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漪



摘要:目的 探討心理護理對夾層術后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夾層手術治療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模式配合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強化心理護理,比較兩組心理狀態、生命體征變化、應激反應、臨床指標變化、日常生活能力及術后生存質量。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S-AI、T-AI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觀察組收縮壓、舒張壓和心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觀察組C反應蛋白水平、腎上腺素水平和去甲腎上腺素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下床時間和住院天數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日常生活總依賴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生理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和情感職能得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心理護理應用于夾層手術患者中的為臨床效果顯著,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狀態,保持患者生命體征平穩,減少患者手術應激反應,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加速患者康復進程,提升患者術后生存質量。
關鍵詞:夾層術;心理護理;生存質量;心理狀態;應激反應
主動脈夾層為常見的主動脈疾病,主要是由主動脈內膜局部撕裂導致血液流入主動脈腔,致使內膜剝離,形成真、假兩個腔隙所致,多發于老年群體,男性居多。急性發作期會出現心臟壓塞、心律失常等癥狀,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1~2]。外科手術治療是改善主動脈夾層的有效方式,但受限于疾病發病及術后并發癥,手術存在一定風險。由于患者對夾層術的認知程度不高,內心難免產生擔憂,在患者不良情緒的影響下,手術效果會受到限制,不利于術后生存質量的提升。心理護理應用于患者圍手術期能彌補傳統護理的不足,改善患者的恐懼、焦慮情緒,降低患者應激反應對手術效果的影響,以此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3]。本研究旨在探討探討心理護理應用于夾層術后患者護理中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展開夾層手術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52~78歲,平均(67.45±3.44)歲;觀察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53~78歲,平均(67.03±3.2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
術前,對患者開展有關夾層術的相關疾病知識宣教,完善手術流程和術前準備工作,術后則進行常規藥物護理、飲食護理等。
1.2.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強化心理護理
以激勵式心理干預方式為干預方向,采取心理韌性、事件影響量表對患者的心理、應激狀態以及出現負面情緒的原因展開分析,并對患者的負面情緒進行分類,分為消極、回避、妥協、亢進和憤怒等不同級別。分別為不同級別焦慮應激患者采用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便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護理人員需從患者的考慮層次看待問題,主動詢問患者對疾病和手術的看法,了解患者的擔憂原因。根據評估量表的得分結果結合患者的疾病資料,為患者擬定必要的護理對策。協同患者家屬共同參與,告知患者當前的情況和后續護理計劃,促使患者主動提出改進意見,感受到被尊重、被關心、被照護等優質體驗。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心理狀態:選用狀態焦慮量表(S-AI)和特質焦慮量表(T-AI)展開評分,單項評估分值為80分,得分越高表示焦慮情緒越嚴重。(2)比較兩組生命體征變化:觀察生命體征(收縮壓、舒張壓和心率)變化,分別記錄兩組入室開展護理工作前后的生命體征變化,血壓和心率值,升高明顯則表示患者緊張情緒嚴重,反之較為平穩。(3)比較兩組應激反應:以入室護理干預開展前后作為時間觀察點,抽取兩組患者靜脈血5 mL,采取免疫比濁法測評患者C反應蛋白水平;采取放射免疫法檢測患者腎上腺素與去甲腎上腺素水平。(4)比較兩組日常生活能力:評價患者干預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包含10個項目,分值為0~100分,0~<20分,患者處于完全依賴狀態;21~45分,患者處于重度依賴狀態;46~74分,患者為中度依賴;75~99分,患者為輕度依賴狀態;100分則表示患者可完全獨立。總依賴=完全依賴+重度依賴+中度依賴+輕度依賴。(5)比較兩組臨床指標:包括術后疼痛評分、首次下床時間和住院天數,疼痛分級采取視覺效果模擬評分標準(VAS疼痛評分)評估,分值為0~10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顯著。(6)比較兩組術后生存質量:使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中4項測評指標進行評估,得分越高表示生存質量越佳。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心理狀態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S-AI、T-AI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生命體征變化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收縮壓、舒張壓和心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應激反應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C反應蛋白水平、腎上腺素水平和去甲腎上腺素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日常生活能力比較
觀察組日常生活總依賴率為40.0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62.5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觀察組術后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下床時間、住院天數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5。
2.6 兩組術后生存質量比較
觀察組生理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和情感職能得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6。
3討論
手術存在較高的風險,尤其是有創性手術,其治療中的風險存在較多的不可預知性。由于手術室環境較為封閉、安靜,易使患者產生緊張感、焦慮感,會對手術效果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主動脈夾層手術會給患者帶來生理與心理層面的刺激,加之病癥疼痛的影響,患者會出現自覺劇烈胸腹痛,并伴發器官壓迫感。此外,患者主動脈分支血管被阻塞后會導致相應組織出現灌注不良現象。針對以上因素,需積極穩定患者的生命體征,減少患者可能出現的應激反應。開展護理工作需以患者不良情緒為干預重點,從而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在各項護理措施的有效推進下,手術過程將更加順利。患者的術后恢復效果也將更好[4~5]。
針對性地對患者采取心理護理,能夠改善患者應激狀態,使之積極面對手術,保障手術順利進行。心理護理為舒緩內心不安、緊張、焦慮等情緒的有效方法[6]。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S-AI、T-AI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觀察組收縮壓、舒張壓和心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觀察組C反應蛋白水平、腎上腺素水平和去甲腎上腺素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下床時間和住院天數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日常生活總依賴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生理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和情感職能得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應用于夾層手術患者中的為臨床效果顯著,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狀態,保持患者生命體征平穩,減少患者手術應激反應,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加速患者康復進程,提升患者術后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 彭曉艷.激勵式心理護理對主動脈夾層支架置入術患者生理、心理應激狀態的影響[J].哈爾濱醫藥,2021,41(4):104-105.
[2] 陳衛鴻.集束化護理對主動脈夾層術患者術后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護士(上旬刊),2020,27(12):75-77.
[3] 王志強.圍手術期護理對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術后恢復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21,37(22):108-109.
[4] 張玉芬,黃宛冰,胡凱利,等.主動脈夾層術后患者心理狀況及軀體癥狀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22(18):37.
[5] 孟霖生.探討圍手術期心理護理干預對主動脈夾層患者不良情緒和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特別健康,2019,24:175-176.
[6] 李夠雄,羅伍春,馮耀光,等.主動脈夾層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