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高中生物是一門重要的理科課程,對培養學生的生命意識和科學素養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貫徹,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融入了更多現代化的教育元素,以真正適應學生發展的需求,促進其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的不斷提升。鑒于此,高中生物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就可以將網絡技術融入其中,通過創新授課的手段、改良教學的形式與內容等方式有效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不斷增強教學成效。
一、利用網絡技術構建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高中生物課上,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的內容使用網絡技術來構建相應的授課情境,從而將理論知識講解變成生動、直觀的畫面或場景,輔助學生更加快速地吸收和了解其內涵、把握其要點,進而不斷增強其學習的興趣,凸顯生物教學的有效性。如,教師可以在講授課本上的知識點時利用網絡技術為學生設計短視頻,直接將其原理、發展過程或是最終成果等呈現出來,確保其對于所學內容形成感性的認知,并借助生動情境切實提高其學習的興趣和質量。
二、借助網絡技術組織微課教學,輔助學生突破重難點
考慮到教材中的一些重難點知識,高中生物教師還可以使用網絡技術來組織微課教學活動,將其中的要點知識單獨列出來制成相應的課件或是文檔,并借助不同的問題把整個知識串聯起來,最終引導學生在碎片化、層次性的學習活動中收獲豐富的知識,有效突破其中的重難點內容,進而不斷增強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可以根據課本上的重點和易錯點來設計相應的微課課件,并參照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認知能力為其設計具有導向性的問題,由此帶領其按照由淺入深的順序一步步探求知識的核心內容,有利于降低其學習和理解的難度,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三、應用網絡技術來設計合作學習方案,引導學生自學
由于高中學生本身已經具備了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生物教師可以在日常的授課過程中應用網絡技術來設計可行方案引導他們開展合作學習活動,使其在明確任務的指引下自覺發揮主體作用,并積極與小組成員進行配合,在開放式的討論學習中形成靈活的思維和創新意識,有助于進一步完善其學習思路和知識結構,在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推動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
四、采用網絡技術演示實驗過程,給予學生明確的指導
實驗教學是高中生物學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使學生快速掌握實驗方法、了解實驗過程,教師可以采用網絡技術為其演示相關的實驗過程,使其通過直觀的畫面了解各種實驗的操作方法、細節內容和具體步驟,然后據此來嘗試自主設計實驗方案、操作實驗過程。在親身體驗中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應用途徑,繼而不斷增強教學的實效性,有利于促進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實踐探究精神的發展與提升。
五、借助網絡平臺,給予學生科學合理的評價
高中生物教師還可以在授課過程中使用網絡平臺對學生進行評價,通過總結所學知識、分析其學習態度及方法來完善他們的學習思路,促使其對自己的學習形成全面、完整的認知,繼而在發揚優勢、改進不足的同時推動他們生物核心素養的不斷提升。在評價學生時,教師可以使用網絡平臺來發布語音評價,也可以借助網絡技術的功能為學生制作對應的評價文檔,將其在每一次課堂中的表現都記錄下來,由此使其在縱向對比中不斷完善、改進,以更加積極的心態參與到學習和探究過程中。
結合新的生物課程標準,高中教師在具體的授課活動中應當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品質進行培養,并借助網絡技術進一步優化教學結構、革新教學手段,進而促使學生在靈活、多元、開放的學習氛圍中不斷挖掘自身潛能,最終收獲豐富的生物知識、掌握學習技能。與此同時,高中生物教師在網絡環境下設計和組織教學工作時應當有意識地探究網絡技術與各種新型教育模式的融合途徑,以科學、高效的手段促進教學質量的穩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