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麗麗
摘要: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里,學生不僅需要學習基本的數學知識,還應該形成一定的數學素養。為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并根據學生們的學習效果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效果。要想做到這一點,教師就應立足教材內容,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融入數形結合,改善學生的學習方法;開展小組合作,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 ? 教學實踐? ?教學策略
數學著重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要想學好這門科目,學生應從數學的學科性質出發,培養一定的數學學習能力,掌握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1]為了幫助學生們實現這一學習目標,教師就需要重視教學過程的展開方式,努力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一、立足教材內容,鞏固基礎知識
基礎知識是學生在小學學習階段必須要重視的學習內容,對于數學這門課來說更是如此。因此,小學數學教師首要的教學任務就應該是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為學生之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2]為此,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時,應該立足于教材內容,為學生詳細講解課本上的基礎知識,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應用。通過這樣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師生一起合作將小學數學的基礎鞏固好。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分數乘法》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時,應將這一節內容的基礎知識教學重視起來。對于分數乘法的概念,教師應通過多種例題的演示來讓學生明白分數乘法的實質,之后通過不同方式的分數乘法的表達方法,來讓學生學會列分數乘法的式子,并能夠進行乘法運算等。通過學習分數乘法,讓學生學會將一個事物進行均分,并學習“分數的幾倍”該怎么計算,或者說“一個數的幾分之幾”該怎么求解等,教師要引導學生將這一知識基礎進行鞏固。
二、融入數形結合,改善學生學習方法
數形結合是數學中一種重要的思考問題的方式,通過運用數形結合,學生可以很快地找到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因而,教師在實際教學時,要將數形結合的思維融入到題目的講解過程中,讓學生看到這種方法的實用性與便利性,并學會如何使用這種思想來考慮數學問題,從而讓學生掌握良好的數學學習方法。所以,開展數形結合的教學對于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該將之重視并實踐起來。
例如,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圓》這部分內容的講解時,教師應將數形結合融入自己的教學過程。教師讓學生學習了圓的相關概念之后,要教會學生圓的畫法,讓學生明白圓心、半徑與圓的關系等。之后在進行相關例題的講解時,先讓學生畫出一個圓,然后再進行題目的分析。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以數形結合的方式來求圓的周長與圓的面積,從而改善學生們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將這一節的內容學習好。
三、開展小組合作,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小學階段的學習效果關系到學生之后的數學學習,因而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對學生這方面的提升。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進度,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教師可以將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運用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來學習數學知識,提升學習小學數學的效率。通過與他人進行合作,學生可以將學習任務分工,并在與其他學生的探討中學習數學知識,從而開闊數學視野,拓展自身思考數學問題的思路。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提升。
例如,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扇形統計圖》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們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學生們可以一起學習扇形統計圖的相關概念,并學會各個扇形的大小應如何確定等。之后在進行例題的練習時,教師可以讓小組內的學生們分別畫出所要求的扇形統計圖,然后再將結果與其他學生之間互相比對,看是否有誤等。通過這樣的合作學習,讓學生能夠很容易發現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之處,并及時進行改正,從而提升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數學是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科之一,這一門科目的學習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教師和學生都需要將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重視起來。為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得到提升,讓學生具備較高的數學學習水平,教師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立足教材內容,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融入數形結合,改善學生學習方法;開展小組合作,提升證學生學習效果等。通過實施這些課堂教學策略,使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質量得到提升,幫助學生們在小學階段學好數學這門科目。
參考文獻:
[1]任海艷.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效性[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2):42.
[2]黃春梅.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分析[J].華夏教師,2018,(2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