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波
【摘要】在新課程標準的推動下,提升初中生的核心素養已成為目前學校和教師開展教育的重點.文章通過簡析數學核心素養理念,分析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引入和拓展數學核心素養理念的價值優勢,針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提出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引入和推廣數學核心素養理念的路徑,以幫助初中數學教師正確認識并積極培育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并立足于最新的核心素養相關內容,結合初中階段學生特性,合理設置教學模式,不斷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關鍵詞】數學核心素養理念;初中數學;課堂教學
【基金項目】廣西教育科學規劃2021年度“鄉村數學教師能力素質提升”專項課題(批準文號:桂教科學〔2021〕15號,《指向城鄉協同教研的初中數學數字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研究》立項編號:2021ZJY173.
引 言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明確提出,初中數學教師在課程講解過程中,要突破學科束縛,強調多元化教學模式,積極拓展課堂實施空間,改變學生學習方式,以體現當前核心素質教育理念,使學生有更多精力和時間投入實際數學活動的探索過程中,從而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行為和思維模式,增強學生的數據觀念、創新意識與應用意識,不斷提高學生處理、分析、運算、推理和證明數據的能力,這也是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理念的重點.但當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受教師綜合素質較低、理念較滯后等因素影響,依舊存在部分問題,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不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影響高效課堂的構建.因此,深入研究數學核心素養以及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方式對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動初中數學教學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一、簡析數學核心素養理念
數學核心素養理念是指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受到教師引導和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漸具備數學眼光、數學思維和數學語言,并能高效應用課堂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過程中遇到的數學問題.與此同時,數學核心素養理念的養成還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積極、健康的學習行為和生活習慣,有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切實推動落實素質教育.根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初中階段數學核心素養中的數學眼光是指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抽象能力、幾何直觀和空間觀念,數學思維是指增強學生的推理能力和運算能力,數學語言是指引導學生養成模型觀念、數據觀念和應用意識.數學學科不僅具有大量定理、公式等理性的知識結構,更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背景,這為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提供了優秀素材.
二、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引入數學素養理念的價值優勢
(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在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對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與數學素養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新時期教師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嚴格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要求,結合當代初中生的特性和需求,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和先進的教育理念,做好數學文化的滲透,強調數學核心素養理念的推廣,激發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教師在教學中引入和拓展數學文化版塊的知識,可以高效地改變傳統枯燥乏味的數學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并跟隨教師的思路汲取自身所需要的知識.這也充分發揮了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引導、鼓勵學生用辯證、發展的觀念正確看待數學文化和知識,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提高教師專業素質
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不是短時間強化訓練的結果,而是需要教師日復一日、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尤其是數學文化知識在新課改之后也呈現在數學課本中,這就需要教師能夠保證自身掌握豐富的數學知識和文化,確保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心.數學核心素養理念強調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邏輯推理、模型意識、數據觀念等能力,這對數學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提出了較高要求.為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教師需要深入研究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在將不同章節教學內容融會貫通的基礎上融入數學文化,還要探尋符合學生認知結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模式,從而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
(三)建立高效數學課堂
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學相長、知行合一,以提高學生推理意識與推理能力,引導學生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與理性精神,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使學生能夠自主應對生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數學問題,真正提升數學核心素養.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數學核心素養理念的引入和應用,將培養學生抽象發散思維、邏輯推理能力以及數據分析和運算能力作為教學重點,充分結合當代初中生的個性特點和認知需求,遵循初中數學的學習規律,適當引入數學文化和課外知識來豐富教學內容.這種教學模式既能有效緩解學生學習數學概念、定理、公式的枯燥感,又能適當開闊學生視野,增加學生的見聞,使其更好地學習和應用相關數學知識,從而建立高效數學課堂.
(四)推動數學教學改革
初中數學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在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中的很多小細節都蘊含著數學知識和數學智慧,并且對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發散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創新創造能力具有重要的啟迪和引導作用.教師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入數學核心素養理念,能夠將初中數學的教學重點從傳統的掌握基礎知識、技能扎實提升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全面發展,強調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有機關聯,引導學生利用幾何直觀把握數學問題的本質,關注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情緒情感、價值觀念以及行為習慣變化,更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由此可見,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不僅順應當今時代教育行業的改革發展需要,還是新時期數學學科發展的內在要求,更是教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之路.
三、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一)數學教學理念有待更新
當前初中數學教學,普遍存在教師在講解相關問題的過程中,為節約教學時間,只滿足在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將簡單題略過、只講考試重難點題型的情況.這就使得數學教學的功利性過重,并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價值觀念的形成,嚴重影響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推進初中數學教學方式雖然得到了一定程度優化和創新,但教師的數學教學理念有待更新,其自身對數學核心素養的理解和認識不足,缺乏安排趣味課程的能力,常采用以題代講的教學模式,粗略講解數學文化,然后安排大量的習題,使學生形成強化記憶,降低學生的課堂參與性.
(二)學生能動性發揮不足
在數學核心素養理念的不斷推進下,初中數學教師開始重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利用課堂中的部分時間給學生查漏補缺.但受傳統應試教育觀念影響較深,數學教師對教學目標把握不準確,過于重視課堂教學形式,忽視對學生邏輯思維、發散思維的引導和培養;多媒體課件的制作相對花哨,缺乏實際教學意義,甚至存在教學目標的制訂與教師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傳授給學生的知識點不一致的情況.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導致部分學生出現應付作業,使用相關解題軟件來進行問題搜索來完成作業的情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不足,會導致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創新創造意識下降.
(三)教師綜合素質相對較低
初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變通能力尚有待提高,教師在進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受傳統教育模式影響較深或者為追趕教學進度,經常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模式,不僅會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還不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初中數學知識與高中數學的數學知識點具有貫通性和銜接性,尤其是數學知識背后蘊含的豐富的數學文化,而教師的綜合素質相對較低,沒有為學生構建系統化、結構化的知識框架,因其自身都不了解相關的數學文化,所以選擇性忽視課本中“數學與文化”版塊,不進行深入教學.這不利于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
四、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數學核心素養理念的路徑
(一)重視講解數學文化
數學文化知識教學是引導學生形成數學核心素養的關鍵路徑,尤其是在新課程標準之后,初中數學教材也適當拓展了數學文化版塊,以豐富學生知識儲備.如在湘教版第一章《有理數》的“數學與文化”版塊中,教師通過與學生共同探索數學符號的由來,可以讓學生了解代數的形成和發展史,懂得數學是表述宇宙的語言,而數學語言是高級形式的語言,其中數學符號又是數學語言中的精華.
數學符號的產生和使用為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進步.教師以此進行教學不僅能夠開闊學生視野,還可以激發學生探索和學習數學語言和符號的欲望,使其利用課后時間、借助多種工具自主完成對數學知識與文化的深度探索.這不僅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自主性,拓寬學生視野,更能通過講述數學家的勵志故事及其研究數學鍥而不舍、孜孜不倦的精神,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能動性,使學生正確對待自身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增強學生的抗壓能力與問題求解能力,進而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二)采用多元教學方式
新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核心素養理念的落實和應用,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用能力以及推理能力,以引導學生養成科學的求知態度.信息科學技術發展迅速,其在教育行業領域也得到了廣泛應用,而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要重視先進信息技術的應用,以通過高效運用多媒體、互聯網等教學軟件和技術,發揮聲音、圖像、文字、視頻等方面的優勢,全面調動學生所有感知覺器官,有效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并結合初中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合理運用包括多媒體、教具在內的多元化教學方式,在課堂開始之前就抓住學生注意力,確保學生能夠高質量、高效率地配合教師開展教學活動.
如在湘教版“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軟件播放動態的太陽與地平線的變化情況,一方面可以通過太陽東升西落這一自然規律和多彩的圖片引導學生根據視頻呈現的動態變化情況來思考太陽與地平線之間的位置關系,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相對唯美的自然景觀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其次,教師可借助尺子、球體等教學設施在課堂上進行直觀形象的實操演示,將課本相對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直觀的圖像,以培養學生數形結合思想.最后,教師邀請學生們根據所看所思在黑板上進行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展示以及問題解答,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發散思維.
(三)課堂留白教學形式
課堂留白教學形式顧名思義是指將部分課堂教學時間留給學生,一方面,轉變以教師講解灌輸為主、學生記憶掌握為輔的灌輸填鴨式教學模式,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消化、吸收、理解教師講解的相關知識,進而緩解緊張、嚴肅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思維活性.另一方面,課堂留白的應用能夠讓學生在自主探索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真切地感受到數學知識和文化的魅力,從而拉近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界限,既能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又能引導學生養成數學核心素養.
初中數學的不同知識點之間都具有一定的連貫性和銜接性,教師在講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過程中,要注意課堂留白的時間比例,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小組合作來明確其與之前學習過的知識的內在關聯,并引導學生深入探究不同知識點之間的異同.同時,教師要進行科學引導與正向激勵,幫助學生從全局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和原理,并不斷構建符合自身認知特色的思維導圖,不斷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四)強化社會實踐教學
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不僅強調數學文化知識的傳授與講解,更加重視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正確認識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關聯,在知識文化的基礎上開展社會實踐課程,既能降低學生理解抽象知識的難度,又能轉變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固化認知,讓學生明確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并理解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多元化應用,切實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與學習自主性,凸顯“學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如在學習“幾何圖形”時,教師可以利用七巧板來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創新程度,利用多媒體展示提前設定好的不同圖案和分值規定,讓每組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要求,并依據每組學生獲得的分值情況進行獎勵.一方面,實踐教學可以利用充滿趣味的實踐模式以及競爭性質的教學形式全面調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小組合作過程中;另一方面,利用幾何直觀,教師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形與數之間的聯系,并在實踐過程中引導學生的操作思路更加明晰,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幾何圖形的理解與應用,啟發學生思維.
結 語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深入,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引入數學核心素養理念,培養學生創新創造能力、思維拓展能力以及實際應用能力,以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思想觀念與核心素養.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深入挖掘數學教材中蘊含的數學文化和故事,通過初中階段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講解,以拓寬學生視野和思維,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的本質;還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與思維方式,高效發揮信息技術、教學工具等設施設備的優勢,合理地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以及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強調學生自主能力發揮的課堂留白教學形式,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質疑,同時強化社會實踐教學,借助趣味化、實踐化的比賽競爭形式,調動學生課堂注意力,激發學生思維活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建菊.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簡析[J].中華少年,2019(02):62.
[2]張云.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9(07):61.
[3]袁舜.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5):103+105.
[4]周海濤.數學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之路[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19(11):23-24.
[5]曾翔,趙秋,李黎,于敏章.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教師,2020(02):42-44.
[6]裴海江.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45):56-57.
[7]梁雪.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24):125-126.
[8]丁紅景.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J].試題與研究,2021(0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