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
摘要:《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中指出,注重結構化學習,探索大單元教學,積極開展主題化、項目式學習。在美術大單元教學中,“雙線混融”可以發揮資源豐富、過程開放、差異互補等優勢,提供多維度支持。借助雙線混融支持,對大單元教學的主題創設、問題歸納、資源重組等方面進行重構,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實現學習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雙線混融;新課程標準;美術大單元
在2020年1月,世界經濟論壇發布《未來學習:定義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的新教育模式》白皮書,全球教育進入了4.0時代[1]。教育者們在探索指向未來的學習方式。雙線混融教學便是主張線上、線下優質資源整合、師生雙邊教學方式融合的一種方式。本文以《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下文簡稱為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在美術大單元重組中,借助雙線混融支持,對大單元教學的主題創設、問題歸納、資源重組等方面進行重構,改變傳統教學中的師生關系,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以五年級《線條的魅力》單元主題教學為例,探索雙線混融支持下的美術大單元教學的實施路徑,培養指向未來的學習素養。
新課程方案中指出“關注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求,增強課程適宜性……積極探索新技術背景下學習環境與方式的變革”。雙線互融之“線”是網絡之線,指的是線上和線下這兩條線,追求的是融合融通。在新課標背景下,雙線混融教學需要明確價值指向,優化育人方式。
(一)核心素養的教學需要重視時代背景
“迄今為止,我們的教育系統依然沿襲遠古教育的范式,這樣的教育很難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深遠影響,也無法培養出與時俱進的、不斷應對各種挑戰的21世紀人才。[2]”面向未來的教學設計應該幫助學生從知識點的了解、理解與記憶,轉變為學科核心素養的關鍵能力、必備品格與價值觀念的培育。美術大單元學習注重豐富學生視覺體驗,進行視覺重構,引導學生經歷“欣賞感知—審美理解—方法探究—創新表達”的學習過程。可以利用雙線混融學習方式,發揮網絡資源豐富、時間靈活的優勢,增加學習的體驗性和互動性。
(二)大單元學習借助雙線優化育人方式
大單元教學不同于普通的自然教學單元,指向核心素養的大單元教學設計是圍繞核心目標、內容、知識等課程要素按照一定邏輯進行組合,關注知識的結構與重構,理解、反思與運用[3]。雙線混融支持下的美術大單元重組,按照學科邏輯,從學生立場為立足點進行優化。
1.雙線混融設計的原則。客觀分析學習內容,明確素養導向與發展目標,根據美術學習規律,進行線上與線下整體設計,實現融通共生。
2.學習方法中的學生立場。雙線混融的美術教學,利用在線教育易統計、能互動的優勢,基于學生的視覺經驗、思維方式、審美差異等進行學情分析,合理施策,滿足學生差異發展需求。
以《線條的魅力》為例,中國繪畫的線條具有獨特的審美意蘊。從早期陶器的紋飾到漢代漆器花紋,從敦煌壁畫形象到花鳥白描表現,優美的線條既是藝術手法特點也是中國文化特點,因此在不同版本的美術教材中均有一定的教學內容。學生對傳統線描視覺經驗積累少,繪畫方法掌握少,談不上深度理解與共鳴?;诖?,在本單元的設計中以人文底蘊與學會學習為素養導向,利用線上資源豐富學生視覺體驗,同時增強線下教學的示范性和互動性幫助進行技法習得。
美術大單元學習重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基于教材自然單元的內容優化,二是基于一定學習主題的深度重組,三是跨學科支持下真實問題的解決。雙線混融支持的大單元教學,充分發揮技術優勢進行問題提煉、資源重組、情境重建。
(一)圍繞單元主題進行資源優化
《高中課程方案》“前言”中提出“重視以學科大概念為核心,使課程內容結構化,以主題為引領,使課程內容情境化,促使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由此可見,大單元教學要注重學習主題的設置及學習情境的創設[4]。
1.主題優化。利用線上資源和優質學習平臺對不同版本教材內容進行比較,實現單元主題的科學提煉和內容優化。
2.環境創設。依托學習平臺、網上博物館、云端展覽館等在線學習資源,根據學習內容與學生基礎,融通物理環境與社會生活、現實場域與虛擬環境,激活主動學習的心理狀態。
以《線條的魅力》為例,大單元題目來自蘇少版教材。通過對各版本美術教材與網絡資源比較,人民美術出版社的美術教材,在四五六年級分別提供了《畫玩具》《精細的描繪》《果蔬白描》,同時國家資源平臺亦有主題微課。說明不同教材均注重了中國傳統藝術的學習,基于此分析可以進行單元重組。具體分析見表1:

(二)根據基本問題進行方式重組
美術學科的大單元學習,從單課時、小問題學習向大主題、序列化學習轉變。美術學科的學習需要基于學習內容提出基本問題,根據學習邏輯形成序列化小問題。在雙線互融的支持下,教師可以提供線上、線下多種學習平臺,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開展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探究活動。
在《線條的魅力》單元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線上優質資源欣賞比較發現單元基本問題,隨后進行賞析判斷,理解東西方繪畫在線條表現上的方法差異和審美差異,采用多維示范幫助學生習得方法,實現深度理解與遷移運用?;诖髥栴}統領的單元學習構成如表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