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宏
摘? 要:通過對當前高中學校管理的現象進行分析,能夠發現管理的對象主體發生了一定的改變,這便需要學校積極地完成管理技能及方法的分析及探究,以此來應對這一挑戰。因此,學校要有意識地將關注點放在目標管理理論的分析及研究上,并且能夠有意識地借助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來促進學生獲得預期的發展。本文從目標管理的含義、特點、高中學校管理中應用目標管理的意義、策略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這五個方面入手進行研究。
關鍵詞:高中學校管理;目標管理;應用探究
一、目標管理的含義
目標管理模式提倡在進行管理時應該逐漸走向弱化干預的道路,也就是說,需要適當地放松對對象的管制,以此來進一步釋放對象的活力。這一管理理念認為,之所以會存在管理狀況不佳的這一現象,主要是因為管理模式存在的局限性,促使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產生更加突出的矛盾。因此,應從新的層面出發,通過研究特征本質的規律,從而提出一些創新的思想,通過將各種主題的活動融入目標范疇中,堅持全員參與以及全面落實等一些策略,以此來取得良好的教學管理效果。在學校管理的過程中,一旦確定了課堂教學管理的目標,那么這一管理工作將更具規范性,除此之外,其中還包含了層層分解以及逐級展開的原則。在此環節中,要想確保課堂教學的目標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需要學校積極主動地完成合作思想的滲透,注重對學生展開共同責任感的培養,從而有效推動課堂教學管理的進程。
二、目標管理的特點
目標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明確性,也就是說,借助這一管理方式來進行高中學校的管理,其最終目的便在于促使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穩步提升,在進行管理時,始終堅持這一課堂教學的中心,所采取的教學策略都是在向這一課堂教學的目標靠近。除此之外,借助目標管理原則,還能夠有效地打破傳統應試教育背景下的管理局面,真正地實現學校與學生關系的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及意義。在高中學校管理的過程中,需要積極地采取一些有助于緩和彼此之間關系的激勵制度,這樣一來,將有助于促使學生更加主動地服從目標調整,并在此基礎之上,調動學生知識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使之獲得良好的自我效能感,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管理的質量及效果。目標管理的模式將更加注重對學生展開管理,也就是說,在管理的過程中,更加強調學生具備的作用,需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管理的過程中去。隨著目標管理策略的不斷深入,學生進行知識學習及被管理的積極性會隨之提升,實現高效的課堂管理。
三、高中學校管理中應用目標管理方式的意義
(一)目標制訂
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之下,更加強調學生能夠獲得個性化的發展,也正是因為這樣,在高中階段教學過程中,將不再局限于完成文化課程的鉆研,而是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可選擇的發展方向。不同于傳統背景下制訂的普遍性學習計劃,目標管理的模式將更有助于促使整體的目標逐漸細化,合理地將一些子目標分發給不同的學生,并鼓勵學生參與目標的制訂,通過開展民主投票以及代表投票等活動,來完成學校目標的制訂,將有助于進一步實現學校管理質量及效率的提升。
(二)目標明晰
組織目標管理需要具備更加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以及計劃,這對實現教學整體質量及效率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及意義。鑒于此,學校在進行高中管理時,應能夠充分地發揮出目標管理模式所具備的目標清晰這一優勢,通過有效地匯聚教師以及學生群體的凝聚力,促使大家在相互促進的過程中,得到共同提升。制訂具體的課堂教學目標,不僅僅是教師開展各項課堂教學活動的良好開端,更是小目標逐級完成的具體過程。
(三)評價機制
對企業而言,要想真正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往往需要管理者以及員工共同承擔起相關的責任。當然,在此過程中,更要求企業管理者能夠合理地應用評價機制,并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平衡獎懲的力度。當然,在高中階段的管理過程中,學校的管理者更應該有意識地將這一課堂教學的模式應用在具體的工作中,分析高中學校所具備的優勢以及局限性,并在此基礎之上制訂符合學校發展的評價機制,分門別類地展開課堂教學評價。
四、高中學校管理中應用目標管理方式的具體策略
(一)有效落實管理目標,提高教學管理水平
在高中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學校管理的目標屬于一項整體目標,也就是說,在進行目標的制訂時,需要從上到下地來實施,由于在此過程中涉及面相對較廣,并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說,各個環節能夠進行協調配合對實現課堂教學目標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及意義。鑒于此,學校在進行教學管理時,應有意識地將這些管理的目標細化,將其分配給一些主要的負責人員,并且在此基礎之上,要求這些人員圍繞實際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調研,從而制訂出更加科學的課堂教學方案。
比如學校的課堂教學管理工作主要由科研處以及教務處所負責,其中,科研處需要和教研組進行有效的配合,促使每一個年級的學科組都能夠制訂出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計劃,并在此基礎之上高效實施。而教務處要做的便是真正做好對教師在課堂上的常規檢查以及一些反饋工作。除此之外,教師以及學生在進行教與學的這些過程時,更應該有意識地對一些管理人員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建議及改進的措施,從而促使這些管理人員能夠在逐步完善的過程中,進一步實現總體的目標任務,并真正地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二)健全學校管理體系,約束教師管理行為
在高中階段的教學過程中,以教書育人為宗旨,并在此基礎之上培養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鑒于此,學校在進行教學管理體系的制訂時,應有意識地遵循時代發展的改革內容,將目標管理這一方法有效地融入其中,從而有效地約束教師的管理行為,并在此基礎之上,真正實現高效的管理。
比如針對各個學科的教學來說,每個學期的目標管理都需要教研組以及備課組制訂計劃。在此過程中,校教研組需要站在高中三年課程的安排之上,進一步細化本學期的課堂教學任務,任務主要包含課堂教學的目標、課堂教學的任務、現階段的課堂教學效果以及最終的教學效果。而備課組則需要在教研組所提出要求的前提之下,制訂出更符合本組本年級的目標,這一目標主要包含教學的進度、集體備課的重點及難點、測驗的試題、考試的范圍等。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學校也應該積極主動地設計配套的檢查制度以及反饋的制度,比如科研處需要每一個月進行一次課堂教學的反饋,這一反饋主要通過查教師教案、查教師聽課本以及隨堂聽課等一些方式展開。而教務處則可以從管理這一角度出發,通過查看課堂教學日志、流動巡查以及評價表等,盡快掌握教師的到崗情況及課堂教學管理的具體情況。研究調查表明,通過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管理體系,能夠有意識地為課堂教育的改革帶來一定的促進效果,在此過程中,不僅有助于進一步完善教師隊伍,還能夠吸引更加優秀的教師投入教育行業。
(三)設計完善評價機制,實現整體教學目標
在進行高中學校管理時,遵循層級分化以及逐級制訂責任目標這一學校管理原則,不僅有助于進一步促進制度的執行,還能夠真正實現責任的細化,并在此基礎之上有效地減少管理決策的失誤,提高課堂教學管理的質量及效率,促進整體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
比如在進行高中學校管理時,管理者可嘗試圍繞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遵循全面育人的課堂教學理念,從不同方位入手來對教師的課堂教學管理能力以及水平展開評價。評價的具體內容如下:學生進行知識學習的具體情況、活動參與的紀律情況以及綜合素質的評價等。在此過程中,往往需要學校要求相關部門來為其出臺對應的課堂教學評價方案,比如針對后勤部門,則要要求相關的管理人員每天對班級及宿舍的衛生清潔情況,展開量化評比。而針對德育部門,則需要定期針對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展開評比。教務處的主要工作便是根據學生在期中以及期末時的考試成績,來對學生展開分析以及對比。事實證明,在學校管理的過程中,通過開展正常的課堂教學活動以及實踐活動,對促進學生獲得全方位的發展、真正實現教書育人的課堂教學目的,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鑒于此,學校在進行管理時,應有意識地制訂完善且具有一定針對性的評價機制,借助這樣的方式,將有助于進一步平衡制約權力及責任。除此之外,更需要學校有意識地將課堂教學評價的獎懲機制融入計劃制訂、實施以及完成的具體過程中,借助這樣的方式,將有助于進一步發揮出目標管理模式在高中學校管理過程中所具備的作用,幫助學生獲得全方位的發展。
五、高中學校應用目標管理方法要注意的問題
(一)人性化管理與制度化管理相結合
研究調查表明,在高中階段的學校管理過程中,經常容易會出現一些剛性管理制度,雖然這些制度有助于對學生展開統一的管理,進一步規范學生的學習行為,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在學校管理的過程中,不應該忽略掉個性化管理所具備的重要作用。當前的時代背景之下,在開展高中階段的教育管理工作時,更加提倡素質教育,并應在此基礎之上,真正促進學生獲得全方位的發展。鑒于此,這便需要教師能夠積極主動地完成傳統思想觀念的轉變,將人性化融入學校管理工作,從而有效地順應時代發展的具體需求,真正地促進學生獲得個性化的發展。所以說,在高中學校管理的過程中,除了要加強制度管理之外,更應該深刻地體現出人性化的管理,將兩者有機結合,將有助于幫助學生在接受有效的管理中,進一步創造學習的動力,獲得全方位的發展。
(二)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相統一
在進行高中學校管理時,只有真正地做到兼顧長期目標以及短期目標,才能夠真正地促使學生獲得全方位的發展。但是就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大多數管理人員往往會忽略掉長遠的發展目標,并局限于短期課堂教學目標的完成,發展目標相對狹隘,很容易影響到整體的發展。在學校管理的過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學校的升學率,而忽略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綜合素質提升以及教師專業素養的培養,很容易阻礙學校的長遠發展。所以說,這就需要學校在制訂相關的教學發展計劃時,真正地做到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的有效統一,通過對兩者進行有機的協調及統一,將有助于有效地避免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發生顧此失彼這一現象,并在此基礎之上,幫助學生獲得全方位的發展。
總而言之,在當前高中學校管理的過程中,結合學校管理的特性來開展具有針對性的目標管理方式,并在此基礎之上,借助行之有效的模式,對真正實現教書育人的課堂教學目的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及意義。除此之外,在學校管理的過程中,管理者更應該正視目標管理模式在應用過程中存在的漏洞,并圍繞這些問題來展開針對性的分析及探究,在汲取教學經驗的同時,有效地減少管理的失誤,真正實現高效的學校管理,為學生獲得全方位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高月新,謝長泉. 目標管理在高中學校管理中的巧妙應用[J]. 高考,2019(04):49-50.
[2]任慶武. 高校學生管理中開展目標管理的意義探討[J]. 知識文庫,2018(14):242-243.
[3]盧紅青. 目標管理在高中學校管理中的應用[J]. 廣西教育,2018(14):71-72.
[4]把奉瑜. 目標管理在高中學校管理中的運用[J]. 課程教育研究,2017(46):194-195.
[5]尤洪平. 淺談目標管理在高中學校管理中的應用[J]. 中國校外教育,2015(24):42-43.
(責任編輯: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