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教師培訓發展報告(2022)——精準培訓視角》近期發布。該報告由北京師范大學學習設計與學習分析重點實驗室主任馮曉英教授團隊在教育部教師工作司的指導下完成。報告全面勾畫出2022年度教師精準培訓改革的政策導向和實踐態勢,突出其重點與難點,著力探索解決之道,為教師培訓領域研究和行業實踐提供重要參考。
關鍵詞 教師培訓 精準培訓 改革 教師隊伍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強教必先強師,要大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在加快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教育強國的時代背景下,我國正在穩步推進教師精準培訓工作。2021年,《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實施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強調,實施教師精準培訓,建立教師自主發展機制。2022年,《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印發,明確提出要深化精準培訓改革,培養造就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中小學教師隊伍,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當前,深化教師精準培訓改革已成為整個教師培訓領域的共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近期,第二屆數字時代教師專業發展學術圓桌暨《中國教師培訓發展報告(2022)——精準培訓視角》發布會在國家開放大學出版傳媒集團召開。教師培訓領域的專家圍繞深化精準培訓改革、賦能教師專業發展這一主題發表了報告,探討了數字時代教師精準培訓改革的政策導向、理論建構與實踐探索。
精準培訓 提升教師培訓成效
《中國教師培訓發展報告(2022)——精準培訓視角》聚焦“教師精準培訓改革”主題,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基于對近兩年全國及各地291份教師培訓政策的文本分析,14.43萬份教師培訓成效調查問卷數據,30余名專家和教師的深度訪談資料,以及對57個2022年度“國培計劃”示范項目典型案例的整理分析,創新性提出三要素、三層次、十三維度教師精準培訓概念模型。具體而言,三要素主要包含了個性、按需和循證三個方面;三層次涵蓋了微觀的培訓項目層面、中觀的培訓服務層面以及宏觀的培訓治理層面;十三維度則全面涉及了培訓對象、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資源、培訓方式、培訓評價、培訓支持、培訓團隊、培訓監管、項目評估、項目設置、培訓投入、運行機制等要點。報告顯示,2022年基礎教育階段教師在知識、技能、能力、教育觀念四個維度的培訓成效分別達到84.0、83.5、82.5、84.25,成效總體理想。此外,在培訓模式方面,2022年度教師培訓項目模式多以線上為主,純在線學習培訓占比達35.79%,以在線學習為主的混合式培訓占比達34.25%,較2021年分別提升了9.62、12.16個百分點,提升明顯??梢哉f,報告全方位地展現了2022年度我國教師培訓發展的總體狀況。
北京師范大學學習設計與學習分析重點實驗室主任馮曉英教授團隊已連續四年跟蹤我國教師培訓發展現狀,測評教師培訓成效產出,總結領域實踐和創新經驗。馮曉英介紹,本次報告圍繞2022年度基礎教育教師培訓的成效以及2022年度我國精準培訓改革的現狀這兩個核心問題進行研究設計,主要有七個方面的發現:一是教師能力成效提升顯著,補短板效果明顯,2022年度教師培訓能力維度的提升尤為顯著;二是由國家層面到區域層面,精準培訓改革政策傳導效應明顯,許多地區以不同方式積極引導和推進教師精準培訓改革;三是教師培訓成效持續攀升,提質增效效果明顯,參訓教師的總體滿意度、總體感受較為積極,教師培訓成效持續攀升;四是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教師培訓智能化提速,精準培訓政策中提到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教師培訓的轉型;五是由粗粒度到細粒度,精準培訓改革邁入成熟期,并且已形成多點開花的狀態,總體呈現出更多元化、細粒度的特征;六是由循證設計到持續支持,需求導向的精準施訓特征豐富,重點在于通過按需持續發展,助力培訓、支持精準;七是由改革意識到創新行動,積極探索培訓服務與治理精準化。
聚焦精準 深化教師培訓改革
“報告為落實《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提供了精準培訓改革的新視角,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新里程碑。”教育部全國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專家工作組組長李方教授在報告中結合典型案例,從政策標準指向、區域協同指向、對接需求的主題指向、課程傳導的賦能指向以及微團隊能力提升與行為改進的實踐指向等五個方面做了深入分析,深度闡釋了深化精準培訓改革的支點與動能。
精準培訓究竟應“精”在何處、“準”在哪里?教育部《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課程指導標準》研制綜合組副組長宋冬生教授從學習科學視角,對教師精準培訓的“精”與“準”進行了闡述。他表示,應該關注學習科學中的三個維度,即教師學習的“準”在為了學生,“精”在為學生學;“準”在解決學困師難,“精”在促進教學相長;“準”在促進問題反思,“精”在推動學習改進。他認為,教師教學應以學為中心,以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為準繩,由教師學習促成教師對學與教這一問題的反思,引起教師知識技能和態度的變化。面向未來,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為造就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奠定堅實基礎,既是數字時代教師專業發展的急需,也是一份重任。
深化精準培訓改革的關鍵,在于實現技術賦能下結果導向的深度研修。吉林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執行辦公室主任宋海英教授對此作了深度分析。她表示,深度研修要明確三層要義:一是促進深度參與學習,注重學習過程和結果的深度;二是注重高級知能的發展,為學員提供“習得、理解、遷移應用”三個層面可視化任務;三是基于理解,為遷移應用而學。她強調,精準培訓的關鍵在于理念創新、模式創新與技術賦能。理念創新方面,要實現從以教定學轉向按學尋教,從知識習得轉向能力為本,從經驗說話轉向數據說話這三個轉向;模式創新方面,要實現從可見目標到評價證據設計再到深度研修這三段設計;最后通過技術賦能,實現目標精準、活動精準、評價精準三個方面的全過程精準。
“在培訓定位精準、對象精準、評價精準、方式精準、內容精準等教師培訓實踐與探索中,教師精準培訓改革的基本思路和行動框架已基本形成?!北本煼洞髮W繼續教育與教師培訓學院院長朱生營表示,精準和質量息息相關,“精準”二字是要做準確、做精確、做細致,從而建設高質量教師隊伍和教育體系。他認為,精準培訓需要各方支持:一方面,政府應積極出臺以改革為主題的工作指南和行動計劃等;另一方面,各利益相關者要精準把握國家政策要求和要點,開展教師培訓理論和管理研究,提升理論建構和經驗萃取能力。
精準培訓改革 任重而道遠
推進教師精準培訓改革是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抓手?!耙恢币詠?,教育部以加強內涵建設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精準性、以‘互聯網+重構專業發展樣態,不斷深化教師精準培訓改革。”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教師發展處處長趙靜指出,教育部在深化教師精準培訓改革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其中的一個主要著力點就是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以數字化賦能教師精準培訓:一是通過在線研修、混合式研修等方式,創新教師培訓和學習方式;二是整合建設豐富的學習資源,形成教師培訓的資源超市;三是注重對平臺上積累的教師學習行為數據進行深度研究和跟蹤分析,從滿足教師個性化學習需求角度推動精準培訓改革。
未來,建設教育強國對我國教師隊伍的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推動數字時代的教師精準培訓改革尤為迫切。下一步,該如何將深化精準培訓改革進行到底?趙靜強調,要加快推進精準培訓數字化轉型,依托教育數字化實現教師培訓的廣覆蓋和個性化,不斷深化精準培訓多維度探索,教師精準培訓改革需要政策、實踐和理論等方面的多維互動。要進一步推進教師精準培訓改革,馮曉英建議:要重點幫扶,強化西部與農村教師精準培訓;要完善理論,明晰精準培訓的路徑與方法;要宏觀引導,完善精準培訓的政策支持體系;要貫通循證,推動深層次系統化精準;要數字轉型,加速精準培訓落地升級;要夯實基石,加強培訓團隊的改革能力。
作為終身教育的主要平臺和在線教育的主要平臺,國家開放大學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從教師學歷繼續教育、教師培訓和教師終身學習服務等方面助力教師隊伍建設。國家開放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范賢睿表示,下一步,學校還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滿足教師發展多元化、個性化需求,助力教育系統全面提升教師培養質量。
責任編輯:周淼? 郵箱:chinadisedu@zxxx.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