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有量
【摘? 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教育理念在小學各學科教學中的不斷貫徹與落實,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成了小學各學科教師主要教學任務。體育作為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必不可少的重要學科之一,不僅對學生體質、體能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也極為有利。本文結合當前小學體育教學實情,從設計科學內容、豐富教學內容、借助信息技術和注重正面激勵四個方面闡述了“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實踐策略,并分析了“雙減”政策背景下研究小學體育教學實踐策略的必要性。
【關鍵詞】小學教學;體育;雙減;策略
“雙減”政策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逐步滲透不僅對小學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革優化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還對學生學習壓力的減輕和體育教學效率的提升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教育教學事業的不斷改革發展,學生學習壓力也隨之增加,如果教師對此未能足夠的重視,不僅不利于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和體育能力的提升,還會導致體育教學模式在優化與創新的過程中趨于畸形,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因此,如何在“雙減”政策背景下設計科學有效的體育教學策略,是當今小學體育教師需要關注的主要內容。
一、“雙減”政策背景下研究小學體育教學實踐策略的必要性
在小學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發展的當下,“雙減”政策逐步被推廣并應用到了小學各學科教學中。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成了教育教學的根本任務。體育學科不僅有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和綜合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如今的小學體育教學中,部分教師仍然延續著以往換湯不換藥的單一化教學模式,導致體育教學在失去原本價值的同時,也無法借助體育教學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甚至一度讓體育學科成了學生學習的壓力。“雙減”政策背景下研究小學體育教學實踐策略,不僅有利于推動小學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革優化,也能進一步鞭策體育教師轉變教學理念,注重學生學習壓力的減輕和學習質量的提升。另外,“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策略的探究,對學生體育自信的建立、體育能力的提升和體育素養的促進發揮著重要作用,無論對學生個人還是對體育教學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實踐策略
(一)設計科學內容,體現“雙減”宗旨
在新的教學環境下,“雙減”政策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貫徹與落實并非一句空話。然而如何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將“雙減”政策應用于實際教學中是當今小學體育教師面臨的重要挑戰。眾所周知,在以往教學政策落實到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體育教師往往會采取照貓畫虎的方式進行操作,最終在難以取得理想教學效果的同時,還在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在了解小學不同年級學生實際心理需求的基礎上設計科學教學內容,是體現“雙減”政策宗旨,明確教學目標,取得良好教學成效的有效舉措。
例如,新課程改革以后,小學體育教學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在教材內容的編排上也遵循此原則。但在實際教學中,假如教師一味地根據教學大綱進行教學,反而無法體現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甚至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因此,為了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體現“雙減”政策的宗旨,教師要針對班級學生的教學現狀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科學的規劃與整理,對已有教學大綱進行靈活的調整與優化,才符合“雙減”政策的核心,才能讓體育教學內容更科學化。如籃球技能的學習與掌握對學生身體綜合素質的要求較高,但體育教材和教學大綱中并沒有強化學生身體素質的教學元素,導致小學生在剛接觸籃球運動的過程中,由于身體素質較差而對這項運動產生畏懼心理,進而致其壓力增加。為了改變這種教學現狀,筆者圍繞本班級學生身體素質現狀和體育教學現狀,設計了鍛煉學生上下肢肌肉和全身協調性的各類方法,如間接性引體向上、3+2式深蹲、站立旋轉身體等,這些鍛煉不僅能幫助學生強化身體素質,也能優化小學體育教學內容,有助于開展籃球活動對學生體育壓力的減輕和體育能力的促進。
(二)豐富教學內容,踐行“雙減”要求
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同樣,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因此,他們在認知水平、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等多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性。“雙減”政策背景下,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要求教師要根據班級學生不同體育需求豐富教學內容,設計滿足全班學生需求的體育教學元素。這也是進一步提升學生體育活動參與感,讓學生養成熱愛體育活動的有效途徑。另外,在“雙減”政策的加持下,豐富體育教學內容不僅能在實際教學中踐行“雙減”政策要求,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動小學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革
優化。
例如,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為了豐富教學內容,踐行“雙減”政策要求的教學目標,筆者特意將游戲元素融入體育活動,讓學生在參與體育游戲活動的過程中能體會到玩的樂趣,從而讓他們身心得到放松。在具體實施策略中,無論是籃球活動、足球活動還是兩人三足活動的開展,筆者都會將班級學生進行分組,然后組織各小組開展體育游戲活動,并對在游戲過程中獲得勝利的小組進行一定的物質獎勵。這種體育教學方式不僅擺脫了以往體育教學中“任務式”的教學風格,也能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實現學生被動參與體育活動到自主參與體育活動的轉變,能讓體育活動變得富有趣味性的同時,對學生體育壓力的減輕和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當然,除了融入游戲元素,在實際教學中也可以將各類傳統體育項目進行融合與創新,設計出學生樂于參與且能提升學生體育能力與體育素養的教學策略,從而讓體育教學內容更為多元化,也能進一步達到減負提質的教學效果。
(三)借助信息技術,加強示范教學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信息技術不僅滲透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逐漸拓展到了教育教學方面。有關數據統計,截至2023年1月,全國中小學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普及率達到了98%,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不僅深受師生青睞,也在長期的教學作用下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教學成果。值得一提的是,體育項目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要求較高,對于部分體育動作的教學,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向學生進行展示。這種方式相比于教師親自示范和口頭闡述的方式更有效,從而可以加強示范教學,在減輕學生學習壓力的同時加深學生對體育知識的認識與了解。
例如,筆者在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發現部分學生走路與跑步的姿勢是錯誤的,但這也往往是體育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并不會關注的問題,殊不知學生走路與跑步姿勢的正確性對學生各類體育運動姿勢的正確性起到了直接作用。因此,為了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筆者借助多媒體將正確走路與跑步的姿勢以視頻講解的方式直觀呈現在學生眼前,學生在能通過視頻講解的方式了解和掌握正確走路與跑步動作重要性的同時,也能對學生學習與掌握各類體育動作起到直接作用。再如,在教授“籃球”知識時,雖然學生通過教師親自示范的方式學習了解了三步上籃和投籃的正確動作,但在實際操作時往往會出現偏差。因此,為了更有效地讓學生學習與掌握三步上籃和投籃動作,筆者首先搜集了學生喜歡的球星比賽視頻,然后圍繞本節課體育知識要素將視頻制作成了教學課件,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直觀地對學生進行了展示。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教師親自示范的教學模式,借助學生熟悉的球星進行示范教學更能激發學生的模仿欲,有助于學生體育技能的學習與掌握的同時,也能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提升學習效率。
(四)注重正面激勵,營造良好氛圍
上文提到,由于學生之間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性,因此體質、體能和學習能力等方面也存在差異。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不難發現,對部分體能較強、熱愛體育的學生來說,他們往往在體育課堂中表現出“亢奮”的情緒,而對部分體能較弱、對體育活動產生排斥心理的學生來說,他們往往會表現出畏懼體育活動,對自己缺乏信心。如果教師置之不理,不僅無法提升體育教學效率,也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因此,為了消除學生對體育活動的畏懼心理,幫助學生建立體育自信,教師可以圍繞“雙減”政策設計正面激勵策略,通過這種方式為學生營造和諧、輕松、活躍的體育活動氛圍,并達到減負增效的教學效果。
例如,筆者在組織學生開展“百米賽跑”體育活動時,發現部分身體素質較強的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非常高,且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而班級中身體素質較弱、對自身體育能力缺乏自信的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排斥、畏懼。對此,筆者首先采取了榜樣激勵的方式,因為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具體實施策略的過程中,每次在組織學生開展“百米賽跑”活動之前,筆者都會向學生講述體育勵志故事,如鄧亞萍在成為乒乓球冠軍之前,她的自身條件并不具備成為冠軍的優勢,因此一次次被國家隊拒之門外,但她有不認輸、不服輸、敢挑戰的品質,十年如一日地堅持鍛煉,其認真踏實、敢拼敢干、永不放棄的優秀品質讓她最終奪得了冠軍。除此以外,筆者還會采用目標激勵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如在“慢跑”體育活動開展之前,筆者會根據班級學生不同身體素質制訂出不同的體育目標,并讓學生在一次次體育活動中只與自己比較,不斷向目標邁進,突破自我。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幫助部分對體育活動產生排斥心理和對自己體育能力缺乏自信的學生建立體育自信,加強對自我能力的肯定,還能減輕學生體育學習壓力,更能幫助學生提升體育能力,并促進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
總而言之,在新的教學環境下,“雙減”政策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貫徹與落實已成了小學教育教學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減輕學生學習壓力、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和促進整體教學質量的有效舉措。小學體育教師要認真研究“雙減”政策的精髓,并根據小學不同年級學生學習需求和實際特性制訂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這樣才能真正地將“雙減”政策應用于小學體育課堂,才能凸顯出“雙減”政策“減負增效”的優勢,從而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徐少鋒,王曉娥.“雙減”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育人新路徑[J].灌籃,2021(22):2.
[2]肖洪恭.“雙減”政策背景下創新小學低學段體育教學的實踐對策.
[3]周旺.“雙減”政策下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J].國際教育論壇,2022,3(6):57-58.
[4]曲佳麗.“雙減”政策下分析小學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性[J].當代體育,2022(8):3.
[5]姜濤.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體育與其他學科的融合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2(2):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