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古老藝術的一種,民間舞蹈是中國優秀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隨著時代的發展,民間舞蹈也在不斷地融入新的內容與元素。民間舞蹈從生活中來,但其藝術形式又高于生活。通過舞蹈中的人物形象、社會信仰、生活方式等,能夠看到國家豐富的民族文化。所以,社會普遍關心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本文以民間舞蹈起源、特點、傳承價值為基礎,總結當前民間舞蹈傳承中的問題,進而針對性提出民間舞蹈傳承與發展措施,以期為今后民間舞蹈傳承與發展提供思路。
關鍵詞:民間舞蹈;傳承;現狀;發展措施
中圖分類號:J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905(2023)28-00-03
舞蹈屬于一種肢體語言,在遠古時期就開始留存下來。可以說民間舞蹈擁有上千年的歷史與文化沉淀,具有獨有的藝術魅力和氣息。我國目前民間舞蹈數量超過百種,很多民間舞蹈廣為人知,如傣族孔雀舞、蒙古族安代舞等。民間舞蹈一方面有著顯著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具有鮮明的主題與內容,這種藝術形式有著自身的價值和優勢。為此,當前我們需要深入研究民間舞蹈傳承與發展問題,切實將優秀的中華民族文化持續傳承與發揚下去。
一、民間舞蹈的起源與特點
(一)民間舞蹈起源
民間舞蹈來自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其是一種自編自導自演的舞蹈形式,有著鮮明的鄉土特色。通過民間舞蹈可以看到來自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以及樸素的生活方式。由此看到,民間舞蹈能夠深刻體現地方勞動人民的生產方式、風俗習慣、傳統文化,在舞蹈主題內容方面充斥著各種民族風情以及社會信仰。民間舞蹈往往保留了地方的生產生活特點。
(二)民間舞蹈特點
在漫長歷史歲月中,民間舞蹈集中體現了人民群眾的智慧,因而也擁有了自己的顯著特點。首先,群眾性。民間舞蹈來自人民群眾,是在民間生產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屬于一種自創自演的藝術形式,反映著最普通人民的期望及精神狀態,在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中,民間舞蹈有著重要地位。其次,民族性。不管是哪一個民族的民間舞蹈,均體現著該民族擁有的民族文化、精神、習慣、氣質、風俗習慣等,所以民間舞蹈事實上體現的是該民族獨特的舞蹈魅力和藝術氣息。最后,娛樂性。由于民間舞蹈出現在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生產中,更多是服務于人民群眾的感情表達。特別是很多民間舞蹈展現的是地方人民群眾熱情、豪爽的氣息,所呈現出來的是一種自娛自樂活動。舞蹈活動有著顯著的娛樂特色,從中能夠展現出民族的團結力、凝聚力以及向上精神[1]。
二、民間舞蹈傳承意義
(一)促進社會穩定和諧
如今,全國各族人民群眾擁有和諧安穩的生活狀態,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保障大為提高。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精神文明生活。社會文化正處于蓬勃發展的階段,所以這一時期需要注重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通常在社會動蕩的時期,人民群眾尚且無法保障基本的生活條件,所以不利于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很多民間舞蹈就此流失。但是在社會相對穩定和繁榮的今天,為民間舞蹈傳承與發展提供了便利及穩定的環境,這樣也使得民間舞蹈能夠有效地流傳下去。可見,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已經成為促進我國社會穩定和諧的重要構成部分。
(二)豐富人們的生活文化
民間舞蹈體現出民族的文化,其通過不同的肢體形式,來傳遞出我國各個民族的文化與氣息。在民間舞蹈演繹的過程中,一方面能夠使得各民族之間增加文化交流、文化融合機會,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人民群眾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就民間舞蹈藝術自身而言,既能夠對最原始的舞蹈素材予以保留和呈現,又能夠以最為原始的狀態進行演繹,使得我國各個民族獨特的民族特色得以持續保留下來,不斷豐富各個民族的生活文化。
(三)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民間舞蹈在保留我國各民族文化、歷史、哲學思想的同時,也給民族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和工具。與此同時,在民間舞蹈研究、傳承、發展過程中,人們會將民間舞蹈與各地的自身特色、相關產業進行有效結合,從而積極推動具有地方特色旅游產業的發展。旅游產業的發展會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進一步發展,由此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2]。
三、民間舞蹈傳承現狀分析
(一)思想層面缺乏充分重視
在傳承與發展過程中,民間舞蹈得不到足夠的重視。盡管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社會團體、群眾個體意識到保護和傳承民間舞蹈的重要性。但是從整體大環境來看,還是存在一部分相關部門、社會個人沒有在思想層面上充分重視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特別是無法對民間舞蹈的民族特色產生深刻認識,使得民間舞蹈在傳承與發展中面臨著一定的危機。對于民間舞蹈傳承與發展而言,一方面,要求傳承和保護人能夠對民間舞蹈的肢體動作有清晰的認識和理解,另一方面,還要深刻感知到蘊含在舞蹈中的民族文化與氣息,這樣才可以有效傳承及發展民間舞蹈。當前在傳承與發展過程中,民間舞蹈更多停留在了肢體動作和表演神態方面,至于舞蹈民族文化的深刻內涵并未得到有效挖掘,這樣阻礙了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
(二)社會層面缺乏時代特色
民間舞蹈在傳承、保護、發展過程中,不能夠單純從其自身的表現方式出發,需要充分與舞蹈的民族性、舞蹈的藝術價值有效結合,從而更為針對性地加大保護民間舞蹈力度。在當今社會,各國文化不斷碰撞,社會不斷進步,此時民間舞蹈與其他舞蹈形式開始逐步融合,這種融合既有利于舞蹈實效性的提高,也有利于促進民間舞蹈的傳承。然而,結合當前民間舞蹈傳承與發展實踐看,舞蹈傳承發展并未與時代需求、時代發展有機結合,這樣使得民間舞蹈在文化遺產、傳統文化融合中的作用得不到充分體現。甚至,還有一些地區因為民間舞蹈傳承缺乏足夠的資金投入,相關政策照顧不到,使得民間舞蹈難以緊跟社會時代的發展,陷入傳承與發展的停滯階段。
(三)傳承層面缺乏合理方式
在民間舞蹈傳承與發展過程中,傳承方式缺乏一定的合理性,有待于創新。盡管,目前一部分傳承人意識到需要對民間舞蹈進行創新,不過創新思路、方向上缺乏經驗和指導。例如,在民間舞蹈風格與其他舞蹈風格融合上,存在著無序的嫁接現象,在創新過程中并未基于民族特色出發,更多是一種混亂的結合。試想一下,如果在傣族舞蹈中增加蒙古族、哈薩克族等其他民族舞蹈與音樂的元素,那么會影響到人們的理解與認知,不能真正體會到民間舞蹈應有的氣息和特色,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所以,簡單的嫁接是無法真正促進民間舞蹈傳承與發展的,甚至會給舞蹈的傳承發展帶來阻力、破壞。所以有待于樹立正確的思想,找到適合民間舞蹈傳承發展的方式[3]。
四、促進民間舞蹈傳承與發展的有效措施
(一)進一步充分重視民間舞蹈傳承工作
加強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在促進國內藝術文化發展方面有著重要意義。當前,我們必須充分重視民間舞蹈傳承工作,切實增強整個社會對民族精神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在傳承與發展中還能夠與本民族特色充分結合,做好針對性的保護工作。對此,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以民間傳統舞蹈的精髓和內涵為依托,切實適應時代發展變化,為民間舞蹈的傳承發展提供足夠的空間與動力;其次,在傳承與保護中必須能夠保證民族氣息的穩定,不能夠脫離民族原汁原味的核心,要能夠對民間舞蹈的真實特點與形態進行有效演繹,以實現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再次,面對時代的發展,還要注重積極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將民間舞蹈元素與現代元素有效融合,一方面對本民族舞蹈特色持續弘揚,另一方面為民間舞蹈注入更多的新元素,豐富和完善民間舞蹈的表現形式;最后,民間舞蹈傳承發展時,必須充分凸顯其個性化。要能夠幫助人民群眾深刻地體會和理解民間舞蹈文化內涵,進而給民間舞蹈的傳承、發展、保護提供良好的環境。
(二)加強舞蹈傳承與時代發展有效融合
民間舞蹈傳承發展必須能夠與時代發展有效融合,從而保證其文化內涵的長久生命力。為此需要從以下多個方面,做出積極努力:第一,要堅持多元化的發展思路。在順應時代發展過程中,以多元化的傳承發展思路為基礎,不斷地豐富民間舞蹈內容、形式、內涵,從而使得民間舞蹈傳承可以更好地融合時代發展節奏,滿足現代社會對藝術的要求。第二,要堅持內外兼修。既要能夠對民間舞蹈中的民族文化、氣息進行充分的挖掘,理解本民族的文化,使得民間舞蹈傳承更具有針對性,還要能夠積極吸收外來文化中的優秀元素,做到兼容,以不斷地推進民間舞蹈的創新發展,使得民間舞蹈更好地融入時代發展中。在這一過程中要避免出現亂嫁接的行為,減少盲目性。第三,要注重與當代文化發展方向有效結合,豐富和優化民間舞蹈傳承與發展形式。例如,在民間舞蹈推廣方面,可以將民間舞蹈與學生教育相融合,積極開展一系列有關于民間舞蹈的活動形式,使得更多的人能夠加入民間舞蹈學習和傳承中。相關地區可以定期舉行文化藝術活動,為民間舞蹈的傳承提供空間,讓更多年輕人有機會接觸和深入民間舞蹈事業。第四,要積極與民族文化、歷史資料有效結合。民間舞蹈傳承發展是否能夠緊跟時代節奏,還要注重與民族文化、歷史資料的結合。基于對民間舞蹈發展歷程的分析,以更好地推進各項傳承工作的開展,而且這種方式,也可以使得民間舞蹈在文獻資料層面上實現更好的保護、傳承。比如,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有一些少數民族民間舞蹈藝術已經被納入相關名錄中,這為民間舞蹈傳承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4]。
(三)升級優化民間舞蹈傳承與發展方式
升級優化民間舞蹈傳承與發展方式,是當前做好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基礎工作。特別是在信息化和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要能夠將各種有效的信息和科技手段融入民間舞蹈傳承與發展中,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開展工作:其一,將民間舞蹈與計算機、數字媒體有效融合,使得民間舞蹈得到更好的記錄保護,并且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的視頻推廣,來增強民間舞蹈的藝術性、多樣性,進而為民間舞蹈的進一步發展創造條件。其二,從舞臺藝術角度上,要積極重視對民間舞蹈的重編,可以將民間舞蹈、其他舞蹈進行有機結合,使得民間舞蹈的觀賞性大幅提高。而且,這種傳承與發展方式,可以更好地推進民間舞蹈傳承發展的現代化之路。其三,政府需要增加政策的出臺,從具體的民間舞蹈傳承與發展工作實踐出發,切實制定一系列的支持和扶持政策。比如,鼓勵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民間舞蹈傳承保護中,甚至使得民間舞蹈能夠走入人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這樣既豐富了人們現代化的生活內容,也可以使得文化藝術、民族精神、生活方式達到高度的統一融合。
(四)持續深入培養挖掘民間舞蹈傳承人
新時代下做好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需要每一個人積極參與。基于此,當前必須重視持續深入培養和挖掘民間舞蹈傳承人。在培養和挖掘民間舞蹈傳承人時,一方面,需要加強對傳承人民間舞蹈相關理論知識和技術的培養,另一方面,必須注重傳承人核心素養的全面提高。通過大量表演舞臺和機會的提供,使得傳承人擁有表現自己的空間。這樣可以使得更多年輕人愿意加入民間舞蹈隊伍中,不斷增加自我價值,為弘揚發展民間舞蹈打造良好條件。與此同時需要看到,盡管在地方層面上,民間舞蹈有著相對較廣的流傳度,然而與外界相比,顯然民間舞蹈并未得到充分的認識和理解。所以要求傳承人應當重視對民間舞蹈的收集、整理、記錄、推廣工作。比如,傳承人可以深入民間有效挖掘更多的民間舞蹈曲目,并且能夠將這些曲目通過文字、視頻等方式進行收集、整理,創建檔案,然后利用互聯網加以推廣和傳播。通過這種方式,使得更多人能夠看到民間舞蹈形式的多元化,從而意識到民間舞蹈藝術形式的價值。
(五)積極借助民族文化吸引全社會關注
對于民間舞蹈而言,民族文化是其核心和精髓。民間舞蹈因為肢體語言比較生動、形象,所以很容易被人們所理解和認可。通常民間舞蹈都是基于民族或地區本身的文化所產生和形成的,其有著自己的民族特色。所以在傳承發展民間舞蹈過程中,必須充分關注民族文化元素,要以民族文化來有效吸引整個社會的全面關注。比如,蒙古族舞蹈具有游牧人騎馬時豪放、粗獷的性格,因而舞蹈動作中常見有肩部、臂膀的動作等。不同的民族,其舞蹈動作表現不同,所展現的民族文化自然不同。所以,通過對民族文化的強化,可以更好地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進而讓更多人理解和認識該民族的文化內涵,并且能讓民間舞蹈發揮出情感溝通交流的功能,促進整個社會的發展。
五、結束語
民間舞蹈是我國民間傳統文化不容忽視的一部分。其不僅有著鮮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同時還有著豐富的精神內涵和文化藝術價值。如何能夠傳承、保護及發展民間舞蹈是當前需要充分關注的問題。基于當前民間舞蹈傳承與發展中的思想層面、社會層面、傳承層面的問題,本文提出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期望以此吸引更多年輕人的關注,從而促進我國民間舞蹈的傳承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田卉.舞蹈教育中如何傳承民間舞蹈藝術[J].北方音樂,2019,39(04):153-154.
[2]閻曉箐.地域文化背景下民間舞蹈藝術傳承發展策略[J].文化產業,2019(24):37-38.
[3]賈蓉.淺談民間舞蹈傳承發展現狀及策略[J].戲劇之家,2021(31):125-126.
[4]張帥,衛艷蕾.民族舞蹈教育及舞蹈文化傳承發展路徑探究[J].貴州民族研究,2022,43(05):141-145.
責任編輯:付曉琳
作者簡介:林敏敏(1995-),女,四川瀘定人,碩士,助教,從事貴州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及芭蕾基本功訓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