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



[摘 要]管理會計是會計類課程中的核心課程,探索管理會計課程思政的實施,對培養德才兼備會計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從管理會計課程思政的特點出發,從三個層次設計了管理會計課程思政目標,并且根據三個層次的課程思政目標深度挖掘了管理會計課程思政元素。最后提出了管理會計課程思政實施的具體路徑,即以管理會計課程思政的分層目標為出發點,強化課程思政實施主體的思政修養,采用線上思政資源與線下思政教學相結合的靈活教學方式,深度挖掘管理會計課程的思政元素,建立課程思政的評價機制,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立體式全方位的管理會計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旨在為會計專業課程思政的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管理會計課程;課程思政;實施路徑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3) 09-0070-05
不忘教育之初心,方得教育之始終。“立德樹人”乃教育之根本。高校是作為人才培養的基地,需要始終不忘初心,將“德”“才”兼備的人才培養貫穿教育的始終,方能實現教育之本。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也明確指出: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的人才培養計劃中,加強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發揮各門課程的德育功能,培養高質量的高校人才”。
高校專業課程教育是思政教育的陣地,將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結合,對大學生的價值觀進行正確塑造具有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效果,可以說專業知識是基礎,而思政元素是靈魂。課程思政是落實立德樹人基礎,在專業課程中實施思政教學,才能更好地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初衷。
一、管理會計課程思政的特點
管理會計課程作為大多數高校財會類專業的核心課程,開課范圍廣,受眾學生較多,對課程思政開發具有現實意義。
從課程內容來看,管理會計是通過一系列專門方法,收集、分析、處理各種財務及非財務數據信息,為管理當局進行預測、決策、戰略規劃、控制、評價考核等提供所需要的信息,為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供支持服務的信息系統。因此,管理會計的實踐性與理論性都很強,對課程思政元素開發具有良好的支撐。首先,管理會計理論部分涉及的專業知識涉及面廣,政策性較強,在教學過程需要了解國家大政方針,熟悉會計法規職業道德等,所以課程理論部分的思政元素較多。其次,管理會計課程也有很強的實踐性,案例教學以及相關教學素材相對較為豐富,也為思政元素開發提供了基礎。
從管理會計職業規范來看。2019年3月,我國總會計師協會正式發布實施了《中國管理會計職業能力框架》。在該《框架》中詳細闡釋管理會計專業能力和輔助能力,同時對管理會計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作出了具體規定。這些政策發布為管理會計課程思政的展開也提供了具體目標和相應的行動指南。
二、管理會計課程思政目標的設計
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校人才培養目標,《會計學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中的培養目標,及《中國管理會計能力框架》團體標準中規定的職業道德及行為規范,管理會計課程思政目標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理想信念目標,以“家國情懷、使命擔當、價值規范”為最高層次課程思政目標;二是專業素養目標,樹立“誠實守信、求真務實、廉潔自律”的會計道德素養目標;三是職業品質目標,將“腳踏實地、客觀公正、勇于創新”為管理會計職業品質目標。
管理會計課程思政目標在三個層面上展開(如圖1所示),逐步構建完整的管理會計課程思政目標體系,培養具有新時代精神的德才兼備的高端管理會計人才。
三、管理會計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專業課程思政元素的設計是開展專業課程思政的重要條件。課程思政元素設計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課程思政的實施效果。好的課程思政元素需要不斷的整理,提煉,整合,同時也需要在課程講授過程不斷地補充,完善(岳世忠,2019)。管理會計課程思政的元素應結合管理會計課程內容的具體特點進行巧妙設計、與課程內容相融合,在潛移默化中實現思政教學的效果。
首先,在管理會計概述中,有三個思政元素可以加入,一是理論自信,管理會計的發展是建立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為豐富管理會計理論提供了實踐土壤,引導學生在新的經濟環境下是容易實現理論突破的,培養學生們的理論自信和愛國情懷;二是創新精神,在講解管理會計發展歷史時,通過講述不斷地創新才使管理會計理論日漸豐富,以此鼓勵學生在理論中需要不斷地創新才能創造奇跡;三是管理會計師職業道德,培養學生客觀公正、誠實守信、職業能力、正直的職業觀,這些思政元素是能夠很好融入課程之中的。
其次,在管理會計課程中的成本性態、變動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等基礎理論部分,可以開發的思政元素則較為豐富,比如成本性態概念的提出是完全站在管理的角度提出的,這體現了求真務實,腳踏實地的精神,同時提升服務意識;固定成本的概念可以結合大學生學費是固定成本,不會隨著曠課次數而減少,只有學到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技能,才能使單位固定成本下降。以此為思政融入點,鼓勵學生珍惜學校時光,勤奮刻苦,掌握更多的知識,才是降低成本最好的方式;還可以采用含有思政元素的案例,比如在本量利分析中引入比亞迪案例,在疫情防控期間生產口罩,一度成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產商,很好地印證了中國速度,也發揚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集體精神,也體現大國的責任擔當,以此為思政融入點,是容易被學生接受,同時讓學生們感受到祖國的強大,激發愛國熱情。
再次,在企業經營預測理論講授部分,課程可以從“預則立,不預則廢”的傳統思想作為切入點,講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國古人有很多很精辟的論述特別值得我們去學習,思考。企業經營過程中往往存在著諸多的不確定性因素,這些因素會大大增加企業的經營風險,因此企業在作出各種經營決策之前,是必須預先對未來作出正確的預測,以及進行專業周密規劃,才能在未來發展中贏得先機。相反,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如果不能對未來進行科學的預測,則面臨巨大的經營風險。“預則立,不預則廢”的傳統思想自然融入。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入中國相關企業的正向案例,講解具體預測方法及內容,也可以增加學生的愛國熱情。此外,這種傳統思想不僅僅在企業經營中會起到重要作用,對學生未來職業規劃也是同樣適用的。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引入職業規劃的內容,鼓勵學生將自己人生職業規劃與國家的發展結合起來,順應時代,實現中國夢,就像北京冬奧會上奧運健兒們不斷努力奮進,實現夢想,為國家贏得榮譽。
第四,經營決策部分是管理會計課程內容中較為重要的部分,其中蘊含的思政元素也比較豐富。比如從決策的定義出發,決策就是要在不同的方案中選擇最優方案。只有企業自身強大了,可選擇的方案才會更多,才能擁有最好的方案,取得最佳的經營成果。這個點可以作為一個思政要素的切入點,鼓勵學生珍惜校園學習時光,努力學習,提升能力,在未來才能有更多選擇的權利,而不是被選擇。同時,在自制與外購決策這個知識點上,教師可以從目前我國芯片被卡脖子事件入手,由于我國缺少高端芯片自制能力,導致在高端芯片供應上,只能依賴外部購買,從而受制于人,對企業,甚至行業發展帶來危機。這個點可以引入思政元素是國家發展需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學生個人發展也需要自立自強。此外,在投資決策的知識點上,可以很好融入創新創業的思政元素,鼓勵學生們要有創新思想,就像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正是幾代人不斷努力探索,創新,才有了今天的巨大成就。
第五,在全面預算和考核評價部分,也可以融入諸多思政元素。比如全面預算是對企業的在一定時期內各項經營活動的全面規劃,預算編制與執行需要全面協調企業所有部門人員,因此有著極強全局性特點,從這個角度出發,可以引入大局觀,全局觀的思政元素。而在考核與評價的知識點中,可以很自然地融入公平,公正、客觀的職業素養思政元素。
表1列出了管理會計各章節知識點主要思政元素融入點。但是思政元素的設計與開發仍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完善,補充和修正。
四、管理會計課程思政教學的實施建議
管理會計課程思政元素的設計開發是管理會計課程思政教學實施的重要內容,也為管理會計課程思政教學提供重要支撐。但僅僅設計開發出思政元素,顯然還是不夠的,只有將管理會計課程思政元素,通過靈活多變教學方式,借助多種現代化教學手段,采用適合當代學生特點教學模式,才能將管理會計課程思政元素很好地融入日常的教學中,才能使思政教學真正地發揮出作用,才能讓思政元素在專業課程學習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實現良好的思政教學效果。
(一)完善管理會計課程思政教學體系
課程思政教學活動并不是單一的,要想達到良好的思政教學效果就需要完善思政教學體系(見圖2)。管理會計課程思政目標在整個思政教學中起到統領作用,管理會計課程思政目標需要明確具體,才能有較好的可實現性;其次,根據管理會計課程思政教學目標,需要不斷完善思政教學的元素,這是思政教學實施的重要基礎;再次,豐富思政教學方式和手段,這是實現思政教學效果的有力保證;第四,提升思政教師的思政水平,對思政教學的活動展開將起到重要的引領作用。
(二)明確管理會計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
基于“立德樹人”的教育本質,在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以及課程教學目標中,也應當明確具體思政目標,為課程思政展開提供方向。根據上文闡述,管理會計課程思政目標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理想信念目標;第二個層次是專業素養目標;第三個層次是職業品質目標。三個層次逐漸細化,增強專業課程思政的可實施性以及學生的可接受性。課程思政目標的完善仍需要在教學及實踐中不斷補充,提煉。
(三)提升教師的思政水平及思政意識
教師是實施思政教學的主體,專業教師專業素養普遍較高,但是課程思政大都相對缺乏,重視程度不夠(張學慧,2021),在專業知識的講授,往往忽略思政內容的滲透。因此,要提升教師的思政水平,首先要提升教師的思想政治素養,積極學習相關思政內容,熟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時代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思想等;其次,教師應積極建立“課程思政”的主動意識,在教學活動中能夠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由單一的專業知識教學逐漸轉為“雙軌”教學,德育教學也是必不可少的;再次,加強教師的思政培訓、交流研討思政教學模式,提升思政教學水平。
(四)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
現在在校大學生基本是“00后”的一代,是互聯網的“原住民”,他們對網絡的認知和熟悉程度超乎想象,在教學中引入網絡教學模式,通過提前建立的教學網絡平臺,可以有意識的選取帶有思政元素的內容,包括新聞、案例視頻、動畫視頻、短視頻、相關教學資源等互聯網各種在線資源,再利用論壇發帖形式,在評論區進行正向引導,極大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這種方式也非常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和認可,學習的時間和自由度大為增加,思政教育目標也能夠有更好的效果。其次,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同時利用線下課堂講授,案例討論,翻轉課堂,課堂交流等多種靈活教學方式將思政教學元素嵌入其中,潛移默化的提升思政教學效果。靈活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也是提升思政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李文新,2021)。再次,可以充分利用校內實踐教學平臺,設定不同角色任務,在實踐教學中,也可以融入思政元素,比如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合作意識、全局意識,提升集體榮譽感等等。總之,不斷創新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和手段,對管理會計課程思政教學效果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采用具有思政元素案例實施教學
案例教學是管理會計課程教學中較為常用的一種方式。案例教學由于與實踐結合較為密切,更能夠引發學生對實際問題的思考,提升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往往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因此,在案例教學中可以選擇具有思政元素的案例,可以更多的選擇中國企業,比如華為公司,比亞迪公司,中國航天等。中國企業本身體現的民族精神,家國情懷,責任擔當在案例教學中能夠很自然地融入,會產生耳濡目染的思政教學效果。
(六)建立思政教學評價制度
課程思政教學評價不僅僅有教師,還有學生(王東清,2019)。目前學生思政教學評價仍然需要與課程考核結合,在平時成績中增加出勤,課堂表現,學習態度,學習的主動性,課堂討論參與度,課后心得體會等等。思政考核直接融入平時成績,平時成績最終計入課程總成績。教師思政教學考核主要從教學大綱、教學設計、課堂評價,授課內容等方面展開,實施思政元素設計、實施、效果三位一體的評價模式。
五、結語
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是高校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才”與“德”的教育應當成為教育的“雙軌”,缺一不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回歸教育的初心,踐行立德樹人的教育本質,是強國之基石。只有通過不斷的努力實踐,才能把學生培養成真正的國之棟梁。
參考文獻:
[1]中國管理會計職業能力框架,中國總會計師協會編 2019(3).
[2]會計學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教育部,2018(1).
[3]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教育部,2020(5).
[4]岳世忠,會計學專業綜合改革研究——思政教育視角[J].財會研究,2019(10).
[5]王東清,高校會計專業課程與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探討[J].經濟師,2019(3).
[6]李文新,管理會計課程思政的現狀、目標及實現路徑,[J].當代會計,2021(3).
[7]張學慧.畢茜.喬洪濱.基于“課程思政”的管理會計教學改革探索[J].會計師,2021(3).
(責任編輯:張宏玉)
Research on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Management Accounting Course
Wang We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alent training. Management accounting is the core course of accounting cours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anagement accounting course to train accounting talents with both moral and ability. Based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nagement accounting course, this paper design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objectives of the management accounting course from three levels, and excavat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he management accounting course in depth , according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objectives of the three levels of the course.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mplementation path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course. That is to take the management accounting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tratification goal as the starting point,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ltiv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mplementation subject of the curriculum, adopte the flexible teaching method combining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sources with off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explor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cases,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nstruct a three-dimensional and omnibear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course combining online and offline. It is hoped that this article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accounting courses.
Key words: Management Accounting Cours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mplementation P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