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時期,教育事業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內容。學生在校接受教育的環境與家庭生活環境有著顯著的差異,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如果始終運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就難以確保各個學生都能夠充分掌握英語知識,同時容易阻礙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師應當重視對學生的個性化教育,通過多樣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更好地成長。文章闡述了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的重要性,分析了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并對分層教學法視角下的初中英語教學策略進行了深入的探究。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初中;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黃世永(1976—),男,廣西壯族自治區靖西市安德中學。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初中英語教師處于課堂主體地位,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學習能力等存在一定的差異,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充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在新時期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基礎水平等,開展分層教學活動。
一、分層教學法的界定
分層教學法主要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能力水平、學習素養及個性特點,對學生進行有層次的劃分,并針對各層級學生的能力展開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的教學方法。分層教學法能充分滿足各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最初進行分層教學活動時,教師的分層依據主要是學生的平時測驗成績和期末測試成績,根據成績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這樣的評價方式比較片面和單一,并不可取。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時,除了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考慮學生的課堂表現、學習態度、性格特點及學習能力等,結合學生各個方面的情況對學生進行分層,這樣才能體現分層教學的客觀性。分層教學的最終目標是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水平,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觀察、分析后,要根據所獲取的信息為學生分層,并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學習目標、學習的內容及任務,同時依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建立相應的評價體系,這樣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確保學生能力得到不斷發展。
二、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的重要性
與小學英語教學相比,初中英語教學不僅在內容質量方面有了顯著的提升,而且對學生學習能力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在具體學習過程中產生自主探究興趣,發展學習能力[1]。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因此學生在學習時所獲得的學習效果也會存在差異。
在以往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學目標、評價體系缺乏針對性,往往是面向全體學生統一設計的,其所布置的教學任務也是統一的。在這種一刀切的教學方式下,教師無法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難以讓學生獲得個性化發展[2]。長期如此,學生的學習能力難以得到有效培養,學習興趣無法得到有效激發,學生之間的差距會逐漸拉大,這會阻礙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入分層教學的方式,始終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對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這種教學方式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交流,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提升初中生的學科素養。
三、初中英語教學現狀
(一)部分教師教學模式單一,采用一刀切模式
現階段,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時喜歡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布置相同的預習任務和制訂相同的學習目標。在傳統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一些教師會先為學生講解相關詞匯,隨后引導學生對全文進行快速閱讀并回答問題,接著對一些細節性、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進行講解,最后通過任務型活動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驗[3]。因為學生學習情況與發展水平存在差異,所以該種教學方式無法有效提升全班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僅能夠提升部分學生的學習效果,使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生得到良好的發展[4]。對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青春期,具有活潑好動、思維活躍的特點,渴望了解新鮮事物,在以往傳統教學模式下,他們難以獲得個性化發展。長期處于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會逐漸喪失英語學習興趣,對英語學習產生抗拒心理。傳統教學模式還會導致學生思維僵化,使學生在面對創新性的題目時找不到頭緒,難以促進新課標背景下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二)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體,忽視學生主體性
目前,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在課堂上以自己為核心,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種課堂中,教師主要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導致學生的自主性較差,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不會主動進行學習[5]。特別是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中,部分教師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認為學生自由討論會導致課堂秩序混亂,部分學生在自主性較大的活動中會趁機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導致自己難以把控課堂教學進度。為此,在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以自己為教學主體,對紀律的把控過強,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在這種課堂中,學生難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無法積極發揮自主性。
教師要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但在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仍然采用傳統教學方式,一味地為學生講授知識,不重視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不能自主地探索英語知識,不能發揮自身的主體性,容易喪失英語學習興趣。
(三)部分教師忽視個體差異,學生發展差距大
在初中階段,班級學生人數較多,部分教師在具體教學中難以兼顧每一個學生,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無法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都獲得個性化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家庭情況不同,在教育背景、性格特點、學習基礎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師如果長期采用單一的傳統教學模式,就會導致學生之間的差距逐漸增大,適應這種教學方式的學生能夠得到顯著的提升,而不適應這種教學方式的學生就難以提升學習效果,甚至會喪失英語學習興趣與信心。例如,在教學詞匯時,由于各個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不同,其在具體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也會有所不同,而部分教師忽視了這一點,不能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學情等運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因此無法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四、分層教學視角下初中英語教學策略
(一)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學生的英語理解能力主要與學生的英語詞匯掌握情況有關。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英語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點。初中英語教師可按照學生的英語水平、學習能力,采用分層遞增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詞匯教學。對于基礎較差、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可將其劃分為C層次,通過最直觀的方式,引導這些學生對相應實物圖片進行搜集或讓這些學生畫出與單詞相對應的簡筆畫等,以激發其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使其能夠充分掌握詞匯;對于中等水平、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教師可將其劃分為B層次,采用合成法幫助其深入了解英語詞匯;對于英語學習能力較強、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將其劃分為A層次,積極鼓勵他們根據自己掌握、了解的英語單詞創設相關情景,擺脫課本知識的限制,擴大知識面[6]。例如,在對學生進行“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引導并鼓勵A層次、B層次的學生利用本單元的詞匯、句子進行分組表演,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夠有效利用所掌握的知識。對于C層次的學生,教師要促進其對新詞匯的應用,可通過簡單的對話加深其對詞匯的記憶。對于A層次的學生,教師還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導其對掌握的知識進行輸出,用學到的知識進行有效表達。分層教學的方式能夠幫助A、B、C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英語教學中得到顯著的提升,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充分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
(二)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英語教師要分層遞進地開展語法教學,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相關語法。在對形容詞、動詞以及副詞進行學習時,教師可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身邊的人,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運用不同的形容詞、動詞對身邊的人正在做的事情進行描述。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互動的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提升學生的語法知識學習效果。例如,interesting是一個形容詞,通常修飾名詞。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促使英語基礎不夠牢固的學生有效掌握相應單詞和語法,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有效提升英語成績,獲得良好的發展與進步[7]。
(三)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中較為重要的內容,在相應的教學中,教師要合理運用分層遞進教學方式。在選擇閱讀材料方面,教師需要對材料的難度進行充分的分析,結合學生學情、學習能力,選擇難度適合的材料。針對C層次的學生,教師在選擇語篇時要傾向于難度較低、篇幅較短的內容,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針對B層次的學生,教師在選擇語篇時應選擇篇幅中等、生詞較少且內容豐富的閱讀材料,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針對A層次的學生,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提升閱讀材料的整體難度,以更好地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拓寬他們的英語知識面。
例如,英語教師在教學“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的“Crossing the River to School”這一短文時,可根據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其設計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和學習任務。針對C層次學生,教師應當注重其對基本單詞、句型的掌握;針對B層次的學生,教師應幫助其加深對文章主旨的了解,讓其學會結合細節進行判斷與推理;針對A層次的學生,教師可引導其根據自身學習經驗學習不一樣的內容。在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每一個學生自主參與到分層教學中,以提高初中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學科素養。
結語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運用分層教學法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初中英語教師需要認識到運用分層教學法的重要意義,利用多樣的教學手段,在英語課堂中融入分層教學法,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提升學生的社會競爭力。
[參考文獻]
林紅慧,虞偉庚.基于美國華盛頓特區公立學校課堂教學框架的初中英語“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實驗研究[J]. 比較教育學報,2022(4):159-168.
杜榮.“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優化設計策略研究[J]. 考試周刊,2022(16):123-126.
朱大慧.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探析[J]. 課堂內外·初中教研,2022(1):64-65.
繆珍.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英語多元互動閱讀教學實探[J]. 中學課程資源,2022,18(6):41-42,54.
王杰.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構建與應用[J].學周刊,2022(20):116-118.
趙雷雷.主題式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2022(18):86-87.
傅丹娟.淺析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以初中英語單詞教學為例[J]. 新課程研究,2022(25):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