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紅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內容主要以學習任務群組織與呈現,共設置了6個學習任務群,其中“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是指向學生閱讀與表達能力發展的學習任務群,突出閱讀與表達的文學化與創意化。文章以小學語文第二學段教學為例,在分析“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在小學語文中的編排思路的基礎上,從情境創設、任務布置、實踐活動組織三個層面探討該學習任務群的教學實踐策略,以更好地挖掘該學習任務群的價值,提高學生的閱讀與表達能力。
【關鍵詞】“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 學習任務群 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275(2023)07-62-04
語文學習任務群是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第四部分“課程內容”的“內容組織與呈現方式”中提出的,它是承載語文課程內容、架構課程體系、創新語文教學模式的若干相互關聯的語文學習任務的集合體。課程標準設置了“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1個基礎型學習任務群,“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3個發展型學習任務群,以及“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2個拓展型學習任務群,這6個相互關聯的學習任務群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具有很強的情境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特征。[1]其中“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是指向學生文學審美閱讀、個性創意表達能力發展的學習任務群,對學生語言文字的審美能力和個性化表達能力培養不可或缺。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有效地利用這一學習任務群進行讀寫實踐教學,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有效提升。本文以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童話閱讀為例,對第二學段的“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教學進行探討,為其他學段及其他學習任務群的教學提供參考。
一、“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的編排思路
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四個重要方面,“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的學習任務群,體現的是對學生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能力提升與發展的要求。因此,要正確把握這一學習任務群的編排思路,挖掘其在語文教學中的價值,使之更好提高學生的閱讀與表達這兩項關鍵語文能力。
(一)“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學習目標
首先,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整體感知、聯想想象,感受文學語言和形象的獨特魅力,獲得個性化的審美體驗。兒童文學作品具有豐富的聯想與想象,通過教師創設的與文本相關的課堂教學情境,能夠與文本產生共鳴;通過情感朗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閱讀方式,感受詩歌、寓言、童話等文學作品的美的語言、意境與思想。
其次,了解文學作品的基本特點,欣賞和評價語言文字作品,提高審美品位。審美創造是重要的語文核心素養,在“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的學習過程中,要通過對兒童文學作品語言的賞析,感受到美的語言、美的意境、美的思想情感的熏陶,在情感朗讀中受到審美教育,提高文學審美能力,以具備良好的文學審美品位,為落實語言文字表達和創造美打好基礎。
最后,觀察、感受自然與社會,表達自己獨特的體驗與思考,嘗試創作文學作品。自然與社會是兒童文學創作的主要來源,表達與交流是重要的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要在閱讀的基礎上積累語言素材與表達方式,借助對自然與社會的觀察產生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創作的主觀意愿,嘗試創作簡單的童詩、童謠、童話故事,能正確講述熟悉的課文故事內容情節,并融入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大膽地對課文內容情節進行創編,以具備初步的文學創作能力。
(二)“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學習內容
不同學段的語文教材的內容、題材及閱讀與表達能力的培養要求有所差異,因此“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的學習任務群所對應的學習內容、任務群組織實施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對于小學語文第二學段(3~4年級)而言,“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的學習內容按課文題材劃分為三個部分(見表1)。
二、“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的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學習任務群是由情境、任務、活動構成的學習集群,“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同樣離不開這三個部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的教學實踐,應置于大單元教學之下。由于學習任務群活動的情境創設、任務布置與讀寫活動是前后銜接最后統一于學習任務群活動中的,因此本文以第二學段同一個單元學習任務群為例進行探討。
(一)根據教材內容,確定單元真實情境
不同學段的課文閱讀、表達能力發展要求不一樣,對應教材文本的主題、題材也有所區別,如低年級偏重于兒童文學類文本,包括兒歌、童話、寓言、故事與淺顯的敘事文,主題包括四季、自然、童心、夢想、友愛等;高年級偏重于古詩文、記敘文、說明文、科技文、散文等題材文本,主題主要偏重于愛國主義、成長見聞、壯美河山、人與自然、文化傳承等。這就決定了在不同學段的“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單元實踐應根據單元主題來進行真實情境的創設。
第二學段(3~4年級)的教材課文類型主要包括四個大類:一是自然主題,如《秋天的雨》《富饒的西沙群島》《美麗的小興安嶺》等;二是感恩生活主題,如《千年圓夢在今朝》《小英雄雨來(節選)》《黃繼光》等;三是幸福童年主題,如《童年的水墨畫》《走月亮》《蟋蟀的住宅》《爬天都峰》等;四是中外兒童文學名著主題,如《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女媧補天》等。根據教材文本主題來進行“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的情境創設,為一步步地吸引學生深入學習任務、積極主動接受學習任務做好鋪墊。
例如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是一個童話閱讀教學單元,四篇課文都是較為經典的童話故事。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要讓學生了解童話的語言特點,尤其是感受童話中的豐富想象。圍繞本單元開展“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的學習任務群實踐,教師創設了“乘著想象的翅膀,游歷奇妙的童話王國”的學習情境,在開展單元教學之前進行了導學設計:①同學們讀過哪些童話故事?請舉手說一說。②你對童話故事的語言特點有什么印象?③童話故事的內容與情節、思想主題有什么特點?
對于問題①,大部分學生都了解幾個比較熟悉的童話故事,因此都爭先恐后回答。對于問題②和問題③,卻幾乎沒有學生能回答準確。雖然學生在一、二年級就接觸了一些童話題材的課文,但是沒有從文體層面對童話故事題材進行系統和深入的探究,因此學生的認知還是感性的、淺層化的。而童話作為一種重要的兒童文學體裁,具有較強的故事性和趣味性,深受學生歡迎,學生有著較為濃厚的學習欲望。這就為圍繞童話的“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的學習任務群活動提供了探究的主題。
(二)基于學習情境,確定單元學習任務
通過情境創設引出“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的學習任務群活動之后,教師需要進行“大任務”的布置。大任務,是“大單元”和整個學習任務群的學習探究任務,其不是一堂課能完成的,而是貫穿于整個單元教學甚至延伸更長時間的大項目式的學習任務。圍繞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這一童話閱讀教學單元的“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的學習任務群活動,教師可以設計以下三個學習探究任務。
【任務一】群文閱讀本單元四篇童話,在精讀中感受童話語言
教育家葉圣陶認為“語文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是憑借和出發點。[2]語文教學最重要的就是要用好教材這個“例子”。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編排了四篇童話課文,本單元的閱讀教學要充分利用精讀課文,來品讀童話語言文字中包含著的對“真、善、美”的美好追求。以文學化閱讀來鑒賞與品味童話故事語言成為本學習任務群的關鍵任務。
閱讀與思考:①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中,小女孩一共劃了幾次火柴,每一次劃火柴眼前分別出現了什么場景?②在《那一定會很好》一課中,從一粒種子到陽臺上的木地板,它經歷了怎樣的歷程,它是怎么想的,結果又是怎樣的?③在《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課中,紅頭在牛肚子里經過了怎樣的驚險?故事情節是如何巧妙設計的?④在《一塊奶酪》一課中,螞蟻隊長拽下奶酪一角后經過了怎樣的心理斗爭?最后它是怎樣抉擇的?
探討與交流:①童話故事中精彩的內容,吸引人的故事情節,在《那一定會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塊奶酪》中原本沒有生命的種子、樹、推車、椅子、木地板、蟋蟀、螞蟻等都能像人一樣思考和說話,這是童話故事的基本特點,怎樣才能達到這樣的表達效果?②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五次劃火柴,出現了不同的畫面和場景,想想作者是怎樣將情節畫面設計得如此合乎情理、引人入勝的?
通過本單元四篇課文的學習,尤其是精彩部分的精讀,學生體會到童話故事語言生動形象、情節曲折離奇的特點,而實現這一文學表達效果的,則是豐富而大膽的想象的運用,這是童話的靈魂與精髓。
【任務二】課外整本書閱讀三本童話,在泛讀中感受童話文學
“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3]教材只是一個“例子”,更豐富、真實、生動的素材在課堂之外。學生對童話的感性認知到理性思考,需要從課內的童話閱讀向課外的童話閱讀延伸,整本書閱讀是最佳途徑。
學生在本單元學習之前,已經閱讀過一些童話繪本和童話故事書。在本單元學習中,教師給學生布置閱讀不少于三本童話故事書的課外閱讀任務,對不重要的部分進行快速閱讀、默讀,對關鍵情節內容和精彩語段進行精讀、情感朗讀,體會童話故事語言中包含的豐富而大膽的想象。學生圍繞教師布置的任務閱讀了中年級學生必讀的課外童話書籍。在《稻草人》中,星星會眨眼睛,月亮會微笑;在《格林童話》中,命運坎坷的灰姑娘心懷美好,真誠待人,最后收獲了幸福的生活;在《神筆馬良》中,善良的馬良用一支神筆畫出窮人急需的東西;等等。每一個童話故事都有著精彩的內容、曲折的情節,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文學藝術想象。
【任務三】選擇一篇熟悉的童話故事,在創編中發揮語言想象
任務一和任務二是指向文學閱讀的,而任務三則是指向創意表達的。閱讀—思考—表達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閱讀是一項思維活動,需要借助文學審美來體會與感受,學生有了個性化的思維就有了閱讀表達的情感需要。學生通過課內群文閱讀與課外整本書閱讀對童話這一文學體裁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圍繞童話的文學閱讀進行表達練習。
教師可布置任務:請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童話故事,發揮大膽想象,對故事的經過或者結尾進行改寫、續寫。小學生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和大膽的創造力,能借助天馬行空的思維對熟悉、感興趣的童話故事進行改編,使之成為自己的文學作品。在任務完成過程中鍛煉了自身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及文學想象力,實現由閱讀到思考到表達的童話閱讀過程。
(三)開展綜合實踐,提升語文核心素養
課程標準指出學習任務群具有綜合性、實踐性特征,這就決定了“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的學習任務群學習應通過語文綜合實踐學習的方式來展開,通過形式新穎、寓教于樂的學習活動來進行學習任務群的實踐,實現教學做合一,在自主性、探究性、體驗式的語文活動中提高語文核心素養。[4]“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的綜合實踐,既可以“文學閱讀”為主題,又可以“創意表達”為主題,還可以二者兼而有之,將這一綜合實踐從課內拓展到課外,從學校拓展到家庭、社會。
在學習完本單元之后,學生對童話的文體特征、語言風格、故事手法、情節設計等有了較為深入系統的了解,他們能情感充沛地閱讀,能夠清晰流利、富有創意地表達,這時教師可為學生設計“乘著想象的翅膀,游歷奇妙的童話王國”的童話主題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體驗與表現的舞臺。在實踐中,學生的表現力、創造力讓人驚嘆。例如一組學生經過商量后決定來表演《一塊奶酪》的情景劇,準備好螞蟻的動物頭飾、奶酪道具,由一人扮演螞蟻隊長,其他人扮演小螞蟻,用適切的語言、動作、神態來表達故事,將螞蟻隊長拽下奶酪渣后復雜的心情及最后出人意料的決定演繹得淋漓盡致,贏得了教師和同學們的陣陣掌聲。又如兩個學生表演《賣火柴的小女孩》的舞臺劇,一人深情并茂地讀,另一人入情入境地演,配合得十分默契,教師和同學們都被深深吸引,為小女孩的悲慘命運惋惜哀嘆。這樣的“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綜合實踐學習活動,成為學習任務群的點睛之筆。
“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彰顯的是一種全新的閱讀與表達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其中,文學閱讀強調的是語言文字的審美體驗,而創意表達強調的是閱讀基礎上的個性化表達。閱讀—思考—表達是三位一體的關系,實現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需要“思”的橋梁,這個“思”既要有文學表達的感性,又要有科學表達的理性,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在審美閱讀的基礎上融入個性化的思維,最終進行創意化的表達,從而從語言建構與運用層面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與表達素養。
【參考文獻】
[1]吳忠豪.關于學習任務群的學理解讀[J].小學語文教師,2022(7/8):10-14.
[2]董建奮.“重文本”到“超文本”語文教育的價值追求[M].寧波:寧波出版社,2015:114.
[3]高宏群.學習智慧200則[M].鄭州:大象出版社,2018:143.
[4]劉紅英,鐘桂芳.小學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應然狀態、來源與實施[J].江蘇教育,2022(25):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