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防棟
摘要:職業能力的高低與實現人生職業理想和走向成功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因此,加強中職學生的職業能力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中職學生去開發實用性體育課程資源的價值、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三個方面進行闡述,旨在學習體育課程開發的知識和方法,傳承運動文化,掌握運動技術與技能,發展運動能力,培養自主學習意識,提升合作探究能力,全面提升中職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培養適應新時代下創新型人才而不懈努力。
關鍵詞:職業能力;中職學生;體育課程資源開發;對策
基金項目:第五期江蘇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立項課題;課題名稱:職業能力導向下中職職業實用性體育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ZYB144。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指出:改進教學內容與教材,按照生產實際和崗位需求設計開發課程,開發模塊化、系統化的實訓課程體系,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同時,要完善職業教育教材的編寫、審核、選用、使用、更新、評價監管機制;引導地方、行業和學校按規定建設地方特色教材、行業適用教材、校本專業教材。這就要求中職教師要根據吃透文件精神,大力培養新時代新型人才,全力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目前,由于中職學生的身心特點有較大偏差,文化基礎薄弱,生源又來自不同地方,存在想早就業而又對就業信心不足,而教師的教學難以兼顧全體學生等現實情況?;诖?,體育教師就必須要針對學情,大刀闊斧地進行中職體育教學改革,從學生的學情出發,加大對中職學生的職業能力的培養,在現有國家體育課程基礎上開發適合學生學習的校本化體育課程,挖掘學生創造性潛能,構建適合中職學生學習的新時代體育課程體系,全面提升中職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
1.中職實用性體育課程資源開發的價值分析
1.1貫徹“以人為本”,滲透運動文化
新課程標準強調在體育教學中必須要貫徹執行“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不僅要學會并掌握運動知識、技術以及技能,更要傳承運動文化,培養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因此,教師在開發和管理校本化體育課程的中,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改編或創新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運動項目,使之開發成為適合學生喜愛的體育課程,讓學生在開發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逐漸滲透與之相關的運動文化,真正感悟體育課程文化的博大精深,從內心深處去熱愛運動,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承擔其傳播運動文化的責任和義務,弘揚體育精神。
1.2執行課標理念,有效達成目標
基于中職學生的學情,教師要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實踐納入開發體育課程的視野,大膽放手,充分發揮中職學生的主體作用,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為學生搭建展示展示才華的平臺;同時,在開發體育課程內容中,讓學生自主研發或者小組合作,研討探究,對各自的觀點進行交流、剖析,各抒己見,,集思廣益,總結歸納讓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提升學生的判斷能力以及創新實踐能力。
1.3豐盈課堂教學,激發學習內驅力
教育的最高目標是培養創造性的人才,而創造性的人才更富有個性。而學生個性的培養離不開課程的多元化。因此,在開發中職體育課程時,師生必須要共同開發出新穎多樣的課程內容,為學生提供滿足其個性需求的課程內容,豐富新的知識觀,滿足學生的運動學習欲望和內在需求,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學習,發展能力,培養出個性鮮明高素質創造型人才。?
1.4借助多種資源,不斷更新內容
由于中職學生的運動基礎、體質水平、健康狀況、興趣愛好、生活環境等不同,他們對體育的需求隨之不同。因此,師生在共同開發體育課程時,必須要把學生各自喜愛的運動項目進行分析,聯合開發與學生年齡、性別、興趣、運動特性、季節特點等多種因素相匹配的課程內容,隨著新生老生的不斷輪換,從而也不斷地篩選出符合中職學生身心發展和體育需求的體育課程內容,這樣常開發常新穎,更便于學生系統學習,更快掌握運動技術,習得運動技能,提升實戰水平,為社會培養強健體魄的特色人才。
1.5開拓多元思維,提升教學水平
眾所周知,校本體育課程具有動態的生成性。第一,打破唯教材論之狹隘觀點,可以把中職學生的原有的學生認知水平和運動經驗進入課程開發的過程中,從而讓校本體育課程開發的內容更加鮮活,充滿活力與生機;第二,讓中職學生成為開發校本體育課程的主體,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去構建知識和創造知識,促使校本體育課程開發一直處在動態的發展中,不斷完善與豐實,從而促使教師不斷地學習,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更有利于教師和學生共同去開發。
2.中職實用性體育課程資源開發的問題分析
2.1忽視學生和家長等的參與
一般情況下,中職學校體育課程開發的主體是教師,只是憑著全組構建的框架或者自己的思路進行開發,而忽視了所教班級學生和家長的共同參與的開發;由于中職學生的個體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教師開發的課程內容也未必全部能滿足所教班級學生的身心特點,這就會導致部分學生對教師開發的內容不感興趣,就會被動地參與到學練中去,學習效果不佳。因此,這樣的狀態下教師開發的內容很難滿足全體學生的需求,從而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驅動學生主動學習。
2.2體育場地器械資源的缺乏
中職體育教學質量的高低與學校體育場地器械的數量以及利用率,有著非常明顯的關系。隨著學校教學條件的改善,運動場地器械的配置也在逐漸完善,這也充分顯示了學校在一定程度上重視體育,能夠讓學生有更多的場地器械進行運動。但從筆者所調查的學校來看,學生上體育課的場地器械并不樂觀,學生數與運動場地和器械的匹配并不符合國家規定,很難能滿足全體學生的體育課堂教學和課余運動訓練的需求,這也是好多學校不能順利開展體育課程的原因之一。因此,重視學校體育課程所需的器械開發與添置就顯得尤為重要。
2.3課程開發未滿足學生需求
眾所周知,滿足學生的教育需求是校本體育課程開發的追求。往往體育教師在開發過程中,未能根據中職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習需求,開發了超越或低于中職學生認知水平和運動能力范圍的課程,這樣就很難受到學生的歡迎,激發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質量低下,不利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因此,教師和學生以及家長在共同開發體育課程的過程中,必須因校而異,因生而異,因地制宜,開發出適合學生身心特點和身體健康的課程來,在學生利益得到發展的過程中,同時也促進體育課程、教師和學校的發展,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4校外開發未受家、社重視
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不僅僅限于學校內體育課堂上,同樣也不可忽視課外體育活動課,以及放學后進行的社區體育鍛煉,鑒于目前存在的現狀,課外體育和社區體育還未受到家長、社區和學校領導層面的高度重視,作為中職體育教師,必須去深度研究,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使得課余體育和社區體育的開展最優化,這就要求家長和社區領導積極去引導開發體育課程資源,這也是為了培養中職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和習慣服務的。中職學生通過在操場以及社區運動場所進行鍛煉,不僅彌補了體育課上運動器械不足問題,又可以利用校外體育資源,促進了學生的高效鍛煉,學生體質增強,身心健康,也使得家長和居民的協同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
2.5自然資源的安全問題嚴重
由于中職學生不受高考升學率的影響,教師不會布置繁重的課外和家庭作業,讓學生去完成的,這樣學生只要一下課或放學,就會積極參與運動,特別喜歡到自然環境中去進行鍛煉。而自然資源的體育課程內容的開發,不僅可以豐富中職學生運動課程內容的多元化、趣味化,而且還能加強同學間的溝通交流,增進友誼,團隊協作,更能促進學生愉悅身心,強身健體。但自然資源的體育課程具有潛在的危險性,比如爬山、遠足、游泳、騎車、定向越野等,這些借助于自然資源開展的體育課程內容,由于教師對本地區自然環境的特色和氣候特點以及安全系數了解不多,沒用進行深度研究、分析。因此,對自然資源的體育課程內容的開發就偏少,這主要取決于安全問題、交通隱患以及戶外意外傷害的原因。
3.中職實用性體育課程資源開發的對策分析
3.1全員參與,驅動學生開發興趣度
學問必須符合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體育校本課程的開發必須要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身心特點,這樣班級里所有的學生才會全員參與,才會被開發的體育課程內容所吸引,所迷惑,樂此不疲,學習效果明顯提升。比如:在開發校園足球課程過程中,我先讓學生查找所有與中職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以及學習水平相當的足球學習內容,讓學生進行改編、創新,挖掘自身最感興趣的,最科學的組合動作,通過小組評選優秀的,在班級全體學生面前進行陳述與展示,最后由全班學生共同去實踐,經過在比賽中出現的情況進行矯正,尋找最優化的內容,列入課程開發總內容,以供大家一起學習,共同提升校園足球水平。這樣開發體育課程的效果有助于面向全體,推陳出新,不斷提升中職學生熱愛足球的興趣度。
3.2創新開發,提高運動器械利用率
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校本化體育課程的開發同樣離不開創新,必須在原有的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基礎上,因地制宜,因校而異,因生而異,充分利用學校現有條件,創造性開發符合中職學生身心特點和運動認知水平以及職業特性的校本體育課程。比如:旅游管理職業的學生,在進行遠足課程開發的過程中,要增加翻越障礙(跨欄架)、跨越橫溝(海綿墊)、多人背負一定重量的合作跑,并想象與旅游實地景點的一些特殊情況下的內容,以及學會心臟復蘇的心臟按壓手法,提升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和偶發事件處理能力,從而更好地為從事自己所學職業鋪墊扎實的基礎。
3.3增添刪減,提升學生運動參與度
開發出體育課程內容的難易程度直接決定著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與行為表現,也決定者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因此,教師和學生在共同開發體育課程內容時,一定要按照學生的學情和運動基礎進行,尋找帶有普遍性的深受學生喜愛的課程內容,才能激發學生學習欲望,主動參與到學練中去,從而更好地掌握技術,提升技能。比如計算機專業學生在開發射箭課程內容時,就必須結合自己專業特點,諸如坐在辦公室時間長,眼睛一直注視著電腦,容易引起腰肌勞損、視力近視等情況,那么在制作靶時,可以采用不同的顏色,實戰時,可以根據不同的距離進行調節,緩解眼睛的疲勞,又活動了身體,使得腰肌部位的血液循環加快,經常性的鍛煉使得體格健壯,精力旺盛,從而更能適應計算機行業的工作。
3.4家社協同,強化課后服務融合度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出臺,為構建體育一體化體育教學模式指明了方向,若要建立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體系,就必須要建立人人參與,人人盡力的共建共享模式,讓家庭和社會力量共同投入到青少年學生的體育教育中來,集中優勢資源引導學生參與體育運動。因此,教師一定要考慮到家庭、學校、社區三個方面來共同開發體育課程,貫徹以學校體育為主體,家庭體育與社區體育為兩翼,在學校能開展的課程,在家庭或者社區也同樣可以運行,加強三者之間的融合,形成合力,共同實施體育課程。比如:體能課程的開發,發展中職學生的核心力量,可以思考在原地、行進間以及空中;可以是俯臥姿勢,也可以是仰臥姿勢;可以是單人進行,也可以是多人合作進行;形式多樣,在體育課程中可以實施,在家里同樣也進行。這樣的開發體能課程呈現多元化,便于幫助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有效地發展了學生的專業體能水平。
3.5廣泛推廣,增強環境安全信效度
中職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不僅僅限制于校內,而且可以延伸拓展到校外,這樣學生可以利用周末、寒暑假的時間,投入到大自然中,一邊鍛煉身體的同時一邊盡情享受大自然的風光。因此,教師必須結合學校周邊自然環境的資源,對學校周邊環境的地形、路況進行觀察,對可操作性以及安全性進行分析,綜合評估,是否符合中職學生的運動特點;再根據中職學生的學情,因地制宜進行開發和利用,?拓展延伸到校外,提高課程內容的趣味性,娛樂性,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程中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運動能力,以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工作。
4.結語
總之,為了適應新時代中職體育課程改革發展的需要,在開發實用性中職體育課程過程中,必須要滲透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理念,使得開發的中職體育課程內容縱向銜接,橫向貫通,形式靈活,內在統一,達到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要求,開發的課程呈現多元化、趣味化、專項化,深受學生的喜愛,全面提升中職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同時,教師和學生必須加強學習,深度研究,做課程開發的主人,真正做到融會貫通,學以致用,促進學生運動能力的發展,健康行為的養成,體育品德的形成,更好地為社會服務,培養學生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劉芳寧,王念龍,彭利方,張鼎南.青少年體育核心素養培養的體育研學課程開發[J].體育科學研究,2021,25(04):82-86.
[2]郭海峰,張令,裴曉雨.“互聯網+”新體育課程的開發與應用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1,29(07):26-28.
[3]林婷婷. 高職院校體育校本課程體系優化研究[D].天津體育學院,2021.
[4]楊薇薇.融入民族元素,開發啦啦操校本課程[J].基礎教育研究,2021(02):43-44.
[5]曹偉. 基于Fink課程整合模式的《3X3籃球》課程開發[D].上海體育學院,2020.
[6]王勇.提升體育教師課程領導力的策略[J].中國學校體育,2020,39(0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