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玲
[摘要] 隨著互聯網科技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沉迷動漫等產品,并對此形成了精神成癮性。基于黨的二十大精神及很多家長對子女教育的難題,我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對班級里的動漫迷,予以針對性的引導。
[關鍵詞] 立德樹人;引導與管理;精神成癮性
一、“動漫成癮”的根源探究
小H是五年級某班的一個男生,平時不愛學習,但酷愛動漫畫作。據家長反饋,小H在假期和周末可以整天不吃不喝看動畫書籍和動畫片。家長曾經多次進行干預,如沒收書籍、切斷家中網絡等,但都無濟于事。家長的干預,會讓小H情緒暴躁,甚至以絕食來抗拒家長的干預,家長對此無計可施。對于小H這種“動漫成癮”,很難采用強硬的手段去干預,需要科學且智慧的干預策略去進行引導和管理。
按照心理學的觀點,小H不分場合、不分時間癡迷動漫作品,實際上是小H在尋求一種精神依賴,以及渴望在動漫作品里實現自我價值。究其根由,小H在家庭中經常被父母否定,沒有辦法和父母交流,于是轉而在動漫領域尋求精神依托,并最終對動漫上癮,行為有悖于普通小學生。
二、動漫迷轉化的路徑尋求
作為小H的班主任,針對小H在家庭和學校上課時的一些表現,我竭力尋找小H對動漫作品成癮式依賴形成的原因,并著手幫助小H脫離對動漫的依賴。在此過程中,我摸索出八條路徑,讓自己和小H產生共情,從而引導小H一步步脫離動漫依賴,走進真實的生活中。
(一)以動漫人物為契機,打開心門
小H不分場合地看動漫作品,完全無視家長的教育和課堂的紀律,一沒收他就情緒激動,經常出現過激的行為。這說明沒收這種干預方式,無法令小H信服,只會引起他更強烈的抵觸。結合心理學的研究和對青少年成癮性論文文獻的參考,我決定借助動漫人物,一點點地打開小H的心門。
某天班會,在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小H就忍不住從桌子底下拿出一本動漫作品,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當時他看得很投入,完全察覺不到我已經走到他的桌子前。我沒有生硬地打斷他,而是輕輕地碰了碰他的背。他看到我站在旁邊,神情有些緊張,但沒有將動漫書收起來。我對他輕輕一笑,說道:“哎呀,你看動漫可真專注,論專注力好多同學都沒有你強。”他眨巴著眼睛,狐疑地盯著我,默不作聲。于是,我又看了一眼動漫上的書名,和他聊起了書里的人物。他露出驚喜的神色,激動地問:“老師,這書你也看過?”我笑笑說道:“對,里面的人物可真勇敢,是我的偶像啊,也是你的偶像吧?”他頻頻點頭,我拍拍他的肩膀說:“等班會課后,我們切磋切磋。來,你把書遞給我,我再熟悉一下情節?!边@次,他毫不遲疑地將動漫書遞給了我,沒有抗拒,沒有反抗,自然而然。第一策,初見成效。
(二)以動漫情節為引導,扭轉觀念
班會課之后,我們開始了針對動漫作品的討論。我們談論起了一些漫畫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情節。談到人生話題時,我以動漫情節為引導,一點點去扭轉他的觀念,告訴他動漫的主角之所以那么厲害,不是天賦異稟,而是因為愛學習。他若有所思。第二策,他的內心已經有了松動。
(三)開展動漫主角品質教育,轉變執拗
小H性格有些執拗,每次斥責他沉迷于動漫時,他會認為自己這么做沒有錯,全然忘記了班級集體的管理規則。針對小H的這種想法,我結合他喜歡的動漫作品主角的一些品質去反問他:“《大魚海棠》里的主角非常熱愛和平,愿意為和平獻身,你喜歡看這個,那為什么不去學著做一個奉獻他人的人呢?”他的表情忽明忽暗,似乎悟到了什么。那次交流之后,他在課堂上看動漫作品的次數明顯減少。第三策取得了進一步成效,他沒有那么執拗了。
(四)打造愛好交流會,揚其亮點
基于發揮班級學生特點突出亮色的教育目標,我結合不同學生的愛好,打造了每周一次的班級愛好和特長方面的交流會。每次我都會點名讓小H分享,然后為他熱烈鼓掌,讓他意識到自己的亮點,不否認自己在現實中的價值,然后在表揚的基礎上予以正確的教育啟迪,讓他明白學習與動漫愛好可以做到兩不誤,并傳達班主任尊重他愛好的立場,讓他不必對抗老師,可以在課外看動漫。因為獲得了理解和支持,他感受到自己在動漫之外的價值,從而自覺遵守課堂紀律。第四策落實后,他的精神風貌發生了積極的變化。
(五)家校協調合作,雙向促進
據了解,小H的父母沒有科學的教育方法,總是簡單粗暴地和小H發生對抗,毀損了小H很多動漫書籍和動漫電影。要改變小H對動漫的依賴,需要聯合家庭的力量。于是,我準備了一次針對性的家訪。家訪前,我搜集了一些父母與孩子良好溝通的教育短視頻,提前了解了小H的家庭結構。家訪時,借助短視頻中的專家建議,我向家長提出對孩子也可以采取“懷柔”策略。任何教育都要以良好的親子關系為前提,否則就是無效的“說教”。在我的建議下,小H父母主動購買了動漫作品靠近小H。親子關系破冰后,小H在家庭中癡迷動漫的情況得到了緩解,第五策的雙向促進作用很明顯。
(六)豐富精神世界,轉移注意力
小H之所以成為動漫迷,是因為他的精神世界只有這樣一個寄托,這需要從豐富他的精神世界入手,從而轉移他的注意力。我結合小H的情況,組織了一些戶外實踐活動。例如,在校園學雷鋒等,并安排小H做活動的領隊,從責任感的建立上去豐裕他的精神世界。在這個過程中,他慢慢感受到服務他人、服務班級的樂趣,依賴動漫作品的頻次在降低。
(七)寬容與尊重并存,認同精神
小H這類學生很抗拒別人對他喜歡動漫作品予以非議,不接受任何大道理,如果班級規定不準帶動漫作品進教室,他就會請假不來上學。為此,我將此項班規取消,允許他帶動漫,只要不在上課時觀看。因為在班級里感受到了寬容、尊重和愛,他反而不再依賴動漫作品,內心對動漫的執念也在放松。第七策作用顯著。
(八)師生角色置換,推己及人
在某次課堂上,班主任和其他科任老師與學生進行了角色對換,讓師生通過角色置換來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小H在體驗老師這個角色時,看到臺下的老師們不聽課,看課外書,深受觸動,學會了推己及人,并開始回歸現實生活,積極主動地和其他同學開展課外活動。小H這個動漫迷最終轉變為一個遵守課堂紀律、不再和父母對抗、有責任感的好學生。
綜上所述,結合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教育是黨之大計、國之大計的政治性思想,每一個班主任都要承擔起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結合科學的教育策略和教育方法去重塑學生的價值觀,以培養出心靈健康、行為能力健全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問題聚焦7:如何告別電子產品依賴?[J]. 未來教育家,2021(04).
[2]孩子沉迷電子產品,家長應該怎么辦[J]. 中國生殖健康,2019(07).
[3]李成敏.手機游戲成癮兒童的個案工作介入探究[D].貴州財經大學,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