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珠
內容摘要:在“一帶一路”建設及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的背景下,行業領域對漢語的應用和學習需求日益緊迫。本文梳理行業漢語相關研究,結合語言學理論,辨析了“行業漢語”和“漢語行業語”的異同。兩者是行業語言一體兩面的體現;“漢語行業語”是“行業漢語”教學的重要內容,行業語言的“專業性、非獨立性”特征決定了行業漢語教學應由中文教師和專業教師共同參與;教學內容的選擇應考慮到行業語言的“單義性、聯系性”,夯實單義詞語的識記應用、借助語素擴充詞匯量、關注上下游行業中語言的聯系、注意行業語言的社會性泛化借用等特點等;應關注行業語言的“層次性”,同時以“層次性”原則對教學對象、教學目標和內容進行合理安排。
關鍵詞:行業漢語 教學探討 行業語
行業漢語是指在某些特定行業使用的漢語。從國際中文教育的角度看,行業漢語是專門用途漢語的重要分支。當下,“一帶一路”建設全方位實施,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深入人心,“出海”企業日益增多,“走出去”到“融進去”是企業面臨的現實挑戰。行業的國際化交流和發展離不開民心相通,民心相通離不開語言溝通。行業領域對漢語學習和應用的需求日益增長。中文+360行教育就是行業漢語教育,即“中文+行業知識+技能”教育。加強相關教學及資源建設既回應了中國“走出去”企業對“中文+職業技能”本土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助力中資企業“走出去”、“融進去”,保障和發展國家海外利益,也是我國教育開放的應有之義,是提升我國教育國際影響力打造教育國際品牌的重要實踐[1]。
當前,針對行業漢語的相關研究還比較少,多處為個體嘗試探索,存在著量少不成規模、角度分散、缺乏系統性等問題。針對行業漢語教學本質上的“教師、教材、教學法”的三教問題,缺乏明晰的定位和整體的認識。同時,筆者在梳理文獻過程中發現:被定義為“某些特定行業使用的漢語”所對應的概念不只“行業漢語”,還有“漢語行業語”這一概念。那么,擁有相同定義、極其相似的兩者有何聯系、異同?行業漢語的教學能否從中獲得啟示?圍繞以上問題,下文將從行業漢語和漢語行業語的辨析角度,對行業漢語教學展開探討。
一.行業漢語和漢語行業語的辨析
1.兩者的異同
從語言學角度看,“行業漢語”和“漢語行業語”均是由兩個實詞組合在一起的偏正詞組,由修飾語和中心語兩部分組成,修飾語在前,中心語在后,兩部分之間構成了修飾和被修飾、限制和被限制、補充和被補充的關系。“行業漢語”中“漢語”是中心語,是話題的重點,“行業”作為修飾語,指工商業中的類別或者泛指職業、工作,修飾、限制、補充了該概念下的“漢語”,“行業漢語”指的是行業中使用的漢語,區別于通用漢語,是具有“行業”特性的“漢語”。在“漢語行業語”這個偏正詞組中,“行業語”是中心語是重點,指某個行業的專門用語、行話;“漢語”是表示范圍的修飾語,“漢語行業語”即在漢語中的行業語。因為“漢語”和“行業”兩個詞語的復現使得兩者看起來十分相似,甚至在很多研究中,也共享一個定義,即在某些特定行業使用的漢語。但“漢語”和“行業”出現位置的不同暗含了兩者在研究和實踐上的差異:“行業漢語”的重點在“漢語”,“漢語行業語”的重點在“行業語”。從中心語的角度來看,“行業漢語”中的“漢語”比“漢語行業語”中的“行業語”的內涵要更為廣泛。我國的通用語言處于開放式的發展之中,各個領域、各個行業的語匯均被其吸收。可以說,行業語言是語言的一部分,它體現了以行業為原因的語言的變化和發展,其更新換代也緊隨著社會的變化。“漢語行業語”可以看作是“行業漢語”的一部分“行業漢語”的應用和教學中應包含“漢語行業語”相關內容。
以“行業漢語”和“漢語行業語”為主題,知網的檢索結果(截止2023.1.27)也印證了上文陳述。“行業漢語”主題下,有70.4%(18/26)的研究為國際中文教育的相關研究,“漢語行業語”主題下有94%(47/51)的研究為行業語言相關內容。同時,研究存在著一定數量的交叉和重合:國際中文教育相關研究在以上兩個不同的主題詞檢索下有4.5%的重合內容;行業語言相關研究有14.5%的重合。當前,“行業漢語”的研究數量明顯少于“漢語行業語”相關研究,“漢語行業語”的研究初始時間(張旺喜1987)也遠早于“行業漢語”(趙華2006)。綜上,筆者認為可以借助“漢語行業語”的相關研究成果思考“行業漢語”的教學和研究。
2.兩者的聯系
“行業漢語”和“漢語行業語”兩者的概念定義相同,但在研究層面,“行業漢語”側重其作為專門用途漢語分支的“中文+職業技能”教育,“漢語行業語”側重于漢語行業詞匯的發展尤其是其泛化現象、規律的研究。“漢語行業語”的使用對象是漢語母語者,漢語母語者基于實踐需求創造了漢語行業語言,在實際生活中多體現為行業詞匯,體現了語言反映生活、并隨社會發展不斷變化的本質特征。漢語行業語不僅體現了行業在中國的發展,更是“大國工匠”精神的傳承綿延。從應用及文化角度,掌握漢語行業語都能幫助使用者熟悉行業、理解中國。“行業漢語”因“走出去”企業的現實需求而逐漸受到教學上的關注。“行業漢語”的發展是國際中文教育順應時勢,服務國家戰略發展的體現,也是中國的行業發展擴大國際影響力,從“走出去”到“融進去”的重要舉措。漢語行業語是“行業漢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但并非全部,“行業漢語”內涵更廣,它不僅包括漢語行業語的教學,還應滿足非漢語母語者運用漢語學習技術,深入行業、理解中國的需求。如該行業的職場交際用語、中國工匠精神等文化素養等。雖然當前“行業漢語”的實踐和研究多處于教學的探索階段,但是隨著國際化發展的逐漸深入,也許未來漢語行業語言也會因其廣泛的海外使用而呈現出新的變化和特點。“行業漢語”和“漢語行業語”可以說是行業語言在對內對外兩個領域的體現,對兩者共性及特性的探索既可以豐富漢語行業語的語言體系,也可以助力行業漢語的教學實踐。
二.行業漢語教學探討
行業漢語的教學和研究是在“一帶一路”建設全方位實施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深入開展的背景下出現并日益擴大的,具有極強的實踐導向性和應用迫切性。筆者認為,行業漢語的教學是對“誰來教、教什么、怎樣教”這一連續問題的詢問和探索,教學探討應以“三教問題”為抓手進行整體謀略;同時,行業漢語的教學在借鑒專門用途英語教學以外,也應從漢語語言的本質和特征出發進行思考。漢語行業語是漢語語言中極具特色的一部分,既有漢語的語言本質特征,也具備其行業特性,作為行業漢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下文將從漢語行業語的語言特征入手開展行業漢語的教學探討。
1.專業性和非獨立性特征決定“誰來教”
在國際中文教育“職業化、社會化”發展的新形勢下,“行業漢語”師資問題的相關研究引起關注,趙華(2006)提出“行業漢語”教師應實現從一般教師向教學總設計師和適應行業需要的語言培訓師的角色轉換;王永生(2022)認為應針對專業教師進行漢語教學理念及方法培訓,漢語教師也應有意識學習專業知識等。已有研究強調了師資建設的重要性及如何建設,但對“誰來教”這個本質問題缺乏深入的挖掘。行業漢語不同于通用漢語教學,其教學的針對性和目的性極強,教學任務艱巨,教學實踐在時地差異的情況下也各有不同。如已開設行業漢語類(經貿漢語、旅游漢語等)課程的國內高校多為專業老師授課;未開設相關課程的高校,“行業漢語”的教學則受中文或專業教師個體認知和教學理念影響較大;國外的“行業漢語”教學則出于師資短缺、學時有限等情況較國內更為復雜,但概括來說,中文教師和專業教師在教學期間“搭班”合作教學還是主流。從“漢語行業語”的專業性和非獨立性角度出發,筆者認為“行業漢語”的教學應由中文教師和專業人士合作展開。“漢語行業語”具有專業性和非獨立性,專業性即行業語所表達的是和本行業的實踐活動密切相關的概念,具有很強的專業技術性[2],因此,教學必須有專業人士(專業教師、一線從業者等)的參與;非獨立性體現在行業語沒有自己的語音詞匯語法規則,是漢語共同語詞匯的一部分,受制于其基本規律,同漢語共同語一起組合完成交際任務,因此,教學也必須有中文教師的參與。
2.單義性和聯系性特征影響“教什么”
“行業漢語”教什么?筆者認為“行業漢語”的教學重點是“漢語行業語”的理解和應用,教學難點是理解并適應行業語言背后折射的中國職場的人際交往和思維方式。熟練掌握行業語言是非漢語母語者順利完成工作的決定因素之一。漢語行業語在結構上以偏正結構為主,多利用說明法制造,這些形式結構上的突出特征保證了行業語在內容上的單義性[3]。基于該特征,筆者認為行業漢語的教學首先應夯實學習者對具有穩定單義的行業語的理解和應用。同時基于漢語行業語的強構詞力語素的特征,在學習者掌握了一定的基礎詞匯,具備相應的語素基礎后,引導其利用語素學習詞義、擴大詞匯量。另外,行業語具有聯系性,這既體現在各行業語之間,也體現在行業語和共同語之間。各行業之間存在縱橫交錯的行業語言,如縱向上有種屬關系的總行業與分行業之間,或橫向上交叉使用的行業語。對于有種屬交叉聯系的行業語言,教師應引導學生了解上下游行業相關知識,以整體思維掌握詞語,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者的工作能力和效率也隨之提高。除此之外,行業語的非獨立性也決定了行業語與全民共同語之間存在相互滲透與轉化的聯系,如借用、改造、泛化等。對于這類和全民共同語存在滲透轉化關系的行業語言,在引導學生理解其中區別,根據場合正確應用的同時,也應根據學生和教學的實際情況,適度挖掘行業語言變化背后中國的社會變遷,讓學生通過行業語言的學習,看到“發展中的中國”。
3.層次性原則指導“怎么教”
在“怎么教”的問題上,韓玲(2021)提出行業漢語課堂上應體現工作過程導向、任務型導向等教學理念,將漢語與專業知識緊密結合,在強化留學生基本漢語交流能力的基礎上突出語言的職業性和工具性。在具體實施層面,呂振華(2022)以水利水電行業為例,提出了以具體工作主題統領詞語教學,以真實語料及工作場景為寫教材、撰寫講義的依據,并注重行業相關的文化素養學習。已有研究明確了行業漢語教學應以實踐需求為導向,強調在“真實場景下學習”的重要性。真實工作場景下的教學多由專業教師指導,筆者認為這種教學方法雖高效直接,但在具體實施層面,較難滿足學習者差異化的個體需求;同時中文教師在這個環節的缺席也容易使學生產生“行業”和“漢語”的分裂感,影響學習者的未來職業發展。筆者認為,針對以上問題,行業語的層次性特點或許可以給出答案。行業語的專業性和多重聯系性使得行業語內部存在專業化和社會化程度不同的差別。行業語根據這種差別,被分為專業化層、亞社會化層、社會化層[4]。專業化層是專業化程度最強而社會化程度最弱的那部分詞語,是行業語系統中的基本成分,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因此也應該成為學生理解應用的重點;亞社會化層指的是各行業語中具有種屬或交叉關系的詞語,但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部分詞語,這部分內容是學生了解行業擴展背景知識所需;社會化層詞語則具有一般通用的普通詞語和行業語的兩重性質,針對這類詞語,重點可放在語言背后社會文化知識的教學。除此之外,行業語言的層次性對教學方法也具有實際的指導意義。在行業漢語的教學中,應注意教學對象的分層、教學內容的分層和教學目標的分層。具體來說,根據教學對象的漢語水平、職場交際需要、行業知識背景等進行教學內容和目標的分層;教學內容上應體現出從行業詞匯的理解識記到行業語言的交際應用再到文化思維方式的適應理解的逐層進階;“能做-會做-做好”的教學目標分層意識也應貫穿于非母語者在中國職場的成長和發展歷程,在這個過程中,非漢語母語員工提高了其用漢語工作交際的能力,加深了對行業發展及背后“變化中的中國”的認識,對中國的認識及感情也完成了“知華-友華-愛華”的螺旋式上升。
語言是人類認識現實世界的產物,是人類思維模式的體現,只有立足于漢語的特點,才能深入認識、理解漢語,才能使學習者立足于漢語的規律認識和掌握漢語才能培養學習者用漢語人的視角觀察世界,用漢語人的思維模式反映世界[5]。筆者認為,在行業漢語教學中,尤其應以此為標,反思并改善教學實踐。本文從語言的本質特征出發,通過語義分析、文獻佐證的方式辨析“行業漢語”和“漢語行業語”的異同,提出“行業漢語”和“漢語行業語”可以說是行業語言的一體兩面,是其在對內對外兩個領域的發展,本文挖掘兩者共性,思考兩者特性,指出從國際中文教育角度來看,“漢語行業語”可看作是“行業漢語”教學的重要內容,行業漢語教學應關注“漢語行業語”的基本特征,以“行業漢語”教學的“三教問題”為抓手,本文提出:行業語言的“專業性、非獨立性”特征決定了行業漢語教學應由中文教師和專業教師共同參與;教學內容的選擇應考慮到行業語言的“單義性、聯系性”,應夯實單義詞語的識記應用、借助語素擴充詞匯量、關注上下游行業的聯系、通過行業語言的社會性泛化借用認識“發展中的中國”;關注行業語言的“層次性”,以“層次性”原則對教學對象、教學目標和內容進行分層安排。
當前,行業漢語的應用需求日益緊切,應用需求推動學習需求。個性化、實用化的學習需求也對行業漢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行業漢語教學應以掌握“行業中的漢語”為起點,引導學生通過語言學習,理解“漢語背后的行業”,認識“行業背后的中國”。
參考文獻
[1]教育項目研究組.構建“中文+職業技能”教育高質量發展新體系[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12):119-123.
[2][3][4]張旺喜,劉中富,楊振蘭,程娟.現代漢語行業語初探[J].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02):58-63.DOI:10.16456/j.cnki.1001-5973.1987.02.015.
[5]盧福波.基于漢語特點的名量范疇及其認知教學研究[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01):15-20.
基金項目:省級課題:中國高等教育學會2022年度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規劃課題《高職院校國際學生培養、管理的問題與對策研究》22LH0202;校級課題:南京科技職業學院人文社科項目《線上跨文化交際“第三空間”的構建研究》NJPI-2022-YB-12
(作者單位:南京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