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瑋澤
[摘 ? ?要] 科普場館的理論研究對于科普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本文通過對科普場館發展現狀、管理模式、展示內容等方面的研究,提出科普場館的發展方向和管理策略,推動科普事業的創新和發展。科普場館是科學普及和科學教育的重要場所,對于提高公眾科學素質和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討科普場館的理論研究和創新發展,結合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總結科普場館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中的經驗和教訓,為科普場館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促進科學普及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 科普場館;創新發展;理論研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2023. 11. 053
[中圖分類號] G268.9;G775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23)11- 0186- 05
0 ? ? ?引 ? ?言
本文結合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以下簡稱“光科館”),探討了科普場館的理論研究和創新發展。光科館是中國唯一的光學專題科技館,它通過對光學科技的研究和展示,提高了觀眾的科學素養和光學科普意識。同時,光科館在管理模式、展示內容等方面也進行了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為科普場館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和借鑒。在創新發展方面,光科館采用了先進的光學展示技術,創新展示內容和方式,打造出獨特的光學科技主題館。此外,光科館注重觀眾體驗,開展互動性強、趣味性高的科普活動,提高觀眾的學習效果和參與度,推動科普事業的創新和發展。未來,光科館應繼續加強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意的融合,推動科普事業向深度、廣度、特色化發展,提高科普活動的互動性和趣味性,加強管理和服務,提高觀眾的滿意度和體驗感,促進科普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0.1 ? 科普場館建設的重要性和發展現狀
科普場館作為科學教育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首先,科普場館是普及科學知識和提高公眾科學素質的重要場所,能夠讓公眾了解科學進展和技術成果,促進科學文化的傳播和交流。其次,科普場館是推動科學創新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平臺,能夠促進科學技術的應用和轉化,推動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此外,科普場館也是激發青少年科學興趣和創新精神的重要場所,能夠為未來的科學發展培養人才,推動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現。然而,當前科普場館建設與發展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例如,科普場館數量和質量不均衡,存在地區差異和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科普場館的觀眾群體和服務對象有限,需要進一步拓展;科普場館的展品和科普內容更新不夠及時,需要增加創新元素和互動性,提高參觀體驗;科普場館的管理制度和標準規范有待完善,需要制定更加科學、規范、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績效評估體系。因此,研究科普場館理論并加以實踐,可以為科普場館的創新發展和質量提升提供指導和支持。
0.2 ? 意義和必要性
科普場館是普及科學知識、提高公眾科學素質的重要途徑,是推動科學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激發青少年科學興趣和創新精神的重要場所,而科普場館理論研究可以深化對科普場館的認識和理解,提高科普場館的管理和運營水平,促進科普教育的發展以及科學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推動科學技術的應用和轉化。因此,加強科普場館理論研究十分必要,可以推動科普場館事業的發展和進步,更好地服務于公眾和社會。
1 ? ? ?國內外新方法、新成果
科技館作為一種專門的科學普及場所,對于向公眾傳遞科學知識、培養公眾科學素養、推動科學創新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科技館科普活動的管理和創新顯得尤為必要,下面將結合具體工作,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探討。
1.1 ? 新方法
科普場館作為推廣科學教育的重要場所,需要不斷引入國內外科學教育領域的新方法,以提高科普效果和參觀體驗。以下是一些新方法的介紹。
1.1.1 ? “探究式學習”法
這種方法要求學生通過實踐、觀察和思考來探索科學問題,以主動學習的方式獲得知識和技能。這種方法適用于科普場館的展品和互動環節,可以讓觀眾參與其中,自主探索和學習科學知識,增強科學素養。
1.1.2 ? 多媒體教育
多媒體教育是一種結合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它可以使科學知識更加直觀、形象,提高觀眾的參與感和吸引力。科普場館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VR技術等方式來實現。
1.1.3 ? 社會化學習
社會化學習是一種以社交網絡為基礎的在線學習方式,可以幫助人們共享知識、交流經驗、解決問題。科普場館可以利用社交網絡等新媒體,建立觀眾交流平臺,增強參觀者的互動性和參與感。
1.1.4 ? 創客教育
創客教育是一種以自主設計、制作和創造為核心的教育模式,可以培養觀眾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科普場館可以通過提供制作工具、開展創意比賽等方式,激發觀眾的創造力和實踐能力。
1.2 ? 新成果
1.2.1 ? 科學游戲化
科學游戲化是一種結合游戲和科學教育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科學知識和技能。這種方法在科普場館的展品設計和互動環節中也可以應用,通過游戲化設計,增強觀眾的參與感和學習效果。1.2.2 ? 科普場館數字化升級
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科普場館可以利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將展品和互動環節升級為數字化、智能化的形式,提高參觀者的參與感和互動性。
1.2.3 ? 網絡科普平臺
近年來,網絡科普平臺逐漸成為科普教育的重要途徑。科普場館可以將自身資源轉化為網絡科普資源,建立科普博物館、虛擬科普館等網絡平臺,為觀眾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科普服務。
1.2.4 ? 跨界融合
跨界融合是指將不同領域的知識和技術融合在一起,創造出新的科學教育和文化交流形式。科普場館可以與藝術、設計等領域進行跨界融合,創造出更加富有創意和趣味性的展示形式和互動環節。
2 ? ? ?科普場館的標準研制與不足
2.1 ? 科普場館標準的研制
2.1.1 ? 科普場館標準的定義和分類
科普場館標準是指對科普場館建設、運營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和規范性指導,旨在提高科普場館的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根據不同的標準制定機構和制定目的,科普場館標準可以分為多個分類。
2.1.1.1 ? 國家標準
國家標準是國家制定并頒布的具有普遍適用性、強制性的標準,其適用范圍和要求均為全國統一。國家標準對于科普場館的建設、運營和管理等方面具有權威性和約束力。
2.1.1.2 ? 行業標準
行業標準是在某一特定行業領域,由相關的行業協會、組織或機構制定并頒布的標準,對于該行業的科普場館建設、運營和管理等方面具有指導和規范作用。
2.1.1.3 ? 地方標準
地方標準是由地方政府或相關部門頒布的標準,適用于特定的地區或范圍。地方標準對于科普場館的建設、運營和管理等方面具有地方特色和針對性。
2.1.1.4 ? 企業標準
企業標準是由某一特定企業或組織制定并實施的標準,其適用范圍和要求僅限于該企業或組織。企業標準對于科普場館建設、運營和管理等方面具有企業特色和針對性。
科普場館標準的分類多樣,不同的標準制定機構和制定目的都可以對科普場館的建設、運營和管理等方面提供指導和規范。科普場館可以根據不同的標準制定要求,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為廣大觀眾提供更加優質、豐富的科普產品和服務。
2.1.2 ? 科普場館標準研制的方法和步驟
科普場館標準是指對科普場館的規范化標準和要求,它是科普場館建設和管理的重要依據。以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制定標準為例需要經過以下步驟:
2.1.2.1 ? 前期調研
對國內外相關標準、法規和規范進行調研,了解科普場館的發展狀況、存在問題和需求。
2.1.2.2 ? 制定標準草案
根據前期調研結果,制定標準草案,明確標準適用范圍、基本原則、基本要求和技術指標等內容。
2.1.2.3 ? 征求意見
將制定的標準草案向有關行業和專家征求意見,收集相關反饋和建議,并進行修改完善。
2.1.2.4 ? 評審審定
經過征求意見和修改完善后,將標準草案提交給評審委員會或專家組進行審定,最終確定標準的正式版本。
2.1.2.5 ? 發布和實施
將標準公開發布,并組織相關部門對場館進行評估,對符合標準的場館進行認證或認可,以便科普場館能夠按照標準進行建設和管理。
2.2 ? 科普場館的科普資源不足
科普場館的科普活動需要大量的科學資源支持,包括科普人員、科技專家、科學家、科技企業等,但目前很多科普場館在這方面存在資源不足的問題。一些科普場館的科普人員素質不高,缺乏專業性和深度性,對科學知識的傳播存在誤導和偏差。同時,科普場館還需要大量的資金和物質支持,而現實情況是,科普場館的資金和資源都比較匱乏。
3 ? ? ?運用科學理論與標準規范指導實踐
3.1 ? 科普場館要運用科學理論和標準規范指導實踐
科普場館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場所,通過科學理論和標準規范來指導實踐,能夠提高場館的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作為一個專業的科普場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科學理論的運用:科普場館可以運用科學理論來設計和展示具有科學性、前沿性和趣味性的科普內容,吸引觀眾的興趣和關注。例如,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可以通過生動的實驗演示和科普解說,讓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光學科技的原理和應用。
標準規范的制定:科普場館可以參考國內外相關的標準規范,制定科普展示的標準和要求,確保展示效果符合觀眾的期望和要求。例如,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可以根據標準規范,制定展示器材和設備的選用標準、布局設計標準、安全管理標準等,保證展示的安全性、科學性和趣味性。
科學與標準相結合:科普場館既要運用科學理論設計展示內容,又要按照標準規范指導實踐,使得展示內容既具有科學性又符合標準規范,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例如,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根據光學科技的特點,結合相關的標準規范,設計和布置展示空間、選擇展示器材和設備、制定安全和管理規定等,提高展示效果和服務質量。
3.2 ? 科普場館要提高應用科學理論和標準規范指導實踐的能力
加強專業培訓:科普場館可以通過舉辦專業培訓班、組織專業人士授課等方式,加強工作人員對科學理論和標準規范的學習和應用能力,使其在實踐工作中能夠熟練掌握并靈活運用理論與規范。
不斷創新展示內容:科普場館要不斷跟進科技發展的最新成果和新理論,結合觀眾的需求和期望,設計和展示具有前沿性、科學性和趣味性的內容,不斷提升觀眾的參觀體驗和學習效果。
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科普場館可以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制定科學、嚴格的標準規范和管理制度,保證展示效果符合觀眾的期望和要求。例如,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可以通過制定安全、管理、保潔等方面的規定,確保展示過程中的安全和秩序。
開展科普活動:科普場館可以通過開展科普活動,吸引更多的觀眾參與其中,增強觀眾對科學理論和標準規范的認知和應用能力。例如,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可以通過舉辦科學知識競賽、科技論壇等活動,讓觀眾更好地了解科學知識,提升科學素養。
3.3 ? 科普場館要利用科學理論和標準規范指導實踐提升質量和創新發展
提高服務質量:科普場館可以結合科學理論和標準規范,制定和實施科學、規范的服務標準和管理制度,包括參觀流程、服務標準、安全措施等方面,從而提高服務質量和觀眾滿意度。
創新展示形式:科普場館可以利用科學理論和標準規范指導實踐,進行創新展示形式的探索和嘗試,包括互動性、數字化、場景化等,以吸引更多觀眾的關注和興趣,從而提升展示效果和教育效果。
加強管理和安全:科普場館可以結合標準規范,建立和完善管理和安全制度,包括安全控制、設備維護、防火防盜等方面,從而確保觀眾和展品的安全和保護,保障場館的正常運營。
與國際接軌:科普場館可以利用國際標準和規范,進行國際交流與合作,引進國際先進的科學理念和技術成果,從而推動場館的創新和發展。
開展科普教育:科普場館可以結合科學理論和標準規范,開展針對不同年齡、不同學科的科普教育活動,如科普講座、科學實驗、科學競賽等,從而提高觀眾的科學素養和科學文化水平。
4 ? ? ?科普場館創新發展與質量提升
4.1 ? 科普場館創新的意義和內涵
吸引觀眾:創新展示形式和內容能夠吸引更多的觀眾,提高場館的參觀量和知名度。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可以通過創新的展示形式和內容,如數字化展示、VR互動等,吸引更多觀眾的興趣和關注。
提升教育效果:創新展示形式和內容能夠提高觀眾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增強科學素養和文化水平。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可以通過創新的教育方式和內容,如科學實驗、科普講座等,提高觀眾的學習效果和科學素養。
推動科技發展:科普場館的創新不僅能夠吸引觀眾,還能夠推動科技的發展。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可以通過開展科技創新展示、科技創新活動等,推動光學科技的發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
提高服務質量:創新能夠提高場館的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可以通過創新的服務方式和管理方式,如在線預約、實時反饋等,提高觀眾的服務體驗和滿意度。
4.2 ? 科普場館質量提升的方法和策略
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科普場館應建立科學、規范的管理體系,包括安全控制、設備維護、人員管理等方面的規定和流程,以確保場館的正常運營和服務質量的提高。
優化觀眾服務:科普場館應不斷優化觀眾服務,包括參觀流程、服務標準、服務態度等方面,提高服務質量和觀眾的滿意度。
創新展示方式和內容:科普場館應通過創新展示方式和內容,提高展示效果和觀眾的參觀體驗,例如使用數字化技術、增加實物展示等方式進行創新。
提高人員素質:科普場館應通過加強人才培養、提高員工素質等方式,提高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例如開展專業培訓、定期考核等。
加強宣傳推廣:科普場館應加強宣傳推廣工作,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更多觀眾的關注和興趣。
5 ? ? ?結束語
科普場館創新發展的現狀和前景十分廣闊。隨著科技和文化的不斷進步,科普場館也必須跟進變化,不斷進行創新發展。
目前,科普場館在展示方式和內容、教育方式和手段、管理和服務等方面都在積極創新。例如,采用虛擬現實技術、數字化展示等先進技術手段,將科學知識呈現得更加直觀生動;開展互動性更強的科普活動,提高觀眾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加強管理和服務,提高觀眾的滿意度和體驗感。
未來,科普場館的創新發展將更加注重與社會需求和科技發展趨勢的結合。例如,通過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提高科普活動的個性化和精準化;注重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意的融合,推動科普事業向深度、廣度、特色化發展;加強與社會各界的合作與交流,提高科普活動的社會效益和推廣力度。
主要參考文獻
[1]吳滿意,唐良虎.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N].中國社會科學報,2023-03-24(6).
[2]高春玲,沈文君.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高質量發展四大要點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3(3):32-37.
[3]楊帆.公共圖書館少兒科普閱讀推廣活動創新研究:以重慶圖書館“智慧空間站”為例[J].科技風,2023(7):137-139.
[4]吳文忠.科普場館特種影院科普功能提升策略研究:以上海科技館為例[J].中國電影市場,2023(3):38-42.
[5]張強,陳元欣.國外智慧體育場館:轉型訴求、實踐模式及本土啟示[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23,40(1):20-27.
[6]徐凱程,王志強,岳高峰,等.我國科普生態系統標準化研究[J].中國標準化,2023(5):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