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國財
摘 要:高中政治教學融入時政熱點主要涉及教師、學生和時政熱點三個方面。需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和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激發學生對時政熱點的興趣和學習熱情,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為培養有思想、有素養、有責任感的現代公民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立足高中政治教學實際,探索課程與時政熱點融合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時政熱點;教學創新
高中政治教學與時政熱點結合具有多重價值,包括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政治理論、發展社會責任感、成為更加全面的人才等。教師應該將時政熱點融入政治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政治的重要性和時政熱點的實際意義,從而更好地為未來發展做準備[1]。
一、高中政治教學中時政熱點融合的價值
高中政治教學與時政熱點結合具有多重價值。首先,將時政熱點融入政治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政治理論,并將其應用于實際情境中。學生能夠通過分析時政熱點來理解政治理論的具體實踐和應用,從而更好地掌握政治知識。此外,將時政熱點作為教學材料,有助于激發學生對政治的興趣和熱情,激發他們對時事的關注和探究的欲望,以及提高他們的思辨和分析能力。其次,高中政治教學與時政熱點結合也可以幫助學生發展其社會責任感。時政熱點往往涉及社會問題和公共利益,因此將時政熱點融入政治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社會、了解國家,從而進一步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通過學習和思考時政熱點,學生將能夠理解政治的重要性,并認識到他們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和義務。最后,高中政治教學與時政熱點結合也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更加全面的人才。當學生將政治理論應用于實際情境中時,他們將更好地理解政治的綜合性和復雜性,從而增強其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能力。此外,時政熱點往往涉及多個學科領域,如歷史、經濟、社會學等,將其與政治教學結合起來,可以幫助學生更全面地了解這些領域的知識,從而成為更加全面和綜合的人才[2]。
二、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融入時政熱點的瓶頸
(一)教師方面
其一,缺乏時政熱點教學資源。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大量的時政熱點資料,這些資料需要及時準確地獲取和整理,但是很多教師可能無法有效收集和整理這些資源。因此,在教學中需要解決如何獲取和整理這些資源的問題。其二,教師思想觀念和知識儲備不足。教師在融入時政熱點教學時,需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和開放的思想觀念,但是很多教師的知識和思想儲備并不充足,對時政熱點的分析和討論也可能不夠深入。因此,在教學中需要加強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素質,提高他們的時政熱點教學水平。其三,難以處理時政熱點敏感問題。在教學時,教師可能會遇到一些敏感的時政熱點問題,如涉及國家安全、宗教、種族等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教師慎重處理,避免引發社會矛盾和爭議。因此,在教學中需要遵循教育原則和法律法規,科學地處理時政熱點問題[3]。
(二)學生方面
其一,學生可能缺乏對時政熱點的興趣和理解,無法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甚至對時政熱點的討論和分析持有消極態度。因此,在教學中需要激發學生對時政熱點的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其二,學生在高中階段的知識儲備有限,對時政熱點的分析和討論可能會存在盲區和不全面的情況。因此,在教學中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背景和學習能力,引導他們全面了解時政熱點,提高他們的認知水平。其三,學生在高中階段的思維能力相對較弱,可能難以深入分析和思考時政熱點問題。因此,在教學中需要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他們的分析和判斷能力,引導他們理性思考時政熱點問題[4]。
(三)時政熱點方面
其一,時政熱點更新很快,有些熱點問題甚至在幾天內就可能發生較大的變化,這給教師的課程安排和學生的學習也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教學中需要時刻關注時政熱點,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式,保證教學的及時性和實效性。其二,在時政熱點的討論和分析過程中,有些信息可能并不準確或存在歧義,這可能會誤導學生的認識和判斷。因此,在教學中需要對時政熱點信息進行準確篩選和核實,確保教學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其三,時政熱點話題選擇不當,可能引起社會爭議和不良影響,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和道德修養也可能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在教學中需要根據教育原則和法律法規,精選合適的時政熱點話題,引導學生關注時政,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5]。
三、高中政治教學中時政熱點融入的要素
(一)時政熱點的選擇
高中政治教學與時政熱點結合需要重視時政熱點的選擇。在選擇時政熱點時,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時政熱點的選取應該有時效性。教師應該關注當下社會熱點問題,盡量選擇最近發生的、對社會影響較大的熱點事件。其次,時政熱點應該具有廣泛的社會關注度。教師應該選擇那些對大多數人都有實際意義的熱點事件,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再次,時政熱點的選擇也應該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水平,以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最后,教師應該避免過分引導學生的觀點,要尊重學生的不同觀點和思考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時政熱點的探討和討論中來[6]。
(二)教學方法的探索
高中政治教學與時政熱點結合需要探索適合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引導學生探究和分析時政熱點,例如小組討論、辯論、寫作等方式。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自由探討和交流觀點,激發學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通過辯論,學生可以嘗試不同觀點的辯證分析和思考,增強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通過寫作,學生可以更深入地探討時政熱點,提高他們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教師應該結合具體情況和學生的認知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三)教學與價值的平衡
高中政治教學與時政熱點結合需要平衡教學與價值的關系。教師應該將時政熱點融入政治教學,但也需要注意控制好課堂討論的情緒,避免出現過激和偏激的言論。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以客觀和理性的態度來對待時政熱點,分析事件的背景、原因、影響等方面,并通過案例分析和事實證據來引導學生分析和思考,不斷提高他們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同時,教師還應該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時政熱點的社會影響,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7]。
四、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融入時政熱點的策略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融入時政熱點是非常必要的。因為時政熱點是社會上最具爭議和熱度的話題,對學生的成長和社會認知具有重要的影響,要積極探索科學應用路徑[8]。
(一)構建科學的教學體系
高中政治教學中融入時政熱點需要在課程設置方面做出調整。在教學中,應該針對時政熱點與學科知識結合,形成相互促進、相互滲透的關系。通過實際案例來解釋課本中的抽象概念,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政治學科的本質和實質,同時也更好地關注和理解社會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起到引領、引導和激發學生興趣的作用。在時政熱點教學中,教師應該關注最新的時事信息,不斷更新和補充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同時,教師還要在學生探究時政熱點的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理性分析,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高中政治教學中融入時政熱點需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例如:小組討論、演講、研究報告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學習中充分參與,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同時,應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篩選和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分析時政熱點,探究事情的本質和深層次含義。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還可以通過課外拓展的方式,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和關注社會熱點。例如:組織學生參加模擬聯合國會議、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活動,讓學生更好地認識社會現實和熱點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
比如說,針對新能源汽車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國家相關政策和措施,如稅收優惠、補貼、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等。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新能源汽車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引導學生思考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對于環境保護、經濟發展、能源安全等方面的影響。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可以就政策的合理性、可行性、影響等方面展開討論,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和社會認知水平。
(二)進一步優化時政熱點選擇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融入時政熱點需要從課程設置、教師角色、教學方法和課外拓展等多個方面進行考慮和實踐。只有全面地考慮和實踐,才能更好地達到培養學生對時政熱點的關注和理解,進而提高學生的社會認知和思維能力的目的。高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尚不完善,對信息的真實性和客觀性的判斷力有限,很容易被虛假信息誤導。因此,在時政熱點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信息篩選和分析,避免學生接受和傳播虛假信息。高中學生的興趣不同,有些學生會對時政熱點教學產生抗拒和厭惡感。教師需要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自主性,讓學生更好地融入時政熱點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科掌握程度。
有些時候,時政熱點的變化非常快,如果學校沒有及時更新教學資源,就無法滿足教師和學生的教學需求。因此,學校需要及時更新和補充教學資源,為教師和學生提供足夠的時政熱點信息和材料。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融入時政熱點教學,需要解決信息準確性和客觀性、教師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學生興趣和自主性以及教學資源的匱乏等問題。只有克服這些困難,才能真正實現高中政治教學與時政熱點的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社會認知水平。
比如說,針對社會治安管理事件的應急處置,教師可以設計一場模擬演練,引導學生了解如何應對突發事件。例如:教師可以選擇一起社會治安事件,如地震、火災、交通事故等,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應急演練。在演練中,學生需要根據事態的緊急性和影響程度,快速制訂行動方案,分工合作,同時學生還可以模擬各種不同的社會角色,如救援隊員、媒體記者、受災群眾等,加深對于社會治安管理的認知和理解,提高學生的危機管理和應急處置能力。這些案例不僅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時政熱點和社會治安事件,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通過這些實際的案例,學生可以更好地融入時政熱點教學,掌握更多有關社會、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社會認知水平。
(三)要堅持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
在開展高中政治教學中,要想發揮時政熱點的作用,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在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這一課時,教師首先應該結合社會主義發展的成就激活學生的認識,讓學生先去搜集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取得了哪些輝煌的成就,然后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
組[9]。小組內的同學對相應知識進行分析和總結,最終得出結論。這種結論是嘗試性的,關鍵是要讓學生能夠進行理論的分析和嘗試,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立意義和發展態勢。在學習《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容展開深入分析,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理解這一制度的優越性。具體來看,教師可以列舉生活中的某些事例,讓學生進行深入分析,學生需要借助民主的渠道行使自己的權利,踐行自己的義務。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也是高中思政教學的重點內容,學生對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一內容要有具體的了解。社會主義制度具有一定的優勢,而公有制作為社會主義制度下的經濟主體就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此,教師可以設計相應的討論問題,促進辨析式學習的發展。在討論中,學生的觀點可能有所差距。有些學生認為公有制經濟適合社會主義發展的需求,對于改善我國經濟狀態,促進生產力發展有積極的作用;有些學生則認為,非公有制經濟能夠促進多行業的出現。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觀點進行陳述判斷,然后教師要結合當前時政熱點對本課的內容進行詳細的講解,以便學生能對已經提出的觀點進行反思和評價。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政治教學與時政熱點結合具有重要的價值。通過選擇合適的時政熱點、探索適合的教學方法、平衡教學與價值的關系,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價值觀念,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高中政治教學與時政熱點結合也需要教師的不斷探索和創新,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為學生的成長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幫助。
參考文獻
[1]蔡嘉忻.運用時政熱點提升高中政治課堂吸引力探究[J].課堂內外(高中教研),2022(5):132-133.
[2]張楊.時政熱點提高高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探究[J].課堂內外(高中教研),2022(7):116-118.
[3]楊徐欣.依托時政熱點培養高中生思想政治核心素養[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6(3):56-57.
[4]何勝.時政熱點素材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交流,2020,27(32):306-307.
[5]趙洪濤.高中政治教學時政熱點的應用芻議[J].讀與寫,2020,17(13):29.
[6]包曉鷗.時政熱點在高中政治復習課教學中的運用[J].中外交流,2019,26(23):197.
[7]李佐清.時政熱點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讀與寫,2016,13(14):47.
[8]劉雪梅.高中政治教學中時政熱點融合探略[J].考試周刊,2017(85):131.
[9]陶森修.小議高中政治課的時政熱點導入[J].讀與寫,2016,13(2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