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階段是啟蒙教育的關鍵時期,而啟蒙教育的效果會影響孩子未來的成長與發展。幼兒階段也是培養孩子數學意識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創新數學教學模式,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給幼兒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全面提升數學教學效果。實踐證明,在幼兒數學教學中,運用游戲化教學策略,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幼兒的數理興趣,實現快樂學習目標,有效提高幼兒數學學習的效率,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文章立足新時代背景,積極探究游戲化視域下的幼兒數學教學策略。
關鍵詞:游戲化;幼兒;數學;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董亞玲(1976—),女,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幼兒園。
幼兒年齡比較小,活潑好動,非常喜歡玩游戲,一般來說,其可以借助游戲活動獲得感性認識,進而提高對外界事物的認知能力[1]。因此,在幼兒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幼兒的特征,運用游戲化教學策略,給幼兒創設游戲情境,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調動他們參與數學學習的興趣,在游戲中培養他們的數學意識和數學思維能力,進而促進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營造游戲氛圍,激發幼兒的數學學習興趣
幼兒年齡偏小,而且心智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對于外界的認知主要依靠形象思維,因此,在開展數學教學時,教師要避免直接講授抽象的知識。實踐證明,在幼兒數學教學中,采用游戲化的教學策略,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營造輕松的數學學習氛圍,讓幼兒在和諧、快樂的環境下學習,這樣他們就會積極配合教師完成學習任務,發展自主學習的意識,培養數學意識。
比如,教師可以設計“超市購物”游戲活動,通過模擬購物,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教師應把課堂改造成超市,讓幼兒分別擔任顧客和收銀員。通過購物,幼兒能夠認識貨幣和數字,明確商品與價格之間的關系,提升生活能力,知道購買物品需要支付等價的貨幣。同時,在購物游戲活動中,幼兒也能提升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加深對數理知識的認識。
二、立足幼兒的認知規律,設計游戲教學活動
幼兒對數學的認知能力與他們的年齡相關,每個年齡段的幼兒,對于數理的認識能力是不相同的。因此,在開展游戲化教學設計時,教師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和心理認知水平,設計與他們能力相符的游戲活動,以提升游戲化教學效果,幫助幼兒更好地認識數理,培養他們的數學意識。在具體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參照《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針對大中小班不同的幼兒,精心設計游戲化教學策略,激發幼兒的數學學習興趣,提升幼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促進幼兒數學思維的發展。
比如,“10以內的序數”是中班幼兒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教師可根據中班幼兒的發展特點,設計“找座位”的游戲活動。
游戲準備:用十把塑料椅子排成一列火車,一共設計三列火車,分別寫上編號“一”“二”“三”,一張椅子代表一節車廂。每個幼兒手中都有一張寫著編號的火車票,第一列火車的第一節車廂寫1-1,后面依次是1-2、1-3……第二列火車的第一節車廂寫2-1,后面依次是2-2、2-3……依此類推,寫上車廂的編號。
游戲活動:游戲開始時,教師結合教學情境播放背景音樂,讓每一名幼兒根據自己手中的車票編號,找到對應的座位。
游戲說明:為了提高游戲活動的實效,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可讓余下的幼兒扮演列車員檢查車票,看看有無坐錯車的小朋友。為了提高幼兒的參與度,可以小組為單位,讓幼兒輪流扮演列車員。
這樣的游戲活動能極大地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使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完成學習任務,掌握10以內的序數,并提升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三、創設生活情境,提高幼兒認知能力
在幼兒數學教學中,關于認識圖形的內容占有很大的比重,教師如果單純地進行抽象圖形的認識,會影響幼兒的學習效果[2]。為此,在幼兒數學教學中,教師可將圖形的認識與幼兒的生活建立聯系,借助生活化的游戲情境,培養幼兒對圖形的認識能力。
比如,在學習“圖形的認識”時,教師可結合幼兒好奇心強的特點,巧妙地設計“奇妙箱”和“變魔術”游戲活動,培養幼兒對圖形的感知能力。游戲開始時,教師可念一首兒歌——“奇妙箱里有餅干,請小朋友去摸摸”,激發幼兒的興趣,然后要求摸到餅干的小朋友大聲說出自己摸到的餅干的形狀。箱子里的餅干有各種各樣的形狀: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等,對于準確說出形狀者,教師獎勵相應的餅干。在幼兒吃餅干時,教師要引導幼兒注意自己吃餅干的過程中,餅干的外形發生了什么變化,這樣的活動也能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使幼兒充分認識各種圖形。
生活化的游戲活動有助于培養幼兒對外界事物的觀察能力,提升幼兒的生活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教學“1和許多”時,為了幫助幼兒認識“1”和“許多”在數量上的區別以及相互間的關系,教師可借助生活中的事物變化,讓幼兒明白“許多”是由多個“1”組成的。如果直接向幼兒講解這個數理知識,很難收到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借助生活化的游戲情境,可使教學內容變得簡單易懂。教師手中有許多餅干,把這些餅干一一分發給每個幼兒,這樣每名幼兒手中都會有一塊餅干。通過這一變化,幼兒便能真正理解“許多”和“1”之間的關系。在生活情境中,幼兒比較容易理解復雜的數量關系,并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
四、創設游戲情境,增強角色體驗
教師可以創設游戲情境,借助游戲中的角色,培養幼兒的數學意識。具體來說就是立足幼兒的心理認知能力,創設一個與幼兒生活環境相似的游戲情境。因為幼兒的生活閱歷、認知經驗較少,對于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尚未形成理性認知,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游戲情境,變抽象為形象,降低知識的理解難度,幫助幼兒掌握所學知識,并形成自己的理解。比如,在教學“認識阿拉伯數字”時,教師可以創設游戲情境,讓幼兒找出生活中與阿拉伯數字相似的實物,以增進幼兒對數字的認識,如鉛筆就像是數字“1”,水面上游泳的鴨子就像數字“2”。借助這些生活中的實物進行數學知識教學,可使幼兒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很輕松地識記阿拉伯數字。
為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創設生活化的游戲情境,并讓幼兒扮演游戲角色,在游戲活動中加深對數理知識的理解,促進幼兒數學思維發展。比如,在教學“加法與減法”時,教師可以給幼兒創設一個購物情境,讓幼兒扮演商人與顧客,模擬貨物交易。對此,教師可先在教室里擺放各種學習工具和生活用品,并標明各種物品的價格,用標明錢數的紙張代替貨幣,以便幼兒在交易游戲中結算。例如,一支鉛筆賣一元,幼兒手中有一張五元,跟商人購買一支鉛筆并進行結算時,商人需要找四元給顧客。教師應在旁邊觀察幼兒的交易游戲,看看他們之間的結算是否正確,并做好統計。游戲結束時,看看有無結算錯誤,如果有錯誤出現,則要指出錯誤的原因,以避免幼兒下次出現同樣的錯誤。這樣的模擬購物活動可鍛煉幼兒的生活能力,提升幼兒的運算能力,培養幼兒嚴謹的學習態度。
五、利用實踐活動,創設游戲情境
數學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教師應從幼兒的生活實際出發,引導幼兒通過學習,學會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
例如,中班幼兒在玩過家家的時候喜歡扮演醫生給生病的小朋友看病。于是,教師在班級開展了“小醫生看病”的主題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和幼兒溝通交流,了解他們最想要解決什么問題。了解后發現,這些小病人最需要解決的就是發燒問題。對此,教師把幼兒分成幾個小組并進行比賽,讓各小組說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哪組說的正確答案最多,哪組就獲勝。接著,教師向幼兒解釋本次活動的目的和意義,讓幼兒在今后遇到相似的問題時,學會用自己學過或者知道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教師利用實踐活動創設游戲情境,有助于幼兒在生活中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知識應用能力。對此,教師要注重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規律,安排適當的教學內容,設計富有挑戰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的教學實踐活動,促進幼兒數學思維發展。
六、借助集體環境,豐富游戲內容
集體教育環境中的活動材料和活動方式能為幼兒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在集體教育環境中,幼兒可以獲得與同伴交流互動的機會,增強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比如,在小班的數學區,教師可以放置一些幾何模型,讓幼兒自由地拼圖。剛開始,幼兒的拼圖基本是隨機的,隨著摸索的時間變長,幼兒才慢慢地總結出一些規律。隨著幼兒的相互分享、交流學習,他們會逐漸懂得從美觀的角度把幾何圖形的顏色和形狀搭配起來進行拼圖,拼出來的圖形也會越來越好看。在中班的數學區,教師可以提供一些數字棒,讓幼兒學會認數、數數,并相互考對方,對數進行大小比較。大班幼兒的合作意識較強,他們能夠通過與同伴交流和協商,共同完成一項活動。因此,教師除了提供讓幼兒獨立操作的材料,還可適當提供一些合作性材料,以提升幼兒的合作探究能力。在數學活動區放置豐富的材料,不僅可以豐富游戲內容,而且可以讓幼兒在活動區里探索數學知識的奧妙,發展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培養幼兒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為幼兒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首先,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幼兒的學習情況,根據他們的發展規律,有針對性地為他們提供游戲材料。其次,教師應該引導幼兒開展自主、合作探究,既要提升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也要培養幼兒與人友好合作的能力。最后,教師要及時給予幼兒客觀的反饋和評價,不斷激勵幼兒,提升幼兒的自信,同時指出幼兒存在的問題,促進幼兒更好發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要重視學生的思維發展情況,因為幼兒園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幫助幼兒培養數學思維,學會數形結合。
結語
怎樣讓枯燥的數學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如何幫助幼兒從被動學習轉為自主學習,怎樣真正體現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價值,需要教師進一步思考。在幼兒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立足幼兒的心理認知規律,把數學教學內容與游戲活動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借助游戲化的教學策略,激發幼兒的數學學習興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幼兒在快樂的游戲體驗中,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掌握數學知識的運用技巧,培養幼兒的數學意識,發展其數學思維。
[參考文獻]
李娜.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游戲化策略探討[J].甘肅教育,2022(13):66-69.
黃瑾.學前兒童數學教育與活動指導[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5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