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 張曉輝
[摘要]當前我國教育現代化全面提速,教育對外開放持續加強,職業教育“走出去”戰略不斷推進,中國職業教育改革的新發展呼喚打造與之相匹配的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在話語質量、傳播效果、國際話語權方面的表現不盡如人意,這極大地削弱了中國職業教育的國際地位。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構建應系統反映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核心、主線和基本面,全面、準確地體現中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長遠規劃,以增強話語自信、提高話語質量和拓展話語傳播方式為著力點突圍破局,開拓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守正創新之路。
[關鍵詞]新時代;職業教育;中國職業教育;職業教育話語;國際話語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23)20-0034-06
目前,中國職業教育雖然在課程體系、專業設置、研究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是尚未形成與中國國際地位和綜合實力相適應的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隨著中國職業教育現代化建設和職業教育“走出去”戰略的不斷推進,中國職業教育改革的新發展呼喚打造與之相匹配的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構建旨在彰顯中國職業教育發展成就,承載中國職業教育發展理念,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職業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理解、認可和認同。構建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是新發展格局下中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既能夠為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營造良好的國際話語環境,深刻影響中國職業教育未來的發展質量和發展方向,也能夠助力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權的提升。
一、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內涵
國際話語體系是一國話語力量的表現形式,是國家權力與權利的統一體。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既是中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外在表達,也是中國職業教育新領域、新模式、新表述的國際化、體系化建構。本文將從空間維度、時間維度和類型維度三個方面來理解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內涵。
(一)空間維度:扎根中國
空間維度要求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必須扎根于中國。一是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勢。在建設職教強國的新征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職業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是實現職業教育現代化的根本保障與必然要求。二是堅持厚植中國歷史根基。要深入挖掘中國傳統職業教育文化構建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本土資源。三是堅持推動中國職業教育現代化。要以當代中國社會為具體場景,扎根中國大地、依托中國國情,深耕厚培中國特色的職教土壤,以解決中國社會的實際問題為目標和使命。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只有扎根中國才能真正解釋中國問題、體現中國特色,才能有與世界對話的機會。
(二)時間維度:立足新時代
時間維度要求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必須立足新時代。一是著眼于新時代的時空性。新時代是中國職業教育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轉折點,是中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譜寫了教育強國建設的新篇章,開啟了中國職業教育參與國際合作的新征程。二是著眼于新時代的實踐性。新時代,中國與時俱進,明確了中國職業教育的價值取向,提出了具有理論和實踐價值的職業教育新理念、新觀點,形成了職業教育的新發展格局,鼓勵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協同創新發展,更加注重職業教育服務人和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激發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新動能。
(三)類型維度:凸顯職業教育類型特征
類型維度要求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必須彰顯類型教育的特征。2022年5月新修訂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首次明確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不同類型、同等重要”的法律地位,黨的二十大報告也強調指出“要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因此,職業教育作為一種教育類型,一是要緊盯經濟產業發展趨勢,以產教深度融合為抓手,有效整合各類資源,凝聚各要素發展合力,在賦能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助力國家共同富裕、助力中國職業教育“走出去”戰略等方面提供不竭動力。二是要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改革,探索構建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著力形成有利于中國職業教育發展的制度環境和話語生態,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中國職業教育新經驗、新范式,為中國教育強國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二、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存在的問題
新時代,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的國際化發展,積極構建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但在話語質量、傳播效果、國際話語權方面的表現仍不盡如人意。
(一)話語質量不高
話語質量是話語生命和話語價值的直接體現,是話語體系的核心支撐。伴隨著中國社會對外開放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格局形成,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質量必然實現有效提升。而中國職業教育起步較晚、底子薄弱,雖然在原創成果方面有一定的突破,產生了如黃炎培先生創造的大職業教育思想、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概念等中國職業教育話語,但這些職業教育話語能否融入國際職業教育格局、能否解決國際職業教育難題,還需要時間和實踐的檢驗。同時,在西方職業教育話語的長期影響下,中國職業教育領域照搬西方話語的情況屢見不鮮,這導致中國職業教育原創性話語供給力不足,很難沖破西方職業教育話語的影響。此外,中國尚未建立具有主體性、民族性和邏輯性的職業教育話語體系,束縛與掣肘了職業教育話語的闡釋。所以,只有扎根中國提高話語質量,才能真正解釋中國職業教育問題、體現中國特色,才能有與世界對話的機會。
(二)傳播效果不佳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關注當前中國職業教育話語的國際傳播效果,還要全面提升中國職業教育話語的國際傳播效能。但是受政策制度、語言文化、傳媒實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的傳播效果不佳。雖然中國職業教育綜合實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中國在歷史文化、思維方式和語言表達等方面與國際社會存在差異,造成國際社會對中國職業教育體系的誤讀和誤解,降低了中國職業教育話語的國際影響力,影響了中國職業教育話語的傳播效果。所以,如何有效地向世界傳播中國職業教育話語,消除對中國職業教育話語的誤解和偏見,是當前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傳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國際話語權不強
國際話語權反映的是國家的國際決策力,主要表現為一國在國際社會中的發言權、議程設置權、代表權等具體權力,是貫穿一國話語體系的主線,也是話語體系的最高目的。根據費爾克拉夫(Fairclough)“話語權強弱理論”①,從文本角度來看,雖然中國大力推動職業教育“走出去”,但相比于發達國家,中國職業教育在國際社會中的實質競爭力仍較弱,缺乏職業教育國際話語內容的參與制定權。從話語實踐角度來看,雖然中國順應了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趨勢,參與了一些職業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峰會,但并沒有建立起制度優勢,也沒有積極以自身為中心打造職業教育共同體來提升國際話語權的影響力。從社會實踐角度來看,西方發達國家牢牢把控著職業教育國際話語權,為中國參與職業教育國際實踐設置障礙,致使中國很難將國內職業教育培養模式應用到國際實踐中。
三、構建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特色路徑
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構建要提前謀篇布局,著力突圍破局,全力開拓新局。
(一)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謀篇布局
1.一個核心。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核心是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終極指引,尋求一種全人類共同的、共享的,并為人的全面發展服務的職業教育理念。要站在以中國為代表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立場,緊密聯系中國實際和國際實踐,汲取國際社會長期積淀的職業教育精華,破舊立新,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鮮明特質的教育類型,促進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這一核心是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關鍵和靈魂,是其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所在。一方面,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發展變革的。要在職業教育改革變局視域中逐步構建被國際社會認可和接受的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向世界彰顯中國職業教育的特色和實力。另一方面,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是全球職業教育話語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在借鑒發達國家職業教育建設經驗和發展成果的基礎上,構建更加開放、更加包容、更易理解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
2.兩條主線。一條主線是為中國職業教育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塑造國際形象和身份是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構建的重要功能之一。隨著中國職業教育體系的日益壯大,不可避免地會受到部分西方國家的非議,嚴重影響了中國職業教育的國際形象。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構建,要從制度上、理論上、事實上和情感上駁斥西方的非議。不僅要全面準確地把握中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內涵要義,提煉出能夠易于國際社會理解和認同的職業教育新表述、新范疇,而且要表征中國職業教育的國際化水平和國際影響力,向世界闡釋中國職業教育的大國形象。另一條主線是致力于提升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權。職業教育國際話語權是國家職業教育自主發展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的主要體現,是國家職業教育發展成熟的重要標志,是國家社會經濟國際地位的重要彰顯。強大的職業教育國際話語權能夠夯實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化的發展根基,能夠在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復雜多變的國際社會中增強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吸引力、感召力。為滿足中國和世界職業教育發展需要,中國要以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為契機,以中國智慧承載大國擔當,構建具有中國特色和世界意義的國際話語體系,提升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權。這既是中國職業教育綜合實力的應有之義,也是終結西方職業教育話語霸權,向世界發出中國職業教育聲音,展示中國職業教育風采的現實之需。
3.三個基本面。構建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是健全中國國際話語體系、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服務好“一帶一路”倡議、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選擇。作為中國職業教育與世界職業教育之間的紐帶,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大致由微觀、中觀、宏觀三個層面的要素構成,并呈現出中外融通的特點。在微觀層面,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應擁有一整套中國職業教育特有且國際可辨識的核心概念與術語。如充分挖掘和闡釋產教融合、科教融匯、中國特色學徒制等凸顯中國職業教育特色的術語,既能促進中國職業教育有效參與國際學術交流,也能為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在中觀層面,中國職業教育話語體系應涵蓋一系列代表中國職業教育主要思想且受到國際普遍認可的理論與學說。如魯班工坊作為中國現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標志性成果,以魯班的大國工匠形象為依托,采取中外合作的形式開展職業教育與職業培訓,成為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的重大創新,為加深職業教育國際合作、發揮產教融合潛能、打造國際化人才矩陣貢獻了中國職業教育的力量。在宏觀層面,中國職業教育話語體系應包含作為中國職業教育思想基石且業已為國際所理解的中國職業教育世界觀。中國職業教育正在逐步深度融入世界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潮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為世界職業教育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二)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突圍破局
1.增強話語自信。中國職業教育話語自信不僅是事關民族精神獨立的大問題,更是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構建和獲得國際認同的原動力。話語自信是對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堅定信念,旨在打破西方國家的職業教育話語邏輯,樹立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形象的內在支撐。從邏輯起點來看,增強中國職業教育話語自信是堅定“四個自信”的必然要求。“四個自信”是中國職業教育話語自信的價值支撐,堅定“四個自信”本身就是增強中國職業教育話語自信的底氣和底色。從思想內核來看,中國職業教育話語自信內嵌著民族精神的獨立性,是國家主權在職業教育領域的主觀映現與話語標識。精神獨立是中國職業教育話語權生成和持續的思想前提與精神基石。從目標導向來看,中國職業教育話語自信是構建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精神力量。中國職業教育話語自信意味著中國有自信自主探尋和自我主張適合中國國情的職業教育發展道路與制度模式,有能力構建適應新時代發展的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
2.提高話語質量。話語質量是話語體系的生命線。提高職業教育話語質量就是要遵循職業教育話語生成邏輯,其關鍵在于生產職業教育原創性話語。中國職業教育原創性話語的生產是內生力量逐漸向外延展、由內而外的過程,其既是提高中國職業教育話語權的前提,更是中國職業教育軟實力的真正展現。一是要善于從中國職業教育的歷史演進中挖掘職業教育話語資源,批判性地繼承不同歷史時期的職業教育話語,保持職業教育話語體系的歷史延續性,避免出現職業教育歷史斷裂,夯實中國職業教育根基,充實中國職業教育話語的底蘊。二是要積極融合新時代的發展特征和實踐經驗,認真把握中國職業教育的現實情況,全方位地推動中國職業教育話語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加強職業教育與中國特色道路的理論總結,提出與時俱進的原創理論和思想,從根本上提升中國職業教育的話語質量。三是要提煉具有中國特色的原創性新概念、新表述、新范疇,豐富中國職業教育話語內容。以中國職業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去解構發達國家職業教育話語體系,增強中國與世界在職業教育領域深度對話的能力,推動中國職業教育更加成熟,為中國引領職業教育的國際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拓展話語傳播方式。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傳播是中國向國際社會宣傳中國職業教育政策、深化中國職業教育理念、樹立中國職業教育強國形象的重要方式。拓展話語傳播方式是完善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關鍵環節,其關鍵在于提升話語的實效性,即中國職業教育話語是否能夠產生實際效果,是否具有一定實施效用。一個國家話語傳播的實效性越強,則話語傳播影響力越大;話語的國際認同度越高,國際話語權自然越強。傳播中國職業教育話語不僅需要高質量的話語內容,還需要高效能的國際傳播策略,才能實現中國職業教育話語國際傳播的最佳效果。一是要落實自身的職業教育制度,解決好職業教育自身發展問題。同時根據國際社會的國別、文化、習俗、群體等不同,開展差異化、分眾化、立體化的傳播,提高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傳播的有效性,促進傳播的精準性,讓世界可以聽得到、聽得清、聽得進中國職業教育話語,并能夠認同中國職業教育理念。二是尋找與國際職業教育話語的契合點,探索“融通中外”的中國職業教育話語傳播方式,打造易于國際社會理解和接受的職業教育新表述。將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優勢轉化為職業教育國際話語勢能,逐步向世界展現更具開放性和包容性的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三是要進一步整合中國職業教育話語對外傳播的渠道和途徑,建立完善的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協同傳播機制。中國職業教育話語在注重官方對外傳播的同時,也要重視發揮其他傳播主體的作用,加強各部門的聯動和合作,形成國際傳播合力。
(三)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開拓新局
1.守正要義。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守正創新呈現出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守正既是中國職業教育話語產生國際影響力的關鍵點,也是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創新的起點。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守正要義,一是堅持互惠共贏的基本立場不變。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職業教育大國,我國應當堅持把互惠共贏原則貫徹到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合作中,充分表達中國參與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合作的誠意和善意。二是以“一帶一路”倡議為重要抓手不變。中國應當抓住“一帶一路”倡議為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教育大開放、大交流與大融合的契機,充分發揮中國職業教育的力量,向世界輸出中國職業教育理念、標準和人才培養模式,鼓勵“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發揮自身職業教育特色,分享各自職業教育資源,搭建以中國為中心的職業教育國際合作交流平臺。三是以構建全球職業教育命運共同體為終極指引不變。中國作為推動職業教育國際發展的大國和強國,應承擔起大國責任,展示強國擔當,植根于真正的多邊主義理念,推動國際社會進一步探討和嘗試構建全球職業教育體系。與世界各國共享職業教育理念,向廣大發展中國家進一步開放職教資源,重構有利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
2.創新要求。中國可以通過創新職業教育話語、激活“三融”發展新模式,直面國際社會關于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新要求,有效推進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深入發展。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的創新要求,一是以2022年教育部主辦的首屆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為突破點,依托職業教育國際學術交流會議,建立以中國為主導的職業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的新平臺、新范式。二是中國應當積極參與國際社會關于職業教育的探討和磋商,與各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展開深入合作,推動簽署關于職業教育的雙邊、多邊協議的制定工作。一方面,推行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標準,積極探索如何更好地構建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另一方面,積極尋求與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等重要貿易伙伴建立職業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關系,共同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進程,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時代擔當、更加踔厲奮發的精神狀態、更加砥礪前行的務實舉措,加快構建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推動中國職業教育不斷邁上新臺階,最終實現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權的提升。總之,開拓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新局要求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的守正和創新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如果只守正不創新,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發展就會受到限制;而如果只創新不守正,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就會顯得標新立異,不被國際社會所接受。因此,在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守正與創新的辯證邏輯之下,創新必然要以對中國職業教育話語的歸納與總結為基礎,同時要針對中國國情和國際實踐進行創新。
[注釋]
①諾曼·費爾克拉夫認為,話語權反映并建構社會關系,話語權及其分析是三維的,每一個話語事件都同時是一個文本、一次話語實踐以及一次社會實踐。因此,對話語權強弱的分析應當從文本、話語實踐和社會實踐三個角度進行分析。
[參考文獻]
[1]胡玉鴻.芻議新時代法學學科學術話語體系的建構路徑[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29(4):21-28.
[2]岳圣淞.場域視角下的國際話語權:理論、現實與中國實踐[J].當代亞太,2020(4):124-155+159-160.
[3]姜敏,郝煜洋.論中國法學的國際話語權:缺失、原因和對策[J].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8(4):172-183.
[4]米靖,王珩安.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權的歷史嬗變與時代趨向[J].現代教育管理,2023(1):99-107.
[5]呂景泉,趙文平.中國職業教育國際話語權的發展形態與提升策略[J].現代教育管理,2023(1):89-98.
[6]高葵芬.新發展格局下中國特色高等職業教育話語體系構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2(22):34-39.
[7]眭川.魯班工坊的發展經驗及對職業教育國際話語體系建設的啟示[J].教育與職業,2023(9):43-50.
[8]朱培麗.中國制度話語權的建構:挑戰與應對[J].江漢論壇,2022(6):39-45.
[9]馬君,李一凡.我國職業教育國際合作政策的發展歷程、演進邏輯與優化路徑[J].教育與職業,2021(20):20-27.
[10]周棟,儲峰.新時代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的三維視角[J].思想戰線,2021,47(3):94-100.
[11]徐國亮.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的深刻意蘊與重要意義[J].人民論壇,2021(31):12-16.
[12]戴維來.話語到話語權的轉化邏輯與中國話語權的深化路徑[J].太平洋學報,2022,30(7):26-38.