學校要及時了解掌握畢業生思想動態和心理狀況,形成思想動態摸排報告。加強就業指導與服務工作,有針對性引導畢業生合理調整就業預期,樹立正確職業觀和擇業觀。
[本文為天津市財政局天津市會計學會2021—2022年度重點會計科研項目,項目編號:Z210801]
參考文獻:
[1] 陳敏.“雙一流”建設背景下的高校預算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財會研究,2021(11):27-32.
[2] 盧一墨.基于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的部門整體績效評價初探——以部屬高校部門績效評價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21(01):37-40.
[3] 呂惠英.全面預算績效管理下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研究[J].中國產經,2021(06):177-178.
[4] 李語嫻.高校單位預算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探索——基于全面預算管理視角[J].預算管理與會計,2021(12):40-42.
(作者單位:天津城建大學 天津 300384)
[作者簡介:龐琦,會計師,碩士研究生,從事財務管理預算管理研究。]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