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升
摘 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進行治國理政的高度政治智慧,蘊涵著豐富而深刻的內在邏輯。從理論邏輯上看,為資本設置“紅綠燈”體現了對馬克思主義資本批判思想——正確評價資本作用、科學解釋資本運動、高度肯定無產階級戰勝資本的力量——的創造性運用。從歷史邏輯上看,為資本設置“紅綠燈”總結了科學社會主義規制資本的基本經驗,體現了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蘊涵的高度歷史主動精神。從現實邏輯上看,為資本設置“紅綠燈”廓清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之路:克服“脫實向虛”,規范發展數字經濟;消除市場壁壘,完善開放型經濟體制;轉變發展方式,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從價值邏輯上看,為資本設置“紅綠燈”反映了實現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追求,蘊涵著祛除資本邏輯遮蔽人性的價值承諾、促進利益分配公平正義的價值規范和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價值目標。
關鍵詞:新時代;資本;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內在邏輯
中圖分類號:F8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 - 5381(2023)03 - 0084 - 07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習近平指出:“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紅綠燈適用于道路上行駛的所有交通工具,對待資本也一樣,各類資本都不能橫沖直撞。要防止有些資本野蠻生長。要反壟斷、反暴利、反天價、反惡意炒作、反不正當競爭。要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資本活動要依法進行。遏制資本無序擴張,不是不要資本,而是要資本有序發展。”[1]211-212正確認識資本運行及其社會效應、有效遏制資本無序擴張、積極推動資本有序發展,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要面對和處理的重大課題。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指出:“健全資本市場功能,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破除地方保護和行政性壟斷,依法規范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2]為資本設置“紅綠燈”、規范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創造性運用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斷完善和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體現。深刻闡明為資本設置“紅綠燈”這一科學論斷蘊涵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現實邏輯和價值邏輯,對增強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自覺、引領科學社會主義實踐的開拓創新、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一、理論邏輯:馬克思主義資本批判思想的創造性運用
為資本設置“紅綠燈”的科學論斷內蘊著深刻的馬克思主義資本批判思想,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新時代中國的創造性運用。闡明為資本設置“紅綠燈”的理論邏輯,需要講清楚馬克思主義資本批判思想及其內含的歷史唯物主義意蘊。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思想體系中,資本批判是理解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邏輯起點。可以說,資本批判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關鍵構成,也是科學社會主義一般原則確立的重要基礎。
資本批判意味著對資本在歷史進程中客觀作用的正確評價。馬克思認為,資本具有貪婪的本性:“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3]但是,與以往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相比,以資本邏輯為主導的資本主義社會的運轉卻是以一種相對文明的方式進行的:“資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剩余勞動的方式和條件,同以前的奴隸制、農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有利于社會關系的發展,有利于更高級的新形態的各種要素的創造。”[4]因而,需要從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整體進程和客觀規律來對資本、資產階級、資本主義社會做出客觀公正的歷史唯物主義評價:資本及其代表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推動生產力發展、替代封建專制社會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由于自身無法克服的缺陷也注定會淪為人類歷史前進發展的消極阻礙力量。
資本批判意味著對資本運動做出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解釋。在歷史唯物主義看來,資本批判絕非資本概念的抽象解析與形式推演,而是需要深入到具體的現實社會語境之中呈現資本“歷史性存在”的本質——資本自我增殖的普遍性擴張沖動必然會遭到資本賴以維系自身的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制的無情限制,由此資本自相排斥的自反性本質決定了其所謂“普遍永恒存在”只是一個虛構的神話,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也僅僅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特定階段的產物。正如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所指出的:“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資產階級的所有制關系,這個曾經仿佛用法術創造了如此龐大的生產資料和交換手段的現代資產階級社會,現在像一個魔法師一樣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術呼喚出來的魔鬼了。”[5]37因而,資本及其代表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必然會被一種更加公正、合理的新型生產關系所取代,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才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希望和未來。
資本批判意味著對無產階級自覺戰勝資本力量的高度肯定。究其實質而言,資本批判是一種深層次的社會關系(尤其是生產關系)批判,因為“資本不是一種個人力量,而是一種社會力量”[5]46。恩格斯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中指出:“社會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樣,在我們還沒有認識和考慮到它們的時候,起著盲目的、強制的和破壞的作用。但是,一旦我們認識了它們,理解了它們的活動、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們越來越服從我們的意志并利用它們來達到我們的目的,就完全取決于我們了。”[6]560認識、了解、馴服、揚棄資本這種社會力量的過程,也正是人類作為社會生產生活實踐主體的覺醒、成長、完善過程,從科學社會主義的觀點來看就是無產階級實現完全的階級意識自覺、徹底埋葬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真正成長為創造人類歷史的自由主體的過程。
概而言之,新時代中國為資本設置“紅綠燈”的科學論斷滲透著馬克思主義資本批判思想的真知灼見,具有堅實而豐厚的馬克思主義科學內涵,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重要話語表達。破解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社會主要矛盾需要有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指引,在抑制資本的盲目擴張、激發資本的創造活力、引導資本的合理運行中確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為資本設置“紅綠燈”體現了對馬克思主義資本批判思想的創造性運用,是新時代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有機統一的重要體現,意味著將馬克思主義資本批判思想及其內蘊的歷史辯證理念轉化為對資本積極作用的充分發揮和消極影響的有效消除,轉化為對資本運動及其規律的深刻把握和科學判斷,轉化為對科學社會主義實踐更為成熟和更加自覺的主體宣示,由此而實現的是歷史與邏輯在真正實踐意義上相結合的理論自洽。
二、歷史邏輯:科學社會主義規制資本的經驗總結
在社會主義發展史上,以圣西門、傅立葉、歐文為主要代表的空想社會主義者已經意識到了資本追逐增殖與擴張帶來的巨大社會危害并對之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批判,但他們由于脫離具體社會歷史條件,視社會主義為有待發現和掌握的絕對永恒真理,因而并沒有找到實現資本揚棄和超越的現實道路,也沒有科學規劃出替代資本主義的未來理想社會圖景。“對所有這些人來說,社會主義是絕對真理、理性和正義的表現,只要它被發現了,它就能用自己的力量征服世界;因為絕對真理是不依賴于時間、空間和人類的歷史發展的,所以,它在什么時候和什么地方被發現,那純粹是偶然的事情。”[6]536-537空想社會主義之空想性的實質在于其在歷史觀上是徹頭徹尾的唯心主義。事實證明,僅憑純粹的一腔熱情和單純的道德批判是無法真正實現人類自由與解放這一偉大歷史事業的。
馬克思、恩格斯立足社會現實的矛盾運動,闡明了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用徹底的唯物主義歷史觀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根本轉變:“社會主義現在已經不再被看做某個天才頭腦的偶然發現,而被看做兩個歷史地產生的階級即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斗爭的必然產物。它的任務不再是構想出一個盡可能完善的社會制度,而是研究必然產生這兩個階級及其相互斗爭的那種歷史的經濟的過程;并在由此造成的經濟狀況中找出解決沖突的手段。”[6]545正是基于徹底的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恩格斯揭露了資本逐利的本性和資本主義通過榨取剩余價值而實現剝削的秘密所在,揭示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運動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由此闡明了資本主義社會必然被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所取代的客觀趨勢和無產階級通過世界聯合的暴力革命而獲得解放的現實道路。
列寧基于俄國社會發展的現實狀況,對資本以及資本主義在俄國經濟發展中的歷史作用進行了總結:“承認這種作用的進步性,與完全承認資本主義的消極面和黑暗面,與完全承認資本主義所必然具有的那些揭示這一經濟制度的歷史暫時性的深刻的全面的社會矛盾,是完全一致的(我們在敘述事實的每一階段上都力求詳細指明這一點)。”[7]在列寧看來,通過無產階級世界聯合而推翻資產階級統治以實現資本主義社會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的道路是不現實的,“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甚至在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獲得勝利”[8]。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確證了列寧關于資本主義發展和社會主義革命論斷的科學性,也印證了科學社會主義實踐是一個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具體國情有機統一的過程。由此確立的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由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構成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在國民經濟中占有絕對的統治地位,因而在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并沒有遇到大規模的資本問題。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高度重視并多次談及資本及其規范引導問題,這為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指導作用。1950年4月,毛澤東在全國統戰工作會議工商組討論會上針對“國營經濟是無限制地發展”提出:“這是長遠的事,在目前階段不可能無限制地發展,必須同時利用私人資本。”[9]501950年5月25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指出:“今天的資本主義工商業對社會是需要的,有利的。私營工商業統統要拿到政府的翅膀之下來,是有理由的,因為適應了人民的需要,改善了工人的生活。當然,資本家要拿走一部分利潤,那是必需的。私營工商業是會長期存在的,我們不可能很快實行社會主義。”[9]611953年7月29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指出:“社會主義經濟法則是發展生產,保障需要,這是主要的、基本的,是起領導作用的經濟法則。但資本主義經濟法則是客觀存在的。事物存在,法則當然存在,不能消滅;事物受了限制,法則也受限制。不執行勞資兩利,把它變為一利,就是不了解這個法則。”[9]289毛澤東的這些重要論述對后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健全和發展完善確立了基本的原則導向,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重要奠基。
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鄧小平從中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對在合理規范基礎上充分利用資本以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問題進行了大膽探索,不斷破除所有制問題上的觀念束縛,將資本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以推動經濟社會不斷發展。1979年11月26日,鄧小平在會見美國不列顛百科全書出版公司編委會副主席吉布尼等的談話中指出:“社會主義為什么不可以搞市場經濟,這個不能說是資本主義。我們是計劃經濟為主,也結合市場經濟,但這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10]1985年10月23日,鄧小平在會見美國時代公司組織的美國高級企業家代表團時指出:“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之間不存在根本矛盾。問題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發展社會生產力。”“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就更能解放生產力,加速經濟發展。”[11]148-1491992年1月18日到2月21日在著名的南方談話中鄧小平指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11]373鄧小平作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開創者對市場經濟和資本作用的認識和判斷是清醒而冷靜的,找準了深化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所在,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革命到建設的根本時代主題轉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各類資本要素在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完善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積極探索社會主義制度條件下如何規范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通過強化反壟斷不斷加強對資本無序擴張的約束和監管,全面提升了資本治理的效能,有效防范和化解了各類風險挑戰,使作為各類生產要素集聚配置紐帶的資本在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更加重要的作用。2022年4月29日,習近平在主持中共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資本是帶動各類生產要素集聚配置的重要紐帶,是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要發揮資本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積極作用。同時,必須認識到,資本具有逐利本性,如不加以規范和約束,就會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危害。”[1]219通過全面深化改革,逐步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不斷健全資本發展的法律制度,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和政府有效監管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各類資本要素獲得了更加有利的市場環境、法治環境和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面對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必須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繼續規范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以更大地釋放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和動能,鞏固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推動我國經濟行穩致遠。
由此來看,一部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批判資本、反思資本、揚棄資本的理想社會建構史。伴隨著當今時代科學社會主義實踐的不斷探索尤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穩步推進,“我們對資本性質的理解逐步深化,對資本作用的認識更趨全面,對資本規律的把握更加深入,對資本運行的治理能力不斷提高。”[1]218為資本設置“紅綠燈”,正是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系統總結科學社會主義史上正確處理資本問題基本經驗的基礎上作出的科學判斷,體現了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蘊涵的高度歷史主動精神,是新時代中國作為人類科學社會主義事業之真正擁護者、堅定推動者和重大貢獻者的強有力證明。
三、現實邏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客觀需要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科學社會主義史上的重大創舉,積極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之路是新時代中國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面對新時代資本無序擴張引發經濟社會發展領域的一系列現實問題,為資本設置“紅綠燈”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繼續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序發展的正確選擇。“我們要探索如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發揮資本的積極作用,同時有效控制資本的消極作用。近年來,由于認識不足、監管缺位,我國一些領域出現資本無序擴張,肆意操縱,牟取暴利。這就要求規范資本行為,趨利避害,既不讓‘資本大鱷恣意妄為,又要發揮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功能。這是一個不容回避的重大政治和經濟問題。”[1]211因此,保持對資本無序擴張的高度警惕和有效遏制,科學合理地引導資本有序發展,維護資本市場的正常流動秩序,深刻闡明為資本設置“紅綠燈”的現實邏輯,也就廓清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新時代條件下的健康發展之路。
克服“脫實向虛”,規范發展數字經濟,需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當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迅速,在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能和活力的同時也呈現出了一些不健康、不合理、不規范的苗頭和趨勢:虛擬資本在運行過程中暴露出很多問題,比如平臺壟斷抑制網絡經濟的合理競爭、濫用大數據進行消費者“殺熟”、“網紅經濟”造成線上線下收入分化、侵犯用戶的隱私權,等等。在這些問題的背后是數字資本擴張與平臺經濟壟斷形成的共謀剝削關系,只不過這種剝削的方式以“算法”“算力”為主導并通過更為隱蔽、更趨結構化的貌似合理的形式呈現出來。面對數字經濟發展及其隱含的數字資本擴張帶來的隱形控制和“精細化”剝削,必須要加強法律監管和綜合治理,徹底打破數據壟斷,充分釋放數據紅利,使萬物互聯的網絡平臺真正成為數字時代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孵化器和助推器。“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要堅持促進發展和監管規范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1]207要明確實體經濟才是整個國民經濟的基礎和依托,必須要抑制數字經濟虛擬化、泡沫化,規范和引導數字資本的合理有序流動,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積極構建新型經濟治理形態。
消除市場壁壘,完善開放型經濟體制,需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在社會優勢資源相對有限的情況下,放任資本在追求利潤的道路上野蠻生長必然使其走向集中和壟斷,造成經濟發展空間的封閉隔絕,影響宏觀經濟的長遠健康發展,這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條件下得到了集中體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本質上體現的是從根本上超越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內蘊著對資本無限逐利及其引發的系統性風險的克服與化解。為資本設置“紅綠燈”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客觀需要,需要通過有效的法律規制和政府監管來避免資本野蠻生長、無序發展窒息經濟長遠健康發展的問題,不斷為各類資本創造公平競爭、開放有序的社會發展空間,更好地發揮資本合理流動實現資源有效配置的功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為資本設置“紅綠燈”意味著:“深入推進實施公平競爭政策,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消除各種市場壁壘,使各類資本機會平等、公平進入、有序競爭。”[1]220因此,為資本設置“紅綠燈”,既非節制資本,更非取代資本,而是要通過對資本運行過程的及時跟進和有效監管實現其健康有序發展,確保各類資本在科學、正確、合理的軌道上釋放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活力。
轉變發展方式,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一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重大判斷。習近平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12]必須要看到,當前我國依然處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階段,資本無序擴張造成的經濟循環不暢問題十分突出、資源環境壓力持續加大、社會利益分配不均依然存在。面對高質量發展的客觀現實,為資本設置“紅綠燈”就是要健全資本通行的規則體系,明確資本流動的方向感,實現資本監管的疏堵結合,維護資本發展的法治環境,確保資本運作在健康可持續軌道上有序推進。因此,要積極適應社會新變化、人民新需要,全面提升資本治理效能,合理調整國民經濟重大比例關系和空間布局,實現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等各個環節的循環通暢,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實現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的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
面對我國資本市場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現實問題,我們“要深入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對待和處理資本的正反兩方面經驗,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理論研究,用科學理論指導實踐,促進各類資本良性發展、共同發展,發揮其發展生產力、創造社會財富、增進人民福祉的作用”[1]219。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強調為資本設置“紅綠燈”,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高度敏銳的問題意識和冷靜清醒的現實判斷,這對于從根本上超越西方資本邏輯主導的現代化發展模式、深入推進實現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四、價值邏輯:實現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旨歸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少數人富裕也不是社會主義,只有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才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與發展的根本目標。習近平指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結底是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1]116為資本設置“紅綠燈”,規范和引導資本有序發展,說到底是為了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追求,具有鮮明的人民性價值意蘊。
為資本設置“紅綠燈”,蘊涵著祛除資本邏輯遮蔽人性的價值承諾。“以資本為主導的驅動社會生產力系統的動力體系,是通過作為物化勞動的資本對人的支配進行的。不斷擴張而日益積累的作為社會關系的資本力量,物化為生產資料來支配人,體現資本增殖意志的生產資料成為支配人的強大的物質力量。”[13]完全由資本邏輯支配的市場經濟是冷冰冰的、缺少人際溫情和人間溫度的,也就是說真正的人是缺位的,有的僅僅是作為資本增殖工具的“單向度的人”。與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相比,社會主義的優勢就在于能夠破解“見物不見人”的市場經濟發展難題,使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和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有機統一起來,更好地為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生活條件和良好的社會運行發展環境。為資本設置“紅綠燈”就是要通過社會主義國家積極有效的政府管理來制約和引導市場經濟發展中的資本行為,打破資本擴張邏輯的資本主義魔咒,綻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人性光芒,展現作為市場主體的“現實的人”應有的自覺自主力量。
為資本設置“紅綠燈”,蘊涵著促進利益分配公平正義的價值規范。任由資本邏輯的自由擴張,勢必會引發社會收入的兩極分化,造成社會貧富差距的拉大,加劇人們之間的相對剝奪感,甚至引發社會撕裂和社會動蕩,西方某些發達國家已經出現的類似問題足以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而且這與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目標是背道而馳的。為資本設置“紅綠燈”就是要抑制資本獲益在社會利益分配格局中無限膨脹的狀態,確保資本收益在社會收入分配體系中的比重維持在健康合理的區間之內,由此促進社會利益分配的公平正義,不斷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習近平指出:“要注重經濟發展的普惠性和初次分配的公平性,既注重保障資本參與社會分配獲得增殖和發展,更注重維護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堅定不移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1]220新時代中國客觀上存在著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現實問題,要堅定地站穩人民立場,從國家制度頂層設計和資本運行微觀環節有機統一的角度來健全和完善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價值規范體系。
為資本設置“紅綠燈”,蘊涵著實現人民美好生活追求的價值目標。面對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生從“有沒有”到“好不好”的歷史性轉化,明確提出為資本設置“紅綠燈”是著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體現。習近平指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于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14]近年來,資本在諸如網絡虛擬經濟、房地產等領域的野蠻生長、盲目擴張和過度膨脹已經嚴重侵蝕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并進一步影響了人民群眾追求實現美好生活的積極行動,甚至出現了“佛系”“躺平”“擺爛”等極其消極的社會負面心理狀態。為資本設置“紅綠燈”,抑制資本無序擴張及其造成的負面社會效應,鼓勵資本有序發展及其產生的強大社會活力,從根本上講就是為了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價值目標。
根據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人類的一切實踐活動都是合規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統一。新時代中國為資本設置“紅綠燈”的科學判斷和實踐舉措,既體現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尤其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資本運行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尊重,又蘊涵著“以人民為中心”的豐富價值理念和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明確價值旨向。唯有站穩人民立場,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明確為資本設置“紅綠燈”蘊涵的深層次價值邏輯,才能從整體上為經濟社會發展布局謀篇、協調各方、穩舵定向。
五、結語
深刻理解為資本設置“紅綠燈”內在蘊涵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現實邏輯和價值邏輯,有助于從根本上激發和釋放各類資本要素的活力,有助于確保各類資本要素始終服從和服務于人民和國家利益,有助于助推各類資本要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為資本設置“紅綠燈”是新時代中國積極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道路、持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程、豐富完善人類科學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科學判斷和實踐舉措,蘊涵著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的交錯疊加中進行治國理政的政治智慧。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2]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0.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9.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25-926.
[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列寧.列寧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4.
[8]列寧.列寧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54.
[9]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0]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6.
[11]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38.
[13]魯品越.鮮活的資本論:從《資本論》到中國道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453.
[14]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13-214.
Theoretical,Historical,Realitic and Value Logic Interent in Setting“Traffic Lights”for Capital in the New Era
Han Sheng
(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Shandong,China)
Abstract:The Chinese Communists,with Comrade Xi Jinping as their chief representative,set“traffic light”for capital, reflecting the high political wisdom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which contains rich and profound internal logic. From the theoretical logic,setting“traffic light”for capital reflects the creative application of Marxist critical thought of capital:correctly evaluate the role of capital,scientifically explain the movement of capital,and highly affirm the power of the proletariat to defeat capital. From the historical logic,setting“traffic light”for capital summarizes the basic experienc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in regulating capital,and embodies the high historical initiative contained in the cause of creating and develop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practical logic,setting“traffic light”for capital clears the path of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which includes overcoming the dematerialization to virtuality,standard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eliminating market barriers,improving the open economic system,transforming the mode of development and promoting sustainable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From the value logic,setting“traffic light”for capital points out the aspiration of the people to live a better life of common prosperity,and contains the commitment of removing the logic of capital obscuring human nature,promotes the value norms of distribution fairness justice,and realize the goal of the people to live a better life.
Key words:new era;capital;socialist market economy;internal logic
責任編輯:劉有祥 李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