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中職學校課程思政順應時代發展趨勢,課程教學從傳統講授形式向思政全方位、立體化育人模式過渡,即在達成課程專業教學知識教育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中職電氣控制線路安裝與檢修課程同樣如此,教師要立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授課的同時滲透思政理念和元素。
一、中職電氣控制線路安裝與檢修課程思政教育導向解讀
(一)政治教學導向
課程教師要始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政治意識,讓學生通過專業課程學習,認識到近些年來我國在電氣控制技術領域所取得的矚目成就,從心底認同并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在后期的實訓和擇業中堅守初心。
(二)價值教學導向
在課程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意識到兩個核心問題,即教師職責與教育本質,能夠主動更新教學理念,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將科學育人、素質育人作為思政教育的重要工作,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民族精神、工匠精神、勞動精神以及創新實踐精神等,最終讓學生真正領悟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進性和實用性。
(三)師德教學導向
對于教學工作者來說,師德是擺在首位的,只有師德高尚,才能在教學中擺正自己的位置。中職教師群體也應當將師德擺在首要位置,嚴格要求自己,努力鉆研專業課程知識,不斷修身養性,力求成為德才兼備的“雙師型”教學工作者。在電氣控制線路安裝與檢修課程教學中,教師要扎扎實實授課,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悟,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在實操中注重專業技能的提升。
二、中職電氣控制線路安裝與檢修課程進行思政教育的教學準備
(一)確定教學目標
中職電氣控制線路安裝與檢修課程的教學目標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是知識目標:掌握低壓電器的基本知識和典型控制線路的工作原理。第二是能力目標:通過課程學習,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各種電工設備和儀器、掌握電氣控制安裝操作的流程,并能夠在實際工作中解決常見的檢修問題。第三是素養目標:在課程講授和實操中,教師要滲透思政元素,如愛崗敬業、刻苦鉆研等積極的價值觀,導入合作共贏、追求卓越的職業要素,加強7S管理的企業文化融入,注重產品安裝工藝,引導學生增強環保與產品品質等方面的意識,并能夠很好地運用于工作中。
(二)梳理教學內容
電氣控制線路安裝與檢修課程的教學內容有三方面。首先是知識模塊的構建。教師理應從本專業學生未來就業的崗位需求出發,遵循中職生認知特點,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系統總結課程專業知識的具體應用,將電氣控制線路安裝與檢修課程劃分為四個知識模塊,即常用低壓電器知識模塊、電工常用工具及儀表功能、電氣控制線路的安裝模塊和電動機的控制線路檢修調試模塊。以上所有模塊的專業知識點均來自工作實踐,這樣才能夠保證中職生各模塊學習的實效性,真正達到學以致用。其次是課程思政元素的提煉。教師首先要設置一個導向性的問題,如電氣控制線路安裝與檢修課程的學習目的是什么,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從而找出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如工匠精神、民族復興精神以及愛崗敬業精神等,借助實際教學和案例來培育學生的職業使命感和回報國家的個人理想,最終成為一名優秀的電工人才。最后是課程思政的導入。電氣控制線路安裝與檢修課程更側重實操性,因此對中職生操作的規范性和嚴謹性有著極高的要求。學生在步入企業后,在具體工作崗位中如果忽視專業設備的操作規范,可能會產生安全隱患,其后果也是無法承受的。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反復強調規范操作的重要性,可以通過正反面例子等讓學生意識到一個看似簡單的操作也會因為態度的不同而產生巨大差距,認真對待工作才能夠被其他人所尊重。
(三)搭建思政資源庫
教師可以借助當下便捷的互聯網和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并搭建課程思政教學的資源庫,實現課程思政資源的師生共享。課程思政資源庫中可包含諸多內容,如國家發展方面的專題,時事政治、社會熱點以及愛國主義教育專題等。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運用流行的VR及短視頻教學方式實現課程思政資源庫的日益更新和完善,為中職生的課程思政教育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與內容。
三、中職電氣控制線路安裝與檢修課程進行思政教育的對策
(一)自發關注國情
科技發展與國情之間的微妙聯系可以用于中職電氣控制線路安裝與檢修課程的思政教育中。教師的引導,能夠讓學生意識到科學技術也是存在國與國的分別的。比如,在“低壓電器”的講授中就可以引入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科學技術獎的介紹,這個獎項是科技部所批準設立的國內唯一的電工學科獎項,也是我國電工科技領域的最高獎項,由此延伸出我國自主研發的一些電工類科技成果,如統一潮流控制器關鍵技術、直流送端系統次同步振蕩監測與抑制技術等,學生能夠體會到近些年來國家在電工科技領域的長足發展,激發愛國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追蹤專業熱點
課程思政的內容中不乏家國情懷因素,因此,中職教師可以以此為教學方向實現同課程專業中前沿方向的融合,主要是課程知識與社會熱點的融合,由此激發中職生對本專業學習的自信心,也可以在中外科研水平差距的對比中引導學生樹立社會責任意識。例如,在講授“電器元件”一節時,教師可以重點突出當下電器元件的核心地位以及電子芯片在該領域的重要性,引出中國芯片技術同歐美等發達國家之間的現實差距,讓學生意識到我國芯片行業發展的困局,從而激發奮發學習專業知識、報效國家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三)展開專業聯想
在授課過程中,中職教師應當實現專業知識同人文情懷的結合,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提升自身的品德修養,明白做人的道理。電力系統的發展是相對漫長的過程,由最初發現電到發明電燈泡,再到發明發電機和高低壓配電系統的構建,這個過程中凝結了國內外科學家與工程師的集體智慧。電氣控制線路安裝與檢修課程中看似簡單的概念也都是科學家歷經艱辛實踐所總結出來的,因此中職教師可以在授課過程中穿插相關的故事,幫助學生實現個人德育與愛國主義教育的融合。
(四)培育科學精神
對于工科類中職生而言,科學精神的培育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可以借助國內外科學家的真實經歷來培育學生的科學精神,如愛迪生為了發明電燈歷經數千次的失敗,以此引導學生認識到任何科研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敬畏科學,不斷試錯才會有成功的可能。同時,教師也可以將學生的個人理想與中國夢相結合,激勵學生努力學習科研知識,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
(五)融入科研倫理
科學研究對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同時科學成果也具有兩面性,因此中職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客觀認識科研的利與弊,讓學生對科研保持一定的敬畏之心。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電工行業和電工類企業的各項標準,如操作標準、執行標準等,以此強調科研操作過程的嚴謹性和規范性,引導學生樹立端正的學習態度,培育專注力、忍耐力,從中領悟科技行業工匠精神的真正含義,即追求卓越的職業精神、不斷創新的探索精神和協同奮進的團隊精神。
(六)繪制思維導圖
中職電氣控制線路安裝與檢修課程中存在諸多繁雜的知識點,很多學生對各個知識點的關聯缺少清晰的認知,因此,在串聯知識的過程中相對吃力。針對此種情況,教師可以通過繪制思維導圖的方式來梳理和歸納各個知識點,并且要結合案例,這樣可以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水平,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如通過設計電氣安全知識中電動機正反轉控制電路的思維導圖,學生能夠了解到原理圖中所有的低壓電器符號和作用,明白其電路工作原理、安裝布線及檢測方法。只有具備識圖能力,方能轉換成線路安裝及檢測技術。只有明白安全操作流程、掌握安全救護技能、嚴格遵循安全管理制度,才可能安全生產。一旦違規操作,即刻停止實操。通過反復訓練,學生能夠樹立牢固的安全意識,由小及大對學校的安全以及社會的安全等時刻留心。
(七)引導主動探索
在授課完成之后,中職教師可以布置技術綜述類的大作業,引導學生清晰認識到國內外電工技術領域的發展情況。一方面促使學生提升專業課程的知識積累,引導學生學會客觀、辯證地看待問題,為下一階段的自主學習找準方向;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在國內電工科技長足發展的歷程中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對國有科技的認同感,并為中國創造和中國標準而驕傲。專業中諸多技術問題是息息相關的,因此,教師也可以通過拋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結合數理知識、專業理論知識歸納演繹得出新的電路分析法,最終通過主動探索提升科學素養。
(八)注重啟發探究
啟發探究式教學的重點在于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意識,實現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轉換,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科研探索能力。一方面,教師可以借助便捷的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活動,也可以借助學習群組發布相關主題的學習資源,并在開課的時候進行知識測試。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重視與學生的互動,通過提問或實時測試的方式提高教學互動效率。另一方面,在學生的實習階段,教師也可以宣傳專業領域的最新成果、科研動態以及比賽情況等,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實訓熱情,還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為學生的后續就業做好鋪墊。
四、中職電氣控制線路安裝與檢修課程思政教育教學評價
中職電氣控制線路安裝與檢修的課程思政教學評價維度方面的主要內容有:(1)自主程度的評價。主要是評價學生在課程思政教育后是否提升了個人自主學習的能力。一名優秀的電工必定會面臨各種專業挑戰和心態挑戰。教師可借助勞模趙康康的案例鼓舞學生:只有甘于吃苦、精于鉆研,才能夠不斷超越自我。(2)合作效度的評價。學生在實訓和未來工作中,除了需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之外,還要有基本的職業素養,各個企業都有著嚴格的標準和要求。教師可借助實操訓練來考評學生的操作水平和團隊協作能力,通過小組分享來提升學生個體的職業成就感。(3)探究深度的評價。所謂的探究評價即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僅僅局限教材,更要注重對學生個人創新力、發展力的培育。借助探究評價,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電工專業知識的現實意義和對個人未來發展的價值。以開關為例,電氣控制線路安裝與檢修教材中所提及的依舊是閘刀開關,而當下在安全化、智能化理念的倡導下,很多企業和家庭都使用了低壓斷路器。從簡易的閘刀開關再到低壓斷路器,學生能夠摸索出低壓電器的發展脈絡,產生探究熱情。對學生的評價主要針對其是否關注專業領域的時事熱點和科技發展成果,是否能夠主動探索課本之外的專業知識。評價方式是多元的,既可以是學生自評,也可以是教師評價和學生互評等。
綜上可以得出,課程思政教育工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應當始終將立德樹人作為教學的中心,將思政教育工作貫穿教學全過程。并且課程思政的教育工作并非簡單的課程加思政,因此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這樣才能夠在課程教授中實現對學生的思政教育。
參考文獻:
[1]劉艷,張慶芳,陳卓.電路課程中融入思政的幾點思索[J].教育現代化,2020,7(26):134-136.
[2]周素華,魏英,王一群,等.電類基礎課課程思政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教學探索[J].中國大學教學,2019(10):41-44.
[3]李曉娓.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內蒙古煤炭經濟,2020(13):199-200.
(作者單位:福建理工學校)
編輯:常超波
作者簡介:蔡前晶(1984—),女,漢族,福建晉江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機電類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