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慶和

【摘 要】在小學高年級籃球基本技術課中采用分層教學,對學生建立籃球運動興趣基礎有益,可以讓學生高效掌握籃球技術動作。研究結果顯示,適合在小學高年級籃球基本技術課中教學的分層方法有兩種:同質分層與異質分層。分層分組可以有效解決學生在籃球技術課上的問題,有計劃的分步實施與師生嚴密落實分層教學計劃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教師要利用科學、有效的評價來監督學生的學習效果,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的評價標準。
【關鍵詞】小學體育 籃球教學 分層教學法
一、研究目的
常規的教學方法會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氛圍較差。本文探索在小學高年級籃球基本技術課中采用分層教學,目的是達成課堂的高效教學,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成績。
二、研究方法
(一)行動研究法
在實驗過程中注重教學手段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的影響。在籃球基本技術的分層教學過程中,不斷實施研究,不斷總結,改進分層方式與實施方法。
(二)文獻資料法
利用書籍、報刊、網絡等查閱大量與小學籃球學習、分層教學、籃球分層教學、小學分層教學等有關的資料,為本次研究提供各種理論依據。
(三)觀察法
觀察法是在自然條件下,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客觀對象,收集、分析事物的資料。
(四)問卷調查法
在五年級隨機選取3個班級進行問卷調查,選取男生60人和女生76人,一共136人,進行問卷調查。本次研究共發放136份問卷,回收136份,回收率為100%,有效問卷136份,有效率為100%。
(五)實驗法
在五年級選取3個班級進行實驗研究,五(1)班、五(3)班定為對照組,五(2)班為實驗組,在五(1)班設計適合沒有籃球基礎的學生的教學目標與練習方法,在五(3)班設計適合有一定籃球基礎的學生的教學目標與練習方法,在五(2)班設計分層教學的練習方法。
(六)統計分析法
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
三、結果與分析
(一)分類編組助力學生學習
蘇霍姆林斯基提出的“人的全面和諧發展”思想,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與練習,而分層教學法就能夠解決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層次教學目標的需求。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存在不同的情況。針對學生的情況,教師進行分類編組,在籃球課堂分類分層教學的過程中,主要有兩種分層的方法:同質分層與異質分層。而同質分層可以分為:①原有技能水平差異分層;②性別分層;③按需分層;④身體素質差異分層。
1.同質分層分組
同質分組是指具有同等運動能力、智力和性格特征等條件的學生分在一組的分組方式。在小學高年級籃球基本技術課堂中的同質分層分組是根據學生的運動能力、籃球技能水平等進行分層的。
(1)原有技能水平差異分層
根據學生的原有水平進行分層分組,例如,在五年級教學籃球傳接球技術的時候,對有傳接球技術基礎的同學進行兩人一組的移動傳接球練習,對沒有傳接球技術基礎的同學,進行相隔3米的原地傳接球練習,針對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設計相應的學習目標與練習。
(2)性別分層
高年級男女同學的身體發育情況不同,學習掌握的情況也不一樣,為了方便統一學習目標與傳授籃球動作技術,教師可進行性別分層分組。
(3)按需分層
按需分層分組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
(4)身體素質差異分層
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不一樣,部分學生可以簡單、快速地掌握籃球技術,但是,也有一些學生對于學習籃球技術表現出難以掌握的情況。進行身體素質的分層教學,不僅能夠保證所有的學生掌握動作技術,而且能使身體素質好的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積極性。
2.異質分層分組
有研究指出,能力互補型兒童比非互補型兒童能更有效地通過彼此相互配合完成任務。所以,在小學高年級籃球基本技術課堂學習中,教師要進行異質分層教學。因為異質分層教學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相互幫助,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在異質分層學習過程中,技術好的同學在幫助技術較差的同學的過程中,不僅從一個“小老師”的角度去了解籃球動作技術,還可以更好地鞏固、提高自身的動作技術。在小組練習時進行幫扶,不僅有利于教師的課堂教學,而且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與積極性。同學間的相互學習有時候比教師的傳授更加有效果。
(二)分項備課提高學習效率
分項備課制訂分層教學的實施計劃,有針對性地制訂分項計劃。在實驗班級中,教師采用了同質分層教學法,將不同技能水平的同學分成三組,分別是高、中、低組。而且,不同組別會有不同的學習目標和任務,并且有計劃表,如表1。
技能水平超前的高級組可以進行難度較大的技術動作學習,難度較大的技術動作對于這部分學生來說具有較大的吸引力,而且難度越大,其學習積極性越高。在正常技能水平發展組設立適中的學習內容和目標,適中的學習內容和目標容易讓學生接受,不會使學生覺得技術動作太難而降低學習積極性,也不會因為簡單而減少興趣。在低級組設立相對簡單的學習內容和目標,簡單的學習內容和目標容易讓低級組的同學容易獲得成功的喜悅感,激發其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有時,教師也可以采用異質分層教學法,讓技術好的同學帶領技術較差的同學進行學習,讓技術好的同學充當“小老師”角色,可以培養同學之間的感情,在輸出學習的過程中,也可以鞏固自己的動作技術,從另一個層面發現自身的問題,進而改進,而技術較差的同學在同伴的幫忙之下更加有學習興趣。
(三)分步實施提高學習成效
制訂計劃,并且嚴格地按步驟實施。第一次計劃的制訂可能會不盡完善,所以,在計劃實施時,教師需要根據學情不斷總結、反思,對計劃進行調整,做到因材施教。教師要不斷觀察計劃實施情況,觀察學生分層學習情況,從而調整教學計劃。
例如,在五(2)班學生學習行進間運球技術時,教師進行同質分層教學,針對三個層次的組別設計不同的學習目標與練習方法。
第一步:分組。
全班分成高、中、低三組。
第二步:場地。
合理安排練習場地。
第三步:學習內容。
高級組進行全場快速繞障礙物運球練習;
中級組進行半場直線快速運球;
低級組進行半場直線行走運球。
第四步:講解與示范。
采用分步,按照“低—中—高”學習內容的順序進行講解。
第五步:反饋、調整。
教師全場不斷巡視、指導,及時調整學生分組與練習情況。
(四)分層評價有效監督學習
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層次的評價標準。過程性評價方式以學生自我評價與小組成員評價為主,口頭了解或設計簡單問卷進行調查;小組成員之間的評價可以用兩種方式進行:問卷調查與課后總結方式進行小組互評。這種方式既可以讓教師直觀地了解學生在參與分層分組學習籃球技術時的情況,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自信心。終結性評價方式是利用階段性的小測與期末測試來了解學生學習的成效。
四、結論與建議
(一)分層教學法的有效性
分層教學對小學高年級籃球基本技術教學有效,分層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學習籃球基本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成績,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教師要做好三方面:第一,有效的分類分層。適合在小學高年級籃球基本技術教學的分層方法有兩種,即同質分層與異質分層,而同質分層又可以分為原有技能水平差異分層、性別分層、按需分層、身體素質差異分層。第二,有效的實施。通過制訂周詳的分層教學計劃,在分項備課時做到計劃嚴密,具有針對性。師生要嚴格落實分層教學計劃,分步驟實施分層計劃。第三,分層評價。利用科學、有效的評價來監督學生的學習效果,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評價標準。過程性評價方式以學生自我評價與小組成員評價為主,終結性評價方式是利用階段性的小測與期末測試來了解學生通過分層分組進行籃球技術學習的成效。
(二)分層教學法的不足與建議
分層教學法在實際教學中也存在不足,如分組層次不清、操作計劃不當等。筆者有以下建議:(1)及時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2)有針對性地制訂學習目標;(3)及時關注學生的個性并及時引導;(4)合理調控整個課堂的學習,把控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5)場地安排的合理化與教學過程中安全問題的考慮;(6)分層評價標準制訂合理,確保不同層次學生的評價標準不同,積極表揚進步的學生。
【參考文獻】
[1]吳秀蓮.分層教學在籃球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科教導刊,2013(21).
[2]祁江波.中學籃球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和分組教學[J].體育教學,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