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做好高中物理教學工作,需要教師積極跟隨時代發展潮流。在新時代的社會發展背景下,核心素養、五育一體、全面發展成為教育事業的主題?,F階段的高中物理教學普遍存在著教師教學理念傳統滯后、學生缺乏課堂學習熱情、教學內容缺乏生活實踐性、教學模式刻板單一等問題,導致整體教學效率不佳。文章指出,學校要鼓勵教師深入學習核心素養教育理念,關注學生全面成長和進步,通過增強教師團隊建設、提升高中物理課堂吸引力、開展生活化物理教學、拓展多元課堂教學模式等,達成新時代高中物理教學的提質增效。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創新;核心素養;全面提升;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0?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22-0070-03
在新時代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工作發生重大改變,整體教學目標、教學模式、教學內容都和過去產生了極大的不同,尤其是在國家綜合高效發展戰略規劃中,高中物理教育事業必須更加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使學生在完成學業后真正成為國家需要的棟梁之材。核心素養教育理念在21世紀國家綜合教育發展戰略中應運而生,提倡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群體,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全方位學習能力、生活實踐應用能力和思想品德、文化涵養、價值觀念等,而不是像過去一樣僅把目光聚焦在學生學科考試成績的提高過程中[1]。教師應踐行全面發展、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積極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活動中加強生活實踐性內容的滲透,挖掘多種教育方式,增強學生課堂學習興趣,利用信息化技術構建現代化高效課堂,從而在多重維度的創新調整過程中提升教學效率。
一、現階段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教學理念傳統滯后
教師教學理念傳統滯后是現階段高中物理教學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重要問題之一,部分教師缺乏科學認知和有效的實踐指導,導致自己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容易在傳統教學理念的引導下忽視教學實踐的創新與探索。很多高中物理教師致力于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貫徹落實,將提高學生考試成績、升學率作為自己主要的課程教學目標。高中物理教育更多的是為了在后期將所學知識和技能應用于現實生活,而不僅是為了獲取學習上的榮譽。很多學生在應試教育理念背景下也對提高分數保持著較大的熱情,忽視了物理知識的本質,不利于教育教學工作的科學健康發展。
(二)學生缺乏課堂學習熱情
部分學生缺乏課堂學習熱情,在高中物理課堂上總是在教師的命令和要求下被動前進,導致整個物理學習過程呈現出一定的機械性和刻板性,難以達成對物理知識的透徹理解,更談不上主動思維前提下的創新發展。絕大多數高中物理教師重視課堂教學內容的深入挖掘、豐富拓展,致力于向學生傳遞更多的專業物理知識,忽視了學生課堂興趣的提升,忽視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重要性,在整個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缺乏相關趣味性設計。在充滿枯燥乏味的物理理論和實驗知識的課堂上,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倦心理,喪失學習熱情,導致整體的物理學習效率下降。
(三)教學內容缺乏生活實踐性
教學內容缺乏生活實踐性,很少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課堂實踐探索,是現階段高中物理教學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重要問題之一。很多高中物理教師知道課本知識的重要性,卻忽視了將課本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認識不到物理課本知識從生活現實中提煉而來,終將回歸于現實生活的應用改造之中。只有在物理課堂教學活動中充分結合學生司空見慣的生活現象、事物,才能幫助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教學內容,使學生在生活實踐的反復驗證過程中產生創新性思維,完成物理學科知識的創新應用。在完全封閉于講臺的物理教學狀態下,學生所掌握的物理知識具有“形而上”的特征,看似內容豐富,卻沒有實踐經驗,不利于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
(四)教學模式刻板單一
在高中物理課程教育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習慣于長期沿用傳統的授課教學模式,既沒有教學形式創新的意識,也沒有具體展開探究嘗試的充足動力,滿足于現狀,導致物理課堂缺乏時代的感召力,難以激發新一代青少年學子的學習熱情。很多教師習慣長期沿用傳統的說教式教學法、填鴨式教學法,在物理課堂上向學生灌輸知識,缺乏興趣引導和自主探究能力培養的科學方法,造成學生學習狀態的倦怠,進而導致教學效果下降。
二、核心素養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一)適應社會發展趨勢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夠有效督促青少年適應新時代社會發展趨勢。隨著我國經濟、政治、文化及科技的高速發展,整個社會煥發新的面貌。當代社會更需要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2]。然而,核心素養教育理念剛好適應社會整體發展趨勢,能夠在以生為本的綜合多元教育方針中,使高中物理教學更加緊密貼合國家整體發展戰略。
(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物理知識最終的歸宿是回到現實生活,為現實生活的順利運轉、創新發展而助力[3]。在高中物理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督促大家全方位進步,能夠使學生在基本完成學科專業知識技能學習的同時,具備較強的社會生產生活問題應對能力。
(三)構建健康學習觀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能夠有效督促學生建構積極健康的學習觀念。積極向上的學習觀是學生高質量完成自身學習任務的關鍵。教師貫徹落實核心素養教育理念,能夠引導學生全方位發展,建構宏觀層面的大學習觀,使學生深入挖掘達成知識精細化、專業化學習,整體把握積極樹立均衡協調可持續的學習意識。在物理學科核心素養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意識到每一門學科知識、每一項社會實踐技能、每一種思想道德品質等都對自己的現實生活存在著極大的影響,從而建立全面、均衡、可持續的學習觀念,達成自身綜合發展和進步目標[4]。
三、高中物理教學培養核心素養的創新實施策略
(一)增強教師團隊建設
增強教師團隊建設,在保證教師隊伍綜合教學素養的前提下開展物理學科教育專項改革,能夠有效提升高中物理教學的育人效率。教師是整個教育活動的掌舵者,既要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授學生大量的科學文化知識,又要積極通過自身科學的教育理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據此,學校針對高中物理教師群體展開專項培訓,針對基本教育理念、教學核心素養、物理專業教學能力展開專門的培訓工作,將每位教師的學習成果量化評價,以較高的標準嚴格要求大家積極完成自我學習和提升,從而構建一個品德優良、專業突出、教育有方的優質高中物理教師團隊。學校統一邀請省內外相關教育專家,其中不僅包括物理教學方面的專家團隊和一線優秀教師,還包含其他學科方面的專家團隊及一線優秀教師,鼓勵大家既要在本學科內完成專業化討論、交流,又要在不同學科的交叉研究過程中相互交流教學思想和觀念,完成相互之間的資源共享和觀念共創。
此外,教師應樹立終身學習、日常學習的信念,在平時查閱、學習有關核心素養、全面進步、五育一體、物理教學、寓教于樂、信息化教學等與先進教學理念相關的文獻資料,從國內外相關專家的具體教學研究成果中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找出問題,完成相應的創新糾正。教師應積極把自己的學習理念、學習計劃分享給學生,鼓勵學生樹立終身學習、日常性學習的健康學習信念,和教師同樣積極規劃自己的課后休閑時間,培養持續性進步的學習習慣。
(二)提升高中物理課堂吸引力
教師應提升高中物理課堂吸引力,充分滲透部分趣味性因素,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從而完成高中物理高效教學。很多教師忽視課堂形式的精心設計,加上高中階段的學生群體活潑好動、自我控制約束能力較弱,在課堂上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教師應樹立寓教于樂的教學觀念,在保障物理課程基本教學目標全面完成的基礎上,融入影視、游戲、競賽、生活體驗、情境設置等多種趣味性因素,從而提升整個高中物理課堂的趣味性,引導學生全神貫注地投入課堂學習。
例如,在高中物理“摩擦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避免開門見山地向學生講解專業知識,而是應先鼓勵大家從自己身邊找來各種不同材質的物品進行實驗,感受生活中的摩擦力狀態,以及不同物體產生摩擦力的強度區別,從而在富有生活樂趣的學習探索過程中激發學生持續性的課堂參與興趣。學生可以找來毛巾、毛衣、絲綢、襪子、書本、橡皮擦、樹枝、水果等各種材料進行課堂實踐。由于每位學生的探究思維不同,大家找來的各種實驗素材也各不相同,在這種實驗過程中,大家只要動手試試,就可以輕松了解哪些材質更容易產生靜電,哪些材質甚至會產生火花,而部分材質很難在相互摩擦中產生靜電,從而對“靜電”這一物理現象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在學生完成自主實驗、探究的前提下,教師再導入關于靜電的概念知識,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高質高效地完成內容講解。
(三)開展生活化物理教學
教師應開展生活化物理教學,積極利用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因素完成課本抽象理論知識的驗證、講解,幫助學生通過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和事物理解課本知識,提高教學效率,提升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活力,在生活實踐和抽象理論的互動結合過程中提高整體教學效率。
例如,在高中物理課程“生活中的圓周運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鼓勵大家積極深入生活實踐,觀察自己生活周邊出現的各種圓周運動,并根據自己的課程預習成果和以往所學知識,對于一些觀察過程中比較特別的、規律性的圓周運動進行詳細記錄,自主分析其中所蘊含的各種物理知識原理,并在課堂上一一分享。教師要讓生活真正成為學生獲取專業理論知識的素材庫,讓學生結合現實狀況、實踐體驗成果理解相應的專業理論知識,同時在生活實踐體驗和課本抽象概念相互轉化、驗證、總結提煉的過程中深化學生學習成果,幫助學生養成探究性學習思維。
(四)拓展多元課堂教學模式
教師應拓展多元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模式為學生拓寬學習視野,在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信息化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展示海量學習素材,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利用信息化學習工具,學會將自己學到的知識進行云端整合存儲和信息即時檢索,適應時代化學習模式,提高自身信息敏感度,從而完成高中物理課堂的全面技術化升級。
例如,在高中物理“牛頓定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通過互聯網設備向學生展示蘋果砸到牛頓頭上的趣味動畫、視頻素材,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搜索具有相關教育功能的微課視頻,以虛擬實驗動畫的方式進行課堂導入,以生動鮮活的方式向學生展示立體的物理原理,從而幫助學生透徹理解牛頓定律。在教學過程中,大家針對視頻中的趣味現象展開討論,并且思考牛頓定律的內在含義。
教師還可以鼓勵大家在完成本節課學習之后,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成果展示比賽活動,要求大家分為四組,相互合作,創作有關牛頓第一定律和牛頓第二定律的公眾號內容。學生的信息化技術應用能力能夠在具體活動過程中得到良好的鍛煉。在任務完成過程中,學生的信息化學習意識及能力也能得到增強,能夠認識到既要在現實生活中掌握物理科學知識的創新應用,也要在網絡世界中積極拓展自己的知識應用途徑。微信公眾號具有良好的展示推廣作用,學生將編寫公眾號內容作為班級集體性小活動,經營起屬于班級的賬號,既能夠通過自己的學習成果普及更多趣味性物理小知識,又能夠形成較高的網絡化知識傳播應用技能,多方面提升自己。
四、結束語
核心素養是新時代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核心。只有具備綜合知識素養、技能素養的青少年才能真正為國家建設助力。高中物理教學工作是學生建構完整知識體系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滲透生活實踐素材,增強課堂趣味性,同時利用信息化技術開展動態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多層次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郭華.深度學習及其意義[J].課程·教材·教法,2016,36(11):25-32.
林冰冰,鄭健,邱曉峰.落實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教學資源開發:基于STEM項目學習框架的策略[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0(7):104-106.
鮑明麗,任杰.運用Vernier Video Physics分析實心球的斜拋運動[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5(11):61-62.
作者簡介:王木華(1973.2-),男,福建光澤人,任教于福建省光澤縣第二中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