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解題是檢驗知識內化與遷移程度的一種方法,屬于一種實踐性技能.學生解題能力的訓練不僅僅需要知識的積累和機械性、重復性的練習,還應帶領學生聚焦解題過程積極反思,使其在剖析過程、反思結果的過程中探究問題本質,真正提升自身的解題素養.本論文聚焦于此,結合一定的例題實踐,針對反思性解題教學模式展開詳細的探究,懇請同行學者批評指正.
關鍵詞:高中數學;解題;課堂教學;反思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3)27-0032-03
收稿日期:2023-06-25
作者簡介:杜勇飛(1982.9-),男,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數學教學研究.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在談讀書時,提出了“由薄到厚、由厚到薄”觀點,其實在數學解題中亦是如此.在對學生進行解題教學時,大量的習題訓練雖然可促進學習“由薄到厚”的發展,但僅僅依靠這一點還遠遠不夠,還應堅持“由厚到薄”的原則,引領學生對解題過程進行總結、歸納和反思,促使其在有效的反思中,探究問題的本質和規律,提升數學解題能力.對此,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的“課程目標”中,也提出了“敢于質疑、善于思考、嚴謹求實”的學習態度和求學精神.鑒于此,高中數學教師在日常解題教學中,必須遵循課程標準中的“教學建議”,不僅要加強教學方法指導,還應帶領學生積極開展解題反思,使其在反思、剖析中,真正提升自身的數學解題能力.1 高中數學反思性解題教學重要性
反思屬于元認知范疇,反思性解題就是聚焦解題過程進行再思考,對解題的結果進行再探究,結合教學反思指導未來的思維活動,促使學生在反思中發現、創造,并由此實現數學問題的深入探究和學習.在高中數學解題教學中,積極開展反思性解題教學,彰顯出顯著的價值:首先,由于數學學科的特點,很多問題都存在著多種解題思路和方法.鑒于此,積極開展反思性解題教學,可促使學生在反思中厘清各種解題思路,并由此尋找到最為簡單的解題思路和方法.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發散思維也隨之得以提升,并加深了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其次,在反思性解題中,也為學生提供了多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使其在問題反思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更為嚴謹的數學思想,為提升解題效率帶來極大的保障.最后,鑒于數學學科的特點,數學題目之間存在極強的關聯性,通過必要的解題反思,可促使學生在反思中進行總結、歸納,真正掌握某一類數學題目的解答方式[1].2 高中數學反思性解題教學實踐分析
2.1 反思解題錯誤
在反思性解題中,待學生完成解題之后,就引領學生圍繞這一問題開展深層次得反思,并在反思的過程中探究這一問題的本質.在這一過程中,由于學生的知識、能力有限,教師從“結論一般化、條件和定點一般后是否成立”的角度展開探究,使學生在問題探究中,深刻理解問題的本質,并在反思和拓展中,提升了數學解題能力[3].
3 數學反思性解題教學啟示
鑒于數學學科的特點,聚焦解題中的錯誤、過程、數學思想、本質問題展開深層次反思是提升學生解題能力的關鍵.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組織和開展反思性解題教學時,應努力轉變傳統的灌輸式解題教學方式,給學生預留預足夠的思考空間,并結合不同的題目,確定反思的主題和內容,借助針對性的指導,使學生在反思的過程中,拓展數學思維,并提升自身的數學解題能力;同時,教師還應定期布置反思性的數學作業,使學生在日常反思性作業訓練中,逐漸掌握反思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反思習慣,并在積極的反思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數學綜合素養[4].
綜上所述,反思作為一種有效的解題方式,通過必要的解題反思,可促使學生在錯誤中反思、解題過程中反思、解題思想和方法中反思、數學問題本質中反思,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并在反思中拓展自身思維品質等,真正提升自身的數學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 杜勇飛.高中數學解題中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方法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2(36):38-40.
[2] 曾勇.高中數學反思性解題教學策略初探[J].考試周刊,2021(05):57-58.
[3] 李曉燕.高中數學解題反思能力的培養研究[J].讀寫算,2020(29):103-104.
[4] 高祥雨.“交流與反思”視角下的高中數學解題反思策略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20.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