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詩斌
摘要:在初中教育教學觀念不斷更新優化、各項教學技術與資源愈發豐富的形勢下,初中數學教學在多方助力下逐步邁向新的發展階段,社會各界對學生學科素質綜合發展愈發重視。[1]因此,高效數學課堂成為初中數學教學在當下發展階段落實各項目標的關鍵。文章以此為背景,探究初中數學教學效率提升意義與途徑。
關鍵詞:初中數學 ? 課堂效率 ? 教學探究 ?教學模式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初中數學必須借助有效的教學模式,使得教學工作多元化發展,以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在具有數學基礎知識儲備和思想認知的條件下,進一步完善數學知識體系,深刻理解各類數學研究思想或知識應用技巧。[2]因此,目前初中數學教師應當關注如何提高課堂效率這一重點問題。
一、提高課堂效率的教學意義
初中階段是學生重要的發展階段,對學生而言,不再限于以前的知識傳授,還需要從學科素養的培養出發,使學生在課程學習中得以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課堂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不僅可以使知識的信息獲取與轉化機制得到更好的提升,而且還可以為自身的課程學習提供一個很好的環境。
二、實際教學過程中課堂效率提升的難點
(一)師生認知差別較大
教師的專業認知和學生數學學習認知存在差別,在教學設計中與預期不一致的現象會出現在初中數學教學效率優化工作中。由于學生沒有完全掌握課程知識內容,無法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系統,學生在長期的“提速”教學環境下,學習進度會跟不上,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發展,不利于課堂效率的提升。
(二)教學媒體比較復雜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已成為改善課堂效率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過分應用教學媒體很容易導致學生在學習課程知識內容時思維分散;同時,由于知識內容復雜繁多,加上教學媒體信息太豐富,不利于學生接受知識,進行知識體系的構建。
三、基于初中數學教學的課堂效率提高策略
(一)基于學生本身的認知,合理構建教學場景
根據初中學段學生的數學認知水平和知識儲備狀況,在課堂學習中,要通過一定的教學引導,幫助學生建立現有的知識儲備與新知識內容的聯系,進而提高知識遷移速度,提升整體學習效率。作為初中數學教師要基于學生自身認知,實現教學情境的合理建設,以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為基礎,以知識傳導為導向,以學科素養強化為導向。[3]情境教學設置工作更多地側重于建立和課堂知識點相適應的的情境系統,包括案例情境、問題情境、知識應用情境等多個情境內容,從學生自身數學學習和生活認知的角度出發。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通過多元化情境內容,及時地調動自己的數學知識的儲備,與新的知識點建立關系,加快自己知識遷移的效率。同時,可以為學生提供模型建立和應用等情境,在知識的轉換中,達到教學環節的多功能擴展,從而為課堂的教學工作提供有益的依據。
(二)合理設定問題梯度,逐步解決認知障礙
學生及時消化數學知識理論與應用技術,是解決數學問題的關鍵環節。因此,要想逐步解決認知問題,要建立在學生數學認知的基礎上設置課堂問題。與過去的知識目標演變的課堂問題相比,新的提問結構主要集中在:從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和認知遞進的次序上,按照序列漸進的教育觀念,以更精練、更準確的問題設置,輔助學生高效地思考問題,在合理的認知擴展范圍內處理問題。同時需要教師根據學生在初中數學學習中的不同學習情況進行專項化問題設定。課堂問題可以從學生的數學學習認知水平入手,為不同學習層面的學生提供合理的問題探究設計,方便學生從與自己的認知水平相適應的問題內容出發,循序漸進地對課時知識內容進行深入地學習和思考,了解其概念實質和數學規律,這樣才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同一課堂時間段里得到一定的收獲。相對于直接讓所有學生思考同一問題的教學設置,優化后的課堂提問環節更能使學生有效掌握知識,從而提高課堂實際教學效率。[4]
(三)完善問題傳導機制,促進思維延伸
在上述優化課堂問題內容設置的工作基礎上,問題傳導機制也可以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單一的問題傳導機制,是由教師絕對主導的傳統數學教學,由于其教學反饋有限,使得教師難以及時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這種模式已經很難適應優化課堂教學效率的需要。所以,加強“發現——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機制,在數學思維培養的基礎上進行多元化問題傳遞機制,可以提升整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新的問題傳導機制主要集中體現在學生學習時的主體地位,通過問題傳導可以激發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與思維的活躍性,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從過去的問題接收者轉化為主動提出者和設計者,使其能夠從新的思考視角對課程知識內容進行轉化。同時,通過對課堂問題等環節的指導,學生主動探索了一些具體的知識,提高其學習效率。一方面,它可以使學生在討論高頻率問題的同時,不斷整合相應的數學問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這樣可以讓學生通過對其他學生或教師的思維模式進行思維拓展,擴大自己的數學思維視野,及時地通過問題思考和歸納,體驗到各種數學研究的思想應用方法和適用條件,既能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又能促進新的問題傳遞,從而達到深度學習的學習效果。
(四)整合教學媒體,引入項目學習模式
現代初中數學提倡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在這樣的教育發展趨勢下,教師要對自主學習探究活動重視起來。對于學生而言,受自身數學學習認知水平的影響,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究中會產生思維混亂或學習探究方向與課時內容專題不一致的現象。因此,項目學習模式已成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自主學習研究活動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并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與傳統的數學教學活動不同,教師要整合教學媒體的項目學習模式,以完整的項目主題和項目框架為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活動,從而提高自主學習探究的效率。同時,根據教學媒體的項目學習方式,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數學實踐活動,讓他們能夠合理地運用數學知識,對實際問題進行處理,保證自主學習探究活動始終能在思維延伸的正確方向上進行,從而提高項目探究效率,提升整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五)重視分析總結錯題,靈活應用思維導圖
錯題資源初中數學教學中作為反饋學生課程短板和思維漏洞的主要教學資源,既可以增強學生的解題能力,同時也可以提高整個習題訓練的針對性,通過對題訓練環節的簡化,可以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基于思維導圖的分析和思維導圖與各個知識點的關系圖示化的優勢,使其能夠為學生提供錯題種類和相應的知識點的相關關系網,方便學生分析錯題內容、審視課時學習或階段數學學習中存在的數學學習短板或思維漏洞。利用思維導圖結構中的統一類型的易錯題訓練,及時解決課程的學習短板,填補思維缺陷,讓學生及時使用思維導向圖來搜集和整理同一類型的錯題內容,并運用專項學習處理,明確易錯題目的特征和解決方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康保建.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效率的措施[J].數學大世界(上旬),2020(12):65.
[2]宋延芹.探究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2):145.
[3]張艷.試論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新課程,2020(45):176.
[4]焦正祥.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效率提升的策略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20(4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