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楊?侯興民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各高校線上教學模式應用相對比較頻繁。本文基于對泰山科技學院建筑工程學院2020級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問卷調查,提出了《鋼結構基本原理》線上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課程內容難、學生“虛位學習”、師生間互動性差、教學評價方式單一、學校缺乏統籌管理等;并根據《鋼結構基本原理》課程的特點和性質,從課前準備、課中講授、教學評價、思政教育、學校管理等方面提出教學改革建議,期望能以此提升線上教學效果,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線上教學;問卷調查;鋼結構基本原理;教學改革
基金項目:2022年度山東省本科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新工科背景下力學類課程思政指南的制定與實施路徑研究”(Z2022256)。
盧楊(1992-),女,山東東平,工學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鋼結構方面的教學、研究;
侯興民(1970-),男,山東壽光,工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工程振動檢測、巖土工程測試與數值計算等。
一、概述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及信息技術的發展,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高校開始探索教學改革并推廣線上教學模式。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互補充,其作用不可估量,為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線上教學不但能打破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時空限制,還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各院校也在不斷地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線上教學的改革措施。為全面了解線上教學現狀,調整教師教學方法,保證學生線上學習效果,針對學生對線上教學滿意度、線上與線下教學效果、活躍度、學生遇到的難題、線上教學對學生的影響等問題,制定了“大學生《鋼結構基本原理》線上課程學習效果的調查”,并向2020級土木工程專業24名本科學生于本學期課程結束后線上發布,旨在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分析目前線上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進行教學反思,同時提出線上教學改革措施,為線上教學模式提供寶貴的參考意見和經驗。
二、線上教學存在的問題
結合調查結果,如圖1、圖2所示,13.04%的同學認為與線下教學效果相比,線上教學更有效,52.17%的同學認為兩者效果差不多,但仍有約34.78%的學生認為線下教學更有效,17.39%的學生認為線上教學會降低自己的學習成績。由此可見,實施線上教學的給《鋼結構基本原理》課程帶來了較大的影響,目前也存在一些教學問題,具體表現為:
(一)課程內容難
《鋼結構基本原理》課程主要面向應用型本科層次土木工程專業人才,是一門實踐性很強、與現行的規范和標準等密切相關的專業課程。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同學感覺該課程比較難,而線上教學主要存在教學內容繁雜,授課課時少,對學生空間想象能力要求較高,容易出現學生接受困難、理論與實踐分離、學生力學功底薄弱、基礎知識不扎實等難題[1-2]。
(二)師生間互動性差
線上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無法直接看到學生的面部表情,而學生在線上一般不會主動向老師表露心聲,可能會使教師一直專注于自己的講授,忽略了學生的真實感受,導致大幅降低了與學生的溝通時間,教學互動性較差。調查結果也表明,超過一半的同學認為互動性一般或較差,如圖3所示,43.48%的學生認為與老師溝通受限。
(三)教學評價方式單一
《鋼結構基本原理》課程的線上教學平臺采用騰訊會議,能夠統計學生的出勤,便于教師將學生的出勤率計入平時成績,但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無法有效把控每一個學生課堂上的真實表現,對于平時成績不能給出客觀公正地評價。期末考試采用學習通軟件線上考試,雖然平臺能實現前后攝像頭同時監控,但是仍然缺乏對學生的有效監督,而不規范的考試行為都會增加考試的不公平性。如果只采用出勤率、課堂提問和期末考試成績作為教學評價指標,過于單一,無法真實反映學生對課程的掌握情況。
(四)學校缺乏統籌管理
根據調查問卷分析結果,如圖3所示,65.22%的學生反應網絡卡頓,而網速過慢、卡頓會影響學生學習的流暢性,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有39.13%的同學認為課程很滿,一整天停留在屏幕的時間太長,容易造成眼睛疲勞或視力受損,并且長時間在屏幕前,還會分散注意力,不利于課程的學習;還有34.78%的學生認為學習環境不合適,這也是線上學習存在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
三、線上教學改革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了推動教學改革,“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將逐漸成為教學研究的重點[3]。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完成預定教學目標,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教師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從課前準備、課中講授、教學評價、課程思政、學校統籌管理等多方面優化教學策略,解決目前線上教學存在的問題,從而推動線上教學的發展。
(一)課前準備
為了方便師生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這門課程,在進行授課前,教師可以組建課程微信群,并在百度網盤建立學習資源庫,包括課件、教材、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案、題庫、三維鋼結構模型、鋼結構工程圖紙、互聯網教學課程資源鏈接等,比如中國大學MOOC(愛課程)中的同濟大學和湖南大學《鋼結構基本原理》國家精品課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力學漫談》課程等鏈接。通過給學生分享學習資料,方便學生及時查找翻閱,節約大量時間。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約96%的同學認為老師提供的在線學習資源對學習有較大幫助。
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提前給學生發放本次課的思維導圖,并將本次課的重難點、學習要求、方法等梳理后錄制成短視頻(10min~15min),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預習。比如拉彎、壓彎構件強度計算中,要求學生重點掌握公式的含義,并靈活應用公式,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與受彎構件、軸心受力構件強度計算公式進行對比,通過比較與聯系,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整個知識結構體系的建立。調查結果表明,約83%的同學愿意花時間預習。
(二)課中講授
線上教學會造成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疏離感,學生的“虛位學習”更會讓教師的一片苦心變為烏有,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優化教學內容,增加教學的實踐性、互動性和針對性。
《鋼結構基本原理》課程涉及構件在不同受力狀態下的強度、穩定、剛度等驗算,并要求學生掌握構件及構件間連接的設計方法,這對學生的三維空間想象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可以結合實際工程項目,利用PKPM、MIDAS等設計軟件,建立三維結構模型并進行計算分析,結合鋼結構施工圖紙進行講解,并鼓勵學生自己課下動手操作軟件。對于工字鋼、H型鋼、槽鋼、綴條式格構式柱、綴板式格構式柱等,學生在理解平面內、平面外失穩時經常遇到困難,教師可以用木板或紙殼制作構件模型并帶到屏幕前,講解構件的失穩方向,從而幫助學生真正理解相關原理及概念。
線上教學還應增加教學的互動性,教師可以在講課過程中適當增加提問與測試環節,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隨堂測試結束后,讓學生自行講解,比如受彎構件梁的強度計算,如何求繞x軸彎矩、繞y軸彎矩,塑性發展系數如何取值,如何計算繞x軸、繞y軸的凈截面模量,實腹式軸心受壓構件穩定驗算,如何得到不同方向的穩定系數,在進行截面分類判斷、長細比計算時應注意的問題等。對于直接回答不會的學生,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明確不會的知識點在哪里,及時發現他們的知識盲區并查缺補漏,不斷完善知識結構體系,在面向全體學生進行課堂提問時,要注意啟發學生,引導他們主動思考,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線上教學還應具備針對性。《鋼結構基本原理》課程內容繁雜較多,尤其是對公式的推導占用了較大篇幅。比如在進行梁板件局部穩定計算時,矩形薄板的屈曲公式推導,需要鋪墊彈性力學、高數等知識,難度較大,而本院校的應用型本科層次學生基礎較差,再加上教學平臺板書不方便,大量的公式推導會降低學生的興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弱化公式的推導[4],重點學習公式的含義,靈活掌握公式的應用。針對每章節的構件設計,教師可以通過引入對應工程案例,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并自行設計。比如實腹式軸心受壓構件的設計,可以引入鋼結構課程設計的內容,對鋼屋架的上、下弦桿、腹桿進行截面設計,讓學生從構件的截面選擇、強度、剛度、整體穩定、局部穩定驗算到構件的構造要求,感受并體會整個設計過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評價多元化
線上教學的教學評價和傳統的授課方式有所不同,教師可以通過出勤率、線上教學互動、隨堂測驗情況、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小組討論情況、模型制作情況等進行平時成績評價。此外,學生還可以進行自我評價,針對本學期的表現,總結線上學習的經驗與不足;同時,小組同學之間開展互評,以此促進同學之間互相監督和學習[5-6],也有利于提高教學評價的公平性。教師應遵循公平公正原則,嚴格評卷,結合期末考核成績,適當調整各項評價指標的比重,比如平時成績占30%,自評占10%,互評占10%,期末考試成績占50%,實現對學生的有效評價,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并找到有效的學習方法。
(四)融入思政元素
從高中升入大學,學生的心理、學習、生活都發生了較大的改變,部分學生會產生焦慮、擔心、抱怨、不安等消極情緒。作為教師,不僅要給學生講授專業知識,還要幫助學生緩解心理壓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例如,可以結合鋼結構穩定的概念,提醒學生保持心情的穩定,以平常心對待周圍的人和事;通過構件設計,告訴學生及時調整心態,學會調整自我,盡快適應這個變化萬千的社會。教師還可以結合中外歷史、當今國家政策方針、未來科技發展等,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向學生介紹行業發展的最新信息以及鋼結構發展的前沿知識,與時俱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還可以結合實際工程案例、事故等,培養學生的質量意識、安全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為將來工作做好準備。
(五)學校統籌管理
針對網絡不暢問題,學校應重視并加強網絡建設,為學生提供流暢快速的網絡,以滿足學生線上學習的需求。學生長時間停留在電腦前,不僅有損視力,還會降低學習效率,這就要求學校統籌管理,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盡量按天平均分配,也可以適當增加課間休息時間。如圖3所示,17.39%的學生認為老師使用軟件過多,學校可以對教學平臺進行調研,要求教師統一使用功能齊全的教學平臺,以節約資源,減輕學生的負擔,同時學校也要加強對教師、學生的有效監督,采取相關措施,確保教學質量。
四、結束語
線上教學不但可以打破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時空限制,且教學資源豐富,還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對線上教學需要進一步總結和反思。本文對2020級土木工程專業《鋼結構基本原理》線上授課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問卷調查,根據調查分析結果得出,線上教學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課程內容難、學生可能出現“虛位學習”的現象、師生間互動性差、教學評價不合理、學校缺乏統籌管理等。對此,本文從課前準備、課中講授、教學評價、思政教育、學校管理等方面提出教學改革建議,期望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根據調查結果可知,線上教學在推動我國教學改革之路上,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作者單位:盧楊 泰山科技學院 建筑工程學院
侯興民 煙臺大學 土木工程學院
參? 考? 文? 獻
[1]葛清蘊,卞祝,戈海玉.應用型本科院校鋼結構基本原理課程教學改革實踐[J].安陽工學院學報, 2019,18(6):113-114.
[2]王展光,蔡萍,邵建華,等.“鋼結構基本原理”課程教學改革對策研究[J].重慶建筑,2022(5):24-26.
[3]楊金玲,曹先革,王霞迎.后疫情時代“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創新——以測繪類課程視角[J].測繪工程,2021,30(1):71-75.
[4]莊一舟,陳俊杰,鄭國平.基于留學生的鋼結構基本原理及設計課程教學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 2020,29(4):95-100.
[5]鄧岳川,王延霞,李德亮,等.基于MOOC翻轉課堂的“GPS 原理與應用”課程教學改革實踐[J].測繪工程,2017,26(2):76-80.
[6]程鋼,楊杰,吳志強,等.SAKAI平臺下程序設計與開發課程混合式學習的研究與應用——以測繪工程“C 語言程序設計”為例[J].測繪通報,2016(9):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