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涌新
摘 要 在目前的高中古詩詞教學中,部分學生難以對古詩詞意象、技巧、語言風格深入把握,課堂教學質量難以得到有效提升。為解決這一問題,本文從明確議題、選擇組織文本、巧設思考問題、增設多樣活動、預留拓展任務等角度出發,總結了群文閱讀在高中古詩詞教學中的使用策略。
關鍵詞 群文閱讀? 高中語文? 古詩詞? 教學策略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新課標”)中課程內容部分對學習任務群做出闡述,即希望以學習任務綜合單元教學,突破單篇閱讀的固定模式,使學生通過群文閱讀建立文本之間的內部聯系,更好地感受語文知識的內在聯系。古詩詞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統編教材的安排圍繞人文主題進行設計,這為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議題的設計提供了幫助。因此,教師應及時轉變教育理念,開展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古詩詞。
一、群文閱讀在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群文閱讀是指師生圍繞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結構化文本,通過集體建構達成共識的多文本閱讀教學過程。區別于傳統零散的單篇教學形式,群文閱讀教學時間較短且較為系統,可以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通過議題,建立文本之間的內部聯系,在有限時間內掌握所學知識,極大程度提高整體學習質量。不難發現,目前統編教材中的古詩詞數量隨之增多,課堂教學也對教師在增強學生傳統文化意識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應充分發揮群文閱讀的優勢與價值,設計更為高效的教學策略。在筆者看來,群文閱讀在高中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可以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群文閱讀能夠精簡教學時間,在豐富學生課外學習資源的基礎上,圍繞相關議題為大家引入相應的古詩文篇目。這樣一來,不僅能解決課時量不足的問題,同時也能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增加學生的文化積累。
其次,新課改強調以培育學生核心素養開展教學活動,通過群文閱讀的方式能有效幫助學生在多文本古詩詞閱讀的過程中獲得審美發現,并以對比的形式感受同一詩歌體裁的不同表達方式,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并逐步提高自身應用意識,從而有效落實學生的核心素養。
最后,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教學活動也能契合新課標中所提出建立學習任務群的要求,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突破單篇閱讀精講細析的固定模式,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
由此可見,在古詩詞教學中采用群文閱讀手段,既滿足新課改要求,也能幫助學生提高自身核心素養。因此,廣大教師應充分關注群文閱讀教學的本質內涵,結合古詩詞特征,設計有效教學活動,使學生獲得積極的閱讀體驗,感受古詩詞學習的價值與魅力。
二、基于群文閱讀的古詩詞教學策略
在高中古詩詞教學中,如何發揮群文閱讀的優勢,已成為廣大教師所關心的焦點問題。筆者結合多年教學實踐經驗,遵循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原則,利用統編教材中古詩詞教學案例,細致剖析群文閱讀的教學流程。
1.設計明確議題,奠定群文閱讀基礎
“議題”是開展群文閱讀的靈魂,統領著后續教學活動的走向,對教學質量具有一定影響。結合高中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興趣愛好,在議題設計方面,教師不僅要注重其與古詩詞內容的關聯性,同時也要保障議題內容足夠吸引眼球,能喚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此,教師可以依據教學目標進行設計,注重議題的開放性與議論性,給予學生充足的想象與討論空間,奠定良好的群文閱讀基礎。
以統編教材必修上冊《夢游天姥吟留別》一課的教學為例。詩中高度的夸張、豐富的想象,是《夢游天姥吟留別》最主要的特點,也是是構成這首詩浪漫主義風格最根本的要素。根據這特點,教師可以將本課群文閱讀議題設計為“李白詩中的夸張用法”,并為大家提供拓展《將進酒》《蜀道難》兩篇古詩,借助這三首古詩中“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等詩句,感受李白奇特的夸張表達手法。再如,教師也可以設計具有議論性的議題,深度挖掘詩詞中李白所表達的不與權貴妥協的反抗精神,設計“李白的千愁萬緒”“李白的豁達人生”等議題,使詩人豐富的人生經歷牽引著學生的心,激發其對議題的參與、探究熱情。
通過明確的議題設計,可以為群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同時也能夠借助多樣化的議題形式激起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熱情,有效提升整體課堂教學質量。
2.選擇組織文本,凸顯群文閱讀價值
在明確議題后,群文閱讀中的文本選擇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師不可以盲目地圍繞議題,為學生提供數量繁多的古詩詞資源,這樣不僅會導致學生產生較大的學習負擔,而且過多文本的組成形式也難以使學生有所側重,影響學習質量。因此,教師要根據議題內容,選擇文質兼美且數量適中的詩詞文本,保障文本內容在指向議題的同時,具有互文性,使得學生能通過群文閱讀建立詩詞間的內部聯系,感受古詩詞的精彩與魅力。
以統編教材必修上冊《登高》一課的教學為例。詩句中的“潦倒新停濁酒杯”道盡了杜甫對世事的無奈。借酒消愁,凸顯了詩人無可奈何的憤懣情緒。教師可以巧妙地借助詩句中的“酒”展開聯想,設計“唯有飲者留其名——古詩中關于《酒》的表達”這一議題,并為大家提供、拓展《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長命女·春日宴》《醉翁亭記》這三篇古詩文,邀請大家自主閱讀,尋找“酒”在詩句中的表達形式。《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中的“酒”代表了對友人的不舍、眷戀與祝福,《長命女·春日宴》中的“酒”代表了古代女子對生活的美滿追求,《醉翁亭記》中的“酒”則是凸顯了詩人豁達的心態與積極的情感。在這四篇古詩文中,“酒”被詩人寄予了不同情感,承載著詩人的千頭萬緒,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利用適合、精簡的群文文本,既能避免學生產生學習負擔,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在同一意象、具有互文性的群文閱讀學習中感受詩人的思想情感,擴大學生對詩詞內容的理解。
3.巧設思考問題,發展學生思維品質
問題是啟發學生思維,促進其思維品質發展的重要途徑。在組織群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設計問題,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為根本,通過循序漸進的問題引出議題,幫助學生在理解、探究的過程中,構建更加完善的知識體系。因此,教師要及時轉變自身教育理念,圍繞議題設計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幫助學生在思考中不斷深入探究,達成理想化的教育目標。
以統編教材選擇性必修上冊《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一課的教學為例。根據詞中所傳達的對亡妻的悼念之情,教師可以設立“古詩詞中的愛情”這一議題,并為學生提供《衛風·氓》《錦瑟》《夜雨寄北》《靜女》這四首古詩,并設計以下問題:
(1)對比以上古詩詞在創作背景、藝術手法和寫作對象等方面有何不同?
(2)比較以上古詩詞中對愛情的描寫有何不同?
(3)你心目中的愛情是什么樣子的?
以上問題層層遞進,最終引向議題,充分提高了學生比較、分析的學習能力,使其在閱讀探索中逐步深化對詩詞情感的理解。與此同時,為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積極性,教師也可以鼓勵大家在教師提問的基礎上,自主提出問題,邀請其他同學進行解答。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也能幫助大家在探究與交流中發展思維品質,提升自身綜合能力。
可見,利用具有思考性的問題,可以逐步將學生的思維引入更深處。借助問題,幫助大家在解決的過程中發展自身學習能力,深入感受群文文本,提高教學質量。
4.增設多樣活動,提高學生參與熱情
在常規的古詩詞教學中,部分學生可能會產生畏難情緒,在枯燥乏味的學習氛圍下喪失學習積極性。這時,教師要合理調整群文閱讀手段,以活動的形式在班級內開展群文閱讀交流大會,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參與,在分享與交流中體驗詩詞的情感力量,幫助學生洗滌心靈、凈化靈魂。
以統編教材選擇性必修中冊《書憤》一課的教學為例。詩句中詩人運用回憶的方式,聯系諸葛亮出師雄文這一事件,暗喻自己的遭遇,暗含了詩人的憤懣難平與無限感慨。在組織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以古詩詞情感為切入點,設計“難以磨滅的家國情懷”這一議題,并在班級內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教師可適當為大家拓展《春望》《滿江紅》等與家國、戰爭相關聯的古詩詞內容,并鼓勵各小組成員,圍繞議題自主查閱資料,根據詩詞情感類屬、情感表現搜集其他古詩資源。在學生完成合作任務后,各組成員派代表進行展示,分享《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出塞》《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經典作品,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拓展自身文化視野,逐漸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以活動的形式滲透群文閱讀,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有效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在開放、和諧的學習氛圍中獲得積極情感體驗,感受古詩詞學習的獨特魅力。
5.預留拓展任務,豐富學生文化視野
在完成基礎性群文閱讀教學后,結合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以及核心素養培育要求,教師應合理預留拓展性任務,并指導學生完成。通過此種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在真實情境下,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建立良好的應用意識的同時,鞏固古詩詞群文閱讀學習成果。在長期訓練中,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現綜合能力的發展。
以統編教材選擇性必修下冊《蜀道難》一課的教學為例。在課內教學任務結束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計以下兩項任務:
任務1 李白的《蜀道難》《將進酒》與《夢游天姥吟留別》三首古詩流傳千古、膾炙人口,假如你是學校廣播站的廣播員,在傳承傳統文化版塊專欄中,請為詩人李白增設專欄,介紹李白詩詞的特色(可由某一點展開)。
任務2 根據李白的《蜀道難》,并聯系現代的“蜀道”,寫一篇讀后感,圍繞經濟社會的建設與發展,重在對比過往蜀道的艱險以及基建發展后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捷。
通過任務1的完成,能夠有效檢驗學生的群文閱讀成果,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資料的整理、搜集能力,使得大家對詩人李白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與理解。通過任務2的完成,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寫作能力,可以使學生在嘗試寫作的過程中,提高自身語言表達能力。
由此可見,在完成群文閱讀教學任務后,教師應有意識地結合群文閱讀要求以及群文內容,設計課后拓展任務,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總結與復習的習慣,通過完成拓展任務的形式,逐步深化所學知識,實現綜合素養的不斷提升。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是提高高中古詩詞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有效教學手段。在新課標的引領下,教師應及時轉變自身教育理念,深入探究古詩詞文本間的內在聯系,建立良好的群文閱讀體系,幫助學生從古詩詞學習中獲得情感與精神的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