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然 牟立婷 沈淑雙 孫長海
摘 ?要 ?通過對新中式教育的解讀,探討對藥學人才的培養方法及理念。通過體驗式教育、創新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培養緊跟時代的藥學專業人才。并且對線上教育方法進行探討,闡明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的重要性。
關鍵詞 ?新中式;體驗式教育;創新教育;藥學;主動學習;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4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3)04-0087-04
Cultivation of Pharmaceutical Innovative Ta-lents Under New Chinese Education Concept//ZHANG Xinran, MU Liting, SHEN Shushuang, SUN Changhai
Abstract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new Chinese style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raining methods and ideas of pharmaceutical talents.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innova-tive education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we will cultivate pharmaceutical professionals who keep up
with the times. It also discusses the online educa-tion methods and clarifies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of active learning.
Key words ?new Chinese style; experiential educa-tion; innovation education; active learning; pharma-ceutical; talents training
Authors address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Hei-
longjiang, China, 154007
0 ?引言
自“十三五”以來,國家對醫藥領域越發重視,特別是針對用藥安全及藥品質量控制方面的要求日趨嚴謹,這就需要從根本上提高醫藥從業者的自身素養,培養更高要求的醫藥人才。本科教育作為培養人才的基礎教育,更應該從各方面提高藥學畢業生的職業素養。現如今本科畢業生普遍存在理論知識豐富,但是缺乏實際動手能力以及創新精神的問題,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已經成為現如今本科教育的重中之重。而之前的創新教育仍停留在模仿西方的教育理念,21世紀的教育工作者更應該與時俱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創新及實踐教育中[1]。
1 ?新中式藥學教育的多樣性
新中式教育就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著力培養和增強大學生的素質教育,把四星教育與專業學科有機融合,把思想教育與創新創業有機結合,培養具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勇于創新、努力工作、敢于擔當、有所作為的優秀人才。
藥學教育與實踐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學生很難應對藥學實踐中面臨的挑戰。為了彌補這一差距,藥學教師需要更新課程內容,更加重視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批判性思維、溝通和自我導向學習的能力。國外的成熟經驗往往是專項培養臨床所需的藥學人才,但是,如今中國大學的藥學本科教育更傾向于培養普適人才,需要本科生既能面向臨床又能進行科研,適應市場需求。
1.1 ?體驗式教育
體驗式教育是藥學課程的一個必要組成部分,體驗式教育要求對不同的能力和學習方式進行應用,這在課堂環境中無法做到。讓學生積極參與醫院和藥廠實習,讓學生對所參與的項目提出建議,鼓勵他們在實踐中思考,發現自身的不足。在藥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應該避免學生產生過多壓力,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與學生分享學習感悟。提高學生的職業認同感,讓他們通過接納新觀點來接受和重視學習的多樣性。體驗式教育讓學生置身于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幫助學生深入了解經歷如何塑造自己的觀點與身份,從而培養學生的自我主導能力。
隨著藥學從單一的專業向多元化轉變,藥學教育必須跟上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多的藥學專業院校開設大量與治療學、臨床藥學、患者咨詢、社會藥學、藥學實踐、藥物經濟學、藥學管理和藥物流行病學相關的課程[2]。每一個藥學教育課程都意在培養藥學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學習能力和工作態度,需要通過體驗式教育進一步培養藥學學生。
1.2 ?新中式創新教育
1.2.1 ?新中式創新教育的特征
1)體現中國式教育的明顯特點,“培養什么人”是大學教育的首要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培養社會主義“四有”新人是大學辦校的主要目的。
2)體現中國式教育的主體就是以人為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把“新中式”教育融入創新創業中就是注重培養大學生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民的理念,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人才培養的根本保證,推進全方位育人。
3)體現中國式教育文化育人的特點,及時掌握學生思想動態,通過喜聞樂見的方式將思想教育融入各類文體活動,寓教于樂,聚焦黨史教育、紅色基因教育,不忘初心,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3]。
1.2.2 ?五個設計思維階段
培養創新教育要從培養學生擁有設計思維開始,設計思維這一觀點在1987年就已出現,斯坦福大學研究表明五個設計思維階段分別為:共情、定義、構思、模式、測試。
1)共情。在設計過程中,用戶是使用產品或服務的對象;共情和理解用戶體驗是設計思維的核心。在這一階段,鼓勵學生產生更多的想法,在藥學教育中,用戶即為學生。事實上,共情階段有助于將設計思維與其他類型的頭腦風暴區分。在藥學課程實例中,讓學生與醫生、患者以及不同藥學從業人員交談,使學生了解所學知識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促進同理心的建立。
2)定義。這個階段的目標是確定正確的問題,以便制定正確的解決方案。這就需要從“我們怎么做”向“我們怎么能做得更好”轉換。了解不同人群對藥學專業的理解,培養對于本專業的自信心與自豪感,讓學生對自己所從事的專業更有自信。
3)構思。構思階段的目標是對產生的新想法不加評判,后對所產生的想法進行分組交流,所有的觀點都是受歡迎的。鼓勵學生發現新穎的解決方案,探索更多創造性的選擇,然后為學生的想法提供一些約束條件,幫助學生激發新的想法。在實際藥學課程中,通過創新創業課程,將學生分組,設計不同場景進行討論。通過模擬場景進行學習,模擬醫院、藥廠環境,以模擬經營的形式,設計實習方案。這個階段勢必會產生分歧,通過解決問題鼓勵學生發散思維,產生盡可能多的想法。在這之后是想法的收斂階段,教師將具有相似主題的設計結合在一起,并對結合后的設計投票,最終確定兩個或三個設計,然后對設計初稿進行修改。在思維發散階段,創造許多想法;在收斂階段,做出選擇,選擇更優的設計方案。
4)模式。此階段的目標是針對設計內容進行試驗,尋找最佳的運行方案,也就是行動階段。基于反饋開發、測試、改進或廢棄設計內容,可以通過與實際藥學工作者進行交流或是通過角色扮演場景來實現。設計思維的一個口頭禪是“快速失敗,然后再快速解決問題”。
5)測試。此階段為征求用戶反饋階段。目標是更好地理解和共情用戶體驗來完善設計,從而產生更好的解決方案,這是一個迭代的過程。在實際課程中模擬經營,通過參與者反饋進行修改[4]。
1.2.3 ?基礎課程設置
在以上五個設計思維階段的基礎上,通過學生進行醫院等場景的模擬,了解實際工作中會面臨的問題,了解藥學知識在工作中的具體應用。培養具有創造能力和創造精神豐富的專業知識、較強的技術支撐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的創新型人才。針對當前藥學畢業生就業壓力大、創業艱難的現狀,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尤為重要,突出職業化教育特色,讓學生“學有所用,學有所長”,在創新教育上,應在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上下功夫[5]。
1)基礎課程設置要體現出專業性和廣泛性,實踐課程要體現針對性強、側重實踐評價、側重培養社會和企業需求的融合人才的特點。所以,在課程上應呈現出機會導向,設計思維要瞄準科技新動態、新方向。
2)基礎課程設置突出中國醫藥文化的特點,把中國所獨具的中醫藥優勢、醫藥文化和傳統中醫藥的歷史傳承與發展融入創業之中。
3)基礎課程設置注重培養大學生的獨特思維能力,要善于突破舊的思維定式和舊的常規戒律,產生并形成具有社會價值或個人價值的新思想。切實增強大學生自我生存、自我發展、自我進步的能力。
1.3 ?新中式結合POS
1.3.1 ?構建POS三位一體藥物分析教學模式
POS三位一體系統結構是指“組織—操作—支撐”。教育組織系統化包括目標理想、領導機制、組織機構和主題協作統一協調,培養目標一致,形成目標理念“向心力”,共同指向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1.3.2 ?創新創業教育操作系統化
創新創業教育操作系統化包括師資隊伍、課程教育、實踐育人和科研成果轉化,其中,師資隊伍的規模、穩定性和水平決定著整體教育質量,課程教學為創新創業人才的產生提供基礎,實踐育人是實操基礎,科研轉化是延伸。
1.3.3 ?基礎設施和資源的支撐
基礎設施和資源的支撐有高校實驗室、圖書館、網絡平臺等硬件資源和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團隊。由大學生科技員組成的高校創新創業團隊把教學、研究、實訓統一融合,探索實踐教學、激發式創新、主動式創新學習等多種教學辦法,形成學習能力、技術能力、團隊合作相統一,專業化、實用化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6]。
1.4 ?培養學生首創精神
藥學實習是世界范圍內本科藥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努力培養大學生的首創精神,讓大學生把所學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實踐之中。
1.4.1 ?廣泛培養大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創新意識
藥學專業知識授課應有目的地多開設創新教學,讓學生更多了解和掌握當今世界前沿科技知識以及科技進步的發展方向,引導學生多學、多看、多想。改變課程呆板、教條的設置,精煉專業理論知識,適度增加實踐教學內容。增強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善于創新的意識和能力。
1.4.2 ?開展創業課實訓,培養專業實踐的技能
教師在教學中,應有針對性地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設立創新課題,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獨立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增強學生構思有價值、有前途、有市場、可操作的新構想、新思維、新方案的能力,以及把這些新想法付之于實踐的具體措施和辦法。同時,學校應拓展創新基地功能,把創新基地與實踐基地有機結合,在創新基地建設上注重創新氛圍的營造和世界先進技術、知識的宣傳與引領,讓學生在基地深深感受到對創新的向往。增強創新的主動性,注重藥學理論與創新實踐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由簡單化、模式化的操作技能學習向綜合性、靈活性、創新性實踐轉變。
1.4.3 ?增強學生動腦動手的實踐能力
增強實驗課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積累。實驗課是培養學生素質和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增強實驗課的針對性,做到每一次實驗課都主題突出、思維集中、任務明確、措施具體、及時總結、收獲明顯。同時,學校應多組織學生參觀藥企,直觀、感性地了解藥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等環節;參與醫院的臨床藥品使用、管理,增加和豐富知識,激發創新的熱情和能力。
2 ?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創新教育
疫情與數字技術的持續沖擊加劇了各行業的波動性、不確定性、復雜性和模糊性,教育部門也不能幸免。這就需要在保持教育質量的前提下進行更大的轉變,重新定位教學目標。學校面臨巨大的變革,多數線下課程轉變為線上課程,這給學生在學習和以后的生活中尋求就業帶來極大的壓力,也為培養全方位發展的藥學學生帶來很多新的挑戰[7]。因此,為確保教育系統跟上時代的變化,在教育內容與手段方面的實際轉變至關重要。這就需要開闊新的教學視野,充分利用互聯網來進行教學與實踐。充分利用“互聯網+”設計,充實線上實踐與實習內容,通過虛擬仿真平臺進行實驗實習操作,鼓勵學生進行實驗設計,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
主動學習是一種教學方法。要求學生積極參與教師精心設計的課堂活動,通過課堂活動增加學生的參與感與相關性,并通過積極參與課堂和體驗式學習環境來提高學習效率。主動學習使學生成為教學過程中的合作者,使他們對自己的學習承擔更多的責任。在傳統的教學中,被動式學習占主導地位,通常是教師對學生進行信息和課程內容的單向傳遞。雖然這種方法能有效地傳遞大量信息,但被動學習往往只需要學生付出比較少的努力,由此產生的記憶大多為學習結果。而主動學習的優點是它需要學生參與課堂內容,激發學生的高階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產生批判性分析,加強學生對學習態度、價值觀和學習習慣的探索,增加學生學習動力,提高學習能力。在課堂中使用主動學習,包括合作學習小組、學生演示和互動式講座等形式。通過完成主動學習任務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信心,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成績。這對于現階段的線上教學質量提高有著重大的意義[8]。
3 ?結束語
新時代教學不僅要使學生融會貫通專業知識,還需要融入思政教育,體現“三個融入”,即融入時代最強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融入社會進步發展新理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融入先進科學知識,引導學生增強創新創業主動性和能力。
通過融入中國式教育理念,培養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社會主義新人才是新時代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與擔當。
4 ?參考文獻
[1] 李穎,豆穎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創新創業
教育的思考[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24(2):118-124.
[2] 秦華珍,陳勇,王勤,等.構建藥學類實驗教學課程體
系,提高人才培養質量[J].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
18(1):116-117.
[3] 翟華強,王雙艷,毛敏,等.新醫改需求的中藥學復合
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10(10):5-6,8.
[4] Lori A D, Reed A O. The Power of Design Thinking
in medical education[J]. Acad Radiol,2019(26):1417-
1420.
[5] 雷大朋.資源整合共享視角下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路徑
研究[J].財富時代,2022(2):212-213.
[6] 李亞員,劉海濱,孔潔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
建設的理想樣態:基于4個國家8所典型高校的跨案例
比較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22,16(2):32-46.
[7] 戴水平,盛琳,羅海燕,等.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藥
學課程思政教育的探討[J].科教文匯,2020(8):114-115.
[8] 林志健,張曉朦,張冰,等.抗“疫”時期中藥學在線
課程思政創新實踐與思考[J].中醫教育,2020,39(6):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