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麗
學困生,是指在一個班級中,由于教師的偏見或由于家庭及學生自身等原因造成的、被其他學生所輕視的學生個體或群體(以下簡稱學困生)。他們表現為態度不端正、缺乏自信、學習方法欠妥、學習被動、學習習慣較差,在正常的教學要求下,對學習感到困難,對完成學習任務有一定的困難。
目前我校在職教師30 人,在校學生600 多人,地處鄉村,多數學生沒有受過良好的學前教育,家庭文化背景較差,整體生源素質低、學生學習狀況差,有的父母長期在外打工, 根本談不上對子女學習的檢查和督促,對子女的教育只是偶爾落實在口頭上, 沒有一個長期的、完整的、持之以恒的培養計劃等等。學困生的存在是阻礙學校發展、提高學校整體教學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轉化鄉村小學學困生,并試圖找到小學學困生的致差原因,對癥下藥,加以轉化,對我校的教育發展越來越重要。
為此,我從2021 年對我校學困生的課堂表現及對策進行了為期兩年多的研究,并總結了以下的學困生轉化方法:
一、全面分析,找出引起學困生的原因
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首先要摸清學困生成績差的原因,以便對癥下藥,因人而異制定轉化措施。通過調查分析,造成學困生成績差的原因盡管千差萬別、錯綜復雜,但從學生的角度上講主要有兩個,
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智力因素方面,不可否認,有些學困生感知粗淺,思維比較遲純,識記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不強,同時男女生之間也存在著性別差異等等。但這些大都是由于后天的開發不良造成的,不全由先天決定。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主要是由于這些學生學習目的不夠明確, 缺乏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再加上學習方法不當等原因,造成知識缺漏過多。而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根源是教師和家庭,由于片面追求升學率的錯誤思想影響, 有些教師的教學思想不端正,教學方法不得當,加上部分學生家庭關系不正常,家庭環境不健康,家教方法不妥當,要么簡單粗暴,要么過分溺愛等等。針對上述原因,近年來,為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成績,我每接受一個新班級的課程后,總是認真聽取原任課教師的意見,并深入學生和學生家長,了解分析學困生的思想和學習狀況, 掌握引起他們學習困難的原因,然后有針對性地制定轉化措施,分步加以實施。
二、努力建構學困生的自信,教學中多方法并用
實踐證明,“學困生”的轉化,是一個長期的漸進過程。“學困生”自信心的樹立,不僅需要精神的解放,更需要實踐的支撐。在轉化“學困生”的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要使學生逐步樹立信心最有效的方法是讓學生學有所獲,不斷地取得成功,成功是自信心堅實有效的支撐點。
為此,我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作了努力:
1、分層教學,分類指導。根據學困生的基礎智力水平,能力結構將該學生分成三類,教學中,分層設問,分層練習,分層考試,讓各層次的學生公平競爭。像我們班的一名學困生,我最初給他定的目標是在最后十名同學中爭取好名次,但期中考試后,他不僅完成了任務,而且上升了一個檔次,進入第二梯隊,難怪他現在那么有信心。這樣做,使“學困生”往往也能成為勝利者,使他們在學習竟爭中嘗到甜頭,學習勁頭更足,進步也就會更明顯,進而向更高層次邁進。
2、小步子,低臺階,強刺激,多反饋。對“學困生”要不斷地提出切合實際的階段性目標,使他們“跳一跳,能摘到”。當他們經過努力達到了目標,我就充分地給予肯定和表揚,并激發他們去攀登再高一點的目標。當他們不斷地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后,就會增強自信心,就能有效地保持學習的上進心。
3、有意識地設置一些興奮點。在教學過程中,我每節課都要有意識地選擇一些比較基礎的簡單的題目,對“學困生” 提問或讓他們上臺演示, 對做得好的及時鼓勵、贊揚,就是答錯了也表揚他能積極思考,積極參與,勇于表達個人的見解。這樣做,使“學困生”在班集體中有表現的機會,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產生了求知的欲望,從而收到了較好的效果。進行變式教學和舉一反三的訓練,不僅深受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的歡迎,而且也能使“學困生”情緒興奮、思維活躍。在分析一些較難的內容時,我先強調這是一個難點,此言出,不僅成績較好的同學積極開動腦筋,“學困生” 也躍躍欲試,實踐證明,較難的內容有較強的吸引力和刺激性,在整個班集體的共同思維活動中,“學困生”也會在參與中受到啟示,得到提高,如果能答對一個問題或答對了某一點,得到老師的贊揚那更是莫大的鼓勵。
4、嚴格要求,努力減少失誤點。失誤,往往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對“學困生”來說,減少失誤更為重要。我平時總是要求學生,能做到的事情一定要做好,會做的題目就力爭不失分。對于新生,我十分強調規范化訓練,語言要規范,思路要規范,書寫要規范。規范化的訓練,不僅可以減少失誤,而且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大有幫助,對“學困生”尤其如此。
5、注重學困生的學習方法。學習方法的指導,對“學困生”也非常重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是學好知識的重要條件。教學中我很注重指導學生怎樣課前預習,怎樣掌握聽課的思路,怎樣變被動的學習為自覺地、主動地學習。
三、“榜樣引路”
轉化“學困生”中很有效的辦法是使用“身邊人教育身邊人,同齡人教育同齡人”的“榜樣”的力量。一般地說,“學困生”沒有一個是自甘墜落的,總是希望改變自己的形象,改變自己扮演的角色。你能轉化一個,立為榜樣,就能帶動起一大片來。
四、形式多樣,鞏固轉化成果
學困生的轉化,教師的作用是主要的,但還不夠,還必須采取多種形式, 利用多種渠道才能加快轉化過程。同時,由于部分學困生意志比較薄弱,轉化成果容易反復,因此,要較好的鞏固轉化成果,必須多方配合,實行課內外、校內外等多種渠道,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家長與學生以及老師與家長的密切配合,才能加快轉化過程,鞏固轉化成果。
總之,學困生的轉化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工作,只要我們教師、家庭、學校、社會緊密配合,共同探討學困生的轉化方法和規律,就能真正使學困生不再“學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