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慧
摘要:傳統村落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生產生活智慧、文化藝術結晶和民族地域特色,是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加強對優秀村落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不僅可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精神,還有利于展現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章在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闡述優秀村落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價值意蘊,分析優秀村落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存在的問題,并從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新舊媒介融合傳播、數字化保護、引導村民自主參與等方面出發,探究優秀村落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路徑,旨在為保護和傳承優秀村落文化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鄉村振興;優秀村落文化;保護;傳承
文章編號:1674-7437(2023)07-0114-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D422.6;G249.2? ? ? 文章標識碼:A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1]。傳統村落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保存著珍貴的歷史信息與文化景觀,極具文化價值和傳承價值[2]。在相關政策指導下,各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加強對優秀村落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如發展村落文化旅游產業,但是仍存在不足之處,如村落文化媒介傳播存在困境。因此,需保護和傳承優秀村落文化,使人類文明歷史得到延續,讓文化根脈生生不息。
1? ?鄉村振興背景下優秀村落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價值意蘊
1.1? ?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精神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背景下,通過加強對優秀村落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精神。優秀村落文化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瑰寶,擁有豐富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體現[3]。我國正逐步加大對傳統村落文化的保護力度,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已有8 155個傳統村落列入國家級保護名錄[4]。通過對傳統村落進行修復、修繕,保護和傳承優秀村落文化,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優秀村落文化,了解背后的中華民族歷史故事,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精神。
1.2? ?有利于展現中華民族歷史文化
通過加強對優秀村落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有利于展現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存著珍貴的歷史信息和文化景觀,傳統村落文化是無數先輩智慧的結晶[5]。聚居是村落的原始形態,經過歷史的發展和積淀,逐漸形成特殊的村落文化。通過對傳統優秀村落文化進行保護與傳承,一方面可以展示我國傳統文化的原始風貌,加深人們對我國傳統歷史文化的認識,另一方面可以讓人們了解傳統文化的發展歷程,并透過村落文化了解其背后的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淵源。
1.3? ?有利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通過加強對優秀村落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有利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村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文化是村落的靈魂,而村落文化則是傳統文化的具體體現。村落文化經過幾千年歷史的沉淀,其民俗文化依舊有著特殊的價值,傳統村落文化習俗、古建筑、古樹、家風家訓等都是不可替代的文化瑰寶,是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遺產。通過對傳統優秀村落文化進行保護與傳承,可以更好地傳播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2? ?鄉村振興背景下優秀村落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存在的問題
2.1? ?旅游資源開發中公共文化服務亟待優化
傳統優秀村落文化是重要的文化遺產。地方政府部門鼓勵村落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支持發展鄉村文化旅游產業,但是旅游資源開發中的公共文化服務亟待優化。一是村落文化旅游配套基礎設施投入不足。部分村莊的住宿、餐飲、網絡等旅游配套設施建設欠缺,且交通規劃不足,游客乘車不方便,影響游客對傳統村落的初始印象,重游率降低,不利于優秀村落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二是公共文化活動空間較少且利用率較低。大多村莊都建設了文化廣場,而且還設立了讀書角和文化館,但是鮮少有村民與游客進去讀書和參觀,公共文化活動場所利用率較低,影響了村落文化旅游的開發。
2.2? ?村落文化媒介傳播存在困境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借助媒體平臺傳播優秀村落文化,是保護和傳承我國優秀村落文化的重要途徑。但是村落文化媒介傳播存在一定困境。首先,媒介傳播路徑有限。部分傳統村落的文化價值尚未被被充分挖掘,傳統村落文化的傳播范圍往往局限在當地或村民口頭傳播,傳播路徑有限、傳播范圍受限。其次,線上傳播不足。留守鄉村的大多為婦女、老人,其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對智能手機操作不熟練,限制了村落文化媒介傳播。再次,村民主動傳播意識欠缺。村民宣傳優秀村落文化的意識薄弱,影響了優秀村落文化的媒介傳播效能。最后,傳播內容與傳播手段單一、缺乏創新。部分村落文化的傳播形式還局限于口頭傳播、橫幅、立式廣告、畫冊等零散宣傳,對于網絡傳播的運用不夠,且傳播內容創新不足,缺乏吸引力。
2.3? ?村落活態保護與數字保護的平衡性缺失
隨著數字技術不斷發展,將大數據、云計算、VR等技術與村落文化相結合,加強村落文化數字保護,對傳承和弘揚優秀村落文化有著積極作用[6]。但是仍然存在村落活態化與數字保護的平衡性缺失的問題。盡管數字化保護對傳承、保護村落文化具有鮮明的現實意義,但如果過于依賴數字技術,會導致村落文化出現數字化或遺產化的情況。傳統村落文化蘊涵著豐富的人文思想和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如果村落文化出現數字化或遺產化的情況,那么村落文化的思想引導作用一定程度上將被弱化,這與優秀村落文化傳承的目標不符。
2.4? ?村民文化保護意識不強,主動參與程度不高
要想長久保護和傳承優秀村落文化,關鍵還是要發揮村民集體的力量,引導村民主動保護村落文化,傳播和傳承村落文化,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弘揚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在國家相關政策指導下,各地方政府陸續落實相關政策措施,如支持村落文化旅游業發展、引進信息網絡、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村民對優秀村落文化的保護意識不強,主動參與保護村落文化的程度不高的問題,大多數村民對村落文化保護缺乏認知,從而造成優秀文化的資源浪費。
3? ?鄉村振興背景下優秀村落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路徑
3.1? ?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村落文化旅游資源開發
針對旅游資源開發中公共文化服務亟待優化問題,有關部門要在現有基礎上,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質量,夯實鄉村文化振興基石,促進村落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加快保護和傳承優秀村落文化[7]。第一,加強鄉村基礎設施的完善與維修。一方面,相關人員要負責監督村內基礎設施維修和建設,有效分配政府的支持資金,結合當前實際需求,加強公共廁所、健身器材、太陽能路燈、停車場、環保垃圾桶等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和美鄉村;另一方面,各村干部要定期組織愛國衛生打掃活動,清理垃圾、修剪種植樹木,改善旅游村落的衛生環境,同時配套專業技術人員定期檢查和維修基礎設施,提升游客在傳統村落的體驗感。第二,健全文化旅游基礎功能配套設施。一方面,有關部門要加強鄉村交通建設,建設汽車客運站,合理規劃交通旅游路線,增加旅游巴士數量,為游客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務。同時,優化旅游住宿環境,完善餐飲、超市等旅游配套設施,滿足游客住宿和餐飲需求。另一方面,還應該針對配套基礎設施制定應急預案,完善救援體系,增設安全防護和消防設施,配備專職人員監督檢查,加強維護文旅道路交通安全、防火防暑安全,通過培訓,提高旅游服務人員的安全風險防范意識,保障游客在村落游玩的安全。
3.2? ?促進新舊媒體融合,探索村落文化媒介傳播路徑
為破解村落文化媒介傳播存在的困境,應該將多種媒介有機結合,擴大村落文化媒介傳播范圍,探索符合村落文化特點的媒介傳播路徑,提高優秀村落文化的知名度,傳承村落文化。第一,加強組織力度。要進一步優化鄉村環境,深挖村落文化元素,并將其融入村落的各個角落,打造新時代文明鄉村,助力鄉村振興。同時,圍繞村落文化元素,加大文創產品開發,將村落文化傳播出去,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精神。第二,可以借助新聞媒體,將優秀村落文化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精神,展現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同時,結合村落文化特色,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媒體網站,設置文化旅游宣傳、村落文化保護和傳承等模塊,建設特色主題文化媒體網站,精準對接目標客戶,有效傳播優秀村落文化。第三,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自媒體平臺,以短視頻的形式展現村落文化發展歷程,助力村落文化的有效傳播。同時,發揮直播電商的優勢,直播宣傳與村落文化相關的文創產品,吸引消費者購買并關注村落文化,提高文化傳播效率。此外,要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優勢,通過報紙、雜志等渠道進行有關文章的報道,同時設計附有圖片的宣傳手冊,包括特色美食、特色住宿、主題文化活動、民俗習慣等內容,讓游客了解當地的鄉土人情,更好更快傳播村落文化,促進鄉村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實現鄉村振興。
3.3? ?加強村落文化數字保護,維護村落活態化
對于村落活態保護與數字保護的平衡性缺失問題,應當積極引進數字技術,在加強村落文化數字保護同時,保留村落文化精髓,維護村落活態化,保護和傳承優秀村落文化,促進鄉村文化振興[8]。第一,加大資金支持。政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村落文化保護和傳承工作的資金支持,引進VR技術、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同時加強網絡服務體系建設和優化,全面覆蓋無線網絡,為數字化保護村落文化提供基礎技術保障。第二,深化和諧理念,維護村落活態化。數字化保護村落文化過程中,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理念,科學運用保護技術,避免“除舊更新”與“自然對立”等問題的發生,要注重對原生態的活態化與動態化保護。與此同時,相關政府部門應在數字化保護的前提下,加強對文化保護政策、機制的構建,從修繕、維護及保護的角度出發,加強對物質文化的保護,同時從教育、傳承及市場化開發的層面,加強對非物質文化的發掘,確保數字化保護與傳統保護有機地結合起來。第三,地方高職院校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發揮專業優勢,對古建廢棄庭院、鄉間古道進行測繪,同時通過走訪了解村莊布局、鄉村景觀、歷史古跡,為村落文化保護提出合理化方案,使鄉村振興與新時代數字化對接,留得住“形”、守得住“魂”,讓古民居的歷史記憶“活”起來,從而帶動鄉村經濟發展。
3.4? ?增強村民文化自信,提高民眾參與度
有關村民文化保護意識不強、主動參與程度不高的問題,應加強宣傳和引導,傳遞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的思想,增強村民的文化自信,鼓勵村民主動參與傳統文化宣傳,提高民眾參與度,保護和傳承村落文化,實現鄉村文化振興。第一,把文化工作擺在戰略的高度予以充分的重視,重視村民在村落文化保護和傳承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同時加強對有關工作人員的培訓,不斷提高其文化素養和職業素養,為做好村落文化保護傳承工作奠定良好基礎。第二,各級政府可以選派文物保護領域的專家和專業工作者深入鄉村基層,組織開展關于村落文化保護與傳承的主題教育講座,由專家講解村落文化保護與傳承的重要性,提高村民對村落文化的認識和保護村落文化的認知,強化村民保護和傳承村落文化意識。發放宣傳手冊或宣傳單,由專業人員提供一對一講解服務,宣傳村落文化保護和傳承的重要性,提供實踐指導,引導村民主動參與村落文化保護工作。借助村小組廣播,宣傳有關村落文化保護和傳承工作的內容,逐步增強村民文化自信,提高民眾的參與度。第三,高職院校可以開展有關村落文化保護的課題研究,并由課題組成員深入鄉村基層,開展村落保護與開發實踐活動,以文化交流活動為契機,促進民族村落文化自覺交流,保護民間藝術傳承。
4? ?結束語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精神基礎,推動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能為鄉村振興注入“靈魂”。優秀村落文化特色鮮明、底蘊深厚,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背景下,通過加強對優秀村落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村落文化旅游資源開發 ;促進新舊媒體融合,探索村落文化媒介傳播路徑;加強村落文化數字保護,維護村落活態化;增強村民文化自信,提高民眾參與度的路徑,從而增強優秀村落文化認同,以文化振興來推動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謝金霞.傳統村落優秀文化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承研究[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23,40(01):62-65.
[3]顏青.鄉村振興背景下傳統村落文化遺產的媒介傳播路徑[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22(05):108-116.
[4]中國政府網.全國已有8 155個傳統村落列入國家級保護名錄[EB/OL].(2023-03-21)[2023-03-21].https://www.gov.cn/xinwen/2023-03/21/content_5747704.htm.
[5]李景初.河南鄉村振興背景下優秀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J].邊疆經濟與文化,2022(07):68-72.
[6]黃麗,言瑤.鄉村振興視域下桂北傳統村落文化保護與活態傳承研究——以桂林市靈川縣傳統村落為例[J].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22,27(01):128-133.
[7]黃璜.鄉村振興背景下傳統村落文化的傳承與發展[J].文化學刊,2019(06):60-63.
[8]朱煥武,賀海敏,劉瀚.鄉村振興視角下古徽州傳統村落文化保護和傳承路徑[J].鄉村科技,2020(0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