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艷
摘 要:傳統文化教學既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也是難點內容,保障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對傳播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展現中華文化的魅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討論了對外漢語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研究了對外漢語教學中傳統文化教學的難點,分析了對外漢語教學中傳統文化教學應當如何做出優化和調整提高教學質量,以期為相關教師提供更多參考與幫助。
關鍵詞:對外漢語教學 傳統文化教育 教學策略 漢語學習
近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發展,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漢語逐漸成為國際關注度較高的語言之一。很多國外高校都開設了漢語學習課程,對外漢語教學進入了新發展階段。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地位十分重要,也是對外漢語教學的難點內容。
一、對外漢語教學中傳統文化教學的重要性
(一)學好漢語的重要基礎
語言是人類表達主觀情感和主觀訴求的工具,其內容是主觀的,形式是客觀的,是人類交流和溝通的重要媒介。在語言表達過程中,人們想要保證語言溝通的流暢性,避免出現語言歧義,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具體的場景、具體的內容下選擇合適的語言表達方式。受地理因素、歷史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不同國家在語言表達習慣上存在著明顯差異。想要學好一門語言,除了需要學習語法、詞匯,人們還需要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以交流者的文化為背景開展語言交流,產生情感共鳴。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受到本國文化與思想的影響,而導致在漢語學習中出現理解和表達困難,在表達中很容易出現溝通歧義。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則可以較好地解決這些問題,讓學生從更多維度、更深層次了解漢語表達習慣、表達方法以及在表達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這是學好漢語、應用漢語進行交流的重要基礎。
(二)有助于傳播中華文化
語言學習過程也是文化交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好地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特色。推進文化交流、加強文化宣傳既是彰顯綜合國力的重要途徑,又是文化推陳出新的重要手段。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可以讓更多人感受到中國魅力,提高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吸引更多外國友人學習中國文化。
(三)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言教學分為詞匯、句型、語法三大板塊。如果拋開文化單純學習詞匯、句型、語法,則會增加學生的記憶負擔,因為在語言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同音不同字、同音不同形、同形不同意等情況。漢語字形較為復雜,筆畫相對較多,學習和記憶難度較大,優化傳統文化教學可以使學生從理解層面加深理解和感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知識,同時也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提供內驅力。[1]
二、對外漢語教學中傳統文化教學的難點
(一)文化差異
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在長期生活勞作下形成的一種精神體系。不同國家因為區位因素、民族風俗、行為習慣等多重因素影響,其文化體系和內涵存在著鮮明差異。對外漢語教學面向的學生為外國學生,這就意味著學生長期以來所接受的文化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大差異,很多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內容對外國留學生而言是難以理解甚至是抽象的。外國留學生來自不同國家,往往會因為文化差異的存在而在學習中產生理解歧義,影響學習效果,甚至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導致在文化學習的過程中面臨諸多困境和問題。
(二)語言系統
對外漢語教學的教育目標是讓學生了解中國文化、掌握漢語語言。相較于其他國家語言表達和書寫,漢語的表達和書寫更加復雜,同時形近字、同音字也較多,這就導致外國學生在語言學習上面臨困境。很多中華傳統文化往往與語言文字的字音、字形、字義有著密切聯系,語言系統的差異以及學生語言學習的困境往往是阻礙傳統文化教育效果提升的重要因素。
(三)教育內容
傳統文化是一個泛性概念,民族節日、文學作品、禮儀習慣、價值觀念等都屬于傳統文化。在這樣的背景下,對外漢語教學如何調整教學內容,在保證外國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的同時讓外國學生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特色是關鍵,也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難點。[2]
三、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教學策略
(一)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龐大的內容體系,因此在傳統文化教育過程中應秉承循序漸進的原則,這是保障傳統文化教育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師需要在科學選擇內容的基礎上優化教學方法。
為了保障教育效果,讓學生者能夠更好地吸收知識、掌握知識,教師可以從物質到文化、從具體到抽象的原則來調節教育內容,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一方面,以物質文化為起點開展教學,可以較好地回避敏感的政治話題或文化沖突;另一方面,以具體事物為發散點做好文化延伸,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例如,在對外漢語教學傳統文化教育中,教師可以飲食、武術、剪紙等內容為載體向外延伸,引入儒家思想等文化內涵。
以物質文化為切入點可以起到較好的教育效果,讓學生對中華文化有更客觀、正向的認識,可以更加積極主動地探尋中國文化,提高教學效果。
(二)優化教學方法,開展多元教學
對于外國學生而言,文化學習是抽象的,單獨以某一要點為準講解文化會增加學習的難度。教師需要優化教學方法,展開多元教學,注意中華傳統文化的橫向、縱向聯系,才能有效提高教學效果。以課堂導入方式為例,在講解京劇文化時,教師在課堂導入過程中采用傳統解說方式會導致課堂氛圍沉悶、枯燥,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相反,如果教師在京劇文化教學的導入過程中引入現階段備受年輕人喜愛的流行歌曲或古風歌曲,讓傳統與現代進行碰撞,則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以流行歌曲和古風歌曲中的京劇元素為切入點展開文化延伸,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和了解京劇文化。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從實踐中感悟、了解傳統文化,從一點出發向多點延伸,進而對傳統文化有一個新認識。例如,學校可以舉辦書畫、太極拳、剪紙、包餃子、猜燈謎、吃月餅等文化活動,有效消解外國學生與中華傳統文化的距離,增進親近感。[3]
(三)在課堂教學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
要想加深外國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需要關注既定教育知識體系,還需要注意課堂引導和融入,抓住教育契機,通過適當延伸、見縫插針等方式讓學生從更多細節處感受、了解中華傳統文化。例如在教學或日常交流中經常用到打招呼,教師可以此為切入點,讓學生了解“你好”和“您好”的應用場景以及所代表的內涵和特點,讓學生感受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長幼尊卑、敬老愛幼。[4]教師要善于在教學中、生活中尋找教育資源,抓住教育契機,一方面,以融入的方式讓學生將延伸的內容和所學的內容相互印證,強化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知和理解;另一方面,通過延伸和拓展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開闊學生的視野。
(四)開展文化專題教學
對外漢語教學作為一門系統性課程,在教育過程中除了需要適當的延伸教育內容,還需要保證教學的系統性,避免知識點過于雜亂、內容類型過多。[5]
例如,古文、古詩,這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教師可以開展文化專題教學,選擇歷朝歷代具有代表性且容易理解的作品讓學生感受不同時代的文學精品,帶領學生一起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在加深學生理解的同時讓學生更深刻地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師還可以基于中華節日、婚喪嫁娶習俗等開展專題研究,通過專題研討的方式讓學生對其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和了解。教師應在專題內容確定過程中充分考量學生的興趣特點以及學生的文化背景,減少學生在理解和認識上的困難;也可以通過文化對比的方式讓學生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從學生較為熟知的語言體系和文化體系出發,強化教育效果,提高教育質量。
(五)從語音、字形、詞匯出發開展教學
相較于外國文字,中國文字書寫復雜,同義字、同音字相對較多,教師可以從語音、字形、詞匯出發講解傳統文化,一方面可以解決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和困境,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字形拆解的方式分析傳統文化。[6]
首先,從語音角度分析,同音不同字是漢語學習中較為常見的問題,因此很多外國學生在學習漢語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語言歧義,無法從具體語境出發選擇恰當的文字。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加入典故、傳說,讓學生在語境中清晰分辨同音字。例如,春節是最具代表性的中華傳統節日。春節人們往往會將福字倒貼,寓意福氣“到”了;年夜飯一定會做魚,寓意年年有“余”,讓記憶難度較大的語言文字成為趣味性的學習資源。
其次,從漢字角度分析,中國漢字之所以復雜,主要原因在于漢字的造字方式不同,有象形、指示、形聲、會意四種。教師可以通過拆解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漢字,記住漢字的書寫方法,同時傳遞傳統文化。例如,在講“家”這個字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了解中國古代的典型建筑為勾欄建筑,分為上下兩層,上層住人,下層豢養牲畜,而豬正是較具有代表性的家畜。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漢字、學習漢字。
最后,從詞匯角度分析,中國較具有代表性的詞匯是成語。成語語言精練、含義豐富,教師可以通過中外文化對比幫助學生了解成語的含義。
四、結語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涵蓋內容廣泛,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加強文化學習能夠提升傳統文化教學質量,為學生的漢語學習提供更多助力,在提高對外漢語教學效果的同時弘揚中國文化。教師可以從遵循漸進原則、開展專題教育等多個角度出發,對傳統文化教育做出進一步的優化和調整,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嘉熙.線上對外漢語教學中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教學的思考[J].漢字文化,2022(12):65-67.
[2] 崔宏.加強中華傳統文化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講授[J].文學教育(下),2022(2):49-51.
[3] 李杜妍妍,張曉燕.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中華傳統文化滲透維度研究[J].散文百家(理論),2021(2):177-178,182.
[4] 喬野.淺析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運用[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0(10):126-127.
[5] 王燕.對外漢語教學中中華傳統文化教學之探索[J].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20(3):22-27.
[6] 楊津津.對外漢語教學中開展傳統節日文化教育的策略[J].學園,2020(23):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