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道地中藥材產業是樂山市重點發展的四大特色優勢農業產業之一。樂山市藥材資源富集、基地建設有力、主體培育初具規模、品牌打造初顯成效,但樂山道地中藥材產業在下游、中游、上游三環節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為此,需從全產業鏈條來審視和探索樂山道地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道路,要聚焦精深加工與產業融合發展,實施現代流通市場與電子商務物流補位工程,建好優質大品種與生產基地,推動實現“道地中藥材產業集群”發展目標。
關鍵詞:道地中藥材;高質量發展;現狀;主要困境;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326.12? ? ? ? 文獻標識碼:B? ? ? ?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3.04.006
文章編號:1009-6922(2023)04-52-08
[收稿日期]2023-04-06
[作者簡介]葛子靖(1984—),男,四川青神人,中共樂山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區域經濟。
[基金項目]2022年度中共樂山市委黨校重點課題“樂山道地中藥材產業發展研究”(項目編號:LSZD202206)。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定義,道地中藥材是指“經過中醫臨床長期應用優選出來的,產在特定地域,與其他地區所產同種中藥材相比,品質和療效更好,且質量穩定,具有較高知名度的中藥材”[1]。可以說,道地中藥材既是中藥材資源及產業的核心基礎,也是中醫藥傳承創新以及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物質支撐。對于道地中藥材資源富集、產業基礎齊備的樂山來說,發展道地中藥材產業不僅是落實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和中醫藥振興發展國家戰略、推進中醫藥強省和中醫藥強市地方戰略、加快本土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客觀需要,還是“十四五”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區、持續優化農業空間布局與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總之,發展道地中藥材產業的紅利延展覆蓋鄉村振興、共同富裕與生態文明建設等諸多方面。
一、樂山市道地中藥材產業發展現狀
近十年來,中共樂山市委、樂山市人民政府一直將中醫藥工作及道地中藥材產業發展擺在重要位置加以統籌推進,高位成立了推進中醫藥強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方案》《樂山市中醫藥強市建設行動方案(2021年—2025年)》《樂山道地藥材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等政策,樂山道地中藥材產業發展態勢良好。
(一)藥材資源富集
樂山市地形多樣、氣候獨特、生態環境好、森林覆蓋率高,草本、木本植物種類多,中藥材資源豐富,是四川道地中藥材的重要產區。樂山地處四川盆地向西南山地過渡地帶,兼具平壩、丘陵和山區等多樣地形,海拔高差懸殊大,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域內光、熱、水條件多元復雜。2021年,樂山市生態環境狀況指數連續6年穩居全省第2位,森林覆蓋率60.98%,位居全省第4位[2]。樂山市多樣的地形、獨特的氣候和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孕育了豐富的動植物及中藥材資源。根據第三次全國植物資源普查結果顯示,全市現有中藥材資源2900多種,占全省資源的73%,占全國資源的26%。中藥材蘊藏量100萬噸以上①,位居全省首位。市境內的峨眉山享有“植物基因庫”和“仙山藥園”的美譽。在四川省川芎、川牛膝、川貝母、川白芷、白芍、附子、丹參、麥冬、黨參、川黃連等86味川產道地中藥材中,樂山實現了黃連、佛手、淫羊藿、川牛膝、澤瀉、姜黃、黃柏、石斛、天麻、干姜等30個品種的人工規模化種植(見表1)。同時,樂山還是十大川產道地中藥材中川牛膝與川黃連的主產地之一。
(二)基地建設有力
近年來,樂山市縣兩級黨委、政府大力推進道地中藥材基地建設,初步形成重點縣-示范區-農業園區三級種產格局。2022年,全市道地中藥材種植面積達37萬畝,種植業實現產值13.8億元②。
1.中藥材產業重點縣建設“有顏”。目前,樂山已成功創建金口河區、峨眉山市、沙灣區3個四川省中藥材產業重點縣和沙灣區1個四川省中醫藥產業發展示范縣,樂山市已成為全省中藥材重點縣最多的四個市州之一。
2.示范區(基地)建設“有值”。目前,樂山市已成功創建全國最大種苗繁育基地1個,即沙灣人工柔毛淫羊藿種苗繁育基地;國家級種植示范區(基地)2個,即沙灣全國農業標準化黃連種植示范區與沐川黃白姜國家標準化示范區;省級種植示范區(基地)3個,即金口河區烏天麻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沙灣區省級川佛手標準化種植示范區和沙灣區省級白術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另外,全市全面推廣應用多種復合生態種植基地達12萬畝以上,占全市中藥材在地面積的34%①。
3.產業園區建設“有料”。目前,全市已建成中藥材類省四星級農業園區1個,即沙灣區中藥材現代農業園區;省三星級農業園區1個,即金口河區永勝鄉川牛膝中藥材現代農業園區;市級農業園區2個,即金口河區金河鎮黃柏中藥材現代農業園區和夾江縣稻藥輪作(澤瀉)現代農業園區。
(三)主體培育初具規模
近年來,樂山大力招引、扶持道地中藥材種植生產端與加工制藥端的市場主體,全力推進醫藥企業轉型升級,兩端市場主體初具規模,產銷基礎日漸夯實。
1.種植生產端市場主體較厚實。目前,樂山市已擁有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3家、省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和省級示范家庭農場24家。這27家國、省級專業合作社及家庭農場的培育與成長,有力推動了樂山30味道地中藥材的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及精品打造。例如,金口河區板廠坪天麻種植專業合作社(國家級)擁有種植基地3個,建有菌種培育、粉種培育、天麻加工、庫房、凍庫等多功能綜合性廠房1100平方米,獲得四川省森林食品基地認證的高山林下種植環境,具備生產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金口河烏天麻的專業能力,年產野生商品麻20萬斤、種麻4萬斤,產值2000余萬元,有效帶動合作社會員113人致富,促進2000余名非會員種植戶增收。
2.加工銷售端市場主體加快補位。首先,道地中藥材初加工市場主體基本實現了區縣與品種的全覆蓋,這使得道地中藥材在成熟采摘后能在產地實現就近晾曬與趁鮮切片等初加工。其次,深加工及制藥公司發展穩健。近年來,樂山市中藥材深加工企業數量與生產規模穩步提升。目前,已擁有四川峨眉仙山中藥有限公司、樂山市康發藥業有限公司、四川金林藥業有限公司、四川省鵬祥中藥飲片加工有限公司、四川峨嵋山藥業有限公司、佑華制藥(樂山)有限公司等9戶中醫藥企業,其中7戶升規入統。最后,銷售及服務主體逐漸起勢。例如,舉辦了四川(樂山)中醫藥博覽會,有效提升了樂山市道地中藥材產品知名度與產業資本、人才等關鍵要素聚合力。三屆四川(樂山)中醫藥博覽會累計吸引醫藥企業(機構)960余家,共簽約項目86個,總金額達93.05億元②。又比如,近年來本土發展起來的四川海棠藥堂藥品零售連鎖有限公司加大了市內中藥飲片與中成藥的進售規模,有力促進本地靈芝孢子粉、制川貝母粉等道地中藥材產品的全鏈式延展。
(四)品牌打造初顯成效
近年來,樂山緊緊圍繞“提升中藥材品質、彰顯中藥材價值”主題,積極整合衛健、農業農村、林業、商務、市場監管、財政等部門力量,支持川產道地中藥材積極申報地理標志農產品,鼓勵市場主體開展技術或工藝創新,大力發展最道地的中藥材、最優質的中藥飲片、最有臨床價值的中成藥和經典名方,全力打造樂山本土中藥材品牌,積極提升道地中藥材知名度、美譽度與影響力,有力推動了道地中藥材產業向“聚焦優勢品種、培育優質產品、推廣有效方案、發展優秀企業”正確方向轉型升級。
目前,樂山市已形成一批品質好、叫得響、市場占有率高的道地中藥材知名品牌。第一,擁有夾江疊鞘石斛、金口河烏天麻、金口河川牛膝、犍為麻柳姜等4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稱號。第二,成功注冊登記“金口河川牛膝”證明商標與“沫水”“范店”等中藥材一般商標。第三,“范店黃連”獲得國家地理標志集體商標認證,正在申報“樂山佛手”“樂山柔毛淫羊藿”“夾江澤瀉”等地標品牌。第四,“仙牌靈芝”“板廠坪烏天麻”“富民姜黃”“祥光紅豆杉”等10余個優質企業品牌的市場影響力日益提高。第五,夾江澤瀉和金口河川牛膝出圈,2022年被央視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欄目專題報道,樂山產道地中藥材知名度進一步提升。
二、樂山市道地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面臨的主要困境
道地中藥材全產業鏈主要包括上游種養初加工端、中游流通市場端、下游精深加工及跨業融合端三大環節。目前,樂山市道地中藥材產業在上、中、下游各環節均存在不少短板、弱項與不足,嚴重制約產業集群成長與高質量發展。從重要性與緊迫性來看,下游為最、中游次之、上游居末。
(一)下游:主體支撐與跨業融合雙弱,消費端牽引力不足
相對而言,區域道地中藥材產業水平更多由市場需求決定,特別是受下游精深加工及產業融合端的規模決定。下游支撐弱是當前樂山道地中藥材產業集群成長與高質量發展的最大攔路虎。
1.精深加工市場主體量少、力弱,道地中藥材制造帶動力不夠。樂山市中藥材精深加工及制藥企業量少、力弱,特別是缺乏龍頭企業帶動,直接制約了樂山市道地中藥材產業的種植規模與品牌打造。一是量少,目前全市僅有9戶中藥材精深加工及制藥企業。其中,中藥材精深加工企業僅有四川峨嵋山道地藥材有限公司、四川龍馬藥業有限公司、樂山市中藥材有限公司等7戶;中藥制藥企業僅有四川峨嵋山藥業有限公司、佑華制藥(樂山)有限公司2戶。二是力弱,2022年樂山市9戶中藥材精深加工及制藥企業共實現營業收入約2.3億元,僅占國內中藥類上市公司營收排名第一的廣州白云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707.88億元)的0.32%、排名第10位的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43.51億元)的5.29%。例如,樂山市中藥飲片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是四川金林藥業有限公司,其雖主營三七粉、蕨麻、黃蜀葵花、酒雅連等20余個產品,但僅具備年加工生產3000噸中藥飲片的能力,和年提取中藥材10萬噸、年產1億瓶糖漿劑、年產20億支口服液的太極集團有限公司相比實力相差甚遠。
2.跨業融合進程慢、程度底,“道地中藥材+”大產業消費拉動乏力。一方面,樂山市“藥食同源”產業融合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藥食同源”思想源遠流長,“廚房代替藥房”“食物代替藥物”“食療產品”的國內外民眾認可度較高,市場需求及產業拉動作用大。然而,由于樂山市對藥食同源產業長期關注不足、品類挖掘打造不夠、政策配套缺位與質量標準建設落后等歷史原因,導致食療產品結構單一、品質不優、品牌不響、規模與效益不大,樂山市道地中藥材上游種(養)規模及效益的拉動貢獻有限。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陸續公布了110種“藥食同源”物質,而僅有樂山市金口河區森寶野生植物開發有限公司1戶企業獲天麻為原料開展“藥食同源”生產普通食品的省級試點;其他市場主體在“藥食同源”類產品的生產開發上基本處于“種植同源、采摘同時、加工同型、食藥不分”的粗放加工階段。另一方面,道地中藥材與健康、養老、文旅等關聯產業的融合度不深。全市道地中藥材產業的融合探索基本處于“種植+加工+品牌+銷售”種產縱向融合的1.0版本,與“信息”“康養”“文旅”等跨領域、跨產業融合方面,僅在“海棠醫藥集團健康城”“峨眉靈芝谷”等極少數大項目建設上有所謀劃,在沙灣區全國農業標準化黃連種植示范區、金口河川牛膝中藥材現代農業園等國、省級少數示范基地及園區建設上有所探索。全市上下尚沒有道地中藥材“藥農工文旅”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的專項規劃、要點與方案。
(二)中游:現代流通市場及電子商務物流建設滯后,產銷環節對接不暢
長期以來,由于現代流通市場缺失和電子商務物流缺位,樂山市道地中藥材生產與全國大市場之間的隔離與割裂,這不僅阻礙了本土中藥材流通品質提升,還削弱了客戶黏性與產品市場占有率。
1.現代流通市場缺失。一是道地中藥材物流統籌管理缺失。一直以來,樂山市中藥材物流“分而治之”管理常態未發生根本性變化,其運輸、配送環節屬于交通、公路等單位分割管理,而與之相關的生產、加工、包裝與儲存環節又屬于衛健、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等條塊單位多重監管,“九龍治水”下很難形成道地中藥材物流管理的科學統籌與規劃協同。例如,各部門的道地中藥材物流標準存在差異導致工作與執法重點各有不同。二是道地中藥材集散市場長期缺位。目前,樂山市道地中藥材鮮品與初加工品的銷售仍然依靠個體戶、專合社等零散游動收購,沒有專門專業的集散銷售市場,這制約了產銷深度轉化,削弱了產品議價能力,阻礙了道地中藥材生產規模與效益的快速提升。三是四川(樂山)中醫藥博覽會的層次與體量尚需提升和擴大。近年來,四川(樂山)中醫藥博覽會對本土道地中藥材產業發展的外溢效應開始顯現,但在層次和體量上仍不足以支撐樂山市道地中藥材全產業鏈發展的需求。與河北省安國市祁州藥材交易會、江西省樟樹市藥材交易會、河南省輝縣百泉藥材交易會、安徽省亳州市藥材交易會、湖北省蘄春縣蘄州藥材交易會等全國知名藥交會的產業推動力相比,樂山市藥博會還有不少差距,品牌打造任重而道遠。
2.電子商務物流缺位。一是道地中藥材電商發展環境不優。長期以來,樂山市、縣兩級對道地中藥材電商服務及其基礎設施的投入少、政策支持弱,加之發展氛圍不濃,全市道地中藥材電子商務出現“外部電商不來、內部電商不興”的尷尬局面。二是本地電子商務平臺長期缺位。道地中藥材電商產業園、直(主)播培養基地、線上業務培訓課程與特色優勢電商等匱乏,導致全市道地中藥材線上銷售規模小、電子商務水平低。三是網上藥材交易市場缺失。之前受新冠疫情影響,線下接觸式交易受到制約。由于樂山市道地中藥材缺乏線上交易市場支持,所以鮮品與初加工產品貿易遭受不小沖擊。
(三)上游:品種不優與生產基地不強并存,生產基礎尚需夯實鞏固
近年來,樂山市道地中藥材生產規模與初加工能力雖有明顯改善,但種植基地與大品種支撐基礎仍不牢靠,生產及初加工基礎尚需進一步夯實。
1.道地中藥材品種不優。一是個別地方藥材資源保護力度不強。比如,一些地方的個別森竹產業與文旅康養項目處于黃連、石斛、天麻、川牛膝、金銀花等野生道地藥材區,過度開發利用破壞了中藥材原產地的特定環境與種源品質。二是品種建設重點不突出。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由于樂山市缺乏統一謀劃與投入,道地中藥材品種建設存在各自為政的情況,所以主產地主品種培育未形成合力,大品種打造成效不明顯。三是品種培育的科技源力不足。與市外高層級的科研院所產學研用合作少,這導致樂山市在道地品種提純復壯與新品種培育、種植技術試驗研究與示范等方面成果少,良種繁育與推廣力度弱,多數道地中藥材品質未得到有效提升。
2.道地中藥材生產基地不強。一是道地中藥材優勢生產區帶動示范效應不強。突出表現為:沙灣區、金口河區、峨眉山市等省級中藥材產業重點縣產業能級不高,例如與省內中藥材產業強縣——彭州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二是生產示范基地支撐不足。2個國家級示范區(基地)與3個省級種植示范區(基地)僅能滿足黃連、黃白姜、烏天麻、川佛手、白術等少數道地中藥材高標準種植需求。三是現代產業園區實力不強。具體表現為:樂山市尚未形成梯次合理的園區發展格局,特別是中高端農業園區數量太少,僅有2個省級農業園區與2個市級農業園區,難以承載道地中藥材高質量生產需求。四是生態種植基地建設滯后。化肥、農藥濫用仍然存在,“一控兩減三基本”要求沒有完全落地落實;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等綠色種植技術沒有得到普遍運用,生態輪作、林藥共作、果藥套作、仿生栽培等生態種植模式探索與推廣力度不夠。
三、樂山市道地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道地中藥材產業要實現規模化、標準化與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的支撐。對于樂山市來說,只有從道地中藥材產業下、中、上游各環節的主要短板、弱項與不足之處入手,有序、有側重地發力,才能更好更快地推進全產業鏈進化與高質量發展。
(一)聚焦精深加工與產業融合發展,補好下游消費端最大短板
只有深度聚焦精深加工與產業融合發展,才能充分釋放與拓展下游市場對本地藥材的消費需求,有效破解樂山市道地中藥材種植規模提升難題、產業集群進化難題與高質量發展難題。
1.聚焦精深加工,讓先進制造前引擎馬力變強勁。要緊緊圍繞黃連、佛手、淫羊藿、川牛膝、澤瀉、姜黃、黃柏、石斛、天麻、干姜等30個本土道地藥材品種開展精深加工主體培育提升工程建設。一是加強產地精深加工轉型發展。大力改造提升現有產地初加工基地基礎設施水平和加工工藝水平,推進沙灣佛手和柔毛淫羊藿、金口河川牛膝、夾江澤瀉等川產道地中藥材產地深加工標準化、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二是強化本土精深加工主體培育。大力支持四川峨嵋山道地藥材有限公司、四川龍馬藥業有限公司、樂山市中藥材有限公司等9戶本土精深加工企業提產擴能、提質增效發展,重點鼓勵金口河區板廠坪天麻種植專業合作社、峨眉山市金富天麻種植專業合作社、五通橋區佛手中藥材專業合作社等3家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與24家省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和省級示范家庭農場向配方顆粒、中藥飲片、中成藥制造等精深加工延鏈發展,培育建強本土市場主體,提升道地中藥材加工制造水平。三是著力招大引強。要重點瞄準廣州白云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步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公司、太極集團有限公司、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昆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漳州片仔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天士力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行業龍頭精準招商,謀劃落地樂山道地中藥材產業大項目,推進本土道地中藥材精深加工跨越發展。
2.聚焦產業融合發展,讓消費后引擎動能盡快提升。要同步推進“藥食同源”小融合與“藥康文旅”大融合,大力提升“道地中藥材+”跨業、跨界產業融合能力,孕育和放大道地中藥材高品質需求。一是大力發展“藥食同源”產業。鼓勵支持道地中藥材種植基地、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加工制藥企業等各類主體,深挖樂山佛手、淫羊藿、桑椹、干姜、金銀花、天麻、石斛、烏梅、黃精等中藥材古方古籍和藥食同源文獻,傳承與發展藥食產品制作工藝,開發方便、即食、特有、特色的功能性、保健型食品,加快培育“藥食同源”產業。當前,要重點打造天麻燉雞、桑椹粥等特色藥膳,佛手果脯、烏梅干等特色休閑食品,天麻保健酒、銀花保健茶等特色保健產品。二是有序推進“藥康文旅”一體化融合發展。中醫藥健康養老方面,鼓勵社會資本參與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支持有條件的中醫醫院開展醫養結合服務;推動中醫醫院與養老機構雙向合作,支持基層醫療機構拓展社區和居家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3];鼓勵社區養老綜合體配備中醫藥力量,促進中醫藥適宜技術和項目在老年群體中廣泛應用。中醫藥文化旅游方面充分挖掘峨眉山、黑竹溝、大瓦山、沐川竹海、桫欏湖、世界茉莉博覽園等綠色生態資源,重點打造一批道地中藥材健康旅游精品地,如形態多樣的中醫藥特色休閑度假區,主題鮮明、業態集聚、功能完備的中醫藥健康旅游名街名鎮,國、省級中醫醫藥康養示范基地等。重點圍繞樂山十大道地中藥材開展中醫藥文創產品創作,大力培育中醫藥文化體驗、森林康養、佛禪養生等旅游新業態,加快推進旅游業與中醫藥健康服務業融合發展。
(二)實施現代流通市場與電子商務物流補位工程,強化中游流通端弱項
現代流通市場及電子商務物流是道地中藥材生產端與消費端之間的橋梁。當前,樂山市要破解道地中藥材產業四分(分散種植、分散加工、分散存儲、分散銷售)與兩裂(供、消割裂)的困境,實現產、供、銷暢路通堵與產業擴容提質,就必須加快推進現代流通市場系統補位與電子商務物流專項補位工作。
1.實施現代流通市場系統補位工程。一是研究制定樂山道地中藥材現代物流規劃或方案。在國、省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等上位規劃基礎上,研究制定包含道地中藥材運輸、倉儲、包裝、養護等具體內容的統一政策規范,提升道地中藥材物流標準化水平與科學監管水平。二是梯度推進道地中藥材集散市場建設。有序推動峨眉山市、沙灣區與金口河區三個省級中藥材產業重點縣,至少建成1個中藥材標準化集散市場。當前,應優先考慮在峨眉山市或沙灣區規劃建設樂山中藥材集散中心,并重點推動與成都荷花池中藥材專業市場、重慶市解放路藥材專業市場、中國(亳州)中藥材交易中心等17家國家大型中藥材批發市場的聯動與聯盟發展,增強信息、資源與渠道的整合能力。同時,鼓勵支持國、省、市各級道地中藥材種植基地、農業園區及規上企業配套建設集倉儲、加工、包裝、檢測、銷售等于一體的現代化物流基地。三是大力推動四川(樂山)中醫藥博覽會提格升位。調動和聚集更多更優質的人、財、物資源精心打造中國西部中醫藥品牌展會,全力提升四川(樂山)中醫藥博覽會對本土道地中藥材產業的聚合效應與發展貢獻。
2.實施電子商務物流專項補位工程。一是優化道地中藥材電商發展環境。市、縣兩級應盡早研究出臺道地中藥材電子商務環境建設專項方案,在資金、技術和人才等方面設置明確的專項投入,做好道地中藥材物流信息實時共享、交互服務與信息平臺監管服務,為本地道地中藥材種養、加工與制藥制劑等各類主體提供良好的電商支持環境。二是建立梯次合理的本地電子商務平臺。首先,逐步為沙灣區中藥材現代農業園區、金口河區永勝鄉川牛膝中藥材現代農業園區、金口河區金河鎮黃柏中藥材現代農業園區、夾江稻藥輪作(澤瀉)現代農業園區等省、市級園區配好電商產業園,為中藥材縣級產業園配齊電商直播間。其次,政府、企業、協會聯動發展,開展道地中藥材電子商務專項培訓,大力培養樂山道地中藥材主播。最后,鼓勵和扶持道地中藥材生產加工企業開設公司網站和電子商務運行平臺,推進微觀主體優化物流鏈,提升銷售效能與市場盈利能力。三是建設樂山中藥材線上交易市場。基于樂山市道地中藥材產業體量和投入產出比考慮,可借鑒中國樟樹第53屆全國藥材藥品交易會“雙線”融合的模式,依托四川(樂山)中醫藥博覽會開設“云上藥交會”,并升級打造樂山道地中藥材線上交易平臺,推動樂山市道地中藥材線上交易規模化、品牌化發展。
(三)建好優質大品種與生產基地,發揮上游生產端優勢
道地中藥材原生品質是產業鏈從生產端向消費應用端延伸的前提與基礎,這需要與之相匹配的優質品種及標準化生產來保駕護航。
1.建好道地中藥材優質大品種。一是加強藥材資源保護。劃好項目開發邊界與紅線,加強黃連、石斛、天麻、川牛膝、金銀花等本地傳統道地中藥材原產地保護,守好野生“種源庫”。同時,根據樂山市生態氣候類型和中藥材地域分布特點,建好佛手、淫羊藿、黃連、川牛膝、金銀花、白術、石斛等川產道地和優勢特色中藥材品種的人工“藥庫”。二是重點開展中藥材產業“三帶四縣四品種”建設。依托沙灣區、金口河區、峨眉山市三個省級中藥材產業重點縣與夾江縣主產區基礎,重點圍繞佛手、淫羊藿、澤瀉、川牛膝四個主導品種,大力建設三大特色道地中藥材產業帶,即夾江-五通橋-峨眉山平壩稻藥輪作產業帶、沙灣-犍為-五通橋丘區標準化種植產業帶、金口河-峨邊-馬邊山地生態種植產業帶。三是科技支撐提品優藥。聚合中國中醫藥研究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四川農業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樂山職業技術學院、樂山市中醫醫院、樂山市中醫藥學會等市內外創新資源,強化道地品種提純復壯與新品種培育、種植技術試驗研究與示范,加大良種繁育和推廣力度,大力推進道地中藥材提升品質。
2.建強道地中藥材生產基地。一是發揮優勢區示范帶動效應。推進樂山市道地中藥材優勢產區產業基礎提檔升級,發揮沙灣區、金口河區、峨眉山市等省級中藥材產業重點縣示范帶動效應。二是打造標準化產業基地。圍繞佛手、川牛膝、澤瀉、柔毛淫羊藿等中藥材大品種,建設一批規模集中、管理標準、競爭有力、優質道地、生產規范的中藥材生產示范基地[4]。三是建強產業園區。新創建和認定一批市、縣級中藥材現代農業產業園,同步推進4個省、市存量園區爭優上位,重點支持沙灣區佛手現代農業園區爭創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逐步打造國、省、市、縣四級園區梯次發展格局。四是建好生態種植基地。全面落實“一控兩減三基本”要求,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等技術[4],大力推廣應用稻(菜)藥(川芎、澤瀉、川牛膝)輪作、林藥(黃連、重樓、黃精)共作、果藥(姜黃、黃精)套作、仿生栽培(石斛)等生態種植模式,提升樂山市各層級道地中藥材基地的綠色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EB/OL].(2018-03-24)[2022-12-09].http://fjs.satcm.gov.cn/zhengcewenjian/2018-03-24/2249.html.
[2]樂山市生態環境局.樂山市生態環境十年成效綜述[EB/OL].(2022-10-15)[2022-12-09].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jgyOTAwMA==&mid=2453994932&idx=1&sn=bd0d411f261f3dfdc58515814a1daf75&chksm=88eb0593bf9c8c85d4f3
cfb8e5d057fe15cde5d65632409aab9fce02e1586bc6072a394edb2a&scene=27.
[3]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四川省“十四五”中醫藥高質量發展規劃[EB/OL].(2021-12-16)[2022-12-09].https://www.sc.gov.cn/10462/zfwjts/2021/12/16/72fcdb5349ba48daab2ffacd4a493480.shtml.
[4]四川省推進中醫藥強省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四川省中藥材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EB/OL].(2019-07-20)[2022-12-09].http://sctcm.sc.gov.cn/sctcm/zcwj2/2019/7/20/ad8f3472eb0340c29b9566cbaa87aeef.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