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美學在音樂藝術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對于中國聲樂作品演唱中的音樂美學研究,目前還存在一定的空白。研究男中音藝術歌曲《望鄉詞》在演唱中的音樂美學體現,對于深入探究中國聲樂作品的演唱技法和藝術風格具有重要理論和實際意義。本文旨在研究音樂美學在中國聲樂作品演唱中的體現,并以男中音藝術歌曲《望鄉詞》為例進行具體分析。通過研究,探究聲樂演唱技法的發展和演唱風格的形成,進一步了解中國聲樂作品的藝術內涵和演唱技巧,并為該領域的研究提供新的實證材料。本文通過系統梳理音樂美學在聲樂演唱中的應用及男中音藝術歌曲《望鄉詞》的分析,探究音樂美學在《望鄉詞》演唱中的體現。通過對男中音藝術歌曲《望鄉詞》的音樂美學分析,本研究發現該曲在演唱過程中充分體現了音樂美學的各項要素,如和聲、節奏、表現力等,從而獲得了更高層次的音樂藝術效果。該曲的成功演繹為中國聲樂作品的演唱技法和藝術風格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該研究強調了音樂美學在中國聲樂作品演唱中的重要性,并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為文藝研究提供了新的實證材料。今后,需要進一步加強對中國聲樂作品演唱領域的研究,不斷探究其音樂美學特點,弘揚傳統文化,推動中國聲樂藝術的發展和傳承。
關鍵詞:音樂美學;中國聲樂;男中音;藝術歌曲;望鄉詞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905(2023)28-00-03
一、研究背景
本文研究的主題為“音樂美學在中國聲樂作品演唱中的體現——以男中音藝術歌曲《望鄉詞》為例”。音樂美學是研究音樂藝術的一門學科,它對于提高音樂愛好者的審美水平、提升演唱者的演唱技巧、增加作品的藝術價值都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通過分析《望鄉詞》這首中國聲樂作品的演唱,探討其中音樂美學的體現,旨在為中國聲樂作品的演唱提供一些指導,同時也為學術界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在目前的研究現狀中,雖然有不少學者對于音樂美學在演唱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但是對于中國聲樂作品的音樂美學特點的研究還較為有限。因此,本文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探究,旨在為中國聲樂作品的演唱提供更為系統、全面的理論分析。
本文將以陸在易作曲、于右任作詞男中音藝術歌曲《望鄉詞》為例,從歌曲演唱風格和表現手法等方面去分析其在演唱中如何更好地表現這首作品,讓演唱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在演唱時對歌曲的處理,從而更好地展現作品中所蘊含的家國情懷。同時,本文將結合音樂理論、美學和實踐演唱進行深入分析,以期達到更為全面的研究效果[1]。
此外,本文的研究意義不僅在于對音樂美學在中國聲樂作品中的體現進行深入探討,更在于為演唱者提供更為全面、深入的學習材料,提高其演唱技巧和藝術水平,同時也為相關學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二、音樂美學在聲樂演唱中的應用
(一)音樂美學對聲樂演唱風格的影響
在聲樂演唱中,音樂美學對演唱風格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眾所周知,音樂是一種藝術形式,其美學本質決定了它在演唱中的應用。在聲樂演唱中,表達和傳遞音樂語言、音樂情感是基本任務,而音樂美學則為其提供了深刻的思想理論基礎。其中,旋律的運用、節奏的掌握、音效的創造、音高的調整等成為影響聲樂演唱風格的主要元素。
旋律的運用是影響聲樂演唱風格的一個重要因素。旋律的美妙不僅體現在音樂的旋律曲線上,更體現在演唱技巧中的微妙變化上。演唱者要適應曲調的變化,合理掌握發聲的方式和瞬間的停頓等,才能使整個曲目表達得更加有情感、有感染力。
節奏的掌握是影響聲樂演唱風格的另一個重要因素。節奏是音樂語言中的時態元素,音樂的情感在不同的節奏呈現方式下也會有所不同。因此,演唱者應該在掌握好曲目的整體性節奏的前提下,注重對瞬間節奏的把握,使演唱更具有準確性、細膩性、感染性。
音效的創造也是影響聲樂演唱風格的重要因素之一。聲樂演唱最關鍵之處在于借助喉嚨的屬性,在演唱過程中創造出音樂中所需要的各種效果音。在創造音效時,演唱者需要有全面的音樂美學知識儲備和過硬的演唱技巧,才能使其音效具有良好的美學效果和感染力[2]。
音高的調整是影響聲樂演唱風格的必要手段之一。音高是聲樂演唱中最直接的音樂元素,而音高的調整則是演唱者根據自身技巧和表達特點進行非常微小的音樂修飾的過程。除了音高的正常變化外,演唱者還可以通過引入壓縮、牽拉、顫音等各種技巧,使聲樂演唱中的音高更富有變化和表現力。
(二)音樂美學對聲樂演唱技巧的影響
音樂美學是一門研究音樂藝術及其規律、價值、手段的學科,其在聲樂演唱中有著重要的應用。音樂美學不僅能夠提高演唱者的演唱技巧,更能夠讓觀眾更好地理解和欣賞音樂作品。
音樂美學在聲樂演唱中能夠提高演唱者的音樂表達能力。音樂作品的表演需要演唱者在表現音符的基礎上達到一定的藝術水平,利用音樂美學的知識和理論可以提高演唱者對作品內涵的理解和對曲調的把握,讓演唱者在表演時更加準確地表達出音樂作品的情感和思想。
音樂美學在聲樂演唱中能夠提高演唱者的技巧水平。演唱完美的音樂作品需要演唱者具備高超的技巧,而學習音樂美學有助于演唱者提高聲樂技巧,包括聲音的準確掌握、發音的準確性和氣息的運用等。此外,音樂美學知識的學習也有助于演唱者體現音樂作品的美感,使得演唱更具有音樂性和藝術感染力[3]。
音樂美學在聲樂演唱中也對舞臺表演和現場演唱的掌控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演唱者需要控制良好的音樂技巧來表達出作品所需的情感和思想,在場的觀眾也應準確地理解演唱者所表現出的內涵和情感。因此,學習音樂美學知識可以提高演唱者的現場表演能力,使得演唱效果更加優秀和成功。
三、《望鄉詞》的演唱風格和表現手法分析
(一)聲樂演唱中舒展流暢的旋律
《望鄉詞》的曲調雖然簡單,但具有非常明顯的旋律性。在演唱中要注意掌握好節奏和音準,讓旋律流淌自然,不拖泥帶水。
(二)情感投射的處理方式
在演唱《望鄉詞》時要充分理解歌詞中所表達的情感,通過音樂技巧將情感投射出來。比如,在“天蒼蒼,野茫茫”這句歌詞中,可以通過音色的變化和發聲的力度來表現出人在遠離家鄉時對家鄉的懷念和深情。
(三)氣息運用的技巧
男中音音域較高,演唱時要注意掌握好氣息和肺活量的運用,在唱高音部分時不要過于用力,保持柔順的氣息,讓歌聲更加自然流暢。
(四)音色變化的運用
《望鄉詞》中音色的變化非常重要,通過運用不同的音色來表達歌曲中所描寫的不同情感。其中,在描寫家鄉美好景色時,可以通過使用明亮、柔和的音色來表現出其美好與溫馨。
(五)歌曲高低起伏的處理方法
歌詞表達中有高低起伏的部分,要注意在演唱時用不同的發聲技巧來處理,使歌詞的表達更加清晰和豐富。
四、音樂美學在《望鄉詞》演唱中的體現
(一)音樂美學對演唱表現的要求和影響
在聲樂演唱中,音樂美學是一個重要的方面。音樂美學對聲樂演唱的表現有一定的要求和影響。其中,節奏感是其一。節奏感是音樂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要素,它對演唱表現的影響不容忽視。具有良好的節奏感可以幫助歌手更準確地把握每個音符的長度,更好地表達音樂的意境,從而使演唱更為準確、合理和優美。
音樂美學還要求聲樂演唱要注重聲音的轉化和情感的表達。演唱時要注重音色的變化,尤其是對于《望鄉詞》這樣具有濃郁情感色彩的藝術歌曲來說更是如此。良好的音色和情感表達能夠讓聽眾更好地領略到音樂所傳達的情感,從而讓歌曲更具有感染力[4]。
音樂的內涵與形式也是音樂美學對聲樂演唱的要求之一。演唱者需要使用恰當的音樂形式,同時要深入了解歌曲內涵并將其準確地表達出來。對于《望鄉詞》這樣一首具有深刻內涵和極高藝術價值的藝術歌曲來說,演唱者需要通過深入理解作品背景及內涵來準確地表達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這對于演唱者的演唱技巧和藝術修養的要求都很高,需要具備豐富的音樂知識和演唱技巧。
(二)《望鄉詞》演唱中的音樂美學表現
《望鄉詞》作為一首男中音藝術歌曲,其演唱需要豐富的音樂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音樂美學在演唱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既要求演唱者具備出色的音樂技巧,又要求演唱者能夠恰如其分地表現出情感和藝術性[5]。
在演唱技巧方面,演唱者需要準確掌握歌曲的節奏感與音調,遵循歌曲的音樂結構,同時注重歌曲的情感表達。例如,在歌曲高亢的地方要有高強度的聲音,而在柔和的地方則需要柔和的音色和吐字。演唱者還應該注意歌曲情感的轉折和變化,運用音樂手法表現出不同的情感層次和變化,使演唱更具感染力。
音樂美學對演唱中的音樂表現力還要求演唱者具備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演唱者應該運用音樂手法如音樂延音、顫音等,創造出獨特而豐富的音樂表現效果,使演唱更具藝術性。同時,演唱者還應該注重歌曲中的音樂元素的表現,如歌曲中的節拍、節奏、調性等,用音樂元素表現出歌曲的內涵和特點[6]。
(三)《望鄉詞》演唱中的藝術感染力和情感共鳴
在演唱《望鄉詞》時,通過音樂美學的體現,不僅可以表現出音樂的韻律、節奏和美感,更可以讓觀眾深刻地感受到作品所蘊含的深刻情感和人文內涵。在表現藝術感染力和情感共鳴方面,演唱者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演唱者需要深刻地理解和思考《望鄉詞》的內涵和情感,嘗試在演唱中借助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去表達出作品所蘊含的深層意義,從而將觀眾完全帶入作品的意境中。例如,在表現《望鄉詞》中所蘊含的思鄉之情時,演唱者可以通過使用較為緩慢、低沉、帶有些許哀傷的音色、音調,來表現出思鄉者內心的凄涼和思鄉之情的深邃,使觀眾在情感上得到共鳴。
2.在表現藝術感染力和情感共鳴的過程中,演唱者需要注重音樂的情感表現和語音的發音和語調,這些都是演唱藝術中不可忽略的方面。通過合理運用發聲技巧和語音表達技巧,演唱者可以輕松地掌握情感表達以及人聲音樂的特點,并將其在作品演唱中很好地彰顯出來[7]。
3.在表現藝術感染力和情感共鳴方面,演唱者需要注重音樂與舞臺美學的結合。鮮明的舞臺形象、恰當的動作語言、得體的服裝搭配,都可以為音樂的表達增添更多的生動形象,進一步激發觀眾的好奇心和興趣,使其在作品欣賞中能夠更好地感受到作品表現出的情感和人文內涵。
五、總結與展望
(一)研究結論總結
在本研究中,通過對男中音藝術歌曲《望鄉詞》進行分析,得出了以下結論。
通過對《望鄉詞》的旋律分析可以發現,其具有明顯的中國古典音樂的特點,如使用了中國民樂常用的五聲音階、唱腔等。同時,曲調中的高低起伏與詞曲中的意境緊密結合,將音樂和情感融為一體。這表明,音樂美學在中國聲樂作品中的體現十分明顯。
歌曲的曲調與歌詞旋律編排有良好的對應關系,表現了中國古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這種情感的傳達為演唱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演唱者可以通過自身的情感體驗更好地將歌曲傳達給觀眾。
歌曲采用了較為清新簡潔的伴奏手法,保持了歌曲流暢的節奏,為演唱者提供了較好的演唱環境。同時,歌曲在曲調變化上的處理也較為巧妙,旋律從高潮到低迷,構建了完整的音樂情感線路,為聽眾帶來良好的聽覺體驗[8]。
(二)音樂美學在聲樂演唱中的發展前景
在中國的聲樂演唱中,音樂美學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文化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音樂美學在聲樂演唱中的重要性,并不斷探索和創新。未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們對音樂美學研究的深入,音樂美學在聲樂演唱中的地位將會更加凸顯。
音樂美學在聲樂演唱中的應用將會更加廣泛。目前,許多著名的聲樂家和音樂教育家都非常注重音樂美學在聲樂演唱中的應用。未來,隨著更多的學者和人士對音樂美學研究的深入,音樂美學在聲樂演唱中的應用范圍也將會擴大。
音樂美學在聲樂演唱中的研究將會更加深入。目前,關于音樂美學在聲樂演唱中的研究還比較有限。未來,隨著更多的學者和人士的加入,音樂美學在聲樂演唱中的研究也將會更加深入,為聲樂演唱的發展提供更加科學的理論和指導。
音樂美學在聲樂演唱中的創新將會更加多樣化。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和人們對聲樂藝術的熱愛,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發掘聲樂演唱的創新。未來,隨著音樂美學在聲樂演唱中的應用不斷深入,聲樂演唱的創新將會更加多樣化,從而為聲樂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9]。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們對音樂美學研究的深入,音樂美學在聲樂演唱中的作用將會不斷加強。我們期待未來更加豐富多彩的聲樂演唱,在這個過程中,音樂美學將會繼續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閔彥錦,李勁.音樂美學在中國聲樂作品演唱中的體現——以《望鄉詞》為例[J].中國文藝家,2020(02):25.
[2]宗毅.談聲樂美學在歌唱中的體現及作用[J].中國文藝家,2017(06):33-34.
[3]李超逸.淺談音樂美學在聲樂藝術中的應用[J].大學教育,2013(21):52-54.
[4]徐嘉.談聲樂美學在歌唱中的體現及作用[J].名家名作,2018(03):118.
[5]王佳奇.中國作品在男中音訓練不同階段意義初探[D].遼寧師范大學,2021.
[6]苗雨.中國藝術歌曲演唱“字、腔、韻”研究——以陸在易《望鄉詞》為例[J].音樂創作,2015(01):129-132.
[7]段曉雨.聲樂美學在歌唱藝術中的作用[J].北方音樂,2017,37(02):182+186.
[8]張歌.簡析聲樂美學在聲樂演唱中的作用[J].戲劇之家,2019(07):65.
[9]胡琳琳.論音樂美學在聲樂學習中的應用價值[J].戲劇之家,2020(20):95.
責任編輯:董冉達
作者簡介:趙建磊(1996-),男,甘肅張掖人,博士,從事藝術融合專業音樂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