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
〔摘? ? 要〕? 數學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一定難度,因此小學數學實踐活動的開展,應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保證學生能積極參與數學課堂學習。實踐活動是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在數學課堂上的合理運用,不僅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還能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鞏固課堂知識,提升數學素養。本文分析了小學數學實踐活動的內涵和意義,探究了開展小學數學實踐活動的形式。
〔關鍵詞〕? 小學數學;實踐活動;學習樂趣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2023)? 15-0025-03
實踐活動是落實知行統一教學理念的主要方式,同樣也是數學教學的有效方法。小學數學實踐活動的出發點和目標是實現學生的持續全面協調發展,強調從學生既有生活以及學習經驗出發,讓學生在親身經歷的過程中,將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轉變為相對抽象的數學模型之后進行解析和運用。這一過程,不僅能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還能讓學生在思維、情感以及價值觀念等多方面都獲得同步提升,更能讓學生深刻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真正愛上數學。
一、小學數學實踐活動的內涵
從核心素養視角分析,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是在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積累數學經驗、感悟數學價值的基礎上,以強化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為目的開展的一種實踐性活動。這就促使數學實踐活動具有顯著的實踐性、自主性、合作性以及思維性特征。實踐性指數學實踐活動的開展應該能夠凸顯學生的直接經驗,注重學生身體的參與,在這個過程中還應關注情感的滲透。思維性是數學實踐活動的核心,要求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能夠體現解決問題的具體思維經驗,以推動小學生思維向高階發展。自主性和合作性是指在實踐活動中,應該注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意識以及獨立性,并加大對學生團隊精神及協作意識的培養。其中,對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的訓練,亦即學生發現、分析以及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是實踐活動的核心。在核心素養理念下,教師在設計實踐活動時,不僅應從核心素養培養角度出發,強化對學生運算、空間想象、邏輯推理等方面能力的培養,還應有意識地提升學生的數據分析和決策意識,也就是讓學生在不斷積累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激活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自主探究意識,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探究數學知識的樂趣。在實踐活動具體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需結合教學需求,合理選擇在哪一個教學環節實施,在不同的環節,實踐活動能夠發揮的作用也是不一樣的。具體地說,如果在學生學習新知識之前開展實踐活動,不僅能為學生學習新知做好鋪墊,還能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組織以體驗或者動手操作為主的實踐活動,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探索知識產生全過程。在知識的實際應用階段開展實踐活動,能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拓展和應用能力,讓學生真正感悟數學學習的樂趣和價值。
二、小學數學實踐活動的意義
從小學數學教學現狀看,在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一定問題,如學生對數學課堂的參與度參差不齊,部分學生能夠緊跟教師節奏展開數學學習,但部分學生不能緊隨教師腳步,在課堂教學進展中,他們的思緒處于游離狀態。甚至,還有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存在一定畏懼或者排斥心理,主要表現為:在課堂上不敢踴躍發言,在獨自完成課后作業方面也存在較大壓力。在這樣的狀態下,部分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并不輕松,更難以從中體會到快樂,更別說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興趣了。實踐活動的開展,在數學學習中占據重要位置,在實踐活動中,教師結合學生認知特性和教學需求合理設置活動內容,能夠在吸引學生積極參與的基礎上,增強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體驗感,因此有助于緩解當前在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就小學數學學科來說,開展實踐活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能夠讓學生在自愿參與的基礎上,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在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下,教師大多會選擇機械地灌輸+大量重復性練習的方式讓學生開展數學學習,這就不能深入挖掘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導致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并未感受到快樂,不僅難以獲得良好的學習質效,還影響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實踐活動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轉變了以往的數學課堂教學形式,促使教師能夠積極探究更加充滿趣味性的教學方式來開展數學教學,提升學生體驗感。其次,實踐活動的開展,還能強化學生參與數學課堂學習的主動性,同時有助于良好教學氛圍的形成,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能夠全身心全程參與數學實踐,在提升學習質效的基礎上,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形成。最后,實踐活動在數學課堂上的合理運用,還能讓學生對數學課堂保持持久興趣,徹底改變以往小學生對數學課堂的排斥或畏懼心理,讓其能夠在真正感受到數學樂趣的基礎上,逐漸愛上數學,為學生后續學習夯實基礎。
三、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感受學習樂趣
(一)在趣味游戲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小學生普遍愛玩好動,而游戲充滿趣味,并與小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相契合。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組織開展實踐活動時,可以以此為切入點,讓學生在游戲中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由于實踐活動是一種與現實生活聯系較為緊密的學習方式,并且還具有極強的實踐和應用特性,因此教師在設計游戲活動的時候,不僅應增強活動的趣味性,還應該突出其教育性,而不是為了讓學生玩而設計游戲,要讓學生在玩的同時學習到知識或者實現課堂知識的鞏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發揮游戲的價值。
例如,在學習“認識方向”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尋寶游戲。具體過程如下,教師可以將學生帶到室外或者操場上,讓學生兩兩一組,并讓每組自主選擇一個固定位置,其中一名學生可以將寶物(橡皮、鉛筆等物品)在任意位置隱藏起來,然后將一個點視為原點,計算出原點與寶物之間的大概距離和方向,然后將這些內容告訴自己的小伙伴,讓其從原點位置出發尋寶。如果同伴能夠成功找到寶物,那么這組學生就順利完成游戲。如果沒有找到寶物,這組學生就需要在一起討論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然后在后續游戲過程中進行改正,以保證能夠完成尋寶游戲。用這種以游戲的方式開展的數學實踐活動,學生不僅能夠體會到尋寶與藏寶的快樂,還能夠深化對教材內容的認知。
(二)在情境模擬中強化學生學習體驗
在數學教學中開展實踐活動,其根本目的是讓學生深化對教材內容的認知,同時強化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因此,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結合數學主題合理組織學生展開情境模擬,讓學生在相應情境中進行角色扮演,并利用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去分析和解決情境中的問題。這樣,不僅能在強化學生參與意愿的基礎上增強情感體驗,激活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對課堂知識進行應用的意識,還能助力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例如,在學習“小數乘以整數”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對動物園售票處的真實場景進行模擬。首先,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并將每組學生的人數保持在5~6人,在每一個小組中,一名學生扮演售票員,其余學生則分別扮演游客。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票價設置為36.5元、18.5元以及66.5元,并要求每名游客至少購買兩張票,最多購買8張。以此為基礎,讓學生展開情景模擬。如某個小組的門票定價為36.5元,一位游客買了3張票,那么售票員則要求游客支付109.5元,用這種方法,直到本組游客全部買完票之后,教師需要換下一位學生扮演售票員,直至本組學生全部扮演一次售票員。這種情境模擬的形式,不僅能夠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還能夠鞏固學生的課堂學習知識。
(三)在小組合作中感受獲取知識的愉悅
數學知識是從現實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因此,在開展數學教學時,教師要為學生提供生活化學習方式,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課堂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增強教學活動的應用性,激活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內驅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參與實踐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感受探究數學知識的樂趣。
例如,在教學“多邊形的面積”這部分知識時,學生要掌握如何計算多邊形的面積。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首先將班級中學生進行合理分組,然后要求學生在小組中將平行四邊形進行合理組合變成長方形,讓學生能夠充分理解這兩類圖形之間的關系,然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自主整理出計算多邊形面積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體會到自主探究知識的樂趣,還能夠實現對知識認知的升華。為了進一步鞏固學生的探究成果,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進一步探究如何計算梯形的面積,并且在小組間進行比賽,看哪個小組能夠又快又準確地計算出最終結果。在這一階段中,小組間的勝負已經顯得不重要,因為在緊張的比賽過程中,學生的探究熱情已經被充分激發出來。運用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能夠更好地掌握本堂課的知識,還能充分感受到知識探究和小組合作的樂趣。
(四)在實際操作中感受實踐動手的樂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想積極轉變數學課堂留給學生的刻板無趣印象,就應積極挖掘數學學習中的趣味因素,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樂趣。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并且對于動手實踐活動的參與興趣非常濃厚。因此,教師在設計實踐活動時,應努力為學生創造盡可能多的動手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動手過程中,真實感受知識形成全過程。這樣,一方面強化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另一方面還能激活學生對數學課堂的參與興趣。
例如,在學習“時、分、秒”這部分知識的時候,由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每天都會看到時鐘,因此對這部分知識的學習興趣較為濃厚。為了深化學生對本節內容的認知,在講授完本課內容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動手實踐任務:我們今天學習過的內容是“時、分、秒”,并且時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那么現在請同學們動手制作一個時鐘,然后在班級中比一比,看一看哪位同學做的時鐘最好。教師布置完任務之后,學生都會積極開始動手制作。在學生制作的過程中,教師應在班級中加強巡視,及時了解學生的制作進度以及在此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及時給予學生指導。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能夠充分感受到實踐的樂趣,更好掌握教材內容,同時強化了動手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實踐活動的開展,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數學學習空間,還能凸顯數學學習的意義與價值。小學數學實踐活動,作為一種新穎的課堂教學形式,對于數學教師而言,是一個需要深入探究的話題,需要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活動的過程中,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特性,合理設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過程中,真正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為學生后續的數學學習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曉軍.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數學實踐活動的開展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2(24):156-158.
[2]祝瑞印.讓小學數學實踐活動為深度學習保駕護航[J].基礎教育論壇,2022(23):31-32.
[3]雍杰.小學數學教學與綜合實踐活動融合的策略[J].新智慧,2022(15):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