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振環
目前班大部分的班級管理是班主任跟上班級,處理班級日常事務,方法多是標、靠、磨。從學生的成長需要分析,班主任管理忽視了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主體意識,把原本屬于學生的事代勞了,剝奪了學生經歷磨練的機會。學生自主管理應是人文性和理性的管理,把一人管理轉變為學生參與的自主管理,在班主任的指導下,根據班級問題來分析,研究對策,自主管理,這也是學生自我發展的客觀需要。
學生如何學會自主管理,班主任首先轉變觀念,淡化“管理者”意識,建立服務意識,與學生平等溝通,敢于放權。管是為了“理順”,管是為了不管,管是喚醒學生內在的覺悟,養成認識自我的能力,啟動學生的內在管理機制。班主任以研究者的心態觀察學生的行為,依靠、發動學生,指導、幫助學生。在學生迷路時引引路,是一盞明燈,一個舵手,一個導師。其次,班主任要善于造勢,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善于文化育人,善于洞察學生自主管理中的問題,給予學生耐心的指導。班主任還需要更多的智慧,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超越自我。現結合多年的實踐與摸索,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思想上引導,灌輸全面發展的思想,滲透服務的意識。從接觸學生開始,我就給學生提幾個問題,你來學校學什么?三年后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你今天帶著你的夢想、父母的期盼前來求學,三年后想收獲什么?是文化知識?人生閱歷?還是適應社會的綜合能力?卡耐基研究表明,成功,取決于15%的文化知識,85%的與人交往的能力。一個沒有良好人際交往的人,即使他有充分的知識和技能,也很難得到施展。年輕時的思想意識和眼界,將影響將來的成就和發展。自己管理自己是一種能力和境界,讓別人管自己不利于養成主觀能動性,同時易于滋生惰性和不良的情緒。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必須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知識、金錢、關系、情緒、健康、壓力等等。管理班級要先學會管理好自己,必須正確理解管理與服務的關系,管理班級,就是為班級服務,沒有服務的意識,就會形成管而不理,是管治,沒有人甘心服從于管治,大家就不會服從你的管治,班級就會混亂,沒有秩序,成為一盤散沙。自己多做事,多為他人服務,不是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而是鍛煉自己與他人交往的能力,增強自己的才干。
二、建立班規并不斷完善班規。學校的規章制度比較廣泛,學生難以全面理解,不利于操作,號召學生制定適合自己的約定,那就是班規,學生通過交流、討論制定出班規,進一步明確了遵規守紀的意義,深化了認識。經過一段時間,可能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還要進一步修訂完善班規,使之更符合學生的情況。
三、建立書寫說明書制度。學生犯錯,這很正常,根據錯誤的程度,讓學生寫心理說明書,介紹自己犯了什么錯誤,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讓學生重新認識自己的行為和語言,從理論的高度看待問題。初期,學生不理解說明書的意義,就會產生應付的現象,這需要明確寫說明書的意義,組織學生討論說明書的好處,并展示一些有深度的說明書,指導學生如何書寫,對于學生來說,在初期,不良行為習慣會反復出現,嚴重的還要建立犯錯病歷檔案,隨著學生不斷反思,思想認識和自我約束能力也會不斷提高。
四、建立小組合作制度。對于學生個人認識不到或者不能發現的問題,就需要周圍的同學幫助,學生組成互助小組,組內同學相互找問題,每周組織一次,談談同學本周的表現,進步了多少,錯誤減少了多少等。經常性的交流,提高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提高了認識自我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發現并改進了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澄清了模糊認識,減少了前進的阻力。部分小組的合作交流存在應付的現象,就利用優秀小組長進行培訓,被培訓同學寫出個人的反思,深化認識。
五、建立推進班長領導下的班委會負責制。為了讓自主管理常態化,需要建立班長領導下的班委會負責制。班委會是老師的左膀右臂,得力助手,靠他們了解班級動向,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建立班委會匯報制度,每周開一次班委會,聽取他們的工作匯報,肯定優點,指出不足,讓他們體會到班主任對他們的認可與關懷。班長就是一個班級的靈魂,負責協調解決班級中的大小事務,監督所有部門的工作,培養鍛煉班長,使其真正擔當起班級的重任,給他鍛煉的機會,敢于放手讓他去做,及時與他交流思想,使其盡快掌握管理班級的能力。老師要抓大放小,小的事情該誰管的誰管,不能越俎代庖,多給班委會以機會和指導。
六、鼓勵學生經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教育。對于個人的言行,要及時反省,一日三省有助于提高思想認識,堅持日反思,分析自己遵守或違反紀律的思想原因,情節嚴重的寫違紀病情分析,給自己提出進一步的要求,反思自己的行為,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班主任堅持每周批閱學生的反思,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指導學生的思想和行動,對學生的思想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七、營造班級良好的輿論氛圍,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學生之間是相互影響的,積極的思想和行為相互促進,消極的思想和行為也相互傳染,積極的思想如果不能占領學生的大腦,那么學生的大腦就會被消極所充斥,因此,營造班級的正能量,擴大正氣場,對學生是正面的影響,對班級的正能量大張旗鼓的表彰宣傳,能引領學生的思想向善的、積極的方面轉化。利用主題班會和家長會大肆宣揚,表彰在紀律、學習、衛生、食宿、三操、自行車、好人好事等方面的先進典型,利用班級周圍的墻壁,把學生的大幅照片張貼出來,班級里外所有墻面都貼滿了學生的各種獎勵照片,對學生既是鼓勵又是約束,越表揚,學生的積極性越強,榮譽感越突出,班級的凝聚力越強,好學生是不斷夸出來的。設立班級之聲,每天由學生輪流報道學校或班級的新聞動態、好人好事、朗讀優美的短文,對學生進行正面思想宣傳,起到很好的輿論效果。編制班級誓言,讓學生每天朗誦,把經典文化濃縮,讓良性的意識深入內心,牢記心間,永志不忘,長此以往,內化為行動。
八、抓教育的契機,通過班級日常發生的事情及時教育學生,通過兩位學生鬧別扭教育學生如何正確處理同學關系,通過學生完成作業的狀態,教育學生如何高學習質量、高效學習,通過考試,教育學生要正確對待做事,抱有一顆平常心,平時如考試,考試如平時。平時多給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搞值周班長競選活動,班委會助手竟選,主題班會主持人競選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在競選中鍛煉演講能力,鍛煉心理承受力,通過學校、級部及班級組織的活動,鍛煉班級凝聚力。
九、開好主題班會,主題班會是學生思想教育的主陣地。每周由學生輪流主持,根據學生的問題確定主題,探討身邊的事情,尤其是周圍同學的浮躁表現、追星從眾心理、同學關系、厭學等現象加以深入地探討,學生從中受到更多的啟發和幫助,避免了青春期許多的沖動和盲從。
學生自主管理需要班主任用心探索,不斷反思總結,給學生帶來更多思考和鍛煉,為學生將來的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