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紅
摘 要:教育部關于“強基計劃”的提出,為高中階段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個學科唯有順應“強基計劃”的要求,充分挖掘學科特長生,制定針對性的特長生培養計劃,為國家培養出綜合素質高、基礎學科拔尖的優秀人才.在這一背景下,文章以高中化學學科作為切入點,對“強基計劃”下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強基計劃;特長生;培養策略;高中化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3)27-0134-03
收稿日期:2023-06-25
作者簡介:高春紅(1985.4-),女,甘肅省慶陽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化學教學研究.
2020年1月份,我國教育部門頒布了《教育部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了“強基計劃”.與傳統的人才選拔形式不同,“強基計劃”針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選拔,旨在培養有志于服務國家、綜合素質優秀、基礎學科比較拔尖的學生.化學學科作為“強基計劃”中的重點專業,也必須要順應“強基計劃”的時代要求,轉變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制定化學特長生培養計劃[1].
1 基于“強基計劃”的高中化學教學面臨的挑戰
第一,認知不夠,教學目標僅僅指向升學.部分教師對“強基計劃”關注度不夠,認為學校內部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寥寥無幾,對其關注度不高.在這種情況下,化學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常常指向傳統的高考升學考試.而這種教學目標與當前的人才培養模式不相符,難以真正為社會、國家培養出高質量的化學優秀人才.
第二,教學觀念滯后.在“強基計劃”下,要求高中化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更加側重于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化學志向培養.而當前高中化學教師依然秉承滯后的教學理念,難以滿足“強基計劃”下的化學教學要求.
第三,教學內容面臨諸多挑戰.在“強基計劃”下,要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將教學關注點進行拓展和延伸,立足于化學教材與實際生活、化學前沿的發展,并圍繞學生的“綜合素養”科學設計教學內容.可見,當前的高中化學教學內容已經無法滿足“強基計劃”的要求.
第四,教學模式面臨挑戰.“強基計劃”面向少數高中群體,對教師的教學模式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而就當前化學課堂教學現狀而言,依然由教師向學生灌輸和傳遞知識,忽視了合作、探究等新興教學模式的應用,難以滿足“強基計劃”下對學生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的要求[1].
2 基于“強基計劃”的高中化學特長生培養策略
2.1 精準把握“強基計劃”定位與要求
高中化學作為“強基計劃”中的重要學科,每一位化學教師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必須要承擔起應有的責任.第一,高中化學教師必要積極關注“強基計劃”的招生簡章、招生等,重視“強基計劃”并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同時還應精準把握“強基計劃”的定位、要求,給學生進行正確、合理的引導,以免出現揠苗助長,或者錯失化學優秀人才的選拔;第二,“強基計劃”的實施,徹底突破了傳統人才選拔模式的束縛,要求教師在日常開展課堂教學時,應從成績層面逐漸轉移到學生的發展層面中,不再“唯成績論”,而是培養學生的志向、興趣等方面.鑒于此,面對“強基計劃”的要求,高中化學教師唯有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順應“強基計劃”的要求,重塑新的教學觀念;第三,提升教師自身的職業素養.“強基計劃”的實施,也對化學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之余,唯有積極學習和研究,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才能在具體的教學中,靈活開展各種形式的教學,真正提升人才培養質量[2].
2.2 培養化學特長生的學習源動力
“強基計劃”視域下,化學教師在優化課堂教學時,必須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其在學習興趣的驅動下,產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行為.一方面,加強化學特長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強基計劃”是一項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重大改革,旨在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鑒于此,化學教師在培養化學特長生時,必須要積極滲透“德育”,培養學生的志向,使其從內心喜歡、熱愛化學這一學科,并自覺、主動參與到學習中.而要達到這一目標,高中化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充分結合化學史、化學家的素材進行教育,還可以開展專題講座、引導學生關注當前核心技術領域等,使其從內心理解國家對化學這一基礎學科領域人才的渴求.另一方面,在日常化學教學中,激發其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持續、濃厚的學習興趣,能夠促使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因此,“強基計劃”下,在培養化學特長生時,應立足于豐富多彩的化學教學內容,借助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喚醒化學特長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帶領學生走出課堂,為其增設一些課外探究性的化學實驗,如:測定雨水pH、甜酒的釀制、對食鹽中碘元素進行鑒定等,使化學特長生感受到化學的魅力,并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2.3 整合教學資源,拓展教學內容
“強基計劃”下,高中化學教師在培養化學特長生時,必須要關注教學內容的拓展和延伸.首先,在教學時間充足的情況下,可以結合某一化學知識點,對其進行拓展和延伸,使其與化學競賽內容相連,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視野.在時間和條件不充裕的情況下,可借助問題的引導,指導學生在課下有意識地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其次,指向學科素養,整合化學教學資源[2].目前,雖然高中化學的課程已經經過改編,并以“必修+選修”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但是對于“強基計劃”下的化學特長生來說,教材上的知識是有限的,依然無法滿足其學習需求.鑒于此,唯有基于學科的特點,整合課內外教學資源,構建全新的教學體系,才能滿足化學特長生的學習需求.例如,在“論證重污染天氣下‘汽車限行合理性”的實踐活動中,就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拓展和延伸,將空氣中各類物質的成分、含量,以及各類工業企業排出的廢氣對空氣質量的影響等資料進行了整合,并融入了環境污染、重工業發展史等資料,引導學生圍繞“空氣污形成原因”“汽車尾氣對自然環境的嚴重危害”進行探究,使其在探究、論證中,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
2.4 優化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化學特長生發展
第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素材,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就現行的高中化學新教材而言,其中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自主學習素材,如:你知道嗎?交流與討論、觀察與思考、活動與探究、問題解決、拓展視野等欄目,這些都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最佳切入點.鑒于此,高中化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最大限度挖掘教材中蘊含的自主學習素材,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情境或者設計自主學習提綱等,引導化學特長生積極開展自主學習.例如,在“金屬鈉的性質與應用”教學中,為了滿足“強基計劃”下的人才培養要求,就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資料:2001年7月9日,廣州珠江上突然產生濃烈的白煙,之后幾個鐵桶燃燒起來,并產生黃色的火焰,最后伴隨著巨響,產生的白色煙霧將近10 m多高.經過專家鑒定,鐵桶內裝的是金屬鈉.而消防員在救援的時候,發現三個鐵桶已經爆炸,還有三個鐵桶無法打撈.以此為中心,為學生設計了幾個自主學習的問題:金屬鈉從哪里來?有什么作用?金屬鈉發生爆炸的原因是什么?運用鈉的化學知識,設計出打撈鐵桶的方案.結合金屬鈉的化學性質,在使用這些活潑金屬時,有什么建議?之后,便可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自主探究,完成相關知識的學習,循序漸進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第二,由接受性學習轉變為探究性學習.在“強基計劃”視域下,更加關注化學特長生的探究能力,要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轉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將學生從“接受性”學習狀態下解放出來,逐漸轉變為研究性學習,使其在探究的過程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終獲得自身的全面發展.以“濃硫酸性質”教學為例,按照“提出問題——作出假設——驗證假設——獲得結論——交流應用”的模式,引導學生在探究中完成學習.在具體的教學中,首先按照化學教材上的內容進行實驗演示,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當學生發現試管底部存在大量白色固體時,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的化學知識,對這些白色固體進行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要想證明這些白色固體是否為無水硫酸銅,只要證明其能夠在蒸餾水中溶解即可,假如其全部溶解在蒸餾水中,且溶液成為藍色,則可證明白色的固體就是硫酸銅.接著,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假設,設計實驗方案進行驗證.如此,徹底將學生從接受性的學習模式中解放出來,使其在探究的過程中,促進思維的發展,并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為后續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三,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其創新能力.高中化學教師在優化課堂教學方案時,應指向學生的“創新素養”,借助一定課堂教學契機,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實驗化學”教學中,為了激活學生的創新意識,引導學生進行分組實驗,運用銅電極對飽和食鹽水進行電解,學生在觀察中就會發現很多有趣的現象:在剛開始電解的時候,陰極液面下開始變暗,并出現了大量的氣泡現象,陽極的顏色則并未改變;但是當電解30 s時,陽極附近出現了略顯白色渾濁的現象,進而出現了橙黃色渾濁,并生成較多的橙黃色沉淀,并聚集在燒杯的底部.在這一實驗過程中,學生發現實驗的過程與預想的過程完全不同.鑒于此,就以此切入點,引導學生結合實驗現象進行分析,查閱相關的資料,并對這一現象進行解釋.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創造力、創新意識也逐漸形成.
第四,積極開展實踐活動.面對“強基計劃”的要求,在培養化學特長生的時候,不僅僅要關注學生的理論知識,還應培養其問題解決能力,使其在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一定的綜合素養.以“研究車用燃料及安全氣囊”的教學中,在培養化學特長生時,引導學生圍繞其原理,結合所學的化學反應規律、能量轉化知識,對安全氣囊進行優化設計,并在探究其運作規律的基礎上,思考如何將其安裝在汽車之外的交通設備上.如此設計教學,促進了學生知識遷移和應用,真正提升了其綜合素養,滿足了“強基計劃”下的教學目標.
綜上所述,“強基計劃”的提出,為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教學要求.鑒于此,唯有明確“強基計劃”下的人才培養要求,更新教學觀念,重塑人才培養模式,才能培養出高質量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 石志新.高中化學教學中特長生的培養之我見[J].高考,2019(25):169.
[2] 史永鑫.基于化學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特長生培養研究:化學競賽之《離子反應》導學案[J].新課程導學,2019(19):32-33.
[責任編輯:季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