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拉西·拜林別克
摘要:在民族學校開展"雙語"教學,不僅可以加速民族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提高民族教學質量,還可以提高民族素質,加強"雙語"教學,必須得加強"雙語"教師隊伍建設。"雙語"教學需要一批業務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雙語教師隊伍,"雙語"教學工作進行的好不好,以及能否繼續順利推進,取得實效,關鍵在于建設一支高素質、高質量的"雙語"教師隊伍,因此、大力發展"雙語"教學,并加強"雙語"教育隊伍建設工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關鍵詞:雙語;教師隊伍建設;教學發展平臺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357-01
"雙語"教育是一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惠民政策和民心工程,學習漢語是我國各民族的共同愿望,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之一,國際上占重要地位,所起的作用重要性也越來越突出,因此。各民族學生努力學習和掌握使用作為國語的漢語極其重要,所謂的"雙語"指的是各民族學生既掌握自己的語言,以努力學習第二種語言"漢語"。這樣就可以達到"民漢兼通"的效果,大力推進"雙語"教育工作就是為了提高整個民族的素質,不是一進的權宜之計,而是是一個重大的戰略決策,是提高民族素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培養大量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問題。為了加強"雙語"教師隊伍建設的問題,我們先談談在推進"雙語"教學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然后再談如何加強教學隊伍建設問題。
1.加強"雙語"教師隊伍建設的問題
1.1"一缺、二低"的問題,一缺指的是"專業漢語、雙語教師"人數嚴重缺少的問題,二低指的是"教師素質低、教師質量低"的問題,由于現在的專業漢語教師多數是民語學校的"民考民"教師,"民考漢"的教師占少數。因此他們的漢語口語表達和漢語寫作方面的能力較低,另一方面,因為漢語老師嚴重不足,還有一個原因是就是學生沒有漢語環境,民族學生不能與漢族學生交往,也提高不了漢語水平,這樣的種種原因直接千萬了漢語教學質量低的問題。
1.2各個學校對加強漢語教學,推進雙語教學的規劃、管理松散,學校開辦雙語教學隨意性較強,對雙語教學的性質,目的和意義認識不足,要開辦的雙語教學班缺乏長遠計劃,學生在各階段結業后流向不明,培訓后的雙語教師資格也存在未能統一管理,優質教師資源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力量分散等問題。
1.3民漢全校的優勢發揮不足,辦學條件常存在差距,校際間合作交流不夠,互相學習和取經的情況很少,搞漢語和雙語教學基本上各行其實,互不來往,少數民族學校之間要加強交流,相互取長補短。更要同漢語授課學校主動加強聯系,取人之長,上級教研部門應該重視發揮學校的積極性,也應該發揮好組織協調作用。
1.4學生對學習漢語的興趣不太高,大部分學生對雙語教學的認識不太高,原因不是他們不喜歡學習漢語,而是他們對雙語教學的認識模糊,他們有的弄不清什么是雙語教學,因為現在有些地方還沒開始學前教育,所以對一個沒有受過學前教育的六、七歲的孩子來講,直接用漢語來授課對他們的壓力會很大,所以有關教育部門大力加強學前教育,讓孩子們過早接觸漢語,這樣對他們的幫助很大的。有了漢語基礎他們也開始適應雙語教學了,也很容易調動他們對雙語教學和漢語教學的喜愛。
2.雙語教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
"雙語"教學工作進行得好不好,以及能否繼續順利推進,取得實效,關鍵在于建設一個高素質、高質量的雙語教學教師隊伍,如果沒有雙語教師隊伍素質的提高,那么雙語教育工作就是一句空話,目前,在少數民族地區較合格訴雙語教師嚴重不足,在這種情況下,怎樣才能加強雙語教師隊伍建設,怎樣才能培養出一批業務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雙語教師隊伍,培養高素質、高質量的雙語教師隊伍是一基長期的、艱巨的、復雜的歷史任務和社會系統工程,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雙語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應當是多方面的,絕不能僅僅領先一種形式,為了搞好這項工作,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加強雙語教師資格的外派培訓,一方面要把現在在職的教師中年輕、有雙語經驗、德才兼備、漢語水平較高、熱心從事漢語教學的骨干教師派到區內區外重點高等院校進行專門培養;另一方面,為一部分教師創造更加便利的學習條件,派往內地高等院校進行重點培養。
(2)各區(縣)政府也要加大少數民族教師雙語培訓工作力度,設立專項經費,用于少數民族雙語教師的培訓并建立和完善雙語教師培訓監督機制和考核機制,本著"培養一個、管用一個"的原則,強化培訓措施,加強培訓效果,提高民族雙語教師的漢語水平各漢語授課能力。
(3)開辦語言班,重點培訓中小學專職雙語教師形成和完善在職培訓,脫產進修,自我學習相結合的培訓機制,為大多數雙語教師創造各種便利條件要從時間、資料、現代化的設施等方面給予支持,為他們具備良好的學習條件,使他們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學習漢語和雙語授課上來。只有這樣才能發揮雙語教師在職自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狠抓管理環節,嚴把選擇關,招聘老師一定要嚴格標準,要積極推進教職工全員聘用制,競爭上崗,擇優聘用,進一步優化雙語教師隊伍,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用人機制,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的積極性。
(5)要高度重視少數民族教師分流問題,保持教師隊伍的穩定。
(6)切實加強對雙語教學工作的領導,要建立主要領導親自負責,相關工作人員具體負責,全社會廣泛參與,密切配合的工作機制,要廣泛宣傳動員,積極協調各有關方面,保障經費投入,提供政策指導,開展督導檢查,努力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雙語教師工作的良好局面。
3.整合資源,提供保障,搭建雙語教師專業發展平臺
(1)整合縣級資源。縣教育局按照有關政策的要求,打破農牧區偏遠的狀況,實現資源整合,形成合力,構建全方位,多角度的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教研培訓平臺。
(2)整全學校資源。學校教務處,學科教研組各備課組的力量有機整合,構建起直接服務于教師發展的開放的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網絡,形成以校為本的教研培訓一體化平臺。
(3)提供制度保障。各個學校和上級有關部門結合實際和相關文件,為技術先進一支觀念新、能力強、專業水平高的教師提供的制度保障。
(4)建立學科教研培訓指導小組。
(5)為教師的培訓學習、教研科研等工作提供專項資金,改善教學設施設備,保障和滿足教師和學生的需要,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來進行教學,為廣大教師和學生提供便捷、富有實效的平臺。
以上幾點是在民族學校推進雙語教學工作當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存在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是普遍存在的,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得重視這些問題,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這也是順利推進雙語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手段,我還在如何加強平臺等問題上講述了我個人的一些建議和看法,因為經驗不足,專業水平低,所以可能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各們老師和專家指出批評和提示。
總而言之,開展雙語教學工作是一個緊迫性的任務。這需要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和關注。這是一個目標,我們必須達到這個目標,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我們的努力,因此我們每一個教師工作者都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業務才能,在短時間內把自己的漢能力提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