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鳳敏
【摘要】小學生合理使用數學錯題本,既能及時找到學習上的薄弱環節、及時鞏固所學知識,又可以培樣學生的綜合分析、發現與自主探索、自我反思能力。本文研究表明在經過錯題收集和錯題本管理與應用中,小學高段的學生基本能合理地辨析、選擇錯題、正確地管理與應用錯題本,形成錯題反思能力和分析意識,提高做題質量,形成自己的錯題庫。在研究中旨在針對小學生數學學習特點,讓學生科學收集錯題,管理錯題本,規范錯題本的形式和內容,正確使用和合理利用錯題本,并學會對錯題本的使用給出自己的反饋,逐漸在錯題的收集管理中形成相應的數學素養。
【關鍵詞】構建;小學數學;錯題本;收集管理與應用;認知與素養
錯題的收集過程能幫助學生清晰地看到自身的問題,從錯題中分析總結、提升自己的解題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學會理性、辯證地看待問題,提高自我認知能力和對題目的分析意識。也讓學生在整理的過程體會到知識點重點的突出,用思維突破難點,有針對性地學習,有效避免同類型錯誤的不斷發生,總結類型、形成豐富的“題庫”,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一、研究背景
國家針對中小學生出臺了相應的“雙減”政策,要求教育做到減負不減質,合理化學生的作業、學習和休息時間。在數學方面,利用錯題提高學習效率、減輕學習負擔受到了眾多教育學者的關注,如陳國付提出整理小學數學錯題集的思路,包括錯題類型、原因,從中尋求解決問題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過敏慧建議在數學錯題集的建立、應用和糾錯中避免再次錯誤,有針對性地謄寫、分析題目,查漏補缺,督促自己養成及時檢查的習慣。
新課改也倡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過程多于重視結論、重視多元評價甚于單一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分析、反思錯題,重視題目的做錯過程,形成有效的學習比錯題這個結果本身更具有價值。將學生對錯題的認知與利用視為對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有效評價,重視學生在錯題的整理,在管理與應用中培養思維的分析能力,做題的邏輯意識,學習的反思意識,形成數學核心素養。
二、 研究意義
1、錯題的規范管理有利于引導學生合理利用學習中的生成性資源
有效、合理使用錯題,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減少題目一錯再錯的概率,避免重復性的題目練習,提高學習效率和做題質量,減少做題時間,落實“雙減”政策。頻繁錯題容易導致知識盲區和知識漏洞,學生自我效能感降低。正確管理、應用錯題能幫助小學生修補學習漏洞,化錯誤為學習的動力,在自我分析、講解中提高自我認知、學習效能感和自信心,也有利于分析、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
2、正確對待錯題有利于學生形成自己的元認知及知識網絡
美國心理學家弗拉維認為“元認知就是對認知的認知”,其實質是認知個體對自身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和調節。元認知理論要求學生學會如何反思解剖自己的學習過程,自我調節學習策略,為后續學習知識、解決問題提供經驗。而錯題的管理應用過程正是學生通過自我反思、評價學習,提高元認知水平,同時也是監控錯題,反饋知識漏洞,剖析反思,調節自身學習進度習策略,重新選擇解題策略、促使問題解決,獲得自我成就體驗。
3、錯題深入分析能幫助學生形成反思能力,養成反思性學習
由于錯因的多樣性,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反思錯題的做題過程,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應用的理解,對學習的材料、問題、錯因深入分析,提升學習效果,實現數學學習的再創造。反思對學習和生活都是一項重要的能力,會反思學習的孩子能更快地掌握知識、明白學習重點,在學習上做到事半功倍。
三、研究問題及結論
1、研究現狀及問題提出
數學錯題本目前更傾向于在初高中學生中使用,但在小學高段的學生詞匯量已經有較大的積累,也能較好地用詞、邏輯清晰、到位地表達題目的分析,從基礎上打牢小學生錯題整理、分析、反思意義重大,這也能更好地做好小初的銜接。
本文致力探討錯題本管理和應用下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問題:小學高段學生的對自我錯題剖析情況如何?對錯題本的認知如何?在整理錯題中形成素養情況如何?對當前小學數學錯題本管理及使用情況有何思考?嘗試為后續小學數學錯題本的管理與應用提出可行性的建議。
2、對當前小學數學錯題本管理及使用情況總結如下
第一,從總體上看,小學高段學生經過錯題收集和錯題本管理應用,對錯題及錯題本的認知能比較到位的,對錯題的剖析和作用理解更深入,小學高段學生經過引導練習能充分利用好錯題,引導好高段學生做好對錯題的剖析及充分利用錯題本,做好收集、管理與應用錯題本至關重要,也是形成錯題庫和積累錯題本的第一步。
第二,從具體核心素養上分析,在錯題本收集、管理過程,主要涉及學生的分析和學習上的反思,小學高段學生在這兩方面的意識與能力在經過錯題本的整理中均能得到有效訓練,得到較好的效果。
第三,大多數學生都認為錯題本能較好提高學習能力、減輕學習壓力,錯題本的作用在小學階段還是能較大程度地發揮效用,對于分析能力較弱的學生可在前期不作過多的要求,慢慢進步,在錯題本中尋到自我效能感,同時也能在錯題本的管理應用中形成好的學習意識和學習習慣。
四、教學建議及研究展望
經過對高段學生錯題整理與錯題本管理與應用的觀察探討及研究分析,給出小學高段錯題本書寫及錯題整理歸納的幾點建議:
1、開展多樣性的錯題整理活動,形成錯題整理習慣
在2022年的《數學課程標準》中,數學教育強調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達到“三會”,數學錯題本正是讓學生通過用數學眼光觀察、思考、分析題目,用完整的數學語言表達題目的過程。在不增加學生作業和學習負擔的前提下,開展小學生數學錯題本活動,教師可以布置成作業收集分析、在數學活動中采取抄手報形式管理錯題,讓學生在規劃錯題的活動中體驗美術與數學的學科聯系。
2、將錯題分析融入課堂教學,生生交流中完成錯題分析與重新理解
在平時教學中,將數學錯題本的分析融入教學。比如經典題目的講解時,讓學生在課堂上用完整的語言分析,其他學生聆聽并進行相應的補充,班級學生共同完成題目的分析、反思,在學生的相互補充中有所收獲,也間接的反思做題思路。數學錯題本是一項突破常規課堂的數學活動,具有時間及空間上的靈活性,同時在合作與競爭的開放式學習中獲取能力。
3、錯題整理輔助作業分層實施、拓寬思維,加強錯題整理趣味性
從作業分層及特色作業布置方面看,布置錯題本作業不失為一項分層的作業設計,能力較強的同學能用更充分、完整的語言進行描述、表達思路,也可以讓學生拓展、舉一反三,能力較弱的同學只要求用完整的數學語言進行簡單的描述。錯題的管理不僅可以通過文字、圖片描述,也可以讓學生通過錄制錯題講解視頻,充當小老師的角色,布置成特色作業的形式,學生也對這樣的作業更感興趣,增強作業的趣味性。
數學錯題本不僅對高段小學生來說是一個較新的形式,對小學數學教師也是一項新的任務。教師如何更妥善地引領學生管理好錯題本,引導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典型錯例的互相交流、學生如何在平時練習、測驗中更合理有效利用錯題本等,這都是需要更進一步進行精進完善的。錯題本是數學上一項有力工具,讓錯題本更好地服務于數學學習,在管理中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