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梅
課堂練習是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許多數學知識必須通過課堂練習才能真正消化、理解和掌握。課堂練習不僅是檢查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還是培養學生數學思想、思維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極為有效的途徑。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課堂質量,針對以上情況,我通過長時間教學發現,做出了如下總結:
1.課堂教學中時常出現學生“一看就懂,一說就會,一做就錯”的現象,教師精心設計了扎實到位的練習,而學生的練習效果卻不能夠實現預設練習的價值,從而造成重復低效的局面。
2.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對課堂練習設計的研究是使學生更好地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使學生通過不同的練習促進新知識的掌握。我們需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挖掘開放性的素材,精心地設計課堂練習,使課堂練習豐富起來,活起來,開放起來,生活起來,生動有趣起來教師要結合教學設計貼近生活,富于思考靈活多樣化的練習。
3.課堂教學練習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研究
(1)練習的生活化趣味化。兒童的心理特點是好奇、好動、好玩。設計練習時要考慮到兒童的心理特點,從新的練習形式、新的題型、新的要求出發,避免陳舊、呆板、單調重復的練習模式,保持練習的形式新穎,生動有趣。讓學生做練習的主人,設計改錯題;讓學生當醫生,設計判斷題;讓學生當法官,設計操作實驗題,調動學生各個感官參與練習。也可以根據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練習,如運用猜迷語、講故事、摘取智慧星、做游戲、直觀演示、模擬表演、各類小競賽等。
(2)練習的多樣化。比如在計算上我們反對過度的練習,但熟能生巧,計算能力的培養離不開適度的練習,任何知識都需要在用的過程中逐漸被接受和內化。我們可以在練習形式多樣性和趣味性方面下功夫,提高練習的操作性,做到教、學、做合一;在練習多樣化上下功夫,增強練習的游戲性、挑戰性和趣味性,寓學于樂。讓多樣化的練習吸引學生的主動參與,變以前的“要我練”為現在的“我喜歡練”,把練習過程變成小競賽,挑戰同學,挑戰自己;把練習變成技巧的探索,我發現,我總結,我成功;把練習變成是小游戲,我游戲,我快樂,我喜歡。這樣通過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自主性, 來鞏固計算技能,學生的計算技能就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
練習的多樣性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設計:
準備性練習。為了縮短新舊知識之間的距離,促進知識的遷移,在學習新知識前,應根據新學知識所必要的基礎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新課前的準備性練習。
2)探究要深入。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在學習知識的時候往往是直觀的形象思維比較發達,而抽象的邏輯思維相對來說就比較的欠缺。所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往往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并且需要通過大量的練習來加強。3)練習要得法。在設計練習時就要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①基本練習:基本練習要有明確的目的及極強的針對性,是對新的知識進行鞏固,同時也是檢驗學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某一項學習內容的有效方法和途徑。主要針對的是計算方面的練習。②針對練習:主要是指針對性強的單項訓練,圍繞如何突破難點章。例如:在講解人民幣的認識之一部分的內容,由于一年級的學生對于人民幣的認識比較的抽象,孩子對于有實物的教學比較容易理解,所以在進行完教學后要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運用專項的練習能夠讓學生充分的理解重點,分散難點,有利于練習的有效性。③口述性訓練:通過學生用語言表達來說清算理,培養初步邏輯推理能力。例如在教學一般應用題時,用綜合法或分析法講解過后,可讓學生說說每一步所表達的意思,試著讓學生獨立分析。
(3)練習的興趣化。興趣是一種對智力活動有重要影響的非智力因素。數學學習興趣是培養孩子良好學習品質的有效途徑,是實現有效數學學習活動的前提,是教育的人文精神的體現。興趣作為一種自覺的動機,是對所從事活動具有創造性態度的重要條件, 興趣具有追求探索的傾向,良好的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自覺動力。
通過一年的研究和具體實施,學生在練習習慣和思維訓練方面得到了提高,我們在研究中也明確了課堂練習多元化實施方向,引導學生正確參與課堂練習,精心為學生設計了適合學生的多元化練習, 提出了學生練習、思維訓練、情感體驗方面的各種建議,起到了較好的引領作用。
參考文獻:
[1]鄭姝、陳玲、陳美玲。基于11 課堂環境下的小學數學深度教學的資源設計[J]。中國電化教育,2013(3)[2]唐荷意。小學數學教學論課程中的整體教學實踐[J]。教育探索,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