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存在一定的問題,不能和行業企業崗位、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相匹配,導致學生的技能無法滿足職業崗位需求,難以與企業工作無縫銜接,造成企業不愿意招聘應屆畢業生。職業素養主要包括職業興趣、職業能力、職業個性和職業情況等內容。企業不愿意招聘應屆畢業生,說明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畢業生綜合能力存在不足,尤其是職業素養欠缺。文章立足本源,結合作者多年的教學與科研經驗,具體從三個維度進行分析,一是職業素養培養對高職學生的重要性,二是課程體系的優化準則,三是課程體系的構建策略,彰顯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的特色,培養出具有良好職業素養,以及具有創新、設計、管理能力的復合型人才,促進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職業素養;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2;J5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18-00-03
0 引言
新技術的出現,產業結構的調整,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使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企業面臨更加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企業要想生存和發展,就必須求新、求變,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在企業生產發展過程中,人的因素占據著主導地位。因此,企業對人才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包括知識、技術、素質等方面的要求,即需要復合型人才[1]。學校作為培養人才的主要場所,除了知識、技術的培養外,還要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然而,當前一些院校并沒有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2]。當前,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大部分時間用在課堂上,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因此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引入職業素養的培養。職業素養相關知識融入專業課程,有利于職業素養相關知識的系統傳授[3]。
1 職業素養培養對高職學生的重要性
1.1 專業素質越高,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越強
職業教育強調以品德素質為先決條件、以職業技能和環境適應為核心的行為準則。當前,許多高職院校都引進了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在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中,學生具有雙重社會地位[4]。由于學徒與學生身份的差異,以及企業和學校課堂學習環境的差異,大多數高職學生無法適應社會地位的轉變,甚至對去企業學習產生抵觸情緒,從而嚴重影響學習成效。當前,大部分學生是獨生子女,他們的社會實踐經驗較少,很難快速融入新環境,以及適應自己身份的轉變,工作上很容易犯錯。針對高職學生的就業問題,提升高職學生的環境適應能力,在職業素養培養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因此,高職院校要加強對學生的職業素質教育,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引入職業素養,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適應新身份和新環境,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2 職業素養培養能夠促進高職院校畢業生整體素養和就業能力提升
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對促進高職學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僅注重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會造成學生的核心技能缺失,影響學生專業能力的培育[6]。職業素養培養能顯著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其健全的個性。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高,僅代表其所受的專業技能培訓效果較好,不代表其具備完善的職業素養。企業工作需要的是學識和技巧,更需要才干、責任和團隊意識。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人才的質量,即人才的綜合素養。因此,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畢業生除了須具備專業知識、技術能力,還需要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
2 優化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基本職業素養課程體系的準則
2.1 打造與就業接軌的高職特色教育事業
高等職業院校是高等教育學校的重要類型,也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使命。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我國高技能技術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技術人才的素質標準也在發生改變。為區域的快速發展提供高素質人才,既是高等職業院校不可回避的重大使命,又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最大動力。
2.2 從校企合作角度改變課程體系
高職教育為社會發展培養具有高素質、高技能的專門人才。當今世界,知識和技能是高素質人才必備的。高職院校和企業之間的良好協作能夠科學有效地提高學生能力和素質。學校與企業的協作是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7]。雙元制、MES、CBE等國際化職業教育教學方式,是校企協作的根本,通過行業與企業專家的共同努力推動高職教育的發展。高職院校和企業通過合作教育、資源集成、產學研結合,促進社會公共服務水平提高,促進我國各行各業發展。
3 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基本職業素養課程體系的構建策略
根據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的特點以及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需求,結合企業發展需求,培養具有良好職業素養、創新精神和管理能力等的高技能復合型人才。針對我國各地區快速增加的人才需求,筆者提出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基本職業素養課程體系的構建策略。
3.1 基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思想構建多元融合的專業課程體系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思想是:既要注重學生實現初級就業所需的工作能力,又要注重學生的整體生涯發展[8]。以知識和能力素質相結合的教學理念為指導,構建一套適合職業院校學生發展的具有特色的專業課程體系。
3.1.1 “大平臺+小方向”的教育方式
主要涉及學生基本交流能力、創新能力、技術應用能力以及設計能力方面的培養,同時整合課程中的素描、色彩和設計基礎等相關內容,劃分課程的專業能力訓練層次。針對難度大的內容要增加訓練的次數,同時擴大訓練的內容范圍,從而明確專業課程的基礎模塊。借助“大平臺+小方向”的教育方式,能夠提升學生認識材料、創新、設計等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培養出來的學生滿足專業要求與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及專業特長,發展他們的個體職業取向,支撐起藝術設計專業進階課程的
教學[9]。
3.1.2 “素質教育+專業技術”的融合教育
此教育方式是將專業教育與素質教育垂直結合,拓展課程的外延。無論是課程教學質量還是學生學習效益都得以提升,解決學生人文素養不足以及藝術設計專業實踐課程教學單一的問題。“素質教育+專業技術”的融合教育方式能培養科學文化、專業基礎、專業拓展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為學生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文化素養和職業素養知識;同時還考慮了學生的就業需求和職場發展需要,為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終身學習打下堅實基礎。例如,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全面改革高職課程體系,涉及理論知識、專業技能、綜合素質等方面的知識,構建了以職業素養為核心的授課模式,除了技能操作的培養,還將因材施教考慮在內,使學生的理解能力、實踐能力、心理素質等多方面得到了有效的培養。
3.2 進一步豐富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路徑
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職業素養培養主要有兩種路徑:一是課堂教育、職業技能教育和職業素質教育;二是實踐活動,主要有項目教學、創新創業教育、假期實習、頂崗實習等。從“素質冰山”的視角來看,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素養分為顯性與隱性,專業能力和職業能力是顯性的,職業素養則是隱性的。對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職業素養培養主要在于塑造形象、積累從業資質、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和職業法規、掌握職業技能和形成職業操守等。
此外,專業精神和職業精神也是潛在的職業素養。對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對此種職業素養的培養是非常困難的。顯性的素養可以通過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培養,而想要培養專業精神和職業精神,僅靠課堂和社會實踐兩種方式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專業精神和職業精神是無形的,也難以通過具體的考核指標體現。對此,應拓寬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路徑,注意融入家庭教育、社會教
育等。
3.3 基于社會職業能力需求方向開設市場化的藝術設計專業課程
3.3.1 校企合作
根據合作企業的發展特點設計專業重點課程,同時按照職業崗位要求銜接藝術設計專業課程內容。根據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知識需求,確定核心能力,然后根據核心能力來開設核心課程。根據合作企業的工作能力需求,將典型的行業工作任務融入課程內容中,使學生能夠在整個校企合作的過程中獲得有用的實踐知識和職業素養知識,掌握多種實踐技巧。
3.3.2 構建企業化的教學模式
企業化的教學模式是將工作室、實訓室和教室結合起來的三位一體教學模式,有機結合了生產與教學。利用在校工作室和駐企業工作站,引入企業運行管理模式,實現職場與教育的對接。學校就是公司,學習就是工作,崗位就是課堂。
4 結語
在新的就業形勢下,高職院校應轉變辦學理念,將職業素養培養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進而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目前,職業素養已逐漸成為企業招聘的首要標準,也是大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養,高職院校需要擔負起培養藝術設計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責任。近年來,高職院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生源不斷增加,畢業生就業結構不合理、人才素質與用人單位的需求差距較大、企業“用工荒”、高職畢業生畢業即失業等問題日益突出。這說明職業素養的培養還有待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理論知識基礎薄弱,學習進度慢,學習效果不佳,如何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是高職院校教師培養學生職業素養所必須考慮的問題。文章對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基本職業素養課程體系的構建展開了探討,以實現培養職業素養的目標,為高職院校其他專業職業素養培養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肖瑤,蔣利佳.基于職業素養培育的高職院校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4):61.
[2] 徐美清.職業核心素養視域下高職課程構建研究:以城軌機電技術專業為例[J].南方農機,2021,52(21):148-150.
[3] 宋廣瑩,王偉英.基于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的中、高職、本科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體系銜接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8,5(8):79-80.
[4] 花仕旺,任宏霞.論藝術設計類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路徑與方法[J].藝術評鑒,2017(21):161-162.
[5] 鐘亦文.圍繞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發展構建人文素養培育課程體系的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5(1):29-32.
[6] 陳晨.對接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環境藝術專業課程體系的建構[J].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3):82-86,81.
[7] 翟勝增.高職室內藝術設計專業項目化課程體系構建與實踐[J].河北職業教育,2021(4):100-104.
[8] 常平平.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培養融入專業課程教學研究:以《基礎會計》中現金盤點教學內容為例[J].河北職業教育,2019,3(1):75-78,88.
[9] 許一青,倪愛東,葛柳燕.以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為目標的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探索:基于會計技能競賽的思考[J].商業會計,2018(17):122-124.
作者簡介:蔡雨祺(1990—),女,湖南長沙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服裝藝術設計。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2021年度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職業素養培育校內項目”成果,項目編號:2021ZS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