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要:高中數學新課標提出將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有效進行整合的新理念。信息技術和高中教學課程的整合是指在高中數學教育過程中,將信息方法、技術、人力資源等結合課程內容,使數學逐漸擺脫靜態教學的模式,向動態演示方向轉變。這一應用不僅能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拓寬思維,也能有效提高數學教學的效果。[1]且利用信息技術可以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信息技術? ?高中數學? 整合策略
引言
部分教師實際教學中只是講授解題技巧,學生只是會解答一類題型,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不透徹,忽略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所以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上有效整合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讓他們能夠真正內化數學知識。
一、結合信息技術的優勢,建立有效的教學情境
學生進入高中時期,已經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并且高中數學大部分知識比較抽象,許多數學理論和概念需要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夠更好的記憶。在實際教學當中,倘若教師只是簡單引導學生,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更快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要點。為此,教師在教學時應當結合數學課程標準,對教材內容進行分析,確定明確的教學目標,突出信息技術的優勢,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1]在多媒體技術的加持下,可以讓數學知識以更加豐富的形式展現出來,通過圖片、聲音、視頻、文字、動畫等多種元素來構建教育信息化背景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緊緊圍繞本堂課程的具體內容,建立有效的教學情境。在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下,詳細講解、分析重難點知識,多方位為學生展示數學教學,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擴展學生學習數學的邏輯思維方式。
二、發揮學生的自主作用,優化信息技術教學手段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社會各界非常注重學生獨立能力與自主能力的培育。同樣的,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的有機整合也可以促進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提升。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優化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結語
在高中數學中融入信息技術,對于教學方面有著深刻的、廣泛的影響,這也是未來數學教學必然的發展趨勢。利用信息技術搭建良好的師生溝通交流平臺,幫助學生構建學習資源庫,讓學生能夠自主進行預習和復習環節,促進數學知識的鞏固,從而實現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
參考文獻:
[1]謝靖晴.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整合的實踐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014(01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