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2012年教育部發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強調,教師必須建立現代教學理念,應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科教學質量。但通過分析當前我國各級教育實踐成果來看,發現當前在學科信息化教學及教師信息化教技素養培育方面還存在較多不足。本文以中學英語教學為例,深入研究中學英語信息化教學與教師教技素養提升的相關問題,旨在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學英語;信息化教學;提升
信息化教學與常規的教學方式相比較,其最顯著的特征就是采用計算機技術,并在教學過程中融入現代教育思想。信息技術的應用,不但可以使英語教育達到預定的教學目的,而且可以幫助老師通過系統化的方式來組織課堂的每一個階段,發掘更多的學習資源,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創新精神和探究精神,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作為課堂的實施者和組織者,在平時的課堂中應不斷探索新的方法、新理念、新的模式,并運用新的技術和信息技術來促進自身不斷獲得教技素養的提升。
一、當前中學英語信息化教學與教師信息化教技素養提升存在的阻礙
(一)教師缺乏外在信息化教技培育條件
好的教學工作需要豐富的實踐,而在新的教育信息化環境中,通過數字化、“互聯網+”等手段,可以實現知識的共享與傳播,這也是一個巨大的機會。但是,相對于大學層面的教育資源共享,中小學教育特別是初中教育的知識共享缺乏系統的體制支持,缺乏相應的獎勵與權利保障,使得教育知識共享的氣氛不佳。在這樣的背景下,又由于其所掌握的學科知識被異質化等諸多原因,使得中學英語的教學顯得更為突出。比如某些擁有良好的教學技巧和優秀的國際教育資源的中學英語老師往往會采取“沉默”的態度。通過大量的調研發現,許多中學英語老師在課堂上都會主動地尋找高質量的資源來進行支撐和補充課堂教學內容,但是很多老師反饋該類資源與學生實際學習需求之間存在一定差距,這與英語資源的開放性、多樣性、廣泛性都有直接關系。從整體上講,我國中學英語師資培訓的外在條件還需進一步改善。
(二)教師信息化教技素養受地區教育條件影響明顯
受城市化等因素的影響,高質量的老師紛紛涌向大城市,而在經濟落后的城市和鄉村,許多老師缺乏一流的英語教學資源,缺乏良好的教學條件,缺乏相應的信息技術和訓練系統,這就造成巨大的落差。在2.0的教育信息化時期,英語教學的局限會持續地被突破,但是從當前的狀況來看,在一定范圍內,我國中小學教師的信息素質培養出現“強則強,弱強弱”的狀況,農村和城市之間的差異十分顯著。有的中學英語師資在信息素質的培訓上還存在著一種“流于表象”“形式”等方面的教育觀念,未能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賦能”效應。因此,我國中學英語教師的信息化教技素養提升之路任重道遠。
(三)教師自身對信息化教學認知較為片面
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的教學方式和觀念的限制,導致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往往不愿意采用現代的教學方式,不愿突破常規。究其原因,目前我國中學英語師資主要來自外語學院、教育學院、師范學院等,由于師資力量不足,缺少專業的信息技術訓練,致使許多中學英語教師缺少現代教育觀念、信息化技能、信息化知識和信息素養,難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因此,一些中學英語教師需要提高對信息化教學的認識和理解,尤其是需要重視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以更好地滿足課堂信息化教學的要求。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師教學能力結構指標
信息技術是現代社會中最具影響力、推動力和創新力的科學技術之一,依托信息技術對傳統課堂教育理念、教學方式、授課手段等進行創新已經成為各級教育發展的主流趨勢,但目前國內外針對教育信息化能力結構設計并未達成統一,本文依照《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要求及中學英語實際教學需求,以下是對初中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結構的劃分建議:
①詳細制定信息化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確定,既要針對學期、單元,又要針對每個課程進行設計[1]。
②正確選用信息化教學策略。根據教學目標的區別,選用合適的信息化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
③靈活設計課堂問題及課后作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員主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課后對問題進行深入探究,從而夯實知識和技能。
④全面構建信息化課堂教學內容。主要內容包含導入新課、引出學習任務、引導學習難點、展示作品和評估等。
⑤營造信息化教學氛圍。即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信息化教學手段等創建交互式課堂環境。
⑥實施教育信息化評估。教學評估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能為老師對教學質效進行反思、為學生對學習成效進行反思指明方向,是推動師生進步的有效途徑。
三、中學英語信息化教學和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策略
(一)科學制定信息化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對教師的教育活動起著引導作用,同時也是對課堂教學質量進行評估的主要依據。在中學英語的信息化教學中,教師設置的教學目標既要契合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水平,又要注重對學生的能力、態度和價值觀的訓練,以達到培養學生為主體的目的。如在譯林版七年級英語冊 Unit 6 Food and lifestyle一課中,本課教學目標為:
Knowledge objective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unit, students will be familiar with the topic of“food and lifestyle”and master some common vocabulary, phrases and sentence patterns.
Capability objectives:
After learning this unit,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extensive and in-depth listening ability. Students can use the Internet to collect modern lifestyles and ideas, and talk about their lifestyles with others to improve their oral skills.
Emotional objectives:
After learning this unit, students should know about the nutrition of common foods in life, gradually develop healthy eating habits and lifestyles, and strengthen their love of life.
根據單元教學目標,可將第一課時教學目標設為:
Knowledge objectives:
Students should know about the words of common food in life.
Capability objectives: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talk about one of their favorite foods.
Emotional objectives: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use the Internet to collect information about different kinds of food nutrition, and form the idea of a balanced diet.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設置方式,不僅能充分滿足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能力提升、知識拓展和情感教育目標,還能借助“use the Internet to collect modern lifestyles and ideas”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應用信息技術幫助自身學習。
(二)利用信息技術創建交互式課堂學習氛圍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既要具備專業知識和教育知識,又要有系統地掌握所教授的知識,又要具備因特網的思想和對知識的敏感,通過網絡來提高學生的知識廣度和深度。也就是說,教師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設備,查看相關的教學視頻,瀏覽相關的網頁,搜索網絡上關于英語教學的信息。互聯網是一個信息容量巨大、受教育者廣泛參與的網絡空間,包含來自海內外的海量信息,是一片浩瀚的信息海洋。教師可以充分地運用這個渠道,把它當作一個重要的材料收集、充實所見、所聞、所感,提高自身的知識庫,從而促進自身職業發展。例如,在八年級英語Unit 5 Wild animals課上,可引進 CCTV的《動物世界》節目,用一段短小的視頻將內容傳遞給同學,最關鍵的是它生動的信息能夠激發和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其次,要使信息技術成為高效實施信息化教育的重要依據。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將資訊科技應用于教育,以提升教育效能為目標[2]。在新的教學領域、教學手段和新的教學要求下,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應用水平。例如,交互白板在實際應用中有著很大的應用前景,它可以創造一個交互的、信息化的學習環境,有助于提高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和互動效果。例如,八年級英語Unit 5 Wild animals課程,要求學生與別人溝通時,對自己喜愛的動物要表達自己的觀點。因此,我們可以設定一個互動性的活動:8個人在8個小時內完成任務,一個人的任務是“What wild animals do you like best?”“I like... best”和一張紙,讓同學們在上面填滿數字。比如,8個人當中,1個人最喜愛老虎,4個人最愛大熊貓,2個人最愛猴子,1個人最愛狼。表中清楚地顯示一群人的數據。一位同學按一下“狼人”的圖像,就會彈出一部介紹影片,然后單擊該畫面即可啟動或終止。隨著錄像的放映,該名同學開始自我介紹:“The animal that I love and admire most is the wolf.Wolves are a very united group. How often have you seen a wolf walking alone on TV or in real life? No...”在介紹結束的時候,可以回到表格上,進行下一步的描述。本節采用人機互動的方式,使英語的教學變得更為多樣化。
(三)應用信息化教學輔助工具批改作業
英語是一種邏輯性較強的語言,在英語學習中往往會出現單調乏味、難懂的現象,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在當前互聯網時代,網上授課、評課、評作業的應用日益增多[3]。在我國英語教學信息化進程中,要充分運用網絡技術來促進我國網絡教學的發展。在課程教學上,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進行網上授課,只要有計算機或移動電話,就可以讓來自各地的師生“聚集”到一塊,共同進行英語的學習和溝通。針對學生的學習需求,結合現實條件,采用多種方式進行網上授課。比如利用手機、電腦等上網課,采用 QQ,微信等進行教學互動,還可應用UMU互動,作為一種互動式學習軟件,它提供簽到、投票、提問、考試、抽獎、微課等多種服務,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和學生之間可以進行互動,完成整個英語的教學。
而對于作業的修改,可以通過微信、QQ、瀏覽器等設置交互鏈接,組織一個小組,進行網上問答,讓同學們完成網上的作業。例如,“閱卷網”是一種英語作文的智能化網上教學平臺,具有布局、修改、共享題庫等多種功能。報名后,可以參加指定的班,教師在完成一節課后,安排寫作主題,利用作業批改系統對學生的作品和標準的語料進行比較和分析,并在短短的數秒之內給出英語寫作評分、總評,以及根據句子糾正錯誤的批改。同時,教師還能了解到學員的分數,并對其進行改進。這種“作文評”體系能夠有效地促進教師的工作,從而使學生的英文書寫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革新教育評價方式
在實施信息技術教育的過程中,教學評估必須與之相適應,教師既要重視階段評估,又要重視過程評估。發展性評估是一種將課程評估與階段評估相結合的評估方式,有別于以往的以成果為主的評估方式,將教師的教誨和引導、課堂上的學習、思考和能力的展現都列入評估范疇。它注重師生交往、過程自身的價值、教學中的相互溝通、教師與學生的相互評估和自我評估。其實踐主要有:一節課完成后,讓同學們把自己的成長記錄記下來,并做好反思總結;采用多種形式的測試方法,使學生的評估更加完美,或請各組之間相互評分等。例如七年級英語 Unit 6 Food and lifestyle 的單元作業中,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作業后將其上傳到評改網上,然后通過該平臺自動給學生打分、修改,教師通過該平臺快速、及時統計學生的得分情況。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的作品打印出來,并將其隨意分發,以便對其進行二次修正與評估,從而達到優勢互補,共同進步。此外,單元學習結束后,教師會將單元學習內容和目標列出來,讓學生自己、小組成員和老師一起給學生評分,以此來評估學生在這一階段的學習效果。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初中英語教師來說,只有根據教育教學條件的創新和發展,不斷提升自身教技素養,加深對教育信息化的認識,主動適應教育變革趨勢,及時革新自身教學理念和手段,才能切實提高中學英語教學質效。
作者單位:武小合 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威戎中學
參? 考? 文? 獻
[1]羅淑生.中學英語信息化教學與教師教技素養的提升[J].中國新通信,2022,24(16):188-190.
[2]卜志穎.互聯網背景下中學英語信息化教學模式現狀與優化探究[J].辦公自動化,2022,27(06):16-18.
[3]趙磊.初中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策略研究[J].校園英語,2021(40):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