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 汪貞
摘 要:本文就新時期背景下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進行研究,在了解高校學生管理現狀的同時,對提高該項工作質量的方法進行深入探討,意在提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從而提高高校學生的管理水平,達到推動其健康穩定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新時期 高校學生管理 問題 策略
學生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一項非常關鍵的內容。良好的學生管理工作,不僅能夠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為其身心的健康發展提供保障,還能助推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目前的高校學生管理還存在很多問題。為了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的相關需求,高校需要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水平。
一、當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管理模式老舊僵化
近年來,很多高校在發展過程中存在教育管理體制僵化的情況,尤其是在行政管理方面,存在官本位思想和經驗式思維。基層管理人員在工作實踐中受到諸多條件的制約,不能適應新的教育環境,導致其自覺性與創造性難以有效發揮,致使學生管理方式普遍缺乏個性化特征。這種管理模式和體系對于管理人員的權威性較為重視,卻沒有將學生作為管理工作的核心,一切活動均由管理人員主導,而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但現代大學生本身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情感豐富、思維活躍,喜歡對新鮮事物進行探索。老舊刻板的學生管理工作往往很難獲得學生的認可和支持。受現代社會環境的影響,很多大學生在價值觀念方面更加注重實惠、實用,功利性強,這也導致其不愿意在平凡崗位上工作,心理較為浮躁,而在自身素質、外部環境以及主觀愿望存在矛盾的情況下,必然會出現諸多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管理人員不能對學生進行全面地了解,而是一味地用老方法來進行管理,將很難獲得良好的管理成效。[1]
(二)信息技術發展對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隨著科技的進步,網絡信息技術得到了全面的普及和應用,同時也對當代大學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使其學習、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尤其是近期熱度激增的ChatGPT(人工智能驅動的自然語言工具),其開放性的交流過程和輸出結果的邏輯性與靈活性,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使部分學生對其的關注度持續提升。[2]這種改變,一方面為高校學生管理帶來了新的載體,使得高校可以以此為基礎落實學生管理工作的改進和創新工作;另一方面對學生管理工作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網絡具有較強的便捷性與開放性,學生通過網絡能夠對各種信息進行快速地獲取,相較于負責學生管理的教師或輔導員,學生在信息獲取渠道、數量以及時間等方面具有更多的優勢。這使得學生逐漸被大量網絡信息所包圍,尤其是各種不健康的網絡信息,更是對學生的思想認識產生了極大的沖擊,這不僅限制了學校管理教育信息在學生腦海中的沉淀,還會讓學生對主流價值觀念產生懷疑。第二,網絡是隱蔽的、虛擬的。也正是這種特征使得網絡當中更容易藏匿有害信息和腐敗文化,如果大學生意志不夠堅定或者是缺乏判斷能力,就非常容易出現沉迷網絡、上當受騙等情況。第三,隨著網絡社交通信軟件的普及,學生習慣于使用網絡進行交流,致使面對面交流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受到影響。另外,部分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等不良嗜好,造成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增加,在學生管理中對學生思想動態掌握難度提高。
(三)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很多高校在發展當中都會將校園建設以及教學質量提升作為主要的工作目標,而對于學生管理工作則重視不夠,并沒有針對學生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體系,管理目標及管理方法缺失,使得相關人員在落實學生管理工作時,教育目標不明確,管理權責不清晰。這也導致學生管理工作存在嚴重的經驗化和簡單化問題,特別是在缺乏量化指標支持的情況下,容易使學生管理人員整日忙于瑣碎的工作,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推動學生管理工作的落實和優化。[3]
(四)過高的就業壓力帶來諸多挑戰
隨著教育工作的普及,我國近幾年高校畢業生數量持續增加,每年都有很多大學生走進社會,這使得各崗位的就業競爭不斷加劇,相關行業的招聘條件也日漸提升。這種就業形勢的改變,不僅是對大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考驗,也是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檢驗,因為高校教育工作和學生管理工作直接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形成與發展。如果高校不能根據社會以及市場發展實際對學生管理工作的方法和形式進行積極的革新,立足高校教育目標培養具有本校特色的學生,將會使學生未來的崗位競爭力受到一定的影響。[4]
(五)輔導員質量及數量都有所不足
輔導員的職業化進程任重道遠,輔導員的工作性質和工作內容使從業者的穩定性相對專任教師較低。很多高校都存在輔導員數量不足或者是質量偏低的情況。在日常學生管理工作中,輔導員需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及時把握學生的情況,并對其進行積極的引導。但在高校不斷擴招的背景下,近些年來大學生數量急劇增多,而負責學生管理工作的輔導員數量卻不斷減少,導致學生和輔導員數量出現比例失衡問題。很多高校為了解決輔導員數量不足的問題,往往會選擇優秀留校生對輔導員團隊進行補充,但這些輔導員普遍存在管理經驗不足等問題,難以為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支持。除此之外,很多高校輔導員的社會地位和待遇都相對較低,這不僅影響了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也影響了其創造性的發揮,進而阻礙了學生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5]
二、新時期背景下強化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質量的方法
(一)堅持以人為本,提高管理模式的柔性
首先,學生管理人員應該改變以自身為中心的管理觀念,盡可能避免用各種條條框框去約束或壓制學生,而是要注重以人為本理念的學習和應用,將學生作為各項工作的核心,將原來單方面的管理變成全方位的服務,不斷提高服務管理工作水平。與此同時,管理人員在與學生進行接觸和交流的過程中,要對學生的人格以及個性保持尊重,要盡可能地強化自身的親和力與領導力,與學生交朋友,并采取相關措施對學生進行引導,強化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使其不斷提升自身生活及學習的規范性,從而逐漸樹立道德自律意識,實現潛能的有效挖掘。
其次,管理人員應該做到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設身處地為其著想,解決學生生活和學習中的各項問題,以此來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實效性。
最后,高校應該在學生管理方面給予管理人員相對自由、寬松的空間,使其能夠創新學生管理方法,提高學生管理工作水平,從而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6]
(二)對網絡引導平臺進行建設,強化網絡使用管理
在現代社會發展中,網絡不僅是人們實現高效溝通與交流的重要工具,而且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的基礎條件之一。高校應該高度重視網絡的運用,要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對學生管理的網絡陣地進行構建,不斷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網絡化水平、信息化水平以及科技化水平,并利用網絡便捷溝通、直觀生動等優勢,及時對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思想動態進行了解,因勢利導落實相關管理工作。當然,在運用網絡信息技術的過程中,高校要不斷對校園網建設工作進行強化,通過校園網絡有效地開展各項管理服務工作。高校還應該對學生的道德準則進行明確設置,用于對學生網絡行為的約束和規范,通過制度約束與倫理勸誡的有效結合,幫助學生養成健康的用網習慣,從而減少網絡的負面影響。[7]
除此之外,高校應該對網絡信息技術加強研究,在校園網絡中設置過濾系統,對各種不良信息進行過濾;還可以組織專家講座活動,為學生普及網絡知識,提高學生的網絡應用能力和網絡信息辨別能力,為其正確用網提供支持。[8]
(三)做好相關制度體系的建設工作
在高校教育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學校的開放性也在不斷提升,這使得學生之間、學生與高校之間的各種關聯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更好地服務學生,推動高校的健康發展,學生管理人員迫切需要通過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制度規范對各主體間的關系進行有效協調。尤其是在新時期背景下,依法治國戰略不斷深化,高校應該樹立依法治校理念,強化自身的制度管理意識,通過相關制度體系的有效建設與執行,改變學生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不持久、不嚴肅以及不權威的問題;要將依法治校作為學生管理工作的指導思想,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學校發展需求以及學生實際情況,對各項學生管理制度進行建設,使其完善性以及可操作性能夠得到不斷提升,為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支持,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行為規范性的目的。
例如,高校要針對學生管理工作的具體流程以及執行標準進行合理的編制,對必要的環節進行量化設計,確保相關制度規范能夠覆蓋學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為其有效開展提供支持,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科學性與規范性。同時,還要對責任制度加強建設,要明確學生管理人員在工作實踐當中的權責范圍,使其能夠明確自身的崗位職責,能夠根據制度規范的相關要求,嚴格落實各項學生管理活動,避免出現工作不認真、不負責的情況。此外,要落實獎罰制度,對于有效開展學生管理工作、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提高學生管理工作服務效果、推動高校人才培養目標有效落實的,要進行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反之,對于敷衍了事,無法有效解決學生問題,甚至加劇學生問題,影響學生管理工作質量和效果的,進行適當的處罰。[9]
(四)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就業指導工作保持重視
在新時期背景下,大學生具有較高的就業壓力,對此,學校不僅要對就業指導中心進行有效建設,還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對就業輔導員進行設置。各類高校要結合自身特色開展訪企拓崗,加強學生日常實習實踐,與實踐基地聯通,打通實習就業渠道等,使就業指導工作能夠更科學、更細致。對于學生的就業指導,高校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專業特點、行業發展情況以及企業需求,對重點用人單位進行全面的介紹,確保學生能夠更好地應對未來就業。
高校在落實學生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保持重視,一方面要安排專業的心理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降低學生的心理壓力;另一方面要求學生管理人員要對學生的情況保持密切關注,一旦發現征兆,應該及時進行心理輔導和干預。高校要對輔導員、班主任和學生管理人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培訓,利用高校各類宣傳陣地,做好宣傳引導和教育,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充實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加強開展學生勵志教育,不斷強化其抗壓能力。
(五)對輔導員團隊加強建設
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輔導員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自身的綜合素質將會對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造成直接的影響。對此,高校應該保持高度的重視,并大力開展輔導員團隊的建設工作。
第一,高校要從數量上入手,不斷地提升輔導員的數量,確保其能夠滿足學生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具體可以采用專職和兼職相結合的人員配備形式,通過專任教師兼職、招聘以及留校等方法,提高輔導員數量。第二,高校要積極引入高素質輔導員,確保其具有較強政工能力,熟悉國家法律法規,具有教育學、管理學以及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且責任意識強,能夠通過多種途徑了解學生情況,并根據學生實際有針對性地落實管理工作,使學生能夠得到有效的啟迪和教育。第三,高校應該對培養和發展輔導員的長效機制進行探索和運用,并通過相關政策的有效落實,對輔導員職稱發展序列進行建設,在提高其地位的同時,使其能夠具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進而達到增強輔導員工作積極性和崗位穩定性的目的,使其能夠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三、結語
新時期的發展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諸多挑戰,對此,高校一定要緊跟時代的發展,對各種強化措施進行深入研究,不斷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效果和質量,使其能夠為高校的平穩運行及健康發展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 姬廣軍.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4):72-73.
[2] 章濤.淺談信息時代下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開展[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10):113-115.
[3] 李霞.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24):55-56.
[4] 趙祥倫.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和對策探討[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5):102-105.
[5] 努爾多愛麗.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時代教育,2017(9):94.
[6] 熊偉.試論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 中國西部科技(學術版),2007(1):61-62.
[7] 張冬,陳瀾.淺析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8(10):97.
[8] 李琳,劉培鋒.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沙棘(教育縱橫), 2010(9):13.
[9] 胡建勇.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和對策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3(16):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